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中医

<- 上一篇 下一篇 ->

八里脉主治

    云岐子曰∶八里脉者。乃右手三部寸关尺受之。此八里脉。乃客邪之脉。主位之脉三部。
    主 一。微者阴也。主败血不止。面色无光。微脉发象秋冬。在阴为惨。阴太过、阳不及。
    是血 香附子(一两半) 白芍药 当归(各一两) 芎 (半两) 上为粗末。水煎一两。
    食前服。
    指下寻之有若无。漩凝败血小肠虚。崩中日久为白带。痛下多时骨髓枯。此肾气有余。命门不足。当补命门。命门者、男子藏精。女子系胞。崩中白带者、命门败也之骨已枯。伏龙肝散主之。是为血不能守。水胜火也。治妇人血去精亡。
    形。养血补虚。宜当归芍药汤。
    当归 白芍药 熟地黄(各一两) 干姜(半两) 上 咀。水煎一两。食前服。
    微脉关前气上侵。 阳虚。内气上冲。冷则生气。主脉涩。客脉微。涩微相合。逆气上侵。
    阿胶(一两半) 甘草(三钱) 黍粘子(二钱半) 马兜铃(半两炒) 杏仁(去皮 尖十个)
    上为 当关郁结气排心。 主脉缓。客脉微。缓微相合。太阴虚痞。匀气散主之。补肺散亦可。
    微 尺部见之脐下积。身寒饮水即呻吟。 主脉数。客脉微。数微相合。阴盛阳虚。治之以二气 二。沉者阴也。主气胀两胁。手足时冷。虚气冲心。闷而不痛。乃曰虚痞。健胃建中汤。
    理 当归 白术 人参 干姜(各一两) 附子(炮去皮) 白芍药 桂(各半两) 丁香 (三钱)
    上 按之似有举还无。气满三焦脏腑虚。冷气不调三部壅。通肠健胃始能除。
    沉者阴也。壅者虚结也。言通肠者温也。局方温白丸主之。健胃者以理中汤主之。
    寸脉沉兮胸有痰。 主脉涩。客脉沉。涩沉相合。留滞胸中变为痰。治用化痰玉壶丸。
    中加 半夏(一两汤洗) 雄黄(三钱别研) 上为末。生姜汁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至 五十 当关气短痛难堪。 主脉缓。客脉沉。缓沉相合。胃中有寒即痛。可以九痛丸。或橘皮半夏 陈橘(去白三两) 半夏(制) 枳壳(炒去瓤各一两) 白术 茯苓 桂(各半两)
    上咀。每若在尺中腰脚重。小便稠数色如泔。 主脉数。客脉沉。数沉相合。客胜主也。寒气有余。
    三。缓者阴也。主四肢烦满。气促不安。证在太阳。风伤卫气。当服桂枝汤。一云∶主四肢 白术 枳实(麸炒) 甘草(各半两) 上 咀。入生姜七片。水煎半两。食后温服。
    来往寻之状若迟。肾间生气耳鸣时。邪风积气来冲背。脑后三针痛即移。
    太阳中风。脉缓颈项强急不得转侧。可针风池风府浮白穴。则痛移也。用桂枝汤主之。
    若缓 缓脉关前搐项筋。主脉涩。客脉缓。涩缓相合。风邪伤卫。项筋紧急。可用桂枝汤。
    不已 羌活 升麻 黄芩 葛根 石膏(各一两) 麻黄(去节汤浸去黄汁焙) 防风 本 蔓荆子 当关气结腹难伸。 主脉客脉俱缓。脾湿太盛。胃中太虚。七气汤主之。
    半夏(制一两) 人参 官桂 甘草(炙各半两) 上 咀。每服一两。入生姜七片。
    水煎。
    温 二 焦 加干 桂枝(一两) 白芍药 干姜(各半两) 炙甘草(四钱) 上各 咀。加生姜枣煎。
    不已。
    用半 四。涩者阴也。主痛。身疼痛。女子有孕胎痛。无孕败血为病。
    涩脉如刀刮竹。行。丈夫有此号伤精。妇人有孕胎中痛。无孕还须败血成。
    主亡血失精。妇人孕病。或带下赤白或败血。圣惠方乌金散。治败血。局方四物汤地黄丸。
    龙骨 苦楝子(各二两) 上为细末。醋糊丸。梧桐子大。空心温酒下五十丸。又云∶亡 血失 涩脉关前胃气升 涩脉见处。气血俱伤。
