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中医

<- 上一篇 下一篇 ->

琥珀(《名医别录》)

    琥珀为古代松科植物的树脂埋藏地下经年久转化而成的化石状物质琥珀。主产于云南、广西、河南、福建、贵州等地。琥珀产于白垩纪或第三纪的砂砾岩、煤层的沉积物中。味甘,性平。归心、肝、膀胱经。功效镇惊安神、散瘀止血、利水通淋、去翳明目。临床用名有琥珀、琥珀粉。
    【本草汇言】
    《名医别录》:味甘,平,无毒。主安五藏,定魂魄,杀精魅邪鬼,消瘀血,通五淋。
    《本草拾遗》:止血,生肌,合金疮。和大黄、鳖甲,作散子,酒下方寸匕,下恶血,妇人腹内血尽即止。
    《药性论》:君,治百邪,产后血疹痛。
    《海药本草》:温,主止血,生肌,镇心,明目,破症瘕气块,产后血晕闷绝,儿枕痛等。
    《日华子本草》:疗虫毒,壮心、明目、摩翳,止心痛癫邪,破症结症。
    《开宝本草》:味甘、平,无毒。主安五脏,安魂魄,杀精魅邪鬼,消瘀血,通五淋。生永昌。
    《药类法象》:安五脏,定魂魄,消瘀血,通五淋。
    《汤液本草》:气平,味甘,阳也。
    《珍》云:利小便,清肺。
    《本草》云:安五脏,定魂魄,消瘀血,通五淋。
    《药性论》云:君。治产后血枕痛。
    《日华子》云:疗蛊毒,壮心,明目磨翳,止心痛,癫邪,破症结。
    《本草衍义补遗》:属阳。今古方用为利小便以燥脾土有功。脾能运化,肺气下降,故小便可通。若血少不利者,反致其燥急之苦。茯苓、琥珀二物,皆自松出而所禀各异。茯苓生成于阴者也,琥珀生于阳而成于阴,故皆治荣而安心利水也。
    《本草发挥》:洁古云:属阳,利小便,清肺。
    《本草蒙筌》:味甘,气平。属金,阳也。无毒。利水道,通五淋,定魂魄,安五脏。破症结瘀血,杀鬼魅精邪。止血生肌,明目摩翳。治产后血晕及儿枕疼,疗延烂金疮并胃脘痛。
    谟按:丹溪云:古方用琥珀利小便,以燥脾土有功。盖脾能运化,肺得下降,故小便可通也。若血少而不便不利者用之,反致燥急之患,不可不谨。《别说》又云:茯苓、琥珀皆自松出,而所禀各异,茯苓生成俱阴,琥珀生在阳而成于阴,故皆治荣而安心利水,其效也。
    《本草乘雅》:虎魄入土化石,松脂入土化珀,同成坚固,因名琥珀。况膏释脂凝,则松脂原具坚固相矣。入土沦结,自然莹光特异。虽与松脂偕安五藏,不若琥珀之能奠安神室也。魂游于天,对待治之;魄降于地,想更新切。故定魂魄之功,昭著特甚。瘀血五淋,腐秽所成。松脂琥珀,精英所聚,杀精魅邪鬼者,以异光璧昭,则鬼魅遁形,如神明在躬,死阴自当潜消默化矣。
    《药性解》:琥珀,味甘,性平,无毒,入心、脾、小肠三经。主辟百邪,安五脏,定魂魄,止心痛,消瘀血,利水道,通五淋,破症结,去目翳,傅金疮。
    按:琥珀乃松脂入地千载化成,得土既久,宜入脾家,松之有脂,犹人之有血与水也。且成珀者,有下注之义,又宜入心与小肠,《内经》曰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服琥珀则神室得令,五脏安,魂魄定,邪何所附,病何自生邪。于是使道通而瘀血诸证靡弗去矣。夫目得血而能视,心宁则营和而翳何足虞。金疮者,惟患其血逆于腠耳,能止之和之,未有不瘳者也。丹溪曰古方用以燥脾土有功,脾能运化,则肺气下降,故小便可通,若血少不利者,反致其燥急之苦。《别说》云:茯苓生成于阴者也,琥珀生于阳而成于阴者也,故皆主安心利水而治荣。
    《景岳全书》:味甘淡,性平。安五脏,清心肺,定魂魄,镇癫痫,杀邪鬼精魅,消瘀血痰涎,解蛊毒,破症结,通五淋,利小便,明目磨翳,止血生肌,亦合金疮伤损。
    《本草备要》:通,行水散瘀,安神。
    甘平。以脂入士而成实,故能通塞以宁心,定魂魄,疗癫邪。从镇坠药则安心神。色赤入手少阴、足厥阴血分心、肝。故能消瘀血,破症瘕,生肌肉,合金疮。从辛温药,则破血生肌。其味甘淡上行,能使肺气下降而通膀胱。经曰:饮食入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凡渗药皆上行而后下降。故能治五淋、利小便、燥脾土。从淡渗药,则利窍行水。然石药终燥,若血少而小便不利者,反致燥急之苦。又能明目磨翳。
