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中医

<- 上一篇 下一篇 ->

再驳“‘温邪上受’等十二字为温病提纲”说

    《温热论》首文“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十二字,姜春华教授说“是指一病而言,叶氏在医案中并说邪从口鼻而入,后人竞以此十二字为—切温病提纲,错在后人。”①但作为全国高等医药院校统一教材的《温病学》,却认为“温邪外侵,必先犯肺而出现肺卫衷证”,“本条为论证温病证治的总纲。”二说相背,是非未定,若不深究,初学不知适从,后人见之眩目,不利于中医学术之发展,故本文拟再加剖析,以补上文论述之过简。
    一,不是一切温病提纲
    前人一般将温病分为新感、伏气两大类,近人亦多宗是说。叶氏对伏气说也不否定,如《临证指南》温热门杨案曰“伏邪发热”、马案曰“少阴伏邪”、黄案曰“体虚温邪内伏”,又暑门范案曰“伏暑阻其气分”,池案曰“伏暑至深秋而发”、又如《幼科·伏气篇》云:“春温一证,由冬令收藏未固,昔人以冬寒内伏,藏于少阴。”即此论,十二字决非指一切温病言,否则,叶氏何以云春温“以黄芩汤为主方,苦寒直清里热,热伏于阴,苦味坚阴,乃正治也,知温邪忌散,不与暴感门同法。"②伏气温病当苦寒直清里热,不与暴感同法,叶氏说的何等明白,不知后人何以竟以此为一切温病提纲?试观叶派中人,亦多不如此认识,如华岫云即说:“春温冬时伏寒藏于少阴,遇春时温气而发,非必上受之邪也。则此所论温邪,乃是风温湿温之由于外感者也。”他如章虚谷、王孟英以及近贤金寿山等,也都是这个看法,唯有吴鞠通始作此种谬解,《温病条辨·上焦篇》开宗明义就说,“温病者,有风温,有温热、有温疫、有温毒、有暑温、有湿温、有秋燥、有冬温,有温疟。”“凡病温者,始于上焦,在乎太阴。”后人不辨,踵其讹误,遂以之为一切温病提纲,吴氏作俑,流毒甚广。
    二、也不能作新感温病提纲
    叶派所说之温病,包括甚广,即吴氏所论,已有九种。其中风温、暑温,湿温等都是新感温病。叶氏说:“夏暑发自阳明”,即此一语,已足说明叶氏本人并不认为“温邪外侵,必先犯肺而出现肺卫表证”的。再如湿温,其初起的病变中心,就在脾胃,即使有表证,亦如薛生白所云,“所云表者,乃太阴(笔者按:指足太阴)阳明之表,而非太阳之表,太阴之表四肢也”,脾主四肢,故巳太阴表证有四肢倦怠证,它不同于手太阴之表,故湿温病亦不得以首先犯肺为提纲。但由于叶氏将温病、风温,湿温混在一起讲,故华岫云等人都误以为邪,从口鼻而入的温病,必定首先犯肺,实则风温等肺系疾病从鼻而犯肺,湿温等胃系疾病从口而犯胃,入肺入胃,分明二途。故叶氏“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云云,如指肺系疾病巾的温邪挟湿证言,则首文十二字尚属无误,无奈叶氏“湿温病大便溏为未尽”等文确是指湿温病言,故叶氏不得辞其咎。再从《临证指南》中“口鼻受寒暄不正之气,过募原,扰胃系”③“秽暑吸入,内结募原”④等这些活来看,说明叶氏奉不否定外邪从口鼻吸受,亦有不先犯肺,而走中道经募原直扰胃系,;或结于募原的,未悉何以在《温热论》起首又云“首先犯肺”?怪不得谢涌穆说:“所谓温热论者,……有自相矛盾者,有混杂不清者,凌乱支理,不可卒读。”⑤显然,时逸人关于温热病“不得以首先犯肺,以印定后人眼目,”⑧等论述,观点是正确的。吴鞠通“固执其说,致有理论与实际脱节的舛误”我们不应再踵其误。
    三、可以作呼吸器病提纲
