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中医

<- 上一篇 下一篇 ->

先辈之论说治验

    《千金方》曰:「苦参汤(求真按:『此即本方也』),治天行热病,五六日以上者。《外台》引《肘后》,疗伤寒汗出不已,三四日胸中恶,欲使吐方(求真按:『此方即本方。恶,恶心之略也』)。」
    《方机》本方主治曰:「四肢烦热者(兼用黄连解毒散)。」
    《类聚方辨》曰:「三物黄芩汤,治血脱郁热在里者。曰四肢苦烦热者,示有郁热在里也。烦热也,是虚热,而非实热,故攻四肢也。若头痛者,为邪气外袭而烦热,故致头痛,非以烦热为主也。是以小柴胡汤逐外袭之邪气,则烦热自治矣。若自然烦热者,此方主之。」
    《成绩录》曰:「一人年二十余,胸中烦闷,按腹则空洞无物,神气郁郁,悲喜无常,手足烦热,汗出如油,口干燥,大便秘,朝间小便浊,夜则诸证皆缓。先生诊之,与三物黄芩汤兼黄连解毒散而愈。」
    求真按:「按腹空洞无物者,即本方(三物黄芩汤)之腹状也。」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治骨蒸劳热,久咳,男女诸血证,肢体烦热甚,口舌干涸,心气郁塞者。」
    求真按:「干涸二字,能表示地黄之舌状,可玩味之。」
    治每至夏月,手掌足心烦热难堪,夜间最甚,不能眠者。
    治诸失血之后,身体烦热倦怠,手掌足下热更甚,唇舌干燥者。
    《勿误药室方函口诀》本方条曰:「此方不限于蓐劳、妇人血证头痛有奇效。又用于干血劳(求真按:『因于陈久瘀血之肺结核也』)之任何头痛烦热为目的,此证俗称疳劳。女子十七八岁时,必多患之,可用此方。一老医传『手掌烦热,有赤纹者』,为瘀血之候。干血劳有此候,无他证候者,此方为得治,亦可备一征。又治凡妇人血热不解,诸药不应者。」
    求真按:「本方证若有头痛烦热时,似与小柴胡汤证无所分别,但此证以烦热为主,头痛为客;小柴胡汤证则以胸胁苦满为主,头痛烦热为客。可以此分别之。」
    《橘窗书影》曰:「一妇人产后发烦热,头痛如破,饮食不进,日渐虚嬴。医以为蓐劳而辞去。余与《金匮》三物黄芩汤,服四五日,烦热大减,头痛若失。时恶露再下,腰痛如折,与小柴胡汤合四物汤,兼用鹿角霜而全安。」
    求真按:「余治血热,用竹皮大丸料、三物黄芩汤,屡奏奇效。如竹皮大丸,已屡载治验,兹不赘。往年吾友尾台榕堂女,寒热久不解,遂成劳状,诸药无效。父母深患之,乞诊于余。余以为有血热之候,处三物黄芩汤。服数日,热渐解。后服当归建中汤而痊愈。尔后发血热时,自制此方而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