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中医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五百十

    医术名流列传
    明
    葛干孙
    按《明外史》本传:葛干孙,字可久,长洲人。父应雷,以医名。时北方刘守真、张洁古之学,未行于南。有李姓者,中州名医,官吴下,与应雷谈论,大骇叹,因出张、刘书与相讨究,自是二家之学,盛行于南。应雷着《医家会同》《医家会同》 本书医术名流列传卷五百九葛应雷传内作《医学会同》。二卷,官浙江医学提举。干孙体貌魁硕,膂力绝人,好击刺战阵之法,后折节读书,兼通阴阳律历星命,为文章有名,屡试不偶,乃传父业。然不肯为人治疾,或施之,辄着奇效,名与金华朱丹溪埒。一书生伤寒不汗,发狂循河走,干孙捽置水中,良久出之,裹以重棉,乃汗而解。富家女病四肢痿痹,目瞪不能食,众医治不效,干孙命悉去房中香奁流苏之属,掘地坎,置女其中,令家人俟女手足动有声则告。久之,女果举手足而呼,投药一丸,明日,女自坎中出矣。盖此女平日嗜香,而脾为香气所蚀,故得是证。其疗病不用方药如此。至正时,天下大乱,干孙推己禄命不利,慨然谓其友曰:闻中原豪杰并起,而我不得与,命也。今六气淫厉,吾犯咸池,殆将死矣。一日,见武士引弓,取挽之及彀,归即下血,命子煮大黄四两饮之。子密减其半,血不下,诘知其故,语之曰:无伤!我命尽来年,今则未也。再服二两而愈。明年果卒。
    按《异林》:葛可久,吴人也,性豪爽,好博,少遇异人授以医术,不事方书,中辄神异。道有狂犬,可久谓人曰:谁当擒之,即可疗。恶少果环执之,可久砭其肾,犬卧良久,差。有羣少戏里中,望见可久,一少年从牖跃入室,曰:召可久诊视之,不验则羣噪之。强可久。可久诊之曰:肠已断矣,当立死耳。有顷,少年果死。朱彦修尝治浙中一女子,瘵且愈,颊上两丹点不灭。彦修技穷,谓主人曰:须吴中葛公耳。然其人雄迈不羁,非子所致也,吾遣书往,彼必来。主人悦,俱供帐舟楫以迎。使至,葛公方与众博大叫,使者俟立中庭,葛公瞠目视之曰:尔何为者?使者奉牍跪上之,葛公省书,不谢客行,亦不返舍,遂登舟。比至,彦修语其故,出女子视之,可久曰:法当刺两乳。主人难之。可久曰:请覆以衣。援针刺之,应手而灭。主人赠遗甚丰,可久笑曰:我为朱先生来,岂责尔报耶?悉置不受。江浙行省左丞某者,患瘫疾,彦修曰:按法不治。可久曰:尚可刺。彦修曰:虽可刺,仅举半体耳,亦无济也。家人固请,遂刺之,卒如彦修言。彦修且计日促之行,曰:当及家而绝矣。已而果然。三子治验并显。
    按《霏雪录》:葛可久,姑苏人,治方脉术,与丹溪朱彦修齐名。尝炒大黄过焦,悉弃去不用,其谨如此。人来迎致,不问贫富皆往。贫人以楮镪来贸药,准病轻重,注善药,缄以畀之而归其直。或楮镪有不佳者,易佳者使供饘粥。盖仁人之用心也。
    按《古今医统》:葛可久,名干孙,震父之子,医实跨灶。性甚仁厚,求疗不分贵贱,辄尽心药之,无有不效。着有《医学启蒙论》、《十二经络》、《十药神书》行世。
    贝元瓒
    按《上虞县志》:贝元瓒,字彦中,宋佥判钦世之七世孙,元医学教谕良友之子。世家北城,以医活人,咸呼为存仁先生。
    范益
    按《古今医统》:范益,燕京人,医甚精,尤神于脉。年七十时,有老妪居西山,请诊其女,益以倦骑乘为辞。妪出,顷之携二少女至,益诊而诘之曰:此非人脉,乃妖质耳。妪跪告曰:妾本狐类,久住世间,得日月之精气,故能变幻人形。二女偶患疾苦,知君仁厚,存活为心,故敢求药。君既洞察,讵敢欺乎?益遂与药,随叩其所以往来禁城,如入无人之境,何也?妪曰:此时真主已在濠梁,京城诸神,俱已往彼,是故得以出入也。逾年,太袓果克燕京。若益者,真神医也。