    《温热论》至少是包括了二种病(即风温和湿温),如果不完全否定十二字有纲领性意义,则姜老“指一病而言”之说也不能成立。如果“指一病而言”之说成立,则十二宇就不存在任何纲领性意义。笔者认为:从《临证指南医案》来看,“上受,犯肺”说作为呼吸器病提纲,这样说是可以成立的,如温热门谢案曰:“温邪上受,内入乎肺”,丁案曰:以口鼻吸入热秽,肺先受邪",王案曰:“吸入温邪,鼻通肺络,逆传心包络中,震动君主”,褚案曰:“温邪中自口鼻,始而入肺为咳喘,继传膻中则呛血”,又如风温门叶案曰:“风温入肺,肺气不通,热渐内郁”,郭案曰;“风温入肺,气不肯降”,某案曰:“风温从上而入,风属阳,温化热,上焦进肺,肺气不得舒转”,又如暑门姚案曰:“暑湿热气,始由肺受",陈四五案曰:“暑湿伤气,肺先受病”,王案曰:“暑风热气入肺,”又如咳嗽门陆案曰;“秋暑燥气上受,先干于肺”,诸此类案,不胜枚举,详其症状,大都属呼吸器病,故彼十二字,不妨作呼吸器病提纲视之。然就病论,上述例案中,已有风温、温热、冬温、暑病、燥病等五六种之多(从中医辨病角度说,这都是些不同的病),故彼十二字似不必以“单指一病言刀说来局限其范围。《温病条辨·上焦篇》第二条,如果作为呼吸器病的提纲提出,原也是可以的,但由于叶氏在《温热论》中,与湿温混在一起讲,吴氏不加辨正,反随意扩大,所以到后来竟产生了“温邪初起,必先犯肺”的误解。
    四、究竟做不来温病提纲
    呼吸器病,不一定就是温病。吴鞠通说:“太阴风温,但咳,身不甚热,微渴者,辛凉轻剂桑菊饮主之。”吴氏自辨说此“系小病”,这个小病,究其实,就是伤风。叶吴以前之医着,如《金匮钩玄》,《明医指掌》,《景岳全书》等之中,都载此病,陆九芝说伤风无传变。此病约定俗成,名为伤风,或称感冒,从不曾与温病相滥,但一到叶吴手中,此病之辨证属于风热者,竟一变而成了温病。章太炎曾对这种做法,提出过批评,章氏说:“夫病之治疗,古今或容有异,若以病状定病名,此不能违古而妄更,叶吴之所谓湿温,可谓悬牛头,卖马脯矣。”称伤风为风温,是更为明显的悬牛头,卖马脯,名不符实了。风温的症状,《伤寒论》中早有描述,但经叶吴一移,名实就混淆了。又如肺胀,仲景列于《金匮要略·肺痈肺痿咳嗽上气病篇》,原属杂病,但经叶氏之后,竟变成了理所当然的温病,其移亦始于叶氏,温热门“龚襁褓吸入温邪,酿成肺胀危证。芦根,桃仁、苡仁、冬瓜子”此案即是明证,惟仲景以苇茎汤治肺痈,叶氏以之治肺胀,这又是一移。后世将伤风感冒、肺痹、肺胀,肺痈等呼吸器病统隶于温病,作俑者即是叶氏。吴鞠通之后,更将治呼吸器病的一些药法,移作为一切温病初起之治法,这使中医对温病的处理,技术上退化不少。叶吴这样子的乱移,决不能看作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而实是人们认识事物必然规律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混乱,否则,痉、湿、暍也罢,百合、狐惑,阴阳毒也罢,这一切原有别于温病的杂病,我们只要根据病从热化的证型,岂不统统可以冠以温病之名?如果认为不宜作这样的乱移,则伤风,肺胀这一些呼吸系病,俱不得棍称为温病,而这样一来,得出如下结论,顺理成章,十分自然,即:十二字虽不妨视为部分呼吸器病(因不能统风寒感冒、肺饮等在内)的提纲,而究竟做不来温病之提纲。细察叶氏所谓温邪犯肺的一些医案,虽命名有风温,冬温,温热,燥病等种种之不同,究其实大多是发于四时的伤风,肺胀,肺痈,肺痹之类。如细析源流,明察温病本义,不承认这些病为温病,则一部《温热论》,开首就已大谬不然。所以谢诵穆说:“温病名实之淆乱,叶天士为祸首。”谢氏认为:“从温病学说思想之变迁上考察,所谓温邪上受首先犯肺之温病,确是节外生枝,中途平空阑入,温病之涵义,本己复杂,再阑入此漠不相关之温病,益令名实混淆,故并无阑入之必要。”“本非温病,中途阑入,不应冒温病之名。”⑦近人将谢氏这些分析入理的议论,诋为复古之论,是极不妥当的。
