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中医

<- 上一篇 下一篇 ->

17膻中(气会,心包募)

    别名:元儿,胸堂,上气海,元见。
    穴义:任脉之气在此吸热胀散。
    名解:1)膻中。膻,羊臊气或羊腹内的膏脂也,此指穴内气血为吸热后的热燥之气。中,与外相对,指穴内。膻中名意指任脉之气在此吸热胀散。本穴物质为中庭穴传来的天部水湿之气,至本穴后进一步吸热胀散而变化热燥之气,如羊肉带有辛臊气味一般,故名膻中。
    2)元儿。元,首也,气也。儿,气之子也,水也。元儿名意指穴内的天部之气中含有一定水湿,非为干燥之气。
    3)胸堂。胸堂名意指本穴位于胸部也,无它意。
    4)上气海。上气海,此与任脉下部气海穴相对而言,指本穴为任脉的生气之海。
    5)元见。元,首也,气也。见,明显也。元见名意指穴内的吸热胀散之气显而易见。
    6)气会。本穴物质为胸堂上部的气态物汇集而成,故为人之气会。
    7)心包募。募,募集也。本穴物质为胸部之气聚集而成,在本穴吸热后外行于心包经所在的天部层次,为心包经气血的重要输送之地,故为心包募穴。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热燥之气。
    运行规律:凉湿水气由天之下部汇入本穴并吸热上行天之上部。
    功能作用:募集心包经气血。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