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中医

<- 上一篇 下一篇 ->

肌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肌衄(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多因脾虚胃逆,肺不降敛,表卫不固,脾失统摄之权,营血外溢,血不归经所致。
    【脉证机理】
    气统于肺,血藏于肝,而均源于中焦脾胃。中气健旺,则肝稗温升而营血不郁,肺胃清降而卫气敛固,表阳内交于里阴,里阴外济于表阳,营卫调和,气血畅遂,营行于内,卫固于外,气血循经,而不外溢,所以不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由于饮食不调,劳倦过度,或因外感发斑,久而不愈,致使肝脾郁陷而不升,肺胃虚逆而不降,表里不和,营卫失调,表阳不能内交于里阴,营血溢于肌表,而作紫斑,里阴不能外济于表阳,营血溢于经络脏腑,而作鼻衄齿衄,便血尿血,月经过多,是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营郁较轻,卫气微滞者,则见斑色浅红,斑点稀疏,浮现于肌表。营郁较重,卫气滞重者,则见斑色青紫不鲜,致密成片。营卫俱虚而郁滞者,则见斑色暗淡,隐于皮里。肺胃虚逆而不降,胆无降路而上逆,故症见鼻衄齿衄,食不甘味,神疲懒言,虚乏多汗。
    脾虚血弱,无以养心,故症见心悸气短,头晕目眩。血虚无以华色,故症见面色咣白,唇甲无华。肝脾郁陷,脾失统摄,疏泄不藏,故症见便血,月经过多,或见尿血。脾湿肾寒,心肾不交,故症见多梦易惊。阳不内交于阴,偏于发斑衄血者,脉现细濡、稍浮紧、关寸大;阴不外济于阳,偏于便血溺血,月经过多者,脉现细濡、稍弦、右关尺左关寸大;气血俱虚者,脉现细濡、较弱、两关偏寸较大。舌苔白腻,舌质偏紫。
    【治则】
    健脾舒肝,和胃于胆,清肺降逆,理气行瘀。
    【方药】
    云茯苓9克粉甘草9克炒杭芍9克粉丹皮9克大熟地9克广橘红9克炒杏仁9克法半夏9克炒杜仲12克青浮萍9-12克赤丹参12克北沙参9克贡阿胶9克(烊化)白蔻仁6克
    水煎温服。
    【方解】
    云茯苓、粉甘草,健脾和中,以开化源;炒杭芍、粉丹皮、大熟地,养血舒肝,兼以平胆;广橘红、炒杏仁、法半夏,清肺和胃;青浮萍、赤丹参,通经活络,化瘀消斑;炒杜仲,温阳补肾,暖下止血;北沙参,清肺理气,以助卫气;贡阿胶,润肝补虚,养血止血;白蔻仁,调气暖胃,以助食纳。
    【加减】
    鼻衄者,加白茅根15克、柏叶炭12克,清敛肺气以止衄。齿衄者,加山榆炭9克、大蓟炭9克,敛肺以止衄。午后微发潮热,时见鼻衄者,加小蓟炭15克、棕榈炭12克,敛肺以止衄。下寒,腰腹隐痛者,加补骨脂6-9克,温补肾阳,暖下止痛。月经过多者,加棕榈炭12克、炒莲房12克、三七粉3克(分两次冲服),化瘀止血以调经。大便隐血阳性,或便血者,加槐角炭9克,凉血以止血。尿血者,加瞿麦9克,清热以止血。上热口臭者,加黄芩炭6-9克,清相火以除上热;适可而止,不可久服。气虚神疲,自汗者,加生黄芪15-30克,补气固表以止汗。当归、首乌、生地炭、人参、鸡内金等补中益气、补血养阴之品,可酌情加用。紫斑深重,血小板低于5万/mm3者,改贡阿胶为鹿角胶9克,补血润肝以止血。
    【忌宜】、忌食大热、大凉之品,忌烟、酒、辣椒等刺激之物。宜食高糖、高蛋白食品,骨髓汤及猪蹄炖山药。忌房劳。勿重劳。
    【按语】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以皮肤出现瘀点及瘀斑,粘膜及内脏出血,为其主要临床表现。有原发性、继发性两种,分急性、慢性两大型。急性者,以“青萍汤”加减主之。
