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中医

<- 上一篇 下一篇 ->

093、酸枣仁汤

    [组成用法]
    酸枣仁10~30g、甘草3~6g、知母6~12g、茯苓10~20g、川芎6~12g。
    将酸枣仁捣为粗末先煎15分钟左右,再放诸药,水煎两次后混合,分成两份,早晚温服。
    [方证]
    1.睡眠障碍,或失眠,或多梦噩梦惊醒,或睡眠浅而易醒。
    2.性情急躁,易心烦、心悸,容易紧张、兴奋。
    3.头痛、头晕,或胸腹痛,肢体疼痛。
    4.脉弦细。
    [现代应用]
    1.以睡眠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如失眠症、嗜睡症、神经衰弱、焦虑症、抑郁症、梦游症、更年期综合征、精神分裂症、肝豆状核变性之精神障碍、狂症等。
    2.  以疼痛为主证的疾病如三又神经痛、偏头痛、心绞痛、胃脘痛等也有使用本方的机会。
    3,本方还用于其他疾病如慢性肝炎、盗汗、心悸、健忘、眩晕、鼻衄、惊风等病症。
    [经验参考]
    本方主治“虚劳虚烦不得眠”。临床该如何理解呢?编者认为,首先,本方是针对特殊体质的失眠症,而不是通治一切失眠的灵丹妙药。“虚劳”二字,有点体质。适合本方的人,体质表现为一种虚弱状态,身体消瘦,干枯,指甲,唇口苍白,容易疲劳,呈现中医所说的“肝血虚”之状。平时易烦恼、心情紧张不易放松、情绪不稳定、易激惹,可有轻度焦虑或抑郁。本方所主的失眠既没有气滞、血瘀和痰饮,更没有外邪,纯为肝血不足,心失所养的虚证。对此,《古方药囊》说“平常体弱之人,心惊而急,不得眠者,本方正证也。亦可用于小事易生气而不得眠者。若因忧虑过度所致之不眠者,本方难治”。其次,本方证条文简单,以药测证可知还应伴有心悸、汗出等证。如《方极》说“治烦而不得眠者,烦悸而眠不寝者”;尾台榕堂则更有所发挥“诸病久久不愈,尪羸困惫,身热寝汗,怔忡不寐,口干喘嗽,大便溏,小便涩,饮啖无味者,宜酸枣仁汤”(《类聚方广义》)。再次,本方既能治疗失眠,又能治疗多寐,具有双向调节功能。如大塚敬节治一男子,主诉数年来不眠,头重,耳鸣,肩酸痛,易疲劳,食亦不进。形体消瘦,腹肌无力,脐部动悸亢进。与酸枣仁汤,一月余渚症好转,记忆力增强(大塚敬节《汉方治疗实际》)。东洞先生治一病人,昏昏不醒,如死之状,已五六日,用此方速效(《类聚方广义》)。以上两例,一为不眠,一为嗜睡,用酸枣仁汤皆获效,表现不一,其效则同。可知,本方不是单纯的对抗性的镇静治疗,而是通过调节整体功能达到改善睡眠状态的。由此也不难看出,本方所治的“不得眠”,要提到睡眠障碍的高度来理解,不能仅仅局限于失眠。睡眠障碍包括失眠、多梦、睡眠浅,醒后不解乏,无精打采;或嗜睡,睡眠一醒觉节律紊乱,整日昏昏欲睡。对于仲景的“不得眠”,编者的理解是不能获得有效睡眠,强调的是睡眠的质量而不单单是指睡眠时间的保障。最后,本方的应用也不能局限于睡眠障碍的领域。如丁德正将酸枣仁汤用于各种精神障碍症,取得明显效果,他的经验是:凡肝血不足者,出现精神症状,用此汤守方,连续坚持服用至少一个月,效果良好。如一女,患焦虑性神经症五年。自谓“病重危在旦夕。”故惶恐焦虑,紧张万分,烦躁不眠,悲泣不已,频呼“救命”。诊时,惶惶然频频询问:”我是心脏病?治不好吧?”