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中医

<- 上一篇 下一篇 ->

先辈之论说治验

    《千金方》曰:「小青龙汤,治妇人霍乱呕吐。」
    《御药院方》:「细辛五味子汤(即本方)治肺气不利,咳嗽喘满,胸膈烦闷,痰沫多,喉中有声,鼻塞清涕,头痛目眩,四肢倦怠,咽嗌不利,恶逆恶心。」
    《医学六要》曰:「脚气上气喘息,初起有表邪者,小青龙汤加槟榔。」
    《医宗金鉴》曰:「小青龙汤,用于杂病之肤胀水肿证,以发汗而利水。」
    《建殊录》曰:「一女子患病,众医以为劳瘵也,而处方皆无效,羸瘦日甚,旦夕且死。其父素惧古方,逾月,其女死。后二年,其妹病,其父谒曰:『仆初有五子,四人已亡,其病皆劳瘵也。盖年及十七,则其春正月瘵必发,至秋八月则必死。今季子年十七,又病此,仆固非不知古方有奇效,但惧其多用峻药耳,然顾以缓补之剂救之,未见一效,愿先生治之,虽死亦无悔焉。』先生诊之,气力沉弱,四肢惫惰,寒热往来,咳嗽殊甚,作小青龙汤及滚痰丸杂进,其年未至八月,痊愈复常。」
    求真按:「此证虽称痨瘵,其实恐似是而非也,何则?余诊多数之肺结核,未曾见有麻黄剂证也,读者不可轻信之。」
    《方舆輗》本方条曰:「初学小青龙为治咳之主方,然小青龙之专效在于逐水发邪,盖此咳由于水与邪相激而发,故用此汤以发邪,则咳自止矣。《金鉴》沈明宗注此方,乃为寒风挟饮而成咳嗽之主方也,可谓能得方意矣。余又读吉益氏《建殊录》有曰:『长门泷鹤台贻书于吉益东洞曰:“凡中风寒邪,有水迎之,则其候有头痛、恶寒、汗出、痰涌、目泪、鼻涕、一身走痛等类,逐水则邪除,故汗出而愈。”于是桂枝、麻黄、细辛、半夏、干生姜辈之才能可得而知矣。』夫医虽小道,然以之事亲与养身,泷氏亦深知此道,原以有力之大儒先生,其所见固与庸医之眼目不同也。」
    《勿误药室方函口诀》本方条曰:「此方治表不解而心下有水气喘咳者,又可用于溢饮之咳嗽。其人咳嗽喘急,至于寒暑则必发,吐痰沫而不得卧,喉中如结,心下有水饮也,宜此方。若上气烦躁,宜加石膏。又于胸痛、头疼、恶寒、汗出,与发汗剂,虽为禁法,然于喘而有汗证仍用小青龙汤,与麻杏甘石之用于汗出者同意。一老医传中云:『此证之汗,必臭气颇甚,可为一征。此方用于诸病之目的,主痰沫、咳嗽,无里热之证。』」
    求真按:「上二说甚佳,宜玩味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