    慢性者,斑色浅纽,斑点稀疏,浮于肌表者,易治;斑色青紫不鲜,致密成片者,难治;斑色暗淡,隐于皮里者,预后不良。三者均以甘缓补养为原则。
    【临床医案】
    例1:杨某,男,36岁,河南省开封市某厂工人。1974年2月18日初诊。自诉:患再生障碍性贫血3个月。头昏耳鸣,心慌气短,乏困无力,经常鼻衄,牙龈出血,午后发热,体温稍高。
    73年11月,自觉全身乏力,74年元月6日,因牙龈出血不止,精神萎靡,心悸气短,而住当地医院治疗,确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经输血、中西药治疗无效,因慕名来西安求治于麻瑞亭。
    诊查:血虚貌,神志清,精神差,未见出血点及瘀斑。体温38.9℃-39.2℃。查血:血色素2.2%,网织红细胞0.5%,红细胞112/rrim3,白细胞4500/mm3,中性42%,淋巴58%,血小板5.4万/mm3。脉细濡、稍革、滑动、关寸大,舌苔白涩腻。
    辨证:中气虚败,肝脾不升,肺胃不降,上热下寒,精血不藏。
    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
    治则:健脾舒肝,清肺和胃,温肾潜阳,滋益精血。
    处方:
    云茯苓9克炒白术9克炒杭芍15克    j.上肉桂6克生地炭30克全当归12克炒杏仁9克山萸肉15克法半夏9克复盆子15克贡阿胶9克(烊化)煅磁石12克柏叶炭12克北沙参12克制附片9克炒干姜9克红人参9克(另煎)三七粉3克(分两次冲服)
    5剂,开水煎服。
    收容住院。
    3月29日:服药30剂后,精神好转,食纳增加,体温正常,可下床活动。脉细濡、稍数、关寸较大,舌苔白、根腻。2月18日方改炒杭芍为炒赤芍15克,去柏叶炭、煅磁石、制附片,减红人参为6克,5剂,水煎温服。
    11月27日:8个月来,患者病情日渐好转,精神佳,食纳增,两腿已有力,身上时有出血点,牙龈时出血。据脉证,曾先后在原方中加潞党参、广陈皮、女贞子、枸杞子、桂圆肉、炒白芨、炒杜
    仲、补骨脂、柏子仁、炙米壳、棕榈炭等药;输血5次,共1000毫升。
    12月26日:无明显不适。查血:血色素7. 9%,网织细胞1.2%,红细胞401万/Irirn3,白细胞7700万/III!ll3,血小板6.5万/mm3。脉细濡、稍紧、关寸略大,舌苔白薄腻。
    患者自1974年2月18日入院,住院11个月,自觉症状消失,血常规基本正常,12月29日基本痊愈出院。
    1982年4月19日患者来西安市中医医院门诊求麻瑞亭治疗。自诉:近七八年来,饮食正常,精神好,能胜任工作。每年春节后,自感身困乏力,牙龈少量出血,稍事休息,即恢复正常。未服药。查血:红细胞550万/nlfll3,血红蛋白13.5%,网织红细脆0.8%,血小板8.6万/IIlfll3,白细胞10800万/mm3,淋巴37%,单核3%。脉细濡、右关寸较大,舌苔白、根腻。处方:云茯苓9克、炒白术9克、炒赤芍9克、生地炭9克、粉丹皮9克、广橘红9克、炒杏仁9克、炒杜仲12克、法半夏9克、潞党参15克、北沙参12克、广木香5克、苏泽兰15克、草蔻仁5克、鹿角胶9克(烊化),10剂,带回原籍服用。
    随访至今,体健如常人。
    例2:李某,男,28岁,陕西省临潼县人。1957年2月22日初诊。自诉:患“再障”近4年,先后经兰州、西安三所医院确诊。
    至1957年2月,共住院3年零8个月,输血18000毫升,不见好转,现每半月仍需输血200毫升维持。经患此病者推荐,来西安市中医医院求治于麻瑞亭。
