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中医

<- 上一篇 下一篇 ->

健忘门

    病机论
    大惑论帝曰:人之善忘者,何气使然?岐伯曰:上气不足,下气有余,肠胃实而心气虚,则荣卫留于下,久之不以时上,故善忘也。
    《病源》云:健忘者,谓事有始无终,言谈不知首尾。又健忘者,陡然而忘其事也。此证皆由忧思过度,损其心胞,以致神舍不清,遇事多忘。然过思伤脾,亦能令人健忘。治之须兼理心脾,神凝意定,其证能自除矣。
    脉候
    脉涩为血少。滑主有痰在膈间。心脉洪大而散主有火,宜清之。脾胃脉或微而涩,或弦细,皆不足也。
    治法
    健忘由劳心血耗,神不内守,故卒然而遂忘。宜养血,则心气自足而神自安,何健忘之有?过思伤脾,痰涎郁滞,虑愈深而忘愈健,宜理脾寡欲,则痰涎既豁而神斯清,何健忘之有?
    药方
    归脾汤 治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健忘怔忡。
    人参 黄 (蜜炙) 茯神 白术(各一钱) 酸枣仁(泡,去皮,八分) 木香(三分) 甘草(三分)
    上水盏半、龙眼肉七枚、灯心二十根,煎七分。食后服。
    定志丸 治心气不足,脾思过度,恍惚健忘,惊悸怔忡。无时服此,益心强志,令人不忘。
    人参 白茯苓(各二两) 远志(去心) 石菖蒲(各二两)
    上为末,炼蜜丸,弹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三、四十丸,临卧米饭下。
    加味茯苓汤 治伤脾涎滞,痰迷心窍,失事健忘。
    半夏曲 陈皮(各八分) 甘草(五分) 白茯苓 人参(各一钱) 益智仁 香附子(炒。各五分)
    上水盏半、姜三片、乌梅一个,煎八分,食远温服。
    二丹丸 治健忘。安神,定志,和血。
    丹砂 丹参 茯苓 远志 人参(各半两) 甘草 天门冬 麦门冬 熟地黄(各一两)
    上为细末,炼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至五十丸,米汤下。
    赛心汤 宁志膏 朱雀丸 并治健忘。(三方俱见惊悸门。)
    (《圣惠》)人参远志丸 治神思不定,健忘惊悸。
    人参 远志 白茯苓 天门冬 黄 酸枣仁 石菖蒲 桔梗(各一两) 丹砂(半两) 官桂(二钱)
    上为末,炼蜜丸,绿豆大。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米汤下。
    大归神丹 治健忘。镇心安神。
    人参 当归 酸枣仁 白茯苓 远志(姜汁炒。各一两) 龙齿(半两) 琥珀(半两)金银箔(各二十片)
    上为细末,酒煮稀糊丸,如小豆大。每服二十丸,日用麦门冬汤下,夜以酸枣仁汤下。
    寿星丸 治痰迷心窍,健忘惊悸。
    天南星(一斤,每个打作三、四块,先以炭火二十斤烧地坑通红,取出火,以酒五升倾坑内,候酒尽,下南星于内,以盆覆之,勿令走气,次日取出南星,研末) 朱砂(三两,另研)琥珀(一两,另研)
    上末和匀,姜汁打糊丸,小豆大。每服三十丸,人参汤下。
    读书丸 治健忘,能除百病,日记万言。
    人参 远志 石菖蒲 菟丝子 生地黄 地骨皮 五味子 酸枣仁 当归 川芎(各等分)
    上为细末,炼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枣汤下。
    三神散 治健忘不记事者,白茯神 远志(制) 石菖蒲(去毛。各三两)
    上为细末。每服四钱,食后空心各一服,水一盏,煎八分,和渣服。十日后则不忘,久久服之,能日记千言。
    巴戟天丸 治健忘。服此令人聪明善记。
    巴戟天(去心,半两) 石菖蒲 地骨皮 白茯苓(为末,作糊) 远志(制) 白茯神(各一两)人参(三钱)
    上为末,粘米粉同茯苓末作糊,以菖蒲汤调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酒、白汤任下,日三服。
    丹参饮子 治健忘。辛苦勤读之士宜服此。
    丹参 当归(酒洗) 白术(炒) 天门冬(去心) 麦门冬(去心。各一钱半) 贝母 陈皮 知母 甘草(各七分) 石菖蒲(一钱) 黄连(姜汁炒,五分) 五味子(九粒)
    上水盏半、姜一片,煎八分,不拘时温服。
    一方:治健忘,以远志、菖蒲煎汤,常当茶吃。
    《千金方》:用益智、远志等分为末,食后酒调服。
    《圣惠方》:用戊子日取东引桃枝二寸置枕中,令人聪明不忘。
    一方:五月五日寅时取东向桃枝三寸,着衣带上,令人不忘。
    一方:益精神,强志意,聪明耳目。以鸡头实为粉,同粳米煮粥,空心食之良。
    一方:治健忘,补中,益心志,聪明耳目。以莲子泡去心、皮为粉,先以粳米二合煮粥,候冷入莲子粉搅匀,再煮二三沸食之。
    一方:治健忘,久服聪明。益智、龙骨、远志等分为末,食后酒调方寸匕,日三服。
    兼治白浊。
    一方:七月七日取蜘蛛网着衣领中,勿令人知,永则不忘。
    一方:以甲子日或七月七日取石菖蒲为末,酒调方寸匕,日三服。能聪明益志。
    一方:用吉祥草为末,调服方寸匕。补心不忘。书房中栽养,使人明目强记。人家堂屋中有之,辟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