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中医

<- 上一篇 下一篇 ->

厥逆痹病第五

    厥 厥之有寒热者。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阴气衰于下则为热厥。人之阴阳元气皆起于下。故少阴之上。名为太阳。以真阳之生本于阴也。太冲之地。名曰少阴。以真阴之归根在肾也。夫阳气自上而下。今衰于下是不下矣。不下是寒独治也。阴气自下而上。今衰于下是不上矣。不上是阳独胜也。然阳胜而又必起于下者。足五指之表为三阳之所起。而足下足心。又为三阴之所聚。足心则少阴肾之涌泉也。阴气既衰而阳胜。阳乘阴位。故热厥必从足下也。凡人病阴虚者。足心必热。此其证也。寒厥起于足下。久必从五指而上于膝者。以阴气起于五指之里。集于膝下而聚于膝上。阳气衰则阴气胜。阳不胜阴。其厥反从阳分而上。故必超于五指而上寒至膝。然其寒也非从外入。皆由内而生也。凡人病阳虚者。必手足多寒。皆从指端始。此其症也。顾二厥之成。 其由则皆以阴虚。寒厥之故。以其人质壮。秋冬夺于所用。既于阴盛时多欲不休。以夺质中之精气。则精虚于下。而其气将取足于上。是以下气上争。上而不下。故不能复其阳气。于是气去则阳虚。寒气因而上逆。又以精虚无火。不能固脾元。而气衰于中。中气不能渗荣其经络。于是阳气日损。阴气独在。故手足为之寒也。热厥之由。以酒入于胃而伤脾阴。脾阴伤则阳气入而精气竭。精气日竭。不能荣其四肢。而又数醉饱以入房。使气聚脾中而不得散。酒气谷气相搏。热盛于中。故热遍于身。内热而溺赤也。要此寒热二厥。一由恃壮夺于所用。故阳衰而为寒。一由数醉入房故精竭而为热。唯其伤真元。乃有是病。后世不详。但以手足寒或以脚气为厥者大谬。今人多不知此证。而指为中风。夫风病多经络之受伤。厥逆由真精之内夺。若以风治厥。更谬之谬矣。厥有腹满而暴不知人者。以阴气盛于上。则不守于下,而脾肾肝足三阴之气不化。故腹满胀。阳气盛于上。则下气并上而邪气逆。逆则阳气乱而神明失守。故暴不知人。
    阴阳不从则气逆而上。故手足十二经皆有寒热之厥。若巨阳之厥。肿首头重。足不能行。发为 仆。太阳为阳之极盛。其根起于足少阴。其气必得阴而下行于足。令虚则逆而上盛。故肿首头重。上逆则不能下行。故足不能行而发为仆也。 仆。目眩猝倒也。
    阳明之厥。癫疾欲走呼。腹满不得卧。面赤而热。妄见妄言。阳明乃气盛血多之经。令气胜其血则阳邪实。阳邪实则神明乱。故癫疾走呼也。气盛不行而在腹。故腹满胃逆。故不得卧面赤而热。阳明脉在面也。妄见妄言。神明之乱。更甚于走呼矣。
    少阳之厥。暴聋颊肿胁痛。 不可以运。少阳起于下而与厥阴之气并行。故其经和而无病。今少阳之厥。是相火上炎而无阴也。其脉入耳故暴聋。脉下颊车故颊肿。皆火症也。胁痛。其部气逆而不和也。 不可以运。则少阳不能及下矣。太阴之厥。腹满 胀。后不利。不欲食。食则呕。不得卧。阴为阳根。而阳为阴使。三阴不能副阳。则三阳厥。三阳不为阴使。则三阴亦厥。太阴虽阴盛。而常秉少阳之气以为和。今太阴独阴无阳而不能下行。则阴自上逆。脾既不运。胃气亦留而不行。故腹满 胀也。不能行气于三阴。则肾气亦不效用。故后不利也。不欲食者。中气壅也。食则呕者。气壅金逆也。不得卧者。胃不和则卧不安也。