    诊查:乏困无力,头昏失眠,心慌气短,鼻衄齿衄,面色苍白,精神萎靡,全身紫斑,牙龈黑,动即出血。脉细濡、滑数、两关寸大,舌质绛、舌苔白腻。查血:白细胞4000/rrim3,中性40%,淋巴50%,红细胞250万/mm3,血红蛋白5. 0%,血小板3万/nlfll3。
    辨证:中气虚败,肝脾不升,肺胃不降,上热下寒,精血不藏。
    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
    治则:健脾舒肝,清降肺胃,温肾潜阳,滋益精血。
    处方:
    云茯苓15克焦白术15克炒杭芍15克全当归10克老川芎9克上肉桂6克炒杏仁9克法半夏9克炒杜仲15克大党参30克生黄芪30克怀山药30克山萸肉30克贡阿胶12克(烊化)北沙参12克补骨脂12克煅磁石9克制附片6克,5剂,开水煎服。
    收容住院。
    上方随证加减粉甘草、红人参、三七粉、海马、鹿角胶、广橘红、枸杞子等药,连续服用7个月,输血800毫升,临床症状消失。查血:白细胞8000万Imm3,红细胞400万/mm3,血小板8万/mm3,血红蛋白12%。基本痊愈出院,并胜任工作。给服海鹿丸,巩固疗效以善后。
    两年后复查:血小板15万/nini3,其它各项均正常。
    后结婚,生两子一女,均体健。
    随访至今,未复发,并能胜任日常工作。
    例3:刘某,男,1 3岁,山西省芮城县人。1979年3月6日初诊。自诉:78年12月,面色开始发黄,79年元月12日,因鼻衄不止,在当地医院输血200毫升,未确诊。13日来西安求治,在某医院确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收容住院治疗。输血800毫升,内服中西药,病情无明显好转,因求治于麻瑞亭。查血常规:血色素4. 0%,红细胞116万/mm3,白细胞3800万/ll11113,中性52%,淋巴48%,血小板3.1万/1111113。脉细濡、稍动、关寸较大,舌苔白腻。
    辨证:脾肾虚寒,肺胃上逆,精血亏损。
    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
    治则:健脾和胃,清肺降逆,温暖中下。
    处方:
    云茯苓9克焦白术9克炒赤芍12克全当归12克老川芎9克广陈皮9克炒杏仁9克法半夏9克炒杜仲9克大党参15克草蔻仁6克北沙参12克石菖蒲9克柏叶炭12克炒干姜9克贡阿胶9克(烊化)
    5剂,水煎温服。
    3月15日复诊:药后自感精神好转,困乏减轻,惟多汗,日进食5至6两,鸡蛋5个,二便调,血象较前好转。脉细濡、关寸较大,舌苔白腻。上方加山萸肉9克,5剂,水煎温服。
    3月27日三诊:其兄代诉:患者感冒5天,初体温38.5℃-39.1℃,现体温已正常。23日、24日鼻衄,出血量较多。
    3月25日输血200毫升,3月26日又鼻衄一次,约半小时,量较多。近3天未大便,精神食纳可。3月18日查血常规:血色素5.0%,红细胞242万/IIllll3,白细胞4000万Imm3,中性58%,淋巴42%,血小板3万/mm3,网状红细胞0.5%。原方去炒干姜,加山萸肉15克,3剂,水煎温服。
    4月5日四诊:自感无明显不适,仅易出汗。近日面部及头部毛囊感染。3月29日查血:血色素48%,红细胞239万/mm3,白细胞4980万Imm3,中性54%,淋巴44%,大单核2%,血小板4万Imm3。脉细濡、关寸较大,舌苔白腻。原育减炒干姜为3克,加山萸肉15克,6剂,水煎温服。