    五、提纲说副作用不小
    薄荷、牛蒡、桑叶、菊花、桔梗,杏仁,豆豉、豆卷、象贝、芦根、银花,连翘等这一类药物,酌用于风热感冒,很是合适,银翘散,桑菊饮等这一类方剂,用于治疗伤风、喉蛾等病,也很可取。叶吴等人,用这样的药,治这样的病,无可非议。但按照提纲之说,“初用辛凉轻剂",成了一切温病初起的治疗常规,故学叶派的人,肺胀(相当于肺炎),肺痹(相当于大叶性肺炎)之类不必说,即湿温(相当于肠伤寒),暑痉(相当于“脑炎”)以及稻热病(相当于“钩螺”)、疟疾等,亦每用这些治肺的方药来治疗,还美其名曰异病同治,有是证用是药,这样,与肺无关之病不必说,即肺胀、肺痹等病,辛凉轻淡,实亦属治术之下驷。章太炎认为仲景治肺胀用越婢加半夏汤,比叶派药法来的有力量。姜春华老说近人用鱼腥草、鸭跖草之类治大叶性肺炎比叶派用药合理,这些讲法都是合乎事实的。叶氏对伏气温病也懂得一开始就应该用苦寒直请里热为主(据何廉臣经验:温病伏气多,新感少),而近人为提纲说所惑,却认为“极轻清极平淡者,取效更捷”。实际上,“乙脑”、“流脑”,“钩螺”、“肠伤寒”、“出血热”等真正的温热病,如立法轻淡,用上述方药去治疗,而欲冀截断逆转,即不算椽木以求鱼,亦无异杯水而车薪。温病原非指伤风、肺胀之类,其发病大都热度较高,故陆九芝赞同“阳明为成温之薮”之说,陆氏等之所以激烈抨击叶吴之学,关键就在学叶氏的人竟每以治肺之药治与肺无关之病。陆氏以葛根芩连汤等治胃之药治胃系之温病,当然比用治肺方药治胃系温病为合理。“只须辛凉轻剂,其病立愈”的,只不过是伤风感冒,轻证肺胀之类,原非胃系温病。而辛凉散风、甘淡驱湿,病仍不解,“遽入心包,为一场大病,以致于死”的,则决非伤风感冒,轻证肺胀等此类病。病非此类病,药用此类药,实际上等于不治,当然防入营而即入营,防入血而即动血,逆传心包,动风发痉,心识其变,所料皆中,但疾病按其规律,仍步步深入发展,所以陆九芝说:“然则用轻剂,而液受劫者,轻剂不可用矣。”这些批评意见,显然是正确的,但近人从陆氏对叶派药法的这些批评中,反而引伸出这样的结论——“说明了叶派这一治疗学思想的科学性和生命力。”⑧这实在令人愕然。
    结语:温热病并不都“必先犯肺”。“脑炎”等急性热病,昏迷詀妄很常见,叶派说这是“逆入心包”,然实则多属热盛蒸脑。伤风、肺胀等病确乎是“首先犯肺”,但只要稍用些能治病的药,又决然不致“逆入心包”,此所以陆九芝强调“胃病有神昏肺病无神昏”⑨。因此,彼十二字决不能说成是温病之总纲,前八字是指部分呼吸器病言,与后四字实际上并不具有紧密之联系。
    参考文献
    ①姜春华:叶天士的温病,杂病的理论与治疗,中医杂志(8):8,1978。
    ②《增补临证指南医案·幼科·伏气》,龙文书局石印。
    ⑧同②卷三温热门华五五案
    ④同②卷三暑门某三三案
    ⑤谢诵穆:《温病论衡》,知行出版社。
    ⑥时逸人:《中医伤寒与温病》,上海科技出版社,1958
    ⑦同⑤
    ⑧杨宇:陆九芝用葛根芩连汤治湿温刍议,陕西中医(2):3,1983。
    ⑨陆九芝:《世补斋医书·前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