惶惧焦虑之情,难以尽释。患者肤瘦面苍白,双颧微红,间或午后潮热,口干咽燥,舌红苔少,脉细数,头晕,目昏,肢体麻木,爪甲枯白凹陷。予酸枣仁汤,服药25剂,焦虑惶惧及虚烦不眠之象大减;继服20剂,虚烦止,夜寐佳;焦虑尽失(河南中医1987:1,31)。综上所述,把握一个“虚”字,突破一个“眠”宇,对本方的使用才能得心应手。另外,—些虚性疼痛性疾病也常常伴有睡眠的障碍,本方也有使用的机会。而且,本方的镇静作用对减轻疼痛无疑也是有帮助的。中竟镇静是镇痛的基础治疗,现代医学的镇痛剂也多配伍镇静剂。
    从方名和用量来看,酸枣仁:无疑是本方中的主药,刘惠民先生认为本药是治疗神经衰弱的最佳强壮药。综合文献来看,在用量上,多主张大剂量使用,有报道80g,甚者用200g的也有。在炮制上,有主张生用,有主张炒用,还有主张生炒各半的,观点很难达成一致。但也说明炮制并非十分重要。编者认为,酸枣仁汤的煎煮,现在都是五味同煎,但遵古法,将酸枣仁捣为粗末先煎,效果更佳。临床应用本方时也可加味,如《千金翼方》治疗伤寒及吐下后,心烦乏气不得眠,以本方加麦冬、干姜。编者的经验是:若烦热甚者加山栀、连翘;失眠伴心腹动悸,病程长久者加龙骨、牡蛎;身体痛者加当归、芍药;本方也可与他方合方使用,如《类聚方广义》以本方合当归芍药散治疗脱血过多,心神恍惚,眩晕不寝,烦热盗汗,浮肿者。具体应用时与温胆汤、小柴胡汤、半夏厚朴汤等合方的机会较多。治疗虚烦不得眠的方剂还有栀子豉汤和黄连阿胶汤,临证也要作仔细鉴别,此处不多赘述,请读者自己进行比较。
    [原文点睛]
    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金匮要略》第六篇第十七条)
    酸枣仁二升、甘草一两、知母二两、茯苓;两、芎劳二两。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酸枣仁,得六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注论精选]
    张路:烦者,肝虚而火气乘之也,故特取枣{:以安肝胆为主,略加芎劳,调血以养肝,茯苓甘草,培土以荣木,知母,降火以除烦,此平调土木之剂也(《张氏医通》)。
    尤在泾:人寤则魂寓于目,寐则魂藏于肝,虚劳之人,肝气不荣,则魂不得藏,魂不藏,故不得眠。酸枣仁补肝敛气,宜以为君。而魂既不归容,必有浊痰燥火乘间而袭其舍者,烦之所由作也,故以知母、甘草清热滋燥,茯苓、川芎行气除痰。皆所以求肝之治,而宅其魂也(《金匮要略心典》)。
    周扬俊:按嘉言谓此方云:《素问》谓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寸:夏,使人煎厥。可见虚劳虚烦为心肾不交之病。肾水[:不交于心火,心火无制,故烦而不得眠,不独夏月为然矣。方用枣仁为君,而兼知母之滋肾为佐,茯苓、甘草调和其间,芎劳人血分而解心火之躁烦也(《金匮玉函经二注》)。
    陆渊雷:虚烦不得眠,劝;神经衰弱之一种证候,人之睡眠,须血液流向下部,使脑部比较的贫血,方能人寐,所谓人卧则血归于肝也。病虚劳者,因营养不是而神经衰弱,于是神经常欲摄血以自养,虽睡眠时,脑部仍见虚性充血,故虚烦不得眠(《金匮要略今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