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中医

<- 上一篇 下一篇 ->

姜黄(《新修本草》)

    姜黄为姜科植物姜黄的干燥根茎。均系栽培。主产于四川、福建等地。原植物多为栽培。喜温暖湿润气候、阳光充足、雨量充沛的环境,怕严寒霜冻,怕干旱积水,以土层深厚肥沃、上层疏松、下层紧密的砂质壤土最宜生长。味辛、苦,性温。入脾、肝经。功效破血行气,通经止痛。临床用名姜黄。
    【本草汇言】
    《本草拾遗》:味辛,温,无毒,色黄,主破血,下气,温不寒。郁金味苦,寒,色赤,主马热病。
    《日华子本草》:热,无毒。治症瘕血块,痈肿,通月经,治扑损瘀血,消肿毒,止暴风痛冷气,下食。
    《开宝本草》:味辛、苦,大寒,无毒。主心腹结积、疰忤,下气破血,除风热,消痈肿,功力烈于郁金。
    《本草图经》:祛邪辟恶,治气胀,产后败血攻心。
    《本草衍义补遗》:东垣云:味苦甘辛,大寒无毒。治症瘕血块、痈肿,通月经,消肿毒。其主治功力烈于郁金。又治气为最。
    《本草纲目》:姜黄、郁金、蒁药三物,形状、功用皆近。但郁金入心治血;而姜黄兼入脾,兼治气;蒁药则入肝,兼治气中之血,为不同尔。古方五痹汤用片子姜黄、治风寒湿气手臂痛。戴原礼《要诀》云:片子姜黄能入手臂治痛,其兼理血中之气可知。
    治风痹臂痛。
    《本草经疏》:姜黄得火气多,金气少,故其味苦胜辛劣,辛香燥烈,性不应寒,宜其无毒。阳中阴也,降也。入足太阴,亦入足厥阴经。苦能泄热,辛能散结,故主心腹结积之属血分者,兼能治气,故又云下气。总其辛苦之力,破血,除风热,消痈肿,其能事也。日华子谓其能治症瘕血块,又通月经,及扑损瘀血。苏颂谓其祛邪辟恶,治气胀及产后败血攻心。方书用以同肉桂、枳壳治右胁痛,臂痛,有效。戴元祛云:能入手臂治痛,何莫非下气破血,辛增苦泄之功欤?察其气味治疗,乃介乎京三棱、郁金之药也。
    简误:凡病人因血虚臂痛,血虚腹痛,而非瘀血凝滞,气逆上壅作胀者,切勿误用。误则愈伤血分,令病转剧。慎之!慎之!
    《本草蒙筌》:味辛,气温。无毒。色比郁金甚黄,形较郁金稍大,论主治功力,又烈过郁金。破血立通,下气最捷。主心腹结气,并疰忤积气作膨;治产血攻心,及扑损瘀血为痛。更消痈肿,仍通月经。
    《本草乘雅》:花茁并出,黄流在中,宣木火之用,夺土大之郁者也。盖风为土所不胜,木乘土中,则黄中废,诸眚成。姜黄力行升出之机,内风宣而外风息,土用行而黄中理,所谓吐生万物而土郁夺矣。固功力烈于郁金,郁金泄金郁,姜黄夺土郁,为别异耳。
    《药性解》:姜黄,味辛苦,性温,无毒,经络主治与郁金同,功更烈。
    按:姜黄《本草》亦曰性寒,而陈藏器及《日华子》咸称其热,辨之悉矣。能伤元气,用者慎之。
    《景岳全书》:味苦辛,性热。善下气破血,除心腹气结气胀,冷气食积疼痛,亦治症瘕血块,通月经,产后败血攻心,及扑损瘀血,祛邪辟恶,散风热,消痈肿。功与郁金稍同,而气味则尤烈。
    《本草备要》:泻,破血行气。
    苦辛,《本草》大寒,藏器《大明》曰热。色黄入脾,兼入肝经。理血中之气,下气破血,除风消肿,功力烈于郁金。治气胀血积,产后败血攻心,通月经,疗扑损。片子者,能入手臂,治风寒湿痹。血虚臂痛者勿用。时珍曰:入臂治痛,其兼理血中之气可知。出川、广。陈藏器曰:郁金苦寒色赤,姜黄辛温色黄,术味苦色青。三物不同,所用各别。《经疏》曰:姜黄主治,介乎三棱、郁金之间。时珍曰:姜黄、郁金、莪术,形状功用大略相近,但郁金入心,专治血;姜黄入脾,兼治血中之气,术入肝,治气中之血,稍为不同。
    《本经逢原》:姜黄、郁金、蓬术,三物形状、功用皆相近。但郁金入心,专治心包之血;姜黄入脾,兼治血中之气;蓬术入肝,兼治气中之血,为不同耳。古方三痹汤用片子姜黄,治风寒湿气手臂痛。戴原礼曰:片子姜黄,能入手臂治痛,其兼理血中之气可知。能治症瘕痈疽,通经消肿毒,功力烈于郁金。但血虚臂痛者服之,病必增剧。
