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中医

<- 上一篇 下一篇 ->

阳明病湿胜自汗论

    或曰:湿之与汗,阴乎阳乎?曰:西南坤土也。脾胃也,人之汗,犹天地之雨也。阴滋其湿,则为雾露为雨也。阴湿寒,下行之地气也。汗多则亡阳,阳去则阴胜也,甚为寒中。湿胜则音声如从瓮中出,湿若中水也。相家有说,土音如居深瓮中,言其壅也,远也,不出也,其为湿审矣。又知此二者,一为阴寒也。《内经》曰:气虚则外寒,虽见热中,蒸蒸为汗,终传大寒。知始为热中,表虚亡阳,不任外寒,终传寒中,多成痹寒矣。色以候天,脉以候地。形者,乃候地之阴阳也,故以脉气候之,皆有形无形可见者也。
    调卫汤
    治湿胜自汗,补卫气虚弱,表虚不任外寒。
    苏木  红花(以上各一分)  猪苓(二分)  麦门冬(三分)  生地黄(三分)  半夏(汤洗七次)  生黄芩  生甘草  当归梢(以上各五分)  羌活(七分)  麻黄根  黄芪(以上各一钱)  五味子(七枚)
    上咀,如麻豆大。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稍热服。中风证必自汗,汗多不得重发汗,故禁麻黄而用根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