    少阴之厥。口干。溺赤。腹满心痛。少阴兼水火阴阳二气。若失其所以涵藏。其气必偏发而上。故少阴恒兼寒热二厥。且又为十二经厥逆之主也。经曰。少阴不至者。厥也。不至亦兼水火。今此厥者。阴虚火厥也。少阴脉循喉。故口干。与膀胱相络。故热入膀胱而溺赤。不为胃关而上行。故腹满。不贡精于心而反上乘于心。故心痛。
    厥阴之厥。少腹肿痛。腹胀泾溲不利。好卧屈膝。阴缩肿。 内热。厥阴阴之绝。昼而不绝者。为阳生也。今虚而为纯阴则无气。是以当其部位。少腹肿痛。纯阳结而不舒。故腹胀。不舒则下焦之气亦不化。故泾溲不利。肝主筋。筋无气故足软好卧而屈膝。脉环阴器。故阴缩肿。当所过脉不行。故 内热。盖郁则热也。
    手太阴厥逆。虚满而咳。善呕沫。手太阴为元气之主。虚则不能治节而苦气上逆。故虚满而咳。虚满者。上焦之满。虚而无实也。满则咳矣。善呕沫者。其脉循中焦胃口。逆则精不能散。故呕沫也。
    手心主少阴厥逆。心痛引喉。身热死不可治。二经属火。为神明之府。血脉之主。今俱厥逆则阴精无以承阳矣。阳独亢则自焚。故心痛也。其系皆上挟喉。故痛引喉也。身热者。血脉 胀也。心为脏腑之大主。逆之则死。
    手太阳厥逆。耳聋泣出。项不可以顾。腰不可以俯仰。小肠经为心之下流。属带脉之间。其气若逆则必使其经俱逆。小肠经主目之内外 。故泣出。又皆入耳。故耳聋。从缺盆循头。故项不可顾。小肠连睾丸属脊。故腰不可俯仰。
    手阳明少阳厥逆。发喉痹。嗌肿。痉。手阳明为胃之下流。手少阳为胃之孔道。其气皆逆。必从其经上逆。大肠之脉。上头贯项。三焦之脉。出缺盆上项。故皆发喉痹。嗌肿。痉。以致手臂肩背强直也。
    有厥逆而为头痛数哕不已者。以其人所犯大寒。内至骨髓。髓以脑为主。故寒逆而 于脑。今头痛齿亦痛。是邪之逆于上也。故亦名厥逆。
    有厥逆而病在太阴。盛在胃。颇在肺者。其为痛。死不治。太阴脉细如发而身热如炭。头膺如格。人迎躁盛。喘息气逆。一日数十溲。夫太阴脉微细如发。而又一日数十溲。此脏气不足。中气不摄。溲便为之变也。乃热留在胃。阳明方盛。见于人迎。身膺则如炭如烙。此为阳不入阴。故盛在胃。惟阳不入阴。故太阴细微喘息气逆。颇在肺也。欲泻其邪。则阴虚于里。欲补其虚。则阳实于外。所谓不表不里。阳证阴脉之类也。故死不可治。
    有病膺肿颈痛胸满腹胀。此厥逆也。治之须并其气而治之。肿痛满胀。皆在上中二焦。此为阴并于阳。下逆于上。正所谓厥逆也。治之之法。不可灸。以有余于上。灸之则以火济火。阳极乘阴。阴不能支。当失声为喑。亦不可石。以阳并上则下虚。刺之则阳气去。上下俱虚。神失其守。故必为狂。惟俟其既逆之后。其气并而渐通。然后随其盛衰而调之。庶可无偏绝之患也。
    痹 内经曰。病在阳曰风。病在阴曰痹。故痹也者。风寒湿杂至。犯其经络之阴。为合而痹。痹者闭也。三气杂至。壅闭经络。血气不行。故名为痹。以风胜者为行痹。行痹者走注历节疼痛之类也。寒气胜者为痛痹。以寒凝气聚壅而不行。痛不可忍。所谓痛风也。湿气胜者为着痹。重着不移。或顽木不仁。多发于肌肉。湿从土化也。然而三气之合。有轻有重。故有或痛。或不痛或不仁。或寒或热。或燥或湿之异。其痛者。寒多则血脉凝滞。故必为痛。其不痛不仁者。痛久入深。营卫行涩。