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中医

<- 上一篇

紫菀(《本经》)

    紫菀为菊科植物紫菀的干燥根及根茎。多系栽培。主产于河北、安徽、东北、华北及西北等地。原植物生于低山阴坡湿地、山顶和沼泽地。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耐涝、怕旱,除盐碱地外均可生长。味苦、甘,性温。归肺经。功效润肺下气、化痰止咳。临床用名有紫菀、蜜炙紫菀。
    【本草汇言】
    《神农本草经》:味苦,温。主治咳逆上气,胸中寒热结气,去蛊毒、萎蹶,安五脏。
    《名医别录》:味辛,无毒。主治咳唾脓血,止喘悸,五劳体虚,补不足,小儿惊痫。
    《药性论》:臣,味苦,平。能治尸疰,补虚,下气,及胸胁通气,治百邪鬼魅,劳气虚热。
    《日华子本草》:调中,及肺痿,吐血,消痰,止渴,润肌肤,添骨髓。
    《开宝本草》:味苦、辛,温,无毒。疗咳唾脓血,止喘悸,五劳体虚,补不足,小儿惊痫。
    《本草衍义》:益肺气,经具言之。
    《本草纲目》:紫菀,肺病要药。今人多以车前、旋复根伪之。肺本自亡津液,又服走津液药,为害滋甚,不可不慎。
    《本草经疏》:紫菀感春夏之气化,而兼得地中之金性,故味苦温。《别录》兼辛无毒。入手太阴,兼入足阳明。苦以泄之,辛以散之,温以行之,辛先入肺,肺主诸气,故主咳逆上气,胸中寒热结气。去蛊毒,亦辛之力也。痿蹶者,阳明之湿热熏蒸于肺,则肺热而津液不能下滴,伤其气化,以困水之上源,故为痿蹶也。肺为五脏之华盖,而主诸气,肺安则能朝百脉,散精布液于各脏,故云安五脏也。疗咳逆吐脓血,止喘悸者,散肺气之邪也。能安五脏,故治五劳及体虚不足。小儿也惊痫亦虚而有热故也,热散则惊痫自止矣。得蜜蒸焙良。
    简误:观其能开喉痹,取恶涎,则辛散之功烈矣。而其性温,肺病咳逆喘嗽,皆阴虚肺热证也,不宜专用及多用,即用亦须与天门冬、百部、麦冬、桑白皮苦寒之药参用,则无害。
    《本草蒙筌》:味苦、辛,气温。无毒。忌雷丸、远志,恶瞿麦、天雄。畏茵陈蒿,使款冬蕊。主咳逆痰喘,肺痿吐脓;治小儿惊痫,寒热结气。虚劳不足能补蛊毒痿躄堪驱。仍佐百部款冬,研末姜梅汤下。共治久嗽,立建神功。款冬蕊各一两,百部五钱为末,每服三钱。生姜乌梅汤送下食后及临卧时各一服。
    《本草乘雅》:当有五色,取色紫、味苦者,以治胸中寒热结气。胸中,肺部也。肺中有火,外发而为痿躄,内郁而为咳喘,及肺热叶焦,致五藏不安者。用其色以行肺用,用其气以散肺结,用其味以顺火性,倘无结气而用之。过泄肺气矣。
    菀,郁也。解肺金郁以成名也。胸为肺部,寒热气结在中,致蛊毒、藏不安。上见咳逆,下见痿躄,菀,从结心。解即分散,表解便利为外徵。经云:金郁则泄之,解表利小也。观息奔,及小便卒不得出,其义自见。设中虚,或肺金体衰者,宜斟酌投之。
    赤火刑金,紫则水火合璧,故转行金用,火金水三缘交会,同一支派矣。然太阴开,结则阖,非含火大种子者,变不转阖仍开耳。
    解从结心,如表解为上为下之分散;便利为下为内之分散;息奔为上为外之分散;小便卒不得出,为下为内之结象也。当虚其实,毋虚其虚。
    《药性解》:紫菀,味苦辛,性温,无毒,入心、肺二经。主咳逆上气,痰喘吐衄,补虚劳,安五脏。款冬为使,恶天雄、瞿麦、雷丸、远志,畏茵陈蒿。紫色润软者佳。
    按:紫菀苦能入心,而泄上炎之火;辛能入肺,而散结滞之行。行气养血,专治血痰,为血痨要药。
    《景岳全书》:味苦平微辛。辛能入肺,苦能降气,故治咳嗽上气痰喘。惟肺实气壅,或火邪刑金而致咳唾脓血者,乃可用之;若以劳伤肺肾,水亏金燥而咳喘失血者,则非所宜。观陶氏《别录》,谓其补不足,治五劳体虚,其亦言之过也。
