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中医

<- 上一篇 下一篇 ->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治第十三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此邪热入厥阴而成消渴。成氏所谓邪愈深者热愈甚也。气上冲心。心中疼热者。火生于木。肝气通心也。饥而不欲食者。木喜攻土。胃虚求食。而客热复不能消谷也。食即吐蛔者。蛔无食而动。闻食臭而出也。下之利不止者。胃气重伤。而邪热下注也。夫厥阴风木之气。能生阳火而烁阴津。津虚火实。脏燥无液。求救于水。则为消渴。消渴者。水入不足以制火。而反为火所消也。
    寸口脉浮而迟。浮即为虚。迟即为劳。虚则卫气不足。劳则营气竭。趺阳脉浮而数。浮即为气。
    数即消谷而大坚。气盛则溲数。溲数则坚。坚数相搏。即为消渴。
    诊寸口而知营卫之并虚。诊趺阳而知胃气之独盛。合而观之。知为虚劳内热而成消渴也。夫所谓气盛者。非胃气盛也。胃中之火盛也。火盛则水谷去而胃乃坚。如土被火烧而坚硬如石也。故曰数即消谷而大坚。胃既坚硬。水入不能浸润。但从旁下转。而又为火气所迫而不留。故曰气盛则溲数。溲数则坚。愈数愈坚。愈坚愈数。是以饮水多而渴不解也。
    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亦一斗。肾气丸主之。
    男子以肾为事。肾中有气。所以主气化。行津液。而润心肺者也。此气既虚。则不能上至。气不至。则水亦不至。而心肺失其润矣。盖水液属阴。非气不至。气虽属阳。中实含水。水之与气。未尝相离也。肾气丸中有桂、附。所以斡旋肾中颓堕之气。而使上行心肺之分。故名曰肾气。不然。则滋阴润燥之品。同于饮水无济。但益下趋之势而已。驯至阳气全消。有降无升。饮一溲二而死不治。夫岂知饮入于胃。非得肾中真阳。焉能游溢精气。而上输脾肺耶。
    按、消渴证。有太阴、厥阴、阳明、少阴之异。系太阴者。心热移肺也。系厥阴者。风胜则干。
    抑火从木出也。系阳明者。火燔而土燥也。系少阴者。水虚不能制火也。然此不言水虚不能制火。而言火虚不能化水。则法之变而论之精也。惟火不化水。故饮一斗。水亦一斗。不然。未有不为火所消者矣。推而言之。厥阴内热之渴。水为热所消。其小便必不多。阳明内坚之渴。水入不能内润而从旁转。其小便虽数。而出亦必少也。
    肾气丸方(见妇人杂病)
    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宜利小便发汗。五苓散主之。
    热渴饮水。水入不能已其热。而热亦不能消其水。于是水与热结。而热浮水外。故小便不利。而微热消渴也。五苓散利其与热俱结之水。兼多饮暖水取汗。以去其水外浮溢之热。热除水去。渴当自止。
    五苓散方(见痰饮)
    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热渴饮水。热已消而水不行。则逆而成呕。乃消渴之变证。曰水逆者。明非消渴而为水逆也。故亦宜五苓散。去其停水。
    渴欲饮水不止者。文蛤散主之。
    热渴饮水。水入不能消其热。而反为热所消。故渴不止。文蛤味咸性寒。寒能除热。咸能润下。
    用以折炎上之势。而除热渴之疾也。
    文蛤散方
    文蛤(五两)
    上一味。杵为散。以沸汤五合。和服方寸匕。
    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
    淋病有数证。云小便如粟状者。即后世所谓石淋是也。乃膀胱为火热燔灼。水液结为滓质。犹海水煎熬而成咸碱也。小腹弦急。痛引脐中者。病在肾与膀胱也。按巢氏云。淋之为病。由肾虚而膀胱热也。肾气通于阴。阴、水液下流之道也。膀胱为津液之府。肾虚则小便数。膀胱热则水下涩。数而且涩。淋沥不宣。故谓之淋。其状小便出少起多。小腹弦急。痛引于脐。又有石淋、劳淋、血淋、气淋、膏淋之异。详见本论。其言颇为明晰。可补仲景之未备。
    趺阳脉数。胃中有热。即消谷引饮。大便必坚。小便则数。
    胃中有热。消谷引饮。即后世所谓消谷善饥。为中消者是也。胃热则液干。故大便坚。便坚则水液独走前阴。故小便数。亦即前条消渴胃坚之证。而列于淋病之下。疑错简也。
    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则便血。
    淋家热结在下。而反发其汗。热气乘心之虚而内扰其阴。则必便血。
    小便不利者。有水气。其人若渴。栝蒌瞿麦丸主之。
    此下焦阳弱气冷。而水气不行之证。故以附子益阳气。茯苓、瞿麦行水气。观方后云。腹中温为知。可以推矣。其人若渴。则是水寒偏结于下。而燥火独聚于上。故更以薯蓣、栝蒌根。除热生津液也。夫上浮之焰。非滋不熄。下积之阴。非暖不消。而寒润辛温。并行不悖。此方为良法矣。欲求变通者。须于此三复焉。
    栝蒌瞿麦丸方
    薯蓣 茯苓(各三两) 栝蒌根(二两) 附子(一枚炮) 瞿麦(一两)
    上五味末之。炼蜜丸如梧子大。饮服二丸。日三服。不知。增至七八丸。以小便利。腹中温为知。
    小便不利。蒲灰散主之。滑石白鱼散、茯苓戎盐汤。并主之。
    蒲、香蒲也。宁原云。香蒲去湿热。利小便。合滑石为清利小便之正法也。别录云。白鱼开胃下气。去水气。血余疗转胞。小便不通。合滑石为滋阴益气。以利其小便者也。纲目戎盐即青盐。咸寒入肾。以润下之性。而就渗利之职。为驱除阴分水湿之法也。仲景不详见证。而并出三方。以听人之随证审用。殆所谓引而不发者欤。
    蒲灰散方
    蒲灰(半分) 滑石(三分)
    上二味。杵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
    滑石白鱼散方
    滑石 乱发(烧) 白鱼(各二分)
    上三味。杵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
    茯苓戎盐汤方
    茯苓(半斤) 白术(二两) 戎盐(弹丸大一枚)
    上三味。先将茯苓、白术煎成。入戎盐再煎。分温三服。
    渴欲饮水。口干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此肺胃热盛伤津。故以白虎清热。人参生津止渴。盖即所谓上消膈消之证。疑亦错简于此也。
    白虎加人参汤方(见 病)
    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此与前五苓散病证同。而药则异。五苓散行阳之化。热初入者宜之。猪苓汤行阴之化。热入久而阴伤者宜之也。
    按、渴欲饮水。本文共有五条。而脉浮发热。小便不利者。一用五苓。为其水与热结故也。一用猪苓。为其水与热结。而阴气复伤也。其水入则吐者。亦用五苓。为其热消而水停也。渴不止者。则用文蛤。为其水消而热在也。其口干燥者。则用白虎加人参。为其热甚而津伤也。此为同源而异流者。
    治法亦因之各异如此。学人所当细审也。
    猪苓汤方
    猪苓(去皮) 茯苓 阿胶 滑石 泽泻(各一两)
    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内胶烊消。温服七合。日三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