    《本经逢原》:古方用琥珀利小便,以燥脾土有功,脾能运化,肺气下降,故小便可通。若阴虚内热,火邱涸,血少不利者,反致燥结之苦。其消磨渗利之性,非血结膀胱者,不可误投。和大黄、鳖甲作散,酒下方寸匕,治妇人腹内恶血,血尽则止。血结肿胀,腹大如鼓,而小便不通者,须兼沉香辈破气药用之。又研细傅金疮,则无瘢痕,亦散血消瘀之验。凡阴虚内热,火邱涸,小便不利者勿服,服之愈损其阴,滋害弥甚。
    《本草求真》:﹝批﹞清肝肾热邪,利水消瘀。
    琥珀专入心、肝,兼入小肠、肾。甘淡性平。承曰:茯苓生于阴而成于阳,琥珀生于阳而成于阴。按书虽曰脂入土而成宝,合以镇坠等药,则能安魂定魄;色赤能入心、肝二经血分,合以辛温等药,则能消瘀破症,生肌合口;其味甘淡上行,合以渗利等药,则能治淋通便,燥脾补土。经曰:饮食入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凡渗药皆上行而后下降。且能明目退翳,即退翳之效。逐鬼杀魅,即安魂魄之效。谓是水去热除安镇之意。但此性属消磨,则于真气无补,气属渗利,则于本源有耗,此惟水盛火衰者,用之得宜。若使火盛水涸,用之不能无虑。血瘀而小便不利者宜用,血少而小便利者,反致燥急之苦。
    《本草经疏》:琥珀感土木之气而兼火化,故其味甘平,无毒而色赤。阳中微阴,降也。入手少阴、太阳,亦入足厥阴经。专入血分。五脏有所感触则不安,能杀精魅邪鬼,则五脏自安,魂魄自定。心主血,肝藏血,入心入肝,故能消瘀血也。《药性论》云:琥珀君,治百邪,产后血瘀作痛。日华子云:疗蛊毒,壮心,明目磨翳,止心癫邪,破结症。正以其阳明之物,又消瘀血,故主上来诸病也。若作傅药,能止血,生肌,愈金疮。宋高祖时,宁州贡琥珀枕,碎以赐军士傅金疮,其一证也。初如桃胶,凝乃成焉。《海药》云:是海松木中津液,初如桃胶,后乃凝结,性温,主止血,生肌,镇心,明目,破症瘕气块,产后血晕闷绝,儿枕痛等,并宜饵此。
    简误:此药毕竟是消磨渗利之性,不利虚人。大都从辛温药则行血破血,从淡渗药则利窍行水,从金石镇坠药则镇心安神。凡阴虚内热,火邱涸,小便因少而不利者,勿服琥珀以强利之,利之则愈损其阴。
    《得配本草》:甘,平。入手少阴、足厥阴气分。达命门,利水道。散瘀破坚,宁神定魄。
    得朱砂,治胎惊。配朱砂、全蝎,治胎痫。佐大黄、鳖甲,下恶血;和鹿葱,治淋沥。
    肾虚溲不利者禁用。
    《本经疏证》:松脂能流入地,遂可谓通五淋乎?琥珀自黄变赤,遂可谓消瘀血乎?浅之乎论琥珀矣!夫岂不曰松脂入地千年乃成琥珀耶?松脂为物,遇热能流,得火能燃,惟沦入地中,日久化成其能燃之性,被水养而至难燃,能流之性,被土养而至难流,遂火化为色,水化为光,故其殷赤是火丽于水也,其晶莹是水凝于火也。火阻水而成淋,水违火而为瘀,不藉之可消可通耶。且消瘀血非行瘀血,通五淋非利小便,曰消则可见能化死为生,曰通则可见能使止为行,是故欲知非行瘀非利之故,则当审所谓消瘀血通五淋者,必在五藏不安魂魄不定中施其作为,而后此义可明。魂神之凝于气者也,魄神之凝于精者也,五脏有所不安,精气有所不摄,则魂魄遂不定。盖魄藏于肺,肺不安则治节失职,而火阻夫水,魂藏于肝,肝不安则疏泄失宜,而水违于火,此其证必精神恍惚,梦寐纷纭,惊惕不安,语言少序,即使有瘀而不得行攻伐,有阻而不得极导泄之候,故以此呼吸嘘植其精神,胶黏其水火,而后可消可通也。若因瘀滞而成瘕癖,因邪火而致淋沥者,原非所宜用。
    《本草分经》:甘,平。入心肝血分。又能上行,使肺气下降,而通膀胱。从镇坠药则安心神,从辛温药则破血生肌,从淡渗药则利窍行水。亦治目疾。
    【现代药理研究】
    ·琥珀有中枢抑制作用。
    ·琥珀胆碱有肌松作用,其作用与患者体质及药物剂量有密切关系,剂量越大抑制呼吸的时间越长。
    ·琥珀有抗肿瘤作用,能抑制肿瘤细胞核酸合成。
    ·琥珀胆碱注射有升高血清肌红蛋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