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中医

<- 上一篇 下一篇 ->

先辈之论说治验

    东洞翁曰:「附子汤,治身体挛痛,小便不利,心下痞硬,或腹痛者。」
    求真按:「治身体挛痛者,附子芍药朮也。疗小便不利者,附子茯苓朮也。医心下痞硬者,人参作用也。」
    附子汤方是真武汤之去姜加参者也。真武汤条下有心下悸、头眩、身动证,则此汤证有脱证也明矣。
    求真按:「本方虽不可无心下悸、头眩、身动证,然不过是客证,故仲景不言及之。」
    《方机》本方主治曰:「脉微细,其背恶寒者,身体痛,手足冷,骨节痛,脉沉者(应钟),身体痛,小便不利(仲吕),心下悸,或痞硬者。」
    《成绩录》曰:「一男子两脚疼痛,不得屈伸,手足寒,腹拘挛,食颇减,羸瘦尤甚,时时痔血二三升,他无所苦。先生与附子汤,疼痛退,拘挛缓,食亦进,能行步,唯有痔血,乃投黄连解毒散而止。」
    《古方便览》本方条曰:「一僧年三十六,请余诊治,曰:『贫道二十前后,患淋疾二三年,愈后诸证杂出。此后腰下冷,如在冰雪中,虽盛夏,须覆重絮,每发时心腹痛,而手不得动,腰脊痛,痉而不得反侧,甚则不能息,又忽忽少气,终夜不安席,大抵每夜必发,且自幼即有痔漏,自初患至今,经十四年矣。』余诊以心下悸,痞硬,腹皮拘挛,乃使饮附子汤及平水丸,时时以紫圆攻之。服半岁许,诸证痊愈。」
    一妇人,年五十余,患胸痹,饮食无味,身体尪羸,半岁许不愈。余诊之,心下痞硬,心悸,小便少,即作人参汤及三黄丸使饮之,二十余日未见其效。病者欲速,乃更他医。医视之,率尔灸脐旁,忽心腹切痛,下利数十行,臭秽不可近,殆至欲死。于是复召,余乃以大承气汤下之。五六日,诸证顿退,饮食倍前。七八日,小便不利,遍身浮肿,心下痞硬,腹皮拘挛。余又用附子汤及平水丸,三十日,诸证痊愈。
    一十岁儿,脊梁曲而伛偻,两脚挛急不能起,已二年矣。余以此方及紫圆使饮之,两月痊愈。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治水病,遍身肿满,小便不利,心下痞硬,下利腹痛,身体痛,或麻痹,或恶风寒者。」
    《金匮‧妊娠病篇》曰:「妇人妊娠六七月,脉弦,发热,其胎愈张,腹痛恶寒者,小腹如扇。所以然者,子脏开故也,当以附子汤温其脏。」按扇,扉也。《正字通》曰:「户之开合,犹如鸟羽之翕张,故从户从羽。」今验之妊娠六七月间,小腹时时缩张而为痛者,多发热恶寒,小便不利。若用附子汤、当归芍药散,则小便快利,胀痛速瘥。又按「愈张」者,恐为「翕张」之误,此条似张氏之口气,用之即有效,学者试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