    胡重礼
    按《仪真县志》:胡重礼,明初以医名,尤妙太素脉。有久疟不止者,求视其脉,曰:此疟母也,须百剂方愈。病者服至半中止,而病未瘳。他日,就孙医脉之,曰:此须五十剂乃可。如言而病已。盖孙即重礼壻,传业于重礼者。聊举一端,以见其艺精如此。
    祝定
    按《处州府志》:祝定,子伯静,丽水人,以医术鸣。洪武初,授本府医学提领,转正科。注窦太师《标幽赋》,医学咸宗之。
    李恒
    按《合肥县志》:李恒,字伯常,合肥人,洪武初以医名,选入太医院,擢周府良医。常奉令旨,类集《袖珍方》诸书。后以老致仕,王亲赋诗以饯,命长史钱塘婴佑序其事。
    吴伯参
    按《处州府志》:吴伯参,颖慧缜密,信实不欺,尤精太素脉,指晰人祸福修短,无弗验。有脉宜死者,为定其时,至期无爽。
    王道中 【 王大坤】
    按《无为州志》:王道中,洪武间太医院选医。曾孙大坤,太医院医官。万历十年,夏大旱,掌州事查志文檄大坤施药,全活无算。
    韩(上矛下心)
    按《医学入门》:韩(上矛下心),号飞霞道人,明初蜀之泸州人。少为诸生,因不第,褫缝掖,往峨嵋山访医。杨升庵太史称之曰:真隐世传道人也。着《医通》二卷。
    沙金
    按《医学入门》:沙金,字廷玺,号杏轩,明初仪真人。以医济人,不责其报,贫甚者,或反给资。其子稷登第,赠工部主事。
    沈贞
    按《昆山县志》:沈贞,字士怡,业精于医,志在济人,未尝嗜利。患伤寒难治,因以仲景论为主,取李浩《或问》,郭雍《补亡》,由汉迄今,凡论伤寒者,集而为专书,名曰《伤寒会通》。吴下诸医,谓其补仲景之未备。
    许律
    按《昆山县志》:许律,宇用韶,元医学教授矩之长子,得世传之秘,凡人疾所不能疗者,必之用韶求治,一经诊视,其死生如决蓍龟。弟度量俱世其业。
    董伯儒
    按《昆山县志》:董伯儒,与许用韶,为内外兄弟,而医之学,同出一门。伯儒淳质无伪,脉药甚精,授医学训科。子士源克造其奥,能声着于远近。士源之孙愚,字汝颜,尤深于脉理,投剂无弗效者,乡人呼为董一贴。
    倪维德
    按《明外史》本传:倪维德,字仲贤,吴县人,袓父以医显。维德幼嗜学,已乃业医,以《内经》为宗,病大观以来,医率用裴宗元、陈师文《和剂局方》,故方新病,多不相合,乃求金人刘完素、张从正、李杲三家书读之,出而治疾,无不立效。周万户子八岁,昏眊至不识饥饱寒暑,时以土炭自塞其口。维德诊之曰:此慢脾风也。脾藏智,脾慢则智短,急以疏风助脾剂投之,即愈。顾显卿右耳下生瘿,大与首同,痛不可忍,更数十医莫能治。维德曰:此手足少阳经受邪也。煮药饮之,踰月而愈。刘子正妻病气厥,或哭或笑,人以为祟所凭。维德曰:两手脉俱沉,胃脘必有所积,积则痛。问之果然。以生熟水导之,吐痰涎数升而愈。盛架阁妻左右肩臂奇痒,延及头面不可禁,灼之以艾,则暂止。维德诊其左脉沉,右脉浮且盛,曰:此滋味过厚所致也,投以剂旋已。林仲实以劳得热疾,热随日出入为进退,暄盛则增剧,夜凉及雨则否,如是者二年。维德曰:此七情内伤,阳气不升,阴火渐炽,故温则进,凉则退。投以东垣内伤之剂,其疾立止。他所疗治多类此。常言刘张二氏多主攻,李氏惟调护中气主补,盖随时推移,不得不然。故其处方不执一说。常患眼科杂出方论,无全书,着《原机启微》,又校订《东垣试效方》,并刊行于世。洪武十年卒,年七十五。