    《本草备要》:润肺泻火。
    辛温润肺,苦温下气。补虚调中,消痰止渴。治寒热结气,咳逆上气,咳吐脓血,专治血痰,为血劳圣药。肺经热,小儿惊痫。亦虚而有热。能开喉痹,取恶涎。然辛散性滑,不宜多用、独用。《本草汇》云:苦能达下,辛可益金,故吐血保肺,收为上剂。虽入至高,善于达下,使气化及于州都,小便自利,人所不知。李士材曰:辛而不燥,润而不寒,补而不滞,诚金玉君子,非多用独用,不能速效。州都,膀胱也。款冬为使。恶天雄、瞿麦、藁本、远志。畏茵陈。白者名女菀。时珍曰:紫入血分,白入气分。
    《本经逢原》:紫菀,肺经血分之药。《本经》止咳逆上气,胸中寒热结气,取性疏利肺经血气也。去蛊毒痿躄者,以其辛苦微温,能散结降气,蛊毒自不能留。痿躄由肺热叶焦,紫菀专通肺气,使热从溲便去耳。《别录》疗咳唾脓血,《大明》消痰止渴,皆滋肺经血气之效。《金匮》泽漆汤用以治咳而脉沉者,咳属肺,脉沉则血分之病也。亦治下痢肺痛,与紫参同功。其性辛而不燥,润而不寒,补而不滞,善调五劳体虚,止嗽定喘,疗惊悸吐衄诸血。又能通调水道,故尿涩便血,单服一两即效。然大泄肺气。阴虚肺热干咳禁用,以其性专温散,而无培养之力也。白者曰女菀,大泄肺气,《本经》主风寒洗洗,霍乱泄利,肠鸣上下无常处,惊痫寒热百病,一皆气分受伤之病。《肘后方》治人面黑令白方,用女菀三分,铅丹一分为末,醋浆服一刀圭,日进三服,十日大便黑,二十一日面白便止,过用则太白矣。《千金方》用酒服,男十日,女二十日,黑色皆从大便去。三十岁后不可服,以肺气渐减,不可复泄也。
    《本草崇原》:紫,黑赤之间色也。黑赤,水火之色也。紫菀气味苦温,禀火气也。其质阴柔,禀水气也。主治咳逆上气者,启太阳寒水之气,从皮毛而合肺也。治胸中寒结气者,助少阴火热之气,通利三焦而上达也。蛊毒在腹属土,火能生土,故去蛊毒。痿躄在筋,属木,水能生木,故去痿躄。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水火交,则阴阳合,故安五脏。
    《本草求真》:[批]泻肺血热。
    紫菀专入肺。辛苦而温,色赤,虽入至高之脏,仍兼下降。故书载入肺金血分,辛入肺,赤入血。能治虚劳咳嗽、惊悸吐衄诸血,又能通调水道,苦可下降。以治溺涩便血,用此上下皆宜。且此辛而不燥,润而不滞,李士材比为金玉君子,非多用独用不能速效。于肺实为有益,然疏泄性多,培养力少,与桑白皮、杏仁同为一类,但桑白皮、杏仁则泻肺经气分,此则专泻血经气分也,故肺虚干咳禁用。干咳类多血虚,不宜再泻。
    《得配本草》:款冬为之使。畏茵陈。恶天雄、瞿麦、藁本、雷丸、远志。
    苦、辛,平、微温。入手太阴、少阴经血分。泄上炎之火,散结滞之气。治痰血,利小便,开喉痹,退惊痫。气痛诸症悉退。
    配生地、麦冬,入心以宁神;配丹皮、白芍,入胃以清热;配款冬、百部、乌梅,治久嗽;配白前、半夏,治水气。
    肺气结滞,郁而为热,致肺叶焦枯,久嗽不止,用紫菀散之,则肺窍通而郁热自除。若阴虚肺液干枯,服散气走液之剂,为害不浅。人何以此为痨嗽之圣药,不究其源而妄用之,致阴受其害而不之知也。若滋阴重剂内加紫菀四五分,以通其滞亦可。
    《本草经解》:紫菀气温,秉天春升之木气,入手厥阴心包络;味苦无毒,得地南方之火味,入手少阴心经。气升味降,阴也。
    火为君火,火刑肺金,则咳逆上气矣,紫菀入心,味苦清心,所以主之也。
    心包络手厥阴脉,起于胸中;手厥阴之筋,其支者入腋散胸中。主散厥阴,紫菀气温,可以散寒之气结,结而不散,乃寒热结气,厥阴有或寒或热,味苦可以散热也。