    4月16日五诊:胸部、臀部出散在小血点,无不适感,精神食纳均佳,二便调。4月9日查血常规:血色素7.4%,白细胞7500万Inin13,中性64%,淋巴34%,单核2%,血小板6万/1111113。今天查血:血色素6. 0%,红细胞250万/mm3,白细胞5850万/mm3,血小板5.4万/mm3。脉细濡、关寸略大,舌苔白薄腻。原方减炒干姜为6克,加山萸肉15克,6剂,水煎温服。
    4月23日六诊:自感精神较前明显好转,食纳佳,无明显不’适。查血常规:血色素6.0%,红细胞312万/r_nrr13,白细胞6800万/IIllll3,血小板7.8万/mm3。脉细濡、关寸较大,舌苔白薄腻。
    原方减炒干姜为6克,加山萸肉15克,6剂,水煎温服。
    5月3日七诊:精神好,纳可,感冒两天,鼻塞,流清涕,腹泻,日2至3次。查血常规:血色素5.4%,红细胞300万/mm3,白细胞7200万/mrri3,血小板6.5万Imm3。脉细濡、关寸较大,舌苔白薄。原方加山萸肉15克,6剂,水煎温服。
    5月14日八诊:感冒已愈,无任何不适。查血常规;血色素7.0%,白细胞6100万/mm3,血小板7.1万/n11713。原方加山萸肉15克,6剂,水煎温服。
    6月27日九诊:无不遭感,脉细濡、关寸较大,舌苔白薄。原方加山萸肉15克、制首乌15克,20剂,水煎温服。
    9月13日十诊:查血常规:血色素7.1%,白细胞6250万/mm3,血小板9.1万/trirr13。脉细濡、关寸较大,舌苔白薄。原方去柏叶炭,加山萸肉15克、制首乌15克、补骨脂6克,10剂,水煎温服。
    再未来诊。
    例4:齐某,女,20岁,陕西省富平县人。1979年12月3日初诊。自诉:头昏,乏困,眼花六年。富平县医院、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诊断为增生性骨髓象、再生障碍性贫血恢复期。经治疗,效不显,现仍感乏困无力,头昏,经常鼻衄,因求治于麻瑞亭。
    查血常规:血色素5. 0%,红细胞270万/mm3,白细胞10900万/TI11113,中性56%,淋巴44%,血小板6.4万/mm3。脉细濡、稍涩、关寸大,舌苔白腻。
    辨证:中气不运,肺胃虚逆,脾肾虚寒。
    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恢复期)。
    治则:健脾疏肝,清降肺胃,温暖中下。
    处方:
    云茯苓9克粉甘草6克炒赤芍12克生地炭12克全当归9克广橘红9克法半夏9克大党参15克柏叶炭15克山萸肉15克草蔻仁9克棕榈炭12克炒干姜5克贡阿胶9克(烊化)5剂,水煎温服。
    12月10日复诊:头痛头昏,下午腿肿胀,夜间咳嗽甚。查血常规:血色素6.0%,红细胞142万/mm3,白细胞11400万/mm3,中性54%,淋巴46%,血小板10.5万/mm3。脉细濡、关寸较大,舌苔白腻。上方加骨碎补12克,5剂,水煎温服。
    12月17日三诊:咳嗽较重,下午腿肿胀。查血常规:血色素7.O%,红绍胞352万/mm3,白细胞9200万/mm3,中性39%,淋巴61%,单核1%,血小板9.1万/mm3。脉细濡、关寸较大,舌苔白薄腻。原方加骨碎补15克,15剂,水煎温服。
    1980年元月9日四诊:近两三天头痛,腿乏困,膝关节痛,目涩,精神好转。查血常规:血色素6.0%,红细胞304万/mm3,白细胞7400万Imm3,中性71%,淋巴28%,血小板7.1万/mm3。脉细濡、关寸较大,舌苔白腻。原方加骨碎补15克、小蓟炭12克,改阿胶为鹿角胶9克(烊化),3剂,水煎温服。
    7月5日来函称:近日流鼻血,乏力,嗜睡。6月30日查血:血色素7.O%,白细胞5800万/rrirri3,中性50%,淋巴45%,血小板7万/n11113。原前方改阿胶为鹿角胶9克(烊化),加小蓟炭12克、三七粉1克(分两次冲服),10剂,水煎温服。