经络时疏。则血气衰少而滞逆亦少。故不痛。皮肤不荣。血气不至故不仁。其寒者。其人阳气少而阴气多。与病相益故寒。其热者。其人阳气多而阴气少。阳与病气胜而阴不胜故热。阳胜其阴而阴不能荣故燥。其逢湿之甚。与寒相感者。则阳少而阴盛。故多汗而濡也。而其不痛者。则又有五痹。在于骨则重。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在于筋则屈而不伸。在于肉则不仁。在于皮则寒。盖筋皮肉血脉之间。得痹则气缓。故虽痹而不得为痛也。是以凡痹之类。逢寒则筋挛如虫缩。逢热则弛纵筋缓也。然痹之所由成。其风寒湿三气每各以时而遇。冬气在骨。以冬遇为骨痹。春气在筋。以春遇为筋痹。夏气在脉。季夏气在肌。秋气在皮。皆以主时之气相遇而受。而皮肉筋骨脉又各有五脏之合。苟五者受而不去。则必内舍于其合。而五脏之痹起矣。
    五脏痹者。皮肉筋骨脉。痹不已将复感于邪而内舍五脏。遂为五脏之痹。肺痹者。烦满喘呕。痹既入脏。则脏气闭而不通。本气不能升举。肺职治节。痹则上焦不通而胃气逆。故烦满喘而呕也。
    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心合脉而痹入之则脉不通。不通则心气郁。故心下鼓暴。鼓暴则上气而喘也。嗌干善噫。以心脉起心中。上挟胃挟咽也。厥气上则恐。心火衰而邪乘之。故神怯而恐也。
    肝痹。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上为引如怀。肝藏魂。血和则魂安。今肝痹则气血两衰。故魂不归而多惊也。肝内热而脾不淫精于肝。故渴而多饮。肝热下乘膀胱。故数小便也。上为引如怀者。经络有气无血。故上下相引而血不得赴。若结于中而如有所怀也。
    脾痹。四肢解惰。发咳呕汁。上为大塞。又经曰、太阴有余病肉痹。寒中不足病脾痹。四肢解惰。则肉痹之类也。脾痹者。本脏不足。不能散精。反上壅于肺。故发咳。上焦不通故呕汁。甚则痞塞为大塞也。
    肾痹。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善胀者。阳明之气下行。肾为胃之关。痹气在肾。肾气不行。是阳明逆也。故善胀。肾为作强之官。痹则足挛而不能伸。故尻代踵。身偻而不能直。故脊代头。
    肠痹者。数饮而水出不得。中气喘争。时发飧泄。肠痹兼大小而言。二肠病痹。则下焦之气热郁不化。故虽数饮而水不得出。水不出则本末俱病。故与中气喘争。其清浊不分。故时发飧泄。
    胞痹者。少腹膀胱按之内痛。若沃以汤。涩于小便。上为清涕。胞。膀胱之胞也。气闭故按之内痛。水闭不行故蓄热若沃汤。且小便涩也。太阳之脉。从巅络脑。故上为清涕也。
    凡七情过用。则亦能伤脏气而为痹。不必三气入舍于其合也。所以然者。阴气静则神藏。躁则消亡。故气不养而上逆喘息。则痹聚在肺。忧思过用。则痹聚在心心。不谨而遗热阴茎以成淋。则痹聚在肾。用力不息而致乏竭。则痹聚在肝。营卫之气不行以致肌绝。则痹聚在脾。盖七情过用。而淫气能聚而为痹。以躁则消阴故也。其客于六腑者。亦以饮食居处为其病本。然后风寒中其俞而内应之。是以循其俞而各舍于其腑也。诸痹惟风胜者易已。寒湿留滞不已。亦益入内不易行也。入脏者死。真阴已伤也。留连筋骨脂而痛久邪深也。留皮肤者易已邪浅也。