    蛊毒者,湿热之毒化成蛊也,味苦无毒,泄而杀蛊,所以主之也。
    痿躄者,肺受温热薰蒸,不能行清肃之令,心气热,下脉厥而上,上实下虚,抠折挈胫,纵不任地,而生痿躄也,味苦入心,清热降气,故主痿躄也。
    心为君主,十二官之宰,五脏之主也,味苦入心,心安,五脏皆安也。
    《本经疏证》:经曰: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是非金火合德,气乃行乎?夫肺为气主,胸中固肺所治也。然必贯心脉以行呼吸者,缘心为脉主,脉乃血舍,由离中有坎。故火出于水而气生,水至于火而血化。是元气呼吸之本,实下根于肾,上主于心,非肺气所能独治也。设使水不至于火,而气不能化血,于是火遂不为金用而肺虚,肺虚则咳逆上气作矣。更火不合于金而刑于金,轻则喘咳,重则咳唾脓血,且有虚而成劳者矣。紫菀色紫质柔,为水与火合,(紫者赤黑相兼也凡物煮之则柔是为水火合德)其味苦胜辛劣,为火为金用。水既与火合,火既为金用,宁有胸中寒热结气不散,咳上气不除者耶?抑痿蹶属何因,亦以紫菀疗之也?痿论曰:肺者脏之长,心之盖也。有所失亡,所求不得,则发肺鸣。鸣则肺热叶焦,发为痿蹶。夫有所亡失,则思;所求不得,则蹶。举是二端以类推,其烦心耗血,皆能致肺之阴气消而叶焦举矣。举痛论曰: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上焦不通,营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是不可证肺之热而叶举者,皆由于心欤?然则肺所以主气而行营卫治阴阳者,岂徒恃有八叶,叶中有二十四空,行列分布,以行诸脏之气哉?盖亦以心主,其下有心包络之生血,不致因热郁蒸,令阳中之阴,上与清虚之肺合,故能行营卫治阴阳耳。知此则紫菀之所以安五脏疗痿蹶者,固的系火为金用矣。虽然,紫菀所主治,尚当推寻其故,使辅之者各得其当,乃收全功。如在上热壅,以致包络阴伤,则宜清热;在下阴伤,相火并于包络,则宜益阴;若肺之阴气不足,阳气益微,则宜补益,不得以切于治而徒手使之则善矣。
    《本草新编》:味苦、辛,温,无毒。入手太阴,兼入足阳明。主咳逆上气,胸中寒热结气,去蛊毒,疗咳唾脓血,止喘悸、五劳体虚,治久嗽。然亦止可为佐使,而不可单用以取效。
    或问缪仲醇云:观紫菀能开喉痹,取恶涎,则辛散之功烈矣。然而又云:其性温,肺病咳逆喘嗽,皆阴虚肺热症也,不宜多用等语,似乎紫菀并不可以治嗽也。曰:紫菀舍治嗽之外,原无多奇功。治缠喉风、喉闭者,正取其治肺经咳逆、阴虚肺热也,而仲醇以此相戒,何哉。夫喉闭,未有非下寒上热之症了。紫菀性温,而又兼辛散,从其火热之性而解之,乃从治之法,治之最巧者也。仲醇最讲阴虚火动之旨,何独于紫菀而昧之,此铎所不解也。
    或谓紫菀治肺之热,而性温而辛散,从火热之性而解之是矣。然而肺经最恶热,以热攻热,必伤肺矣。吾恐邪去而肺伤也。曰:久嗽则肺必寒,以温治寒,则肺且受益,何伤之有。
    《本草分经》:辛、苦,温,性滑。润肺下气,化痰止渴。专治血痰及肺经虚热,又能通利小肠。
    【现代药理研究】
    1.紫菀有镇咳、祛痰作用。
    2.紫菀有抗菌、抗病毒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多种杆菌、致病性皮肤真菌和流感病毒均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
    3.紫菀有利尿作用,其有效成分是槲皮素。
    4.紫菀有抗肿瘤作用,还有溶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