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中医

<- 上一篇 下一篇 ->

银翘散

    连翘30克、银花30克、苦桔梗18克、薄荷18克、竹叶12克、生甘草15克、荆芥穗12克、豆豉15克、牛蒡子18克。
    上药「杵为散,每服18克,鲜苇根汤煎,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煮。肺药取轻清,过煮则味厚而入中焦矣。病重者,约二时(4小时)一服,日三服,夜一服。轻者三时一服,日二服,夜一服。病不解者,作再服。盖肺位最上最高,药过重,则过病所,少用又有病重药轻之患,故从普济消毒饮时时轻扬法。」
    以上是《温病条辨》银翘散用量、制法、煎服法的原文介绍。但现在临床上常把银翘散作为汤剂水煎服。今把作汤剂用的处方剂量介绍如下,供参考:连翘9~12克,银花9~12克,桔梗6~9克,荆芥6~9克,薄荷3~5克(后下),竹叶6~9克,生甘草3克,牛蒡子9克,淡豆豉9克,芦根15克,水煎服。
    本方为辛凉平剂,可广泛地用于温病初起,邪在肺卫的证候。主治太阴风温、温热、温疫、冬温初起,但发热不恶寒,口渴咽痛,头痛咳嗽,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之证。或初起时微恶风寒,如伤寒太阳表虚证,经服用桂枝汤后,恶风寒全无,仍有发热、口渴、咽痛、咳嗽等症者。
    本方以银花辛凉解表,连翘清热解表,共为主药;荆芥、薄荷、豆豉辛凉发散,透邪外出,为辅药;牛蒡子辛凉散风,桔梗宣肺疏解,配生甘草入上焦更能利咽解毒,竹叶轻清,清热除烦,共为佐药;芦根甘寒入肺,清热生津为使药。诸药共达辛凉解表、清热解毒之功,为临床常用方剂。
    温病误用汗法汗不出,而发疹者,可用本方去豆豉加细生地12克、丹皮9克、大青叶9克、玄参30克治之。此证禁用升、柴、羌活、白芷、葛根、三春柳等。
    无汗头痛者,可重用荆芥、薄荷,再加菊花、白蒺藜等以疏风散热、清利头目。多汗口渴者,可重用银花、连翘,少用荆芥、薄荷,并另加生石膏、知母、天花粉等。如挟湿邪而出现胸闷、呕恶、舌苔厚腻、食欲不振者,可加藿香、佩兰(鲜者更好)等。
    太阴伏暑(头痛微恶寒,面赤烦渴,舌白脉濡而数),舌白、口渴、无汗者,本方去牛蒡,加杏仁9克、滑石12克。舌赤、口渴、无汗者,本方加生地18克、丹皮12克、赤芍12克、麦冬18克主之。舌白、口渴有汗、或大汗不止者,本方去牛蒡、芥穗,加杏仁9克、生石膏20克(先下)、黄芩9~12克。
    肺受疟邪,逆传心包络而热多昏狂,谵语烦渴,舌赤苔中黄,脉弱而数,名曰心疟,应用加减银翘散(连翘10克,银花9克,元参5克,麦冬5克,犀角5克(现改用水牛角),竹叶3克。共为粗末,每服15克,煎成去渣,点荷叶汁二三茶匙,日3服)(《温病条辨》)。
    银翘散与银翘汤(银花15克,连翘9克,竹叶6克,生草3克,麦冬12克,细生地12克)均用于治疗温病,但银翘散主治太阴温病,但热不恶寒而渴者;银翘汤则主治阳明温病,下后无汗,脉浮者。 我常以本方随证加减作汤剂煎服,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急性扁桃体炎、麻疹初起发热等,屡获良效。我加减的药方如下:银花12克,连翘12克,桔梗6克,薄荷5克,生甘草3克,芥穗9克,玄参15克,生地15克,炒黄芩10克,大青叶10克,射干10克,水煎服。 流行性脑膜炎初起时,常常表现出头痛、发热、口渴、脉浮数等邪在卫分的温病证候,这时也可用本方加减治疗。我常用银花12克、连翘15克、荆芥穗10克、薄荷6克(后下)、菊花10克、大青叶20克、玄参20克、蒲公英30克、炒黄芩10克,随证加减进行治疗。身有汗而热不退者,加生石膏35克(先下)、知母10克、天花粉12克;头痛项强者加葛根15~20克、羌活9克,银花改为18~25克,恶心呕吐者,加佩兰10克、竹茹9克、清半夏10克。
    头痛、恶寒、发热、不口渴、脉不数者,忌用本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