文学 > 中医

<- 上一篇 下一篇 ->

三十七、半夏泻心汤证

    张石顽医案:治顾九玉。大暑中患胸痞颅胀,脉浮虚大而濡,气口独显滑象,此湿热泛滥于上膈也。与清暑益气汤二剂,颅胀止而胸痞不除,与半夏泻心汤减炮干姜,去大枣,加枳实,一服而愈。
    半夏9克、黄芩6克、黄连3克、人参9克、炙甘草9克、炮干姜3克、炒枳实3克。
    寥笙注:本案为暑邪伤气,湿热痞结之证。病有缓急,治有先后,因受暑致病,故先用清暑益气汤以治暑,后用半夏泻心汤以除痞。清暑益气汤原案未出方,特录出以资参考。
    人参3克、炙黄芪9克、炒茅术3克、麦冬去心9克、炒白术4.5克、炒黄柏3克、
    五味子1.5克、当归6克、甘草1.5克、升麻1克、葛根4.5克、炒青皮4.5克、
    炒神曲3克、泽泻4.5克、广皮4.5克、生姜3克、大枣3克。
    劳倦伤脾,湿热不化,一经中暑,则发热倦怠,汗多口渴。方用参、芪益气固表,二术燥湿理脾,黄柏清热济肾水,青皮破滞平肝气,当归养血,神曲化积,麦冬、五味生津以保肺,升麻、葛根升清气以解肌,泽泻泻湿热降浊气,广皮理气化中州,甘草之甘缓和姜枣以调营卫。本案患者大暑中患胸痞颅胀,脉浮虚大而濡,服清暑益气汤颅胀止而胸痞不除,故继用半夏泻心汤以治痞。痞为寒热之气互结而成,黄连、黄芩味苦寒,《内经》说:苦先入心,以苦泻之,泻心者,必以苦为主,是以黄连为君,黄芩为臣,以降阴而升阳也。半夏性味苦温,干姜性味辛热。《内经》说:辛走气,辛以散之,散痞者,必以辛为助,故以半夏、干姜为佐,以分阴而行阳也。甘草甘平,大枣甘温,人参味甘温,阴阳不交曰痞,上下不通为满,欲通上下,交阴阳,必和其中,所谓中者,脾胃是也,脾不足者,以甘补之,故用人参、甘草、大枣为使,以补脾和中。中气得和,上下得通,阴阳得位,则痞除热消而病解。本方去大枣者,恐其滞膈也,加枳实者,以加强泻热除痞之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