    82年12月9日十诊:鼻衄,乏困,眼花,一月余。妊娠六个月。查血常规:血色素6克,红细胞203万/rlllll3,白细胞7200万/mm3,中性62%,淋巴36%,血小板6.8万/mm3。脉细濡、稍累、关寸较大,舌苔白腻,原方加焦内金12克,5剂,水煎温服。
    婴儿足月顺产。其后仍间断服上方加减。84年痊愈,至今未复发。
    例5:刘某,女,7罗,西安市人。1980年2月7日初诊。其父代诉:患儿于79年3月初,因预防“流脑”,服周效磺胺,每日一片。服两次后,面部发烧,出红疹子。3月13日赴西安市某医院求治,经骨髓穿刺,确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住院治疗半年,输血5至6次,每次200毫升,内服激素等西药好转,10月初出院现一般情况可,精神食纳好,无明显不适,胸背、四肢无出血现象,面部出小血点,慕名求治于麻瑞亭。查血常规:血色素5. 6%,红细胞280万Imm3,白细胞5400万/Ilyll3,中性46%,淋巴54%,血小板5万/mm3。脉细濡、关寸较大,舌白苔腻。
    辨证:脾肾虚寒,肺气不敛。
    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
    治则:健脾疏肝,温肾潜阳,滋益精血。
    处方:
    云茯苓9克炒白术9克炒赤芍9克全当归9克大熟地9克上肉桂4克炒杏仁9克炒杜仲9克法半夏6克大党参15克北沙参9克补骨脂6克石菖蒲9克草蔻仁4克炒干姜5克鹿角胶9克(烊化)
    5剂,水煎温服。
    3月7日复诊:上方服10剂,面部出血点减少,精神食纳好,不头昏,无明显不适。3月1日查血常规:血色素7.5%,红细胞206万Imm3,白细胞4280万/nirr13,中性59%,淋巴39%,血小板4万/InIIl3。脉细濡、关寸较大,舌苔白腻。上方加红人参6克(另煎),5剂,水煎温服。
    3月14日三诊:出血点较前减少,精神食纳均好。查血常规:血色素4. 8%,红细胞220万/Il11.113。白细胞4800万/mm3,中性44%,淋巴56%,血小板3.6万/mm3。脉细濡、稍促动、关寸较大,舌苔白腻。原方加红人参6克(另煎)、女贞子9壳、青浮萍6克、海马1.5克(分两次冲服),3剂,水煎温服。
    3月21日四诊:无明显不适,面部针尖大出血点较前增多,精神可,不思食。查血常规:血色素5.7%,红细胞200万/mm3,白细胞3100万/mm3,中性34%,淋巴65%,血小板7.5万/mm3。脉沉细濡、关寸较大,舌苔白腻。原方改菖蒲为青浮萍9克,加女贞子9克,3剂,水煎温服。
    3月28日五诊:有时脐周痛,食纳可,睡眠时出汗,皮肤有小出血点。查血常规:血色素6. 696,红细胞164万/rfIITIa,白细胞2650万/mm3,中性40%,淋巴60%,血小板4.6万/mm3。脉细濡、关寸略大,舌苔白薄腻。原方增补骨脂为8克,加红人参6克(另煎)、青浮萍6克,3剂,水煎温服。
    4月10日六诊:皮肤有小出血点,余无不适。查血常规:血色素5.7%,红细胞200万Imm3,白细胞2400万/mm3,血小板4万/mm3。脉沉细濡、稍紧、关寸略大,舌苔白薄腻。原方加红人参6克(另煎)、青浮萍6克、骨碎补9克,6剂,水煎温服。
    4月24日七诊:药后明显好转,现仅右眼睑上有出血点一个。查血常规:血色素6.3%,红细胞178万/mm3,白细胞3100万/mm3.淋巴51%,中性49%,血小板2.7万/II11113。脉沉细濡、右关寸较大,舌苔白腻。原方化裁:云茯苓9克、炒白术9克、炒赤芍9克、生地炭9克、全当归9克、上肉桂5克、炒杏仁9克、炒杜仲9克、法半夏6克、大党参15克、北沙参9克、柏子仁9克、红人参6克(另煎)、鹿角胶9克(烊化)、草蔻仁6克、炒干姜