    按《古今医统》:倪维德,究轩岐之旨,活人甚多。乃订新安张季明《医说》,演《灵枢》、《素问》、《原机启微》等论行世。
    按《苏州府志》:倪维德,字仲贤,先为大梁人,徙居吴,世以医鸣。维德少受尚书于汤碧山,奇其才,劝之仕,曰:爵禄以济物,然有命焉,不可幸致,不若绍承医学以济吾事。于是取《内经》,研其奥旨,欣然曰:医之道尽是矣!操心仁厚,来谒即赴,窭人抱疾求治,维德授药兼畀烹器。客问曰:药可宿备,瓦缶亦素具乎?维德指室北隅,盖积数百枚。晚建别墅敕山,自号敕山老人。
    赵良仁
    按《苏州府志》:赵良仁,字以德。少试吏宪司,即弃去,从丹溪朱彦修学医,治疗多有奇效,名动浙西东。所著《医学宗旨》、《金匮方衍义》并《丹溪药要》等书。张氏据吴,良仁挈家去浙,后复来吴,占籍长州,以高寿终。
    潘仁仲
    按《无锡县志》:潘仁仲,袓传之,在元为常州路医学学录;父进德,本州岛医学提举。仁仲,杨铁崖门人,本州岛医学教授,居营桥作容膝轩,与倪云林、张居贞辈游,晚以高年应诏。子克诚,永乐中召为太医院医士,与王达、钱仲益友善。克诚子韫辉,尤妙针灸,官训科。
    雷伯宗
    按《建安县志》:雷伯宗,名勋,以字行,幼读书明医,尤精于小儿科。洪武间,授医学正科,卒年八十四。着有《千金宝鉴》,得其旨者,用之辄效。子野僧,亦明医,为郑府良医。
    滑寿
    按《明外史》本传:滑寿,字伯仁。先世襄城人,徙仪真后,又徙余姚。幼警敏,好学能诗。京口王居中,名医也,客仪真,寿从之学,授以《素问》、《难经》,寿卒业,乃请益曰:《素问》详矣,独书多错简,愚将分藏象经度等为十二类,抄而读之。《难经》又本《素问》、《灵枢》,其间荣卫脏腑,与夫经络腧穴,辨之博矣,而缺误或多,愚将本其义旨,注而读之何如?居中跃然曰:甚矣,子之善学也,速为之。寿晨夕研究,参会张仲景、刘守真、李明之三家,既学针法于东平高洞阳,尽得其术。尝言人身六脉,虽皆有系属,惟督任二经,则包乎腹背而有专穴,诸经满而溢者,此则受之,宜与十二经并论。乃取《内经》骨空诸论,及《灵枢篇》所述经脉,着《十四经发挥》三卷,通考隧穴六百四十有七。他如《读伤寒论抄》、《诊家枢要》、《痔瘘篇》及采诸书本草为《医韵》,皆有功于世。故所至人争迎致,以得其一言定死生为无憾。晚自号撄宁生,江南北、浙东西,无不知撄宁生者。年七十余,容色如童孺,行步蹻捷,饮酒无算。既殁,天台朱某摭其治疾神效者数十事作传,故其所著述益有称于后。
    按《仪真县志》:滑寿,世为许襄城人,当元时,父袓官江南,自许徙仪真。寿性警敏,习儒书,日记千余言,操笔为文词,有思致,尤长于乐府。京口名医王居中,客仪,寿数往叩。居中曰:医袓黄帝岐伯,其言佚不传,世传者,惟《素问》、《难经》,子其习之!寿受读终卷,乃请于王,分藏象、经度、脉候、病能、摄生、论治、色脉、针刺、阴阳、标本、运气、汇萃,凡十二类,抄而读之。自是寿学日益进,所向莫不奇中。又究夫十二经走会属络流输交别之要,至若阴阳维蹻冲带六脉,虽皆有系属,而惟督任二经,宜与十二经并论,乃着《十四经发挥》,皆有功医学。多治验,所至人争延致,以得撄宁生一决生死为无憾。生无问贫富,皆往治不责报,遂知名吴楚间,在淮南曰滑寿,在吴曰伯仁氏,在鄞越曰撄宁生。
    按《浙江通志》:滑寿,医通神,所疗无不奇效。寿与宋僖为友,其诗雅健,元时曾乡举。按滑氏家谱,则刘基之兄弟也。基尝访之于余姚,留数月而去。其子孙散居余姚、武林,而武林为最盛。