    金有余损伤万物。主脉与客脉俱涩是也。
    金有余故升于上。治之以匀气散。或利膈丸。桔梗汤。涩在上焦。
    桔梗(一两) 半夏(制半两) 陈皮(三两) 厚朴(一两) 枳实(麸炒半两) 上 咀。每服半 当关血散不能停。 主脉缓。客脉涩。缓涩相合。故曰血散。可用温经丸。如胃不和。
    调中 尺部如斯逢逆冷。体寒脐下作雷鸣。 主脉数。客脉涩。数涩相合。阳气内虚。阴气有余。
    人参 茯苓 地骨皮 熟地黄 牛膝(去苗酒浸各一两) 上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温即服 诸疾。
    服可去 五。迟者阴也。主肾虚不安。迟本土也。
    迟脉人逢状且难。遇其季夏不能痊。迟者阴也。季夏阳也。此证为失时反候。阳盛阴虚。
    治 神工诊着知时候。道是脾来水必干。 季夏见迟脉。是土克水也。故不能痊。
    寸口脉迟心上寒。 主脉涩。客脉迟。涩迟相合。主阴盛之故。为心上寒。治之以橘皮丸。不已。术附汤。白术 附子(炮去皮脐) 干姜(炮) 桂(各一两) 上 咀。煎一两。食前服。迟在上焦。
    当关腹痛饮浆难。 主脉缓。客脉迟。缓迟相合。腹中痛甚。桂枝加附子汤。
    桂 附子(炮各一两) 甘草(三钱半) 上 咀。煎服、或理中丸。脉回。以消食丸。
    迟 在中 流入尺中腰脚重。浓衣重覆也嫌单。 主脉数。客脉迟。数迟相合。水能克火。阴气盛。
    可 六。伏者阴也。主毒瓦斯闭塞三关。四肢沉重。手足自冷。主伏脉行于筋下。气伏于内。
    阴毒伏气切三焦。不动荣家气不调。不问春秋与冬夏。徐徐发汗治能消。经曰∶清形以为汗。
    麻黄附子细辛汤。或秋冬以升麻汤。春夏以麻黄汤。当缓与之。阴盛阳积气胸中寸脉伏。 主脉涩。客脉伏。涩伏相合。主胸中积气。治以沉香丸。或加减温白丸 当关肠 常瞑目。 主脉缓。客脉伏。缓伏相合。主中焦伏而不散。乃风湿之气。故肠瞑 白豆蔻(一两) 缩砂仁 青皮 陈皮(去白) 丁香(各二两) 厚朴(制八两) 甘 草(炙)
    木 如 发 尺部见之食不消。坐卧非安还破腹。 主脉数。客脉伏。数伏相合。邪胜寒之甚。而不能化 白术(一两) 黄 茯苓 白芍药(各半两) 上为粗末。每服半两。入生姜煎服。
    不已。
    养 七。濡者阴也。主少力。五心烦热。脑转耳鸣。下元极冷。
    按之似有举之无。髓海丹田定已枯。四体骨蒸劳热甚。脏腑终传命必殂。
    髓者肾之精。四体骨蒸者肾气衰绝。终传者七传也。土来克水必殂也。
    濡脉关前人多汗。 主脉涩。客脉濡。涩濡相合。肺气虚也。而卫不能固于荣。故多汗。
    桂 当关气少精神散。 主脉缓。客脉濡。缓濡相合。精神散失。乃气衰弱也。治之以定志丸。
    尺部绵绵即恶寒。骨与肉疏都不管。 主脉数。客脉濡。数濡相合。主骨痿不能起于床。
    五 八。弱者阴也。主气居于表。生产后客风面肿。气弱多伤也。
    三关怏怏不能前。只为风邪与气连。年少得此须忧重。老弱逢之病却痊。
    脉若烂绵者阳气弱也。以应秋毛之脉。气弱多伤。怏怏者轻手乃得。不前者重手稍无是也。
    春夏 关前弱脉阳道虚。 主脉涩。客脉弱。涩弱相合。阳气虚也。治之以五补丸为久补。四逆汤 关中有此气多疏。 主脉缓。客脉弱。缓弱相合。胃气内虚。故气多疏散。治之以益黄散平 若在尺中阴气绝。酸疼引变上皮肤。 主脉数。客脉弱。数弱相合。主下部损。肾气内绝。既阴绝阳盛。疼引于皮肤。是三焦无阴镇抚。离其原也。气已损于肺。无法可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