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中医

<- 上一篇 下一篇 ->

手阳明大肠经穴图

    手阳明大肠经穴图(图缺)
    【主治】胸中满,气喘,肢肿痛,热病汗不出,耳鸣耳聋,寒热 疟,口干颐肿齿痛,恶寒肩背急相引,缺盆中痛,目青盲。灸三壮。右取左,左取右,如食顷立已。
    二间(一名间谷) 在食指本节前内侧陷中。手阳明大肠脉所溜为荥水。针三分,灸五壮。
    【主治】喉痹颔 肿,肩背 痛,振寒,鼻衄多惊齿痛,目黄口干,口 急,食不通,伤寒水结。
    三间(一名少谷) 在食指本节后内侧陷中,手阳明大肠脉所注为俞木。
    针三分,灸三壮。
    【主治】喉痹咽中如梗,下齿龋痛,嗜卧,胸腹满,肠鸣洞泄,寒热疟,唇焦口干,气喘目痛,喜惊多唾,寒热结水。
    合谷(一名虎口) 手大指次指歧骨间陷中。手阳明大肠脉所过为原。针三分,灸三壮。
    【主治】伤寒大渴,脉浮在表,发热恶寒,头痛脊强无汗,寒热疟,鼻衄不止,热病汗不出,目视不明,偏正头痛,腰脊内引痛,小儿单乳鹅。妇人妊娠,补合谷即堕胎。
    阳溪(一名中魁) 腕中上侧两筋间陷中,手阳明大肠脉所行为经火。针三分,灸三壮。
    【主治】狂言笑,喜见鬼,热病烦心,目赤烂翳,厥逆头痛,胸满不得息,寒热疟,呕沫,喉痹,耳鸣,惊掣,肘臂不举,痂疥。
    偏历 在腕中后三寸,阳明络脉别走太阴。针三分,灸三壮。
    【主治】肩膊肘腕疼,目KT KT ,齿痛鼻衄,寒热疟,癫疾多言,喉痹耳鸣,汗不出,利小便。
    温溜(一名逆注,一名池头) 腕后大士五寸,小士六寸,《明堂》腕后五寸六寸间,针三分,灸三壮。
    【主治】肠鸣腹痛,伤寒哕逆,噫膈气闭,寒热头痛,喜笑狂言,见鬼吐沫,四肢肿,口舌痛,喉痹。
    下廉 在辅骨下去上廉一寸,辅锐肉分外。针五分,灸三壮。
    【主治】飧泄,痨瘵,小腹满,小便血,狂言,偏风,湿痹,小肠气,面无颜色, 癖,腹痛不可忍,飧泄,脐腹痛,食不化,气喘,涎出,乳痈。
    上廉 在三里下一寸,其分独抵阳明之会外,针五分,灸五壮。
    【主治】小便涩,肠鸣胸痛,半身不遂,手足不仁,喘息,大肠气,脑风头痛。
    三里(一名手三里) 在曲池下二寸,按之内起锐肉之端。针二分,灸三壮。
    【主治】霍乱遗失,失音齿痛,项肿瘰 ,手痹不仁,中风口癖,手足不随。
    曲池 在肘外辅骨屈肘两骨中,以手拱胸取之。手阳明大肠脉所入为合土。针七分,灸七壮至百壮。
    【主治】绕踝风,手臂红肿,肘中痛,偏风半身不遂,风邪泣出,喉痹不能言,臂膊痛,筋缓屈伸不便,无力,螈 癫疾,皮肤干燥,痂疥,妇人经脉不通。
    肘  在肘大骨外廉陷中。针三分,灸三壮。
    【主治】劳风嗜卧,臂痛不举,麻木不仁。
    五里 在肘上三寸,行向里大脉中央。禁针,灸十壮。
    【主治】风痨惊恐,吐血咳嗽,肘臂痛难动,胀满气逆,微热,瘰 。
    臂  肘上七寸, 肉端肩 下一寸,两筋两骨罅陷宛宛中,平手取之。手阳明络手足太阳阳维之会。不宜针(《明堂》),灸七壮。
    【主治】臂痛无力,瘰 ,颈项拘急。
    肩 (一名中肩井,一名偏肩) 膊骨头肩端上两骨罅间陷者宛宛中,举臂取之有空,足少阳阳跷之会。针六分,灸七壮。
    【主治】中风偏风,半身不遂,手足不随,肩臂痛不能向头上,劳气泄精憔悴,伤寒作热不已,四肢热,诸瘿气。昔有臂痛无力,不能挽弓,肩 进针即可射。
    巨骨 肩尖上行两叉骨罅间陷中,手阳明阳跷之会。禁针(《素注》),灸七壮。
    【主治】惊痫吐血,胸中有瘀血,臂膊痛不得屈伸。
    天鼎 颈缺盆上直扶突后一寸。针三分,灸三壮。
    【主治】喉痹,嗌肿不得食。
    扶突(一名水穴) 气舍后一寸五分,在颈当曲颊下一寸,人迎后一寸五分,仰而取之。
    【主治】咳嗽多唾,上气喘息,喉中如水鸡,暴喑气破。
    禾  在鼻孔下夹水沟旁五分。针三分,灸三壮。
    【主治】尸厥及口不可开,鼻疮 肉,鼻塞不闻香臭,鼽衄。
    迎香 在禾 上一寸,鼻下孔旁五分。手阳明足阳明之会。针三分,禁灸。
    【主治】鼻塞不闻香臭,偏风 斜,面痒浮肿,风动叶落,状如虫行,喘息不利,多涕有疮,鼽衄鼻有 肉。
    手阳明经穴歌
    手阳明脉起商阳,二间三间合谷藏。阳溪偏历温溜注,下廉上廉三里长。曲池肘 迎五里,臂肩 巨骨当。天鼎扶突禾 接,终以迎香二十穴。
    手阳明经步穴歌
    手阳明经属大肠,食指内侧起商阳。本节前取二间定,本节后取三间强。歧骨陷中寻合谷,阳溪腕中上侧详。腕后一寸是偏历,五寸之中温溜当。下廉上廉各一寸,上廉此下一寸方。屈肘曲中曲池得,池下二寸三里场。肘 大骨外廉陷,五里肘上三寸量。臂 下一寸取,肩 肩端两骨当。巨骨肩端叉骨内,天鼎缺盆之上针。扶突曲颊下一寸,禾 五分水沟旁。鼻孔两旁各五分,左右二穴皆迎香。
    胃腑形
    胃腑形图(图缺)
    经曰: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又曰:胃为黄肠。
    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
    食入于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入于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
    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腑,腑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人胃中常留谷二斗、水一斗五升,故平人日再圊五升,七日五七三斗五升,故平人七日不食而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