    7克,6剂,水煎温服。
    再未来诊。
    例6:王某,男,26岁,陕西省泾阳县人。1976年3月12日初诊。自诉:乏困无力半月余,怕冷,头晕,心慌,纳差,反胃。昨天下午鼻衄一次,小便正常,近两日腹泻,每日3至4次。曾有农药中毒病史。西安医学院诊断为巨细胞性贫血合并感染。经治疗,效不佳,因求治于麻瑞亭。查血:血色素4. 2%,红细胞150万/rrim3,白细胞5050万/mm3,血小板8万/mm3。脉沉、细濡、紧、不匀、关寸略大,舌苔白薄。
    辨证:脾虚肝郁,肺胃上逆,气血亏损。
    诊断:巨细胞性贫血。
    治则:健脾疏肝,清降肺胃,气血双补。
    处方:
    云茯苓12克炒白术9克炒赤芍9克生地炭9克全当归12克上肉桂6克炒杏仁9克法半夏9克大党参15克生黄芪30克北沙参9克补骨脂9克缩砂仁9克炒干姜6克柏叶炭15克贡阿胶9克(烊化)
    5剂,水煎温服。
    3月23日复诊:药后病情好转。查血:血色素6. 5%,红细胞310万/mm3,白细胞6300万/rrirr13,血小板10万/mfll3。脉细濡、沉、右稍动,舌苔白薄。上方再进,9剂,水煎温服。
    再未来诊。
    例7:张某,男,45岁,西安市人。1978年10月23日初诊。
    自诉:胸闷胀,腹胀,咳痰不利,纳差,时腹泻,心烦,半年余。曾做上消化道钡透,未见异常。查肝功,正常,总蛋白低,白蛋白3克,球蛋白1克,胆固醇正常。查血:血色素6.6%,血小板6万/mm3,血沉27mm/小时。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诊断为巨细胞性贫血、结肠慢性炎症。现仍心烦,腹泻,腹胀,胸闷胀不适,因慕名求治于麻瑞亭。心肺(一)。脉细濡、两关大、稍数,舌白腻。
    辨证:中气不运,胆胃上逆,肝脾下陷。
    诊断:巨细胞性贫血,飧泻。
    治则:健脾疏肝,平胆和胃,理气降逆。
    处方:
    云茯芩9克建泽泻9克炒杭芍9克粉丹皮9克制首乌9克炒枳壳9克炒杏仁9克法半夏9克广郁金9克天台乌9克草蔻仁3克乌贼骨9克石菖蒲9克煨生姜9克3剂,水煎温服。
    10月30日复诊:药后心烦已除。脉细濡、关寸大,舌苔白薄。上方加炙米壳6克,3剂,水煎温服。
    11月9日三诊:药后纳食增加,仍口干,腹泻,打呃。脉细濡、稍革、关寸大、紧动,舌苔白腻。原方去首乌,加大熟地9克、炙米壳6克、桂枝木6克,3剂,水煎温服。,11月30日四诊:一直服上药,明显好转,面色转红,体重增加10余斤,饮食大增。晨起仍打呃,食后即止,仍感胃脘隐隐胀痛,下午两下肢发胀,压之有凹陷,大便调,夜尿较多,口干,听力差。脉细濡、关寸较大,舌苔白腻。11月9日方继服,5剂,水煎温服。
    12月7日五诊:下午稍感腹胀,打呃,下肢发胀,口干已除,夜尿仍多。近3天来又感胸闷痛,夜间咳嗽,无痰。脉细濡、关尺稍大,舌苔白腻。11月9日方再进,5剂,水煎温服。
    12月15日六诊:下午腹稍胀,腿肿,偶打呃,有时胸痛,微咳。脉细濡、右稍弦、右关寸较大,舌苔白腻。原方加炙米壳6克、北沙参9克,3剂,水煎温服。
    12月18日七诊:胸部稍闷痛,下午腿肿。近两天自感心烦,睡眠欠佳。脉细濡、关寸略大,舌苔白灰腻。原方加炙米壳6克、北沙参9克,3剂,水煎温服。
    3月2日八诊:一直服上方,一周前查血,已基本正常,无明显不适。脉细濡、关寸略大,舌苔白薄。原方加炙米壳6克、北沙参9克’,5剂,水煎温服。
    再未来诊。
