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中医

<- 上一篇 下一篇 ->

先辈之论说治验

    《卫生宝鉴》曰:「至元庚辰六月中。许伯威五旬余,中气本弱,病伤寒八九日。医者见其热甚,以凉剂下之。又食梨三四枚而伤脾胃,四肢冷,时昏愦。请余治之。诊其脉,有时动而中止,而自还,乃结脉也。心亦动悸,吃噫不绝,色青黄,精神减少,不欲开目,蜷卧,恶与人语。余以炙甘草汤治之,减生地者,恐损阳气也。锉一两,使服之,不效。再于市铺选尝气味厚者,再使煎服之,其病减半。再服而愈。」
    《方舆輗》本方条曰:「此为仲景治『伤寒,脉结代、心动悸』之圣方也。孙真人用之以治虚劳,王刺史用之以治肺痿。凡仲景诸方,无不变通如此。虽云变通,但此方之妙,在治结代脉,故一名复脉汤也。不论何病,凡脉结代者,皆可先用此方。详言之,来缓而时一止复来者,结脉也。结者,止而即还,不失至数,但少跳动耳。代者,止而不还,断而复动,此绝彼来,交代之义也。二脉相似而稍异,然治法惟此一方而已,故连称为结代脉。此脉大病有之,颇可畏。又平人有时见此脉者,无害,虽药不必也。昔人有曰:『有病见之为难治,若气逆得之则可忧。』确言也。此汤虽《金匮》引《千金翼》,但今阅《翼》,标为复脉汤。而注云,仲景炙甘草汤,盖后世调气血、补虚劳不足诸方,似多由此方而出。《金匮》炙甘草汤方下之『行动如常』数句,说者削而不取,虽不见于正文,但有徐大椿说,不可谓为无理。曰:『凡脉见结悸者,虽行动如常,亦不出百日,必死。若复危急,不能行动,则过十日必死。』语极明显,从前解者多误。」
    求真按:「脉结代、动悸者,有阴阳虚实之别,故若非确认为阳虚证,则不可妄用本方。余屡用桃核承气汤治此证者。宜注意之。」
    《静俭堂治验》曰:「一妇人心中悸,胸下痞硬,脐上动悸,失音不能开声,不大便五六日,时复头眩,脉沉细,饮食不进。…虽诸证稍快,惟声音不发,悸动不止。十九日,改剂,用炙甘草汤。七八日,动悸止,音声开,得以复常。」
    《餐英馆治疗杂话》曰:「炙甘草汤诀,治痫证,此方主之。老人、虚人,津液枯,大便闭者,此汤主之。」
    虚劳,动履如常,脉至虚数,又细而若有若无者,此所谓脉病人不病。平人虽视为不死,但必死也。或发寒热,或咳嗽自汗盗汗,胸中痞闷,或眩晕耳聋,或梦中独语,见种种之异证者,其腹中自心下至小腹,两胁腹之一边悸动强,巨里(虚里)动高,以及于肩。若动在左者,不可惑于种种之见证,唯以脉动悸为标准也。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骨蒸劳嗽,抬肩喘息,多梦不寐,自汗盗汗,痰中血丝,寒热交发,两颊红赤,巨里动甚,恶心愦愦而欲吐者,宜此方。若下利者,去麻子仁加干姜,水煮为佳。」
    求真按:「下痢,去麻子仁可也,加干姜者非也。因本方证为阴虚证,而非阳虚证,故用干姜之大热者,矛盾也。余代干姜以芍药。」
    《勿误药室方函口诀》本方条曰:「此方以心动悸为目的。凡心脏之血不足时,气管动摇而悸,是心脏之血不能达于动血脉(求真按:『动脉也』),时而间歇,故致脉结代也。此方滋养心脏之血,润流脉路,不仅治动悸,即人迎边之血脉凝滞,气急促迫者,亦有效(求真按:『人迎边云云,当于锁骨上窝之动脉瘤也』),是余数年之经验也。又肺痿之少气而胸动甚者,用之亦有一时之效。龙野之秋山玄端用此方加桔梗,为肺痿之主方,盖根据于《金匮》也。」
    《橘窗书影》曰:「一妇人消渴,数日不愈。一医认为胃热,屡下之。消渴止,舌上赤烂,至于齿龈亦糜烂,不能饮食,脉虚数,浊吐有腥臭。余以为肺痿之一证,与炙甘草加桔梗汤,病渐愈。」
    求真按:「治口舌糜烂者,以地黄为主要作用也。」
    一妇人年四十余,伤寒后,心中动悸甚,时时迫于咽喉而少气,咽喉之外肉痈肿如肉瘤,脉虚数,身体羸瘦如枯柴,腹部凹陷,饮食不进。其父延余议方。余曰:「舍炙甘草汤加桔梗,无适方。」乃大服,使连服其方,数旬,动悸渐安,肌肉大生,咽喉痈肿自然减退,气息宽快,而得闲步。后舆至奥州弘前,其体更无恙云。
    按此方之妙处,有奇效,故有用于虚证有热而草卧之热病者。甘、桂助阳气、补元气,生地、麻子仁、阿胶以润燥,可有效于仲景不言处。此方凉补元气,而非温补,在于平补凉补之间,而无温补之燥气也。又阳气虚而有火之状者,亦佳。又补上焦之元气。世人不知补心,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