    按《绍兴府志》:滑寿,医能决生死。一妇孕,患腹痛呻吟,隔垣闻其声。曰:此蛇妖也。砭之,产数蛇,得不死。又一妇临产而死,视之曰:此小儿手捉其心耳。砭之即苏,少顷儿下,大指有砭迹。姚人所传如此。寿与朱丹溪彦修齐名,所著有《难经本义》等书。今子孙为余姚人,知府浩是其孙。叶知府逢春云:寿盖刘文成基之兄,易姓名为医。文成既贵,尝来劝之仕,不应,留月余乃去。
    按《医学入门》:滑寿尝治妇人病小便濇,中满喘渴,脉三部皆弦而濇,医皆以瞿麦、栀、苓,滑利药而秘益甚。寿曰:水出高源,膻中之气不化则水液不行,病因于气,徒行水无益,法当治上焦。乃与朱雀汤倍枳、梗,长流水煎,一服而溲,再服气平而愈。治一妇人年六十余,亦病小便秘若淋状,小腹胀,口吻渴,脉沉且濇。寿曰:此病在下焦,阴火盛而水不足,乃以滋肾丸遂愈。治一妇人有孕九月,病滞下,日五七十起,后重下迫。寿以消滞顺气丸药下之愈,而孕不动。《素问》曰:有故无殒也。治一妇人经水将来三五日前,脐下痛如刀刺,寒热交作,下如黑豆汁,既而水行,因而无孕,两尺沉濇欲绝,余部皆弦急。寿曰:此下部寒湿邪气搏于冲任,冲主血海,任主胞胎,为妇人血室,故经事将来,邪与血争如此,宜治下焦。遂以辛散苦温理血之药,令先经期日日服之,凡三次愈。治一人因心高志大,所谋不遂,怔忡善忘,口淡舌燥,多汗,四肢疲软发热,小便白浊。诸医以内伤不足,进鹿茸、附子。公视其脉虚大而散,此思虑过度,少阴君火为患耳。夫君火以名,相火以位,相火代君火行事,相火一扰,能为百病,况少阴乎?用补中益气、朱砂安神丸,空心则进坎离丸,月余而愈。治一孕妇病欬痰气逆,恶寒,咽膈不利,不嗜食浃旬,脉浮紧,形体瘦。寿曰:此上受风寒也。投以辛温,生津液,开腠理,散风寒,而嗽自止。治一妇人暑月身冷自汗,口干烦躁,欲卧泥水中,脉浮而数,沉之豁然虚散。寿曰:脉至而从,按之不鼓,为阴盛格阳证,得之饮食生冷,坐卧风露。乃与元武汤冷饮,三服而愈。治一妇人病寒疝,自脐下上至心,皆胀满攻痛,而胁痛尤甚,呕吐烦满,不进饮食,两手沉结不调。寿曰:此由寒在下焦,宜急攻其下,无攻其上。为灸章门、气海、中脘,内服元胡索、官桂、胡椒,佐以茴木诸香、茯苓、青皮等而愈。
    吕复
    按《明外史》本传:吕复,字符膺,鄞人。少孤贫,从师受经,习词赋。后以母病求医,遇名医衢人郑礼之于逆旅,遂谨事之,因得其古先禁方,及色脉药论诸书,讨求一年,试辄有验。自以为未精,尽购古今医书,晓夜研究,务穷其阃奥,自是出而行世,取效若神。其于医门羣经,如《内经》、《素问》、《灵枢》、《本草》、《难经》、《伤寒论》、《脉经》、《脉诀》、《病原论》、《太始天元玉册》、《元诰》、《六微旨》、《五常政》、《元珠密语》、《中藏经》、《圣济经》等书,皆有辨论。前代名医,如扁鹊仓公、华佗、张仲景、孙思邈、庞安常、钱仲阳、陈无择、许叔微、张易水、刘河间、张子和、李东垣、严子礼、王德肤、张公度诸家,皆有评骘。所著有《内经或问》、《灵枢经脉笺》、《五色诊奇胲》《五色诊奇胲》 原作《五色诊奇眩》,按《史记》淳于意传有五色诊奇咳术之语,据《说文》:奇侅,非常也。段注:侅为正字,咳、胲、賌乃假借字也。眩当为胲之误。、《切脉枢要》、《运气图说》、《养生杂言》、《脉绪》、《脉系图》、《难经附说》、《四时燮理方》、《长沙伤寒十释》、《松风斋杂着》诸书。浦江戴良采其治效最著者数十事为医案。晚年自号沧洲翁,历举仙居临海教谕、台州教授,皆不就。
    按《古今医统》:吕复,四明人,博学精医,有异见,凡有奇病,辄以奇方治之无不愈。时一人两目视物皆倒植,求疗于复。询其由,大醉后得大吐,须臾而目视则倒。复诊其脉,左关浮促,知其饮酒大吐,上焦反复,以致胆腑颠倒,视物则然。法当吐以正其气,遂用藜芦瓜蒂散以涌之,后则复吐而愈。