    例8:陈某,女,26岁,河南省商丘市人。1986年2月19日初诊。自诉:患缺铁性贫血4年余,经中西医治疗,有所好转。现血象仍较低,乏困无力,大便稀,因慕名求治于麻瑞亭。脉细濡、稍缓、关寸略大,舌苔白薄腻。
    辨证:脾虚肾塞,肝气下陷,疏泄不藏。
    诊断:缺铁性贫血,腹泻。
    治则:健脾温肾,疏肝升陷,敛肠止泻。
    处方:
    云茯苓9克建泽泻9克炒赤芍12克粉丹皮9克上肉桂5克大党参20克赤石脂12克北沙参9克缩砂仁6克煨肉蔻3克炒干姜6克补骨脂9克全当归9克炙米壳4克5剂,水煎温服。
    2月28日复诊:药后病情好转,贫血减轻,大便亦好转,下腹隐痛。脉细濡、关寸较大,舌苔白腻。上方去炒赤芍、北沙参、增赤石脂为15克、炒干姜为9克,加炒杭芍9克,5剂,水煎温服。
    4月28日三诊:上方服26剂,腹泻已愈,贫血好转。脉细濡、关寸大,舌苔白薄。原方加法半夏9克、贡阿胶9克(烊化),5剂,水煎温服。
    8月6日四诊:上方服50余剂,血象已正常,无其它明显不适。脉舌同前。4月28日方再进,5剂,水煎温服。
    再未来诊。
    例9:韩某,女,46岁,西安市人。1980年4月5日初诊。自诉:头昏,全身肌肉颤动,一个月。76年患细菌性痢疾,服合霉素3天后,全身出现红色疹子并发烧。查血:白细胞3700万/mm3,某医院诊断为合霉素过敏。服中药数月,白细胞上升到5000万/mm3左右,后因地震等原因中断治疗。近一月以来,自感头昏,全身肌肉不停地颤动,因求治于麻瑞亭。3月27日查血:血色素13%,白细胞3400万/玎llll3,红细胞370万/1111113,中性54%,淋巴44%,血小板9万/mrri3。脉细濡、关寸较大、沉涩,舌苔白腻。
    现查血:血色素14%,白细胞3200万/mm3,中性53%,淋巴45%,血小板12万/mm 3。
    辨证:脾虚肝郁,肺胃不降,内脏失调。
    诊断:白细胞减少症。
    治则:健脾疏肝,和中调郁,清肺益气。
    处方:
    云茯苓9克炒白术9克炒苍术9克炒杭芍9克制首乌12克广橘红9克炒杏仁9克法半夏9克广郁金9克石菖蒲9克北沙参15克柏子仁9克草蔻仁6克
    3剂,水煎温服。
    4月8日复诊:多梦、耳鸣、头昏、肌肉颤动稍有好转。脉细濡、关寸较大,舌苔白腻。上方加炙米壳3克,5剂,水煎温服。
    4月12日三诊:头昏,全身颤动,舌麻痛。脉细濡、关寸较大,舌苔白腻。原方加赤丹参15克,5剂,水煎温服。
    4月17日四诊:头昏减轻,全身仍颤动,舌尖疼痛。查血:血色素1.7%,白细胞5200万/rrini3,中性62%,淋巴35%,血小板15万/rrin13。脉细濡、关寸较大,舌苔白腻。原方加赤丹参15克,5剂,水煎温服。
    4月22日五诊:头昏减轻,仍全身颤动,腿麻,舌尖疼痛。脉细濡、关寸较大,舌苔白腻。原方加赤丹参15克、炒枣仁15克,5剂,水煎温服。
    4月26日六诊:近两天感冒,头痛,睡眠差,多梦,身颤腿麻有所减轻。脉细濡、沉、关寸较大,舌苔白腻。原方去制首乌,加生地炭12克、赤丹参9克、炒枣仁15克,5剂,水煎温服。
    5月3日七诊:全身无力好转,仍易感冒,头痛,多梦。脉细濡、关寸较大,舌苔白腻。原方去制首乌,加生地炭12克、赤丹参9克、炒枣仁15克,5剂,水煎温服。
    5月8日八诊:药后乏力好转,仍头晕眼花,视见黑圈。有胃下垂病史,消化欠佳。查血:白细胞4300万/mm3。脉细濡、稍弱、关寸较大,舌苔白腻。原方改制首乌为全当归9克,加赤丹参12克、炒枣仁15克,5剂,水煎温服。
    5月13日九诊:药后睡眠好转,易出汗。脉细濡、关寸大,舌苔白腻。原方改制首乌为生地炭12克,加赤丹参12克、炒枣仁15克,5剂,水煎温服。