    《本草求真》:﹝批﹞破脾中气血下行。
    姜黄专入脾。味辛而苦,气温色黄。功用颇类郁金、苦寒色赤。三棱、苦平,皮黑肉白。蓬术,味苦色黑。延胡索,辛苦色黄。但郁金入心,专泻心包之血;莪术入肝,治气中之血;三棱入肝,治血中之气;延胡索则于心肝血分行气,气分行血;此则入脾,既治气中之血,复兼血中之气耳。陈藏器曰:此药辛少苦多,藏器曰:性热不冷。性气过于郁金,破血立通,下气最速。凡一切结气积气,症瘕瘀血,血闭痈疽,并皆有效,以其气血兼理耳。时珍曰:古方五痹汤,用片子姜黄,治风寒湿气手臂痛。戴元礼《要诀》云:片子姜黄能入手臂治痛,其兼理血中之气可知。若血虚腹痛臂痛,而非瘀血凝滞者,用之反剧。
    《得配本草》:苦、辛,温。入足太阴兼足厥阴经血分。破血下气。除风热,消痈肿,功力烈于郁金。
    配肉桂,治心痛难忍,及产后血块痛。
    《本经疏证》:血结而气违,血脱而气涩,此其病固在血,而其咎实在血中之气,与大气相混淆也。血中之气谓何?即中焦之营气所以带引血液行于脉中者也。此其气清纯,虽与水谷之悍气同出中焦,然一则直达上下,一则周流表里。设清气混于悍气,随而直达,则上为呕血吐血衄血,下为大便下血;悍气混于清气,不随而周流,则滞为恶血,结为积血,陷为血淋尿血,溢为金疮常破不能生肌。大率血之结且滞者,必与气违,故血积必下气,血之陷者气因之遂涩,故血淋尿血必为痛也。郁金何以能治?盖以其本行血中之气,又其取用者为四畔之子根,固系属于正根,而实不与正根混连者,为清纯与剽悍,原各钟生趣,加呼吸相通而有别也。独郁金主治,并不言能除风热消痈肿;姜黄主治,则云破血除风热消痈肿,功力烈于郁金何也?互文见义,其理可彻也。心腹结积疰忤,不关血分,不为下气。风热痈肿,不结于血,不必冠以破血。此其于姜黄,盖取其根盘结而有节也,气与血相阻,即气与血相违,气因血而盘旋,血得气而固结,一若有节以碍其流行者,殊不知流行自若,转因有节而生气得钟,花在叶前,透达精英甚猛,比于郁金行血中之气者为更速。大抵二物均以春尽方芽,届秋便殒,有花无实,花白而红,皆秉火金之气化而荣,遇土金之气化而归于土,一似心肺之媾于上而生血,遂顺流于中而禀脾之统辖,其能浚血分之源,行血中之气,又何疑矣。特一则既根而盘错,一则离根而圆浑,见其气禀有纯犷之殊,故其趋向有上下之别。大凡气结血中作痛在上而不见血者用姜黄,气陷血中作痛下气在下而见血者用郁金,庶无误矣。
    《本草分经》:苦、辛,温,性烈。入脾肝。理血中之气,专于破血散结,通经,片子者能入手臂,治痹痛。
    《本草思辨录》:《唐本草》于郁金曰辛苦寒,甚是。于姜黄曰辛苦大寒,其实温而非寒。惟以为大寒,故云除风热。邹氏不察,亦沿其误。并以姜黄主心腹结积,为治在上。郁金主血淋尿血,为治在下。意在求精求切,而不知其实非也。
    姜黄辛苦温而色黄,故入脾治腹胀,片子姜黄兼治臂痛,是为脾家血中之气药。郁金苦寒而外黄内赤,性复轻扬,故入心去恶血,解心包络之热。其治淋血尿血与妇人经脉逆行,皆相因而致之效,是为心家之血药。此皆历试不爽者,《唐本草》可不必过执矣。
    【现代药理研究】
    ·姜黄醇提液有降压作用。姜黄素能增加小鼠心肌营养血流量。
    ·姜黄素、姜黄醇提物对血小板积聚性均有显著抑制作用。
    ·姜黄醇或醚提取物、姜黄素和挥发油都有较好的降血脂作用。
    ·姜黄制剂有明显抗生育作用。
    ·姜黄素有明显抑制肿瘤细胞,以及减少动物肿瘤发生、抗癌变的作用。
    ·姜黄素能抑制脏器的脂质过氧化作用。
    ·姜黄素具有抗炎镇痛的作用。
    ·100%姜黄素对微球菌有抑制作用;姜黄挥发油有抗真菌作用;姜黄氯仿或乙醚提取物体外实验对发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都有抑制作用。
    ·姜黄提取物、姜黄素、姜黄挥发油、姜黄酮及姜烯、龙脑和倍半萜醇都有利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