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中医

<- 上一篇 下一篇 ->

痘后余毒发热(三十)

    疮痘无论疏密,只要毒出得尽而无留伏,其发以渐而透,其收以期而净,岂尚有余毒哉!若出不能尽,发不能透,收不能齐,其人自有余热,或渴而腹痛吐泻,或小便赤涩,大便秘结,精神昏惯,四体倦怠,饮食减少,坐卧不安,是皆余毒未净之证。凡出之净者,作三四次出,大小不一,至成浆收靥之时,于疮空中犹有补出者,此皆出之尽也。若只始出一层,后无补空之痘,此必尚有伏也,又发之透者,必于手足候之,盖手足部远,气不易达,若能充拓饱满,浆气颇足,可谓发之透也。若只平 不能成脓,此毒虽出而未能旁达四肢,必有留而伏者。又收之齐者,自面而下,痂皮洁净,中无溃烂可谓之齐。若收之太早,或不成痂,此必有内陷之毒也。凡若此者,皆有余毒,须察部位经络、寒热虚实,或补或利,或解或散,以平为期。若治之不应不已者,此坏证也,不必妄行攻击。
    尽后发热不减者,此有虚实二证,如能食而烦渴,小便赤,大便秘者,实也。宜四顺清凉饮、三黄丸之类主之。若痘后余毒未净,有诸热证者,惟大连翘饮为最佳。如大便不秘,小便不赤,坐卧振摇,饮食少进者虚也,宜调元汤,或五福饮加芍药之类主之。
    《心鉴》云:痘后余热者,虚热也。虚热多发于午后,脸赤唇红,或妄言谵语,切不可作实热治,当用调元汤,或保元汤加黄连,热甚者,宜大连翘饮。若妄用攻下,使胃气一虚,则变生他患,致成坏证,不可治矣。
    徐氏曰:痘后余热不除者,当量其轻重而治之,大热则利小便,小热则宜解毒。盖利其小水,使心火有所导引,虽不用凉药,而余热自无容留矣。小热宜解毒者,盖小热不解,恐大热渐至矣。
    利水者,宜导赤散;解毒者,宜犀角地黄汤。若但身表发热而别无他证者,止宜柴胡麦门冬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