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中医

<- 上一篇

痰医案

    余近地十余里黄袍岭,孙氏之女,出嫁甫周年,左项 核,突起如覆碗。大小四十余粒,溃破者口深三四分,血水淋漓。每溃破时,辄昼夜呼号。其右项核大者如鸡卵,小者亦十余粒。先遇医士,以药止痛,用刀将大核刳出。坚硬异常。外层如骨,用斧捶破,内系玉白粉。
    是时尚止数枚,后愈发愈多,女父母咸以为不治之症。乃闻之余故人刘开甲,延至女家,余诊其脉息曰:此瘰 之最重者,幸未成虚劳,尚可为力,然非数月,不能痊愈。是时女父母只求生全,比喜曰:若能治好,虽一年半载,亦可专心待诊,有所禁忌,一根据余言。每七日即遣肩舆来迎。至三四星期,脓血干而溃口渐收,至月余,已消去大半,后未及两月,照内外治法,循序施用,项上各核,渐次消灭。因服归脾丸、养荣丸之类,人事撤消,次年即产一子。
    余散步鄂垣平湖门外,见一妇人,在船抱三四岁小孩,号啼不止,因询之。妇人曰:小儿昨夜不知患何症,先发寒热,啼号达旦,双手向喉间扬拂不止,喉间颇见红肿,两旁各有核一枚,现已声嘶力竭,无可挽回。余曰:是名铁门拴,为痰子之一,不速治,则喉关紧闭,气息不通,可急取麻油、灯草,先行外治之法,用火攻后,小儿哭能出声。余曰:已救治而无妨矣,复以天葵子三钱,和冰糖蒸饮,二三日而愈。
    余同学张次野之如夫人。癸丑岁,次野居省城候补,其如夫人随之。患瘰 重症。余是时居省议会,次野乃邀诊视。云已怀孕五月,见左右耳门下,皆有核起如鸡卵,沿颈小核如棋子者二十余粒,下 一核,破溃,饮茶水则流出,两手肘骨内外,又有核如鸡卵者四五枚。余诊其脉,沉数而滑,曰此瓜藤 也,尚可为力。外用火攻,内用清凉之品,固胎解郁,方中稍与胎有妨碍者,即除去之。两星期后,下 肉生,饮食如常,而两肘骨间数核,消去十分之七。又患白喉症,误服他医之药,致通宵不寐。余曰:白喉症亦忌辛燥发表之剂,犯之所以危险。乃仍服余方,复眠食如常,每星期用火攻一次,未尝间断,方以开郁补脾安胎养血为要,近两月而愈,是冬曾产一男。
    余内兄,其如夫人因正室壶威过重,另居别墅。愁病交萦,遂项生瘰 ,左右各一。余诊其脉短而涩乃曰:此筋 也,由忧愁所致,宜先解其郁,再治其病。后治月余,肿核全消,了无痕迹。然忧思未解,病源难清,后年余竟以咯血虚火之症而没。诗云:女子善怀。又曰:言采其芒。芒即贝母,能化痰开郁,故贝母亦治痰症之要药,而女子尤相宜也。
    县城内潘氏面坊,一女年十六七,项下患瘰 数枚。余延医已消大半,每嘱其戒食面包等,初尝记忆,后其母以病久未痊,听他医之言,不戒口味,且日以面包与其女食之,余亦有事往麻邑,及下年至县,询其邻里,云其女已因是病而逝世者月余矣!噫!若潘氏妇者,何其爱女之浅耶。
    余族孙妇,项下患瘰 数枚,大如鸡卵。余延医数次,未能全愈。余询其故,乃曰:其婿不肯雇替女工,而家常操作,洗衣淘米,冷水不能禁用,致不能愈。余屡劝,而族孙终不听,后数月复来求延医,是时潮热骨蒸,逆经咯血,痨瘵已成,溃破处流脓汁不止。余曰:事不可为矣,无从补救。未及半月而毙。
    小儿,方在襁褓,其母负至余家求治。然仅耳门下一核,余用外治法,以为计日可愈。
    后三四日,其母复来,曰:红肿如常,且日夜啼哭,未知若何?余曰:汝禁洗冷水否?伊芳曰:已禁之,惟用菜油炒鲜菜,且减少用之,以为无害于病,不图若是之相反。余曰:物之害人,岂在多乎?仍旧施治,嘱禁冷水菜油等物,果数夕而愈。故凡食乳小儿,其母即宜戒净,治病自无阻滞。
    农家子,年十四,腰眼起一核,大如鸡卵,不红不肿,右臀上一核,大如覆碗。起时寒热交作,红而且肿。余曰:此缠腰痰与煨督痰也。治近半月,将欲全愈,是时酷暑如蒸,夜坐檐外纳凉,将近半夜,肿痛交作,大热不退,次晨,其父负之而述其故。予曰:此夜为露水所伤,复如前治法,兼投去湿之剂,多延两星期而愈。他如农人夏日,赤足为常,然用火攻后,足必着履,以防湿气冷水,免延医徒劳,医者不可不先告诫也。
    附 杨梅验方
    杨梅者,其疮三五成颗,红溃后状如杨梅也。病由西洋流传广东,彼遂绵延各省。有精化气化之不同,精化者,由交媾传染而得,先从二阴生疮,蔓延遍身,上至巅顶发际,凡有毛孔之处,初起小肉瘤,后渐痒溃,秽水时出,至缺唇烂额,残废死亡者不可胜计。气化者,由表面传染。如与有疮之人同衾共浴之例,其毒皆可传播。疮由上部先见,后亦延及满身。但毒较精化者稍轻,用药分量,亦可减少。中医向来治法,每用升药,致毒上攻,流弊百出,继以补品。毒愈内锢,攻之不可,下之不去,