    十二经筋之病。支转筋痛。皆曰痹者。缘其经筋在外。其病不及经隧之营气。故脏腑亦无涉焉。此惟风寒湿三气得以病之。故按为四季之痹以见其所感之由。然而三阴手足之筋。皆内结于胸腹肓膜之间。其为病则有异焉。如足少阴筋主痫螈及痉。足厥阴之阴器不用与不起不收。手厥阴之舌卷。手太阴之息贲胁急吐血。手少阴之伏梁吐脓血。虽属筋痹病。而已动脏腑之气矣。
    诸痹不已。亦益入内而伤脏气。然有三阴三阳应之。而为有余不足者。有曰厥阴有余病阴痹。不足病生热痹。滑则病狐风疝。涩则少腹积气。涩与滑者。其脉之现于其部。而知其有余不足者也。厥阴位下焦而总诸筋。有余则为阴痹者。不壅而不升。则邪郁阴分故病阴痹也。若不足则虚而生热。故病热痹也。其脉见滑。是邪有余也。病狐风疝。其疝如狐而数变如风也。疝在前阴少腹之间。肝气郁于此。正当其部。盖即阴痹也。其脉见涩。为气虚血滞。故邪气留止而为积聚。亦所谓热痹也。
    少阴有余。病皮痹。瘾疹。不足病肺痹。滑则病肺风疝。涩则病积溲血。少阴为君火之气。有余则克金。肺合皮故皮痹。瘾疹不足。则不能温金。故病肺痹。若脉滑则心火不胜水。邪使郁而实于肺。故病肺风疝。风则肺动。疝则肺聚也。脉涩则为心血不足。火收于内而入胞络与小肠。故病积与溲血也。
    太阴有余。病肉痹寒中。不足病脾痹。滑则病脾风疝。涩则病积心腹时痛。至阴为湿土之气。位处中焦。邪入之而有余。是湿壅于中。脾主肉。脾湿不运。故为肉痹。中风湿则阳明之火不能扬。故寒中。若不足则脾自受之。故成脾痹。盖本气窒而不行也。脉滑者水湿壅土。当为 肿重坠之病。亦病在湿也。脉涩者积而不运。满于中州。故心腹时满也。
    阳明有余。病脉痹身时热。不足病心痹。滑则病心风疝。涩则病积时善惊。阳明为燥金之气。肺应之。而燥有余则伤及血脉。故病脉痹。燥伤阴。则病内热。故身热。肺为心行脉者也。若不足则心脉反窒。故病心痹。脉滑者风燥合邪而伤肺伤血。将心气抽掣而不得散。故病心风疝。涩则金 敛而不舒。而脉为之不行。故病积善惊者。木侮金也。太阳有余。病骨痹身重。不足病肾痹。滑则病肾风疝。涩则善时巅疾。肾气应太阳。太阳之气有余。则浸淫及骨。故为骨痹。水邪盛则作强之官弛。故身重。不足则本脏先受。故为肾痹。肾痹者。足缓脉缓而精不固也。滑脉见则太阳之风寒合邪。故病肾风疝也。涩则邪痹太阳经脉。当见有积而又善时巅疾也者。阳气不通巅顶。故常风痛也。
    少阳有余。病筋痹胁满。不足病肝痹。滑则病肝风疝。涩则病积时筋急目痛。相火之气犯阴则肝受之。若邪有余则火风伤筋。故筋痹。部在胁肋。故胁满。不足是肝脏本虚。故成肝痹。肝痹者。肝气郁而血不荣筋之症也。脉滑为风热合邪。故病肝风疝。淫气聚筋而寒热往来。抽掣相引者是也。涩则血滞故病积。肝主筋而开窍于目。故筋急目痛。
    以上六气犯阴犯阳之痹症也。人身阴阳。外应六气。则六气有时而内淫。亦因脏腑阴阳之有余不足。而外邪得以留之。此于运气之外。又有所留为阴阳之痹也。脉滑为邪气有余。故留滞为风疝。风谓其动。疝谓其聚也。涩为本气不足。故不能胜邪而为积。疝与积。概指其聚。而积者非特前阴少腹之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