    5月22日十诊:18日、19日发烧两天,现烧已退,乏力,腿软,多汗。查血:血色素11.2%,白细胞4100万/mm3,中性62%,淋巴35%,网织红细胞3%,血小板11万Imm3。脉细濡、关寸较大,舌苔白腻。原方改制首乌为大熟地9克,加白茅根15克,5荆,水煎温服。
    再未来诊。
    例10:马某,男,4岁,新疆人。1980年4月28日初诊。其父代诉:患儿曾有外伤出血不止病史,外感后全身出现瘀斑、血肿史已年余,某医院诊断为血友病。现一般尚可,今晨感右下肢疼痛,即出现紫斑并肿胀,慕名求治于麻瑞亭。脉细濡、关寸略大,舌苔白薄腻。
    辨证:脾虚肝郁,肺气不敛,气血亏损。
    诊断:血友病。
    治则:健脾舒肝,清肺降逆,温下止血。
    处方:
    云茯苓9克粉甘草6克炒杭芍7克粉丹皮7克全当归7克广橘红7克炒杏仁9克法半夏7克棕搁炭9克草蔻仁3克柏叶炭7克炮姜炭5克小蓟花5个(为引)
    5剂,水煎温服。
    80年5月3日复诊:药后紫斑减少,两踝关节处浮肿好转,纳差。脉细濡、关寸较大,舌苔淡白腻。上方加赤丹参9克、青浮萍6克,5剂,水煎温服。
    5月10日三诊:药后后好转,腿上出小片紫班,受凉后腿不能动。脉细濡、关寸略大,舌苔厚腻。原前方加青浮萍9克、赤丹参9克、小蓟炭9克,去柏叶炭,5剂,水煎温服。
    5月20日四诊:紫斑比前减少,食纳差,腹胀,矢气多。近日未出血,四肢仍见大小不均片状青黑紫斑。脉沉细濡、关寸较大,舌苔白腻。原方加青浮萍9克、炙米壳3克、小蓟炭9克,5剂,水煎温服。
    5月27日五诊:前两天流鼻血2次,近来纳食较前好转,腹不胀,二便无异常,仍左腿痛,左下肢可见片状青紫斑,浮肿不明显。脉细濡、关寸略大,舌苔白腻。原方加青浮萍9克、炙米壳3克、小蓟炭9克,5剂,水煎温服。
    7月19日六诊:其母代诉:上方连服30剂,已回新疆。来信称尚好,仍出少量紫斑,腿痛已愈。继服5月27日方,15剂,水煎温服。
    再未来诊。
    例11:聂某,女,53岁,西安市人。1985年5月28日初诊。
    自诉:全身出紫斑,牙龈出血4月,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血小板减少性紫斑。经治疗,效不显,因慕名求治于麻瑞亭。
    查血:血小板6.2万/1111113。脉细濡潲滑、关寸略大,舌苔白薄腻。
    辨证:中气不运,肺胃不降,气滞血瘀。
    诊断:血小板减少性紫斑。
    治则:健脾舒肝,清降肺胃,化瘀消斑。
    处方:
    云茯苓9克炒白术9克炒赤芍15克制首乌20克全当归9克广橘红9克炒杏仁9克炒杜仲12克大党参30克法半夏9克北沙参12克补骨脂9克缩砂仁6克青浮萍9克贡阿胶9克(烊化)5剂,水煎温服。
    6月8日复诊:药后好转,齿衄减轻。脉舌同前。上方去党参,减缩砂仁为5克,加生黄芪20克,6剂,水煎温服。
    8月26日三诊:一直服上方,紫斑基本已愈,鼻衄已止,牙龈间或出血。脉细濡、稍滞、关寸较大,舌苔白腻。原方去当归、党参,减缩砂仁为4克,加粉丹皮9克、广郁金9克、刘寄奴6克,6剂,水煎温服。
    10月10日四诊:齿衄已止,近来自带多,小便不利,某医院诊断为肾盂肾炎。脉细濡、稍涩、关寸大,舌苔白腻。原方去白术、首乌、当归、党参、补骨脂、阿胶,减缩砂仁为4克,加建泽泻9克、生地炭12克、粉丹皮9克、炒芡实12克、牡蛎粉15克、炙米
    壳3克、白檀香5克,5剂,水煎温服。
    10月22日五诊:药后白带已除,小便已正常,未出紫斑。脉细濡、关寸略大,舌苔白薄腻。10月10日方再进,5剂,水煎温服。
    药尽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