    按《医学入门》:吕复为吕东莱之后,以母病,攻岐扁术。治一女孩,病嗜卧,面颇赤而身不热,医以慢惊治之,兼旬不愈。复诊其脉,右关独滑而数,他部大小等而和,曰:此女无病,关滑为有积食,意乳母嗜酒,酒后辄乳,故令女醉,非风也。及诘之,果然。遂以枳壳、葛花,日二三服而愈。治一伤寒,人静脉伏,又无舌胎,而两颧赤如火,语言不乱。复曰:此血为热搏,气无所依,必大发斑而后脉出。及揭其襟,赤斑烂然。即用化毒汤,继投承气汤下之,顿愈。发斑无脉,长沙未论,复以意消息耳。治一妇人病喘不得卧,气口盛人迎一倍,厥阴弦动而疾,两尺俱短而离。复曰:得之毒药动血,以致胎死不下,奔迫而上冲,非风寒作喘也。乃用催生汤倍芎、归,煮二三盏服之,夜半果下死胎,喘止而愈。治一人下利完谷,脉两尺俱弦长,右关浮于左关一倍,目外眦如草滋。盖肝风传脾,因成飧泄,非脏寒所致。以小续命汤损麻黄加朮,三五服而愈。治一室女经闭五月,腹大如有孕。复诊之,面色乍白乍赤者鬼也,非有异梦则鬼灵所凭耳。乃以桃仁煎下五七枚而愈。治一人偶搔腘中疥,出血如泉不止,复视时已困极,无气可言,脉惟尺部如丝,他部皆无,乃以四逆汤加荆芥、防风,其脉渐出;更服十全大补一剂遂痊。治一见杀人惊风入心,疾作奔走,不避水火,或哭或歌,脉上部皆弦滑,左部劲于右。复曰:乃痰溢膻中,灌于心包,因惊而风缠五脏耳。即为吐痰一斗许,徐以惊气丸服之而愈。治一人嗜酒善食,忽溲如脂,脉两手三部皆洪数,而左寸尤躁。复曰:此三阳病,由一水不胜五火,乃移热于小肠,不癃则淋。乃以琥珀、滑石、石膏、黄柏清之;继以龙胆,辰砂末拌,柿蘸食方寸匕,即愈。治一人因惊恐飧泄弥年,众皆谓休息痢,治以苦坚辛燥弗效。复诊其脉,双弦而浮,非饮食劳倦所致,乃惊风也。肝主风,故虚风日甚,困肝而成泄。当平肝太过,扶土不及,其泄自止。乃用黄牸、牛肝,和以攻风健脾之剂,服之逾月而愈。治一妇癃病小腹痛,众以为瘕聚。复循其少阴脉,如刀刃之切手,胞门芤而数,知其阴中痛,痈结小肠,脓已成,肿迫于玉泉,当不得前后溲,溲则痛甚,遂用国老膏如将军、血竭、琥珀之类攻之,脓自小便出而愈。治一贵客患三阳合病,脉皆弦长,以方涉海为风涛所惊,遂吐血一升许,且胁痛烦渴谵语,适是年岁运左尺当不应,诸医以为肾绝。复曰:此天和脉,无忧也。遂投小柴胡减参加生地半剂;后俟其胃实,以承气汤下之,得利而愈。治一人伤寒踰月,既下而热不已,胁及小腹偏左肿满,肌肉色不变。俚医以为风经四旬,其毒循宗筋,入睪丸,赤肿若匏子。疡医刺溃之,而胁肿痛如故。复诊尺中皆数滑而芤,脉数不时则生恶疮,关内逢芤则内痈作,其胁之肿,乃痈作肿。经曰:痈疽不得违时,亟下之,慎勿晚。乃与云母膏作丸,衣以乳香,而用硝黄煎汤送下之,下脓五升,明日下余脓而愈。
    按《宁波府志》:吕复之先,河东人,徙鄞,因家焉。幼孤贫,依母氏读易书,习词赋。后以母病攻岐黄术,历试有验。浙省平章左答纳失里在帅阃,病无寐,心悸神慑,如处孤垒而四面受敌,虽坚卧密室,睫未尝交也。召复诊,云:左关之阳浮而虚,察其色,少阳之支外溢于目,胆虚而风乘以入,故无寐。因投禁方乌梅汤、抱胆丸,日再服,遂熟睡,比寤,病如脱。其神效类如此。
    刘勉
    按《苏州府志》:刘勉,字仲勉,世为疡医。至元间,以大臣荐,召为尚医,食太医禄,入侍帷幄,出随扈从,被遇特加;寻省台交举,授保冲大夫,江浙官医提举。洪武中,以名医召至京,以老病放归,终于家。生平视病者,平等如一。遇颠连无告者,且赈给之。尝曰:富者我不利其所有,贫者我不倦其所求。时以为进乎道者。
    王德文
    按《旌德县志》,王德文,精通方脉,本县以明医荐送部,考试中式,授医学官。
    廖寿山
    按《福建通志》:廖寿山,建宁人,业轩岐术,以活人为心,而不利其直,远近德之。
    王履
    按《明外史》本传:王履,字安道,昆山人。学医于金华朱彦修,尽得其术。尝谓张仲景《伤寒论》为诸家袓,后人不能出其范围。且《素问》云伤寒为病热,言常而不言变,至仲景始分寒热立辨,然义犹未尽,乃备常与变,作《伤寒立法考》。又谓阳明篇无目痛,少阴篇言胷背满不言痛,太阴篇无嗌干,厥阴篇无囊缩,必有脱简,乃取三百九十七法,去其重复者,得二百三十八条,复增益之,仍为三百九十七法。极论内外伤经旨异同,并中风中暑辨,名曰《泝洄集》,凡二十一篇。又着《百病钩元》二十卷,《医韵统》一百卷,学医者宗之。履工诗文,兼善绘事。尝游华山绝顶,作图四十幅,记四篇,诗一百五十首,为时所称。自滑寿、葛干孙、吕复、周汉卿辈,及履,皆元末人,至明初始卒。
    按《古今医统》:王履,昆山人,字安道。学究天人,文章冠世。极探医源,直穷奥妙,推演东垣之旨,着内伤余义,名曰《[氵(广屰)]洄集》;又备常与变,作《伤寒立法考》;又有《医史补传》、《百病钩元》、《医韵统》。书所存者,惟《伤寒》、《[氵(广屰)]洄》而已,《钩元》、《韵统》,则未之见也。使二书俱存,其有补于医道,又岂小哉?顾其真书沦没,而《脉诀钤法》等伪书行世,岂大不欲后世斯民跻于寿域也耶?
    按《苏州府志》:王履尝作《标题原病式》一卷,洪武初为秦府良医正,卒祀乡贤。
    石逵
    按《绍兴府志》:石逵,字良仁,诸暨人。洪武中以辟荐至京师,会诸王有疾,近臣或言逵善医,诏视之,有效,自是遂以医显。后为御医院使,戴元礼甚推重之。
    韩昌
    按《平阳府志》:韩昌,洪洞人,世以医相传,德厚心慈,医不计赀,人多重之。时且推车者卧道,怜之,诊脉知寒,移暖屋药之,汗愈。及行,资以粥米,其人叩谢曰:愿公多寿生贵子。洪武初,避兵岳阳山中,异人授秘术,医病不诊视,一见即知生死。远方至者,知为某来,药之辄效。有不可者,教以预后事,其言悉应,时称神医。孙肃七成误吞铁钉,举家皆忧,昌曰:无妨!三年后钉当出,他日且生贵子,大吾门。后钉果从胁下出,固无恙,已而生忠定公,文官至户部尚书加太傅,谥忠定,赠昌如其官,其言果验。且曾孙三世甲第,亦天之报厚德云。
    吴宏道
    按《嘉兴府志》:吴宏道,义士森之曾孙,业医显名,每疗疾辄愈,愈则令种竹一竿,寻至巨万,遂号其地曰竹所。洪武初,尝召至京师,擢御医。子继善,仕至黄门给事。
    唐协极 【 唐归极 唐遵极】
    按《太平府志》:唐协极,字纯谷,贵卿后裔也。世业医,至协极术愈精,求诊切者日以百计,贫不受药值,遇笃疾,活以参、附,人不知也。弟归极、遵极益著名。明初,直指毛九华镇将张天禄,每感重疾,归极应手而瘥。后张移镇吴淞,疾复作,舟迎,病者裹粮从之。至今大江南北称名医者,惟知太平唐氏云。归极、遵极乡饮宾。
    濮镛
    按《江南通志》:濮镛,字景鸣,太平府人。世以眼科名,着《杏庄集》。授良医副,进修职郎。子琰领顺天乡荐。孙韶庶常。
    周汉卿
    按《宋濂集》:予闻松阳周君汉卿,以医名者久矣。一日,予壻郑叔韡复来青萝山中,述其详曰:周君之医精甚,他固不能知,姑即士君子所常道者言之。括苍蒋仲良,左目为马所踢,其睛突出,悬如桃。羣工相顾曰:是系络既损,法当瞽。周君笑而不答,以神膏封之,越三日,目如初。华川陈明远患瞽者十龄,百药屡尝而不见效,自分为残人。周君视之曰:是瞖虽在内,尚可治。用针从眦入睛背,掩其瞖下之,目歘然辨五色,陈以为神。武城男子病胃痛,当痛不可忍,嚼齿刺刺作声,或奋掷乞死,弗之得。他医用大攻汤治,皆不愈。周君以药纳鼻窍中,俄大吐,吐出赤虫尺余,口眼咸具,痛即止。东白马氏妇有孕,历十四月不产,形瘠尩且黑。周君脉之曰:非孕也,乃为妖气之所乘耳。以药下之,一物如金鱼,疾旋已。永康应童婴腹疾,恒痀瘘行,久不伸。周君解裳视之,气冲起腹间者二,其大如臂。周君刺其一,魄然鸣;又刺其一,亦如之。稍按摩之,气尽解,平趋无瘘行。长山徐妪遘惊疾,初发手足颤掉,褫去裳衣,臝而奔,或歌或哭,牵拽如舞木偶。粗工见之吐舌走,以为鬼魅所惑。周君独刺其十指端出血,已而安。虎林黄氏女生瘰疬,环颈及腋凡十九窍,窍破白渖出,右手拘挛不可动,体火热。家人咸忧,趣匠制棺衾。同君为剔窍母,深二寸,其余以火次第烙,数日成痂,痂脱如恒人。于越杨翁,项有疣,其巨类瓜,因醉仆阶下,疣溃,血源源流。凡疣破,血出弗休,必杀人。他医辞不进。周君用剂掺其穴,血即止。义乌陈氏子,腹有?隐起,扪之如罂,或以为奔豚,或以为症瘕。周君曰:脉洪且芤,痈发于肠也。即用燔针如筴者,刺入三寸余,脓随针射出,其流有声,愈。诸暨黄生背弮曲,杖而行,人以风治之。周君曰:非风也,血濇不通也。为刺两足昆仑穴,顷之投杖而去。其医之甚精如此。缙绅先生,宜有以扬之褒之,敢以序文为请。余惟古之神医,一拨见病之应,因五脏之输,乃割皮解肌,决脉结筋,搦髓揲荒,爪幕以为治,所谓炼精易形者也,今则人谁知之?其次则汤液醴酾,镵石挢引,按抚毒熨之法耳。是法亦绝不传,其仅存于世者,往往不能用,用或乖戾,以致夭札而伤生者多矣。夫医者民命所系,一投丸之间,一授针之际,则安危由此而分,何可不致谨于斯耶?昔司马迁立仓公列传,其所治自齐侍御史而下,凡十有余人,皆历疏其病状,辞虽繁而不杀者,其意盖有见于此也。余敢窃取斯义,备以叔韡所述,序次成文,以遗周君,又安知他日修史传者,无采余之言哉?余耄矣,且有脾祸,日吐涎二三升,蔓延将四稔,叔韡尚邀周君以起余之疾者乎?
    许谌
    按《苏州府志》:许谌,字符孚。其先銮江人,南渡来居娄东。少从王履游,深造医道,自号娄愚。壻陶浩,字巨源,传其业,亦有名。
    郝志才
    按《凤阳府志》:郝志才,凤阳县人。深明医理,明初召为太医院判。高皇帝诏云:前郝志才医行濠梁,时朕病笃,志才针以调其气,药以理其中,以当时言,不过回一微命耳,今则君命也,故职医官终年。今寿高,特敕子代,令致仕。
    陶浩
    按《太仓州志》:陶浩,字巨源,世居太仓。少攻学,馆于许氏,传元孚业,能数起奇疾,远近闻其名,求疗者日至。素清俭有士行,乡人至今称名医必曰巨源。按《涌幢小品》云:陶浩明于医,年中丞客之,一夕,持溺器闪挫,明日告归,泣曰:肾系绝,不出七日矣。归及门而死。
    王立
    按《金华府志》:王立,字与权,性至孝,亲有疾,衣不解带,汤药必亲尝。曰:人子不可以不知医,惟理学既讲之素,则取术于医,自无所难。故其医鲜有及之者,活人甚众。明袓初入金华,即召儒医而得与权,与之语,大喜。问及家事,即对曰:臣人口未知存亡,何敢及家事?惟愿号令军不扰攘,市不易肆。上闻其言,亟遣使特给号令,赴与权家,时家人男女二十余口,俱提挈所有,抱婴儿投溺本家井中。冬月井涸,使臣乃仓皇于井中取出,俱将不死,咸以为孝亲济物所致。
    周观道
    按《金华府志》:周观道,字景暹,精于医术,与浦江戴原礼同时著名。事父母尽孝,人咸称为全孝先生。洪武辛已,以医荐授鲁府良医正。年八十六,乞归省墓,王甚敬爱之,亲制诗文及书全孝一二大字以赐之。
    俞用古
    按《浙江通志》:俞用古,新昌人。有病人危笃,延用古治。一人无病,欲试其术,亦入账中,俟病者诊毕而后求诊。用古曰:初诊者可治,次诊者必死。主人大笑之。已而果然。王氏数口忽哑,用古问其所嗜,曰雉。用古曰:我知之矣,以姜汁饮之,立愈。盖雉多啄半夏,其毒在内故也。一女子欠伸,两手直不能下。用古曰:须灸丹田,因灼艾诈解其裙带,女子惊护之,两手遂下。
    刘琮玉
    按《鄱阳县志》:刘琮玉,字润芳。貌修颀,涉猎书史,能诗,以医隐,其术多奇,往往起人于死,不责报。事母孝,交友重然诺,襟度高旷,所与游皆一时名士。郡守陶安雅重之,每谓其懿才洁行,几为医所掩,为赋积善堂长歌。润芳所著有《清华集》。其后五叶科第,而参政烈都御史城显著。
    刘浩
    按《畿辅通志》:刘浩,仪封人。从太袓取张士诚有功,授都指挥,不受,愿就医。随徐武宁调理军士,遂家山海。为医审慎,不轻试药饵。
    孙理
    按《桐庐县志》:孙理,坊郭人,洪武间以医术授御医。
    沈绎
    按《医学入门》:洪武中,肃王嗜乳酥获痰疾,沈绎乃与饮浓茶数碗,荡涤膈中而愈。
    徐富
    按《凤阳府志》:徐富,善乡人,通医理。元末避乱,采药金刚台山中。明洪武间,起大医院,指到生春,识者谓前身卢扁,当世岐黄也。
    刘纯
    按《陕西通志》:刘纯,字景厚。洪武中,居咸宁,博学,工文辞,喜吟咏,深明医道。作《医经小学》、《寿亲养老补遗》、《伤寒治例》、《玉机微义》等书。
    倪居敬 【 徐镇 蒋正斋】
    按《杭州府志》:倪居敬,父垕,疡医巨擘,敬承家学,及诸家方论,除教授至保冲大夫,命同知江浙财赋,以非其职不受也。民避兵露宿,而疫者借借,全活无算。治他奇疾,尤立效。开平王迎至厚酬之。后游湖山以终。时有中和堂潘氏,滋德堂徐氏。除之子镇,少年活人独多;而镇之友蒋正斋知病虚实,亦有名于时。
    余廷瑞
    按《福建通志》:余廷瑞,晋江人。世业医,至廷瑞而医学愈精,得张长沙五运六气之妙,用药鲜不效者。洪武中,荐授郡医学正科。闽郡郑定、庐陵胡广尝为赋橘井秋香诗,以美其术。
    杨文德
    按《饶州府志》:杨文德,乐平万全乡人。攻医,精《内经》太素脉。明初征诣太医院,洪武戊寅乞归田里,明袓御书种德二字赐之。舟抵饶城,医者刘宗玉延之,文德为讲岐黄心法,以太素授之。紫极宫道士朱姓者疾,文德诊之曰:不数剂愈。朱以银饮器谢之,文德却不受,中途长啸。时宗玉子烈,因问其啸之故,文德曰:明年春肝木旺,脾土受克,至期果死。黄复昌疾,文德诊之曰:一剂即瘥。官贵脉旺,秋当入仕,寻以荐授丹阳令。余皆类此。所著有《太素脉诀》一卷。
    高道者
    按《饶州府志》:高道者,不知何许人,得长桑君禁方,当明初挟技游银阳。一日,值柩于途,咨之乃孕妇丧也。道者验其遗衣血,曰:此犹未死。启棺视之,一针遂苏。俗惊传以为道者能起死人也,以比秦越人。今传其小儿方术,无不验者。
    殳珪 【 钱萼】
    按《嘉兴府志》:殳珪,字廷肃,魏塘人。精于医,治疾有奇验。一妇妊及月,卧不语,众医敛手。珪曰:此《内经》所谓瘖者,不药当自愈。又有男子请诊,曰:此疾不致死,然脉无生理,过三日当投剂。期内忽溺死,人咸异之。珪赘袁祥为壻,祥博洽高旷,不屑为医,珪以秘经授之曰:此不可无传也。祥曰:建文御极四年,不修实录,忠臣死事,泯没抚传,医经特琐琐耳。时祥生女十余岁,遂择钱萼为壻,使受灸术。而己薄游南都,遍寻博采,作《革除私记》四卷、《建文编年》四卷以归。萼遂精医,有声吴越,尝手辑《医林验海》一编,凡四十卷。子昞与晓,孙贽,能世其业,晓兼工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