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中医

<- 上一篇 下一篇 ->

黄土汤

    黄土汤是仲景用来治疗先便后血,血在粪后,血色紫黯的远血证之有效方剂。原方由黄土、甘草、生地、白术、炮附子、阿胶、黄芩共七味药组成。 黄土即伏龙肝,为方中的主要药品,据《日华本草》载:“治鼻洪,肠风,带下血崩,泄精尿血。”又据《本草便读》载:“凡诸血病由脾胃阳虚而不能统摄者皆可 用之。”附子能除脏腑陈寒、三阴厥逆。据《医学启源》载:“去脏腑沉寒,补助阳气不足,温热脾胃。”附子配白术,温阳健脾,可治疗由脾胃阳虚引起的一些病 证。阿胶据《纲目》载:“疗吐血、衄血、血淋,尿血、肠风下痢。”配以生地可以滋阴养血。黄芩以缓附子辛热而动血之性,是为反佐之品。总之,本方具有明显 的温阳健脾以止血的作用,并且温阳而不伤阴,滋阴而不碍脾,因具有这些特点,所以在临床上可以用来治疗由于中焦脾阳虚衰,脾不统血而引起的各种出血证候, 如吐血、便血、衄血、崩漏、下血以及紫癜等证。
    《金匮要略浅注》:“其方也主吐衄,此即金针之度也。余每用此方以干姜易附子,以赤石脂一斤代黄土取效更捷。甚者加干侧柏四两、鲜竹茹六斤。”
    《血证论》:“此方乃滋补气血。而兼用温清之品以和之,为下血崩漏之总方。”
    《类聚方广义》:“治吐血下血,久久不止,心下痞,身热恶寒,面青体瘦,脉弱,舌色刷白或腹痛下利或微肿者。又治脏毒,痔疾,脓血不止,腹痛濡泻,小便不利,面色萎黄,日渐羸瘠微肿者。”
    出血的病因很多,病理病机也比较复杂。虽然如此,但综合起来不外乎虚实两个方面。实者多因火邪与气郁,使血不行常道所致,虚者则因脏腑功能 不足所致,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肝脾的功能失调,尤其是脾阳不足,中气虚寒,失其统摄之权,则血液不行常道而妄行、逆行,因而造成虚寒型的出血证,其临床特点 是血色紫黯,久治不愈,或兼腹痛绵绵,喜热怕冷,脉象沉迟等脉证。本方用来治疗由于中阳虚衰而形成的各种出血症,效果甚佳。
    一、胃出血(属虚寒者)
    由于饮食不节、寒热不适、暴食暴饮,日久损伤脾胃之阳,使脾胃虚寒,经年累月不愈,必然使脾胃之血络受伤,瘀血阻滞,发展到脾胃气血俱虚, 消化和吸收转输的能力愈来愈低,而生化气血之源也相应的越来越缺乏,互为因果,逐渐形成虚寒重证。脾阳虚衰,除运化功能失常外,更兼不能统摄血液,于是虚 寒型的肠胃出血由此而生。
    其临床表现:胃脘痛,纳呆,消化迟滞,痛有定处,或夜间痛甚,得食痛剧,或痛如刀割,大便匿血或吐黑血,或手足厥冷,脉沉迟无力,颇似 现代医学之“溃疡病”。这种病在治疗方面应以标本兼治之法,温阳补中培其本,摄血养阴固其标。黄土汤为比较理想的方剂,治疗效果较好。如果对方药的加减恰 当,结合患者调养适宜,则对改善临床证状和器质方面有其积极的意义。如果虚寒胃痛未发展到脉络受伤,没有出现出血或大便隐血的症状,则非本方适应症。
    典型病例:
    李XX,男,55岁。平素饮食十分不规律,三年前开始胃脘部疼痛,起初只是进冷食之后轻微疼痛,以后逐渐增重,伴有食欲不振,吞酸吐酸,有 时吐清水,饮食渐次减少,身体衰弱,倦怠乏力,喜热怕冷。近一年来病情更加严重,每于食后胃部胀满疼痛,每次约持续1-2小时,有时便黑粪。曾经钡餐造影 诊断为胃溃疡。给予对证治疗,效果不佳。脉沉迟无力,唇淡口和,舌胖色淡,大便稀薄,手足不温。根据以上的病情考虑为虚寒胃痛,胃络受伤,给予黄土汤加减 治疗,日服一剂。连服五料以后病情减轻,胃痛隐隐,大便未见黑粪,继宗上方治疗共服50余剂,诸证消失。后以上方加减化裁配制丸药,共服三个多月,随访三 年,未见复发。
    按:本例虚寒胃痛证,主要是由于长时期以来饮食不节,形成脾虚胃寒,中阳不振,运化无权,则现食少,消化迟滞,大便稀而手足不温等证, 脾阳虚衰不能统血,脉胳受伤,故便黑粪。治疗原则当以温中和胃,健脾止血。黄土汤治疗此病可谓标本皆宜。患者便黑粪断断续续虽已一年有余,但仅服五剂黄土 汤后再未复发,而胃痛也有显著减轻。此后一直以黄土汤为主方,随证加减,共治疗半年,而获得痊愈。这一种病证,不论中西药品治疗,在短时间内都难以治愈, 但是只要医者坚持治疗,患者耐心服药,紧密配合,彻底治愈也是很有希望的。
    二、崩漏(属虚寒者)
    崩漏属虚寒者,其见证为出血淋漓不止,血色黯淡,面色萎黄,气怯懒言,缠绵不愈,并兼有食欲不振、腹泻肠鸣、手足厥冷、唇淡口和、脉虚细迟缓等一派虚寒之象,皆因脾阳虚衰,不能统血所致。治宜黄土汤温阳散寒,健脾补中,滋阴养血。典型病例:
    李XX,女,42岁。阴道不规则的出血半年之久,一个月以内几乎有二十五、六天出血。血色紫黯,淋沥不断,时好时坏。伴有胃纳不佳,腹部冷 痛,腰痠腿软,白带量多,色清不臭,下肢轻度浮肿,面色(白光)白,喜热恶寒。舌淡质厚,苔白,脉迟弱无力。前医曾屡用补血、凉血之剂治疗,效果不佳。根 据其脉证,为脾阳虚弱失其统摄功能,前医又多用寒凉之药,补血、止血则势必使阳气更加虚衰,阴寒更甚,而致病情日渐加重,拟以温补之法,恢复中焦之阳,使 之统血有权。给予黄土汤日服一剂。服五剂后出血减少,小腹部也不象以前那样冷痛了。既然有效,则继续服用前方,服至15剂时,出血停止,诸证好转。照前方 加减配制成丸药,继服一月以巩固疗效。
    三、虚寒吐衄
    吐衄属于虚寒者,皆因脾虚气寒不能统摄,其中有的是因患吐衄之证,过服寒凉之药,伤却脾胃之阳,气虚下陷,不能提摄,复导致出血者,以本方治疗,往往获效。
    典型病例:
    常XX,男,38岁。患鼻出血十多年,每年总有数次发作,每发作一次连续出血四、五天,每日流出量约20-30毫升,经服凉血、止血药即 愈。近二年来病势略有加重,病发作时虽再服前药,也是或效或不效,后改为用西药止血剂,如安络血、仙鹤草素等止血,亦未治愈,仍不断复发。
    1969年秋天的一次鼻出血,血量很多,曾用各种止血药品都止不住。当时患者面色苍白,手足厥逆,消化迟滞,脉沉迟无力,舌胖而淡。诊断为中气虚寒,统摄无权。投以黄土汤一剂后血即减少,三剂全止。后用此方加减配制丸药服两三个月,数年来未见复发。
    按:本例鼻衄患者,早年热盛气实,因而在鼻出血时,以寒凉之品,投之立效。1969年这一次出血,根据脉症,已现一派虚寒气象,纯属脾虚中寒不能统摄,故需温脾补阳,以黄土汤加减而治愈。由此可见,临床必须准确细微的辨证,单凭既往经验,决难以对付疾病的千变万化。
    四,紫癜(属虚寒者)
    紫癜大都为实热证,但有时也可遇到属虚寒型的紫癜。这一种类型的病因、病机,多因脾阳亏虚不能统血摄血,络破血溢,而现皮下出血。其斑点颇 色紫黯,并伴有一系列脾虚胃寒之证,如面色苍白、神倦体乏、食欲不振、舌淡苔白、脉沉迟虚弱、手足不温等。治宜黄土汤温补脾胃之阳,阳复自愈。
    典型病例:
    张XX,男,4岁。出现紫癜20余天,概未发热,经前医治疗,给予犀角地黄汤八剂,不但没有好转,出血点反而日见增多,旧的还未见退下去, 新的又生起来,此起彼落,遍于臂部、四肢、躯干。其癜色不鲜而发紫黯。其母代诉:近日精神不好,食欲不振,大便稀溏,且平素就容易患腹胀肠鸣,大便稀泻。 如此则既往脾胃阳虚可知。且患儿面色不华,手足不温,懒于活动,脉弱,舌淡无苔。综合其脉证,纯为一派脾虚胃寒之象,温补犹恐不及,又服了八剂犀角地黄 汤,愈挫伤了脾阳,故致病情日有发展。鉴于这种情况,考虑非用温补之法不足以治愈此病,遂给黄土汤二剂,服后诸证皆有不同程度的好转,继服四剂,患儿诸证 痊愈。
    按:紫癜一证,发病的主要因素多是实热之邪侵入营分,逼血妄行所致。在治疗方面多以犀角地黄汤以及清营汤之类治之。本例患者适得其反, 是因脾阳虚衰不能统摄所造成的络破血溢。前医辨证不详,不从整体出发,做全面考虑,而单纯惑于部分症状,忽视了病的本质,以致误投犀角地黄汤八剂,促使病 情加重。后用温中、补脾、止血之黄土汤治愈。
    【附】便脓血案
    张xx,女,52岁。患病已经半年多了,起初是每天便脓血五至七次,十多天以后粪便中一点脓也没有了,纯为血便,颜色和腐烂后西瓜汁一样, 一天便下七八次,便前腹部剧烈绞痛,便后稍缓片刻后,腹痛又作,无里急后重,其它方面大体正常。证属脾虚气寒不能统血。给予黄土汤二剂,服后竟然十一天没 有便血便,粪便正常,日下一次,又宗此方继服十多剂,一年之久未见复发。
    结语
    1、黄土汤治疗血证效果至为可靠,不论是由内脏的病变引起的吐血、鼻出血,或是便血、子宫出血、潜血、隐血,抑或是体表肌肉皮下的溢血。凡属于脾虚气寒,中阳不足,统摄无权所造成的病证,经临床反复验证有一定的效验。
    2、剂量和加减
    黄土汤的一般成人量:甘草10克,生地12克,白术12克,熟附子12克,阿胶15克,黄芩10克,灶心土半斤捣碎,用开水冲起搅拌后,待粗土澄底而细尘未澄清时,急取其水煎药,如澄为清水就无用了。
    加减法:治疗溃疡病,或潜血、隐血,可去黄芩,加黑栀子10-15克,作为反佐药品。治紫癜可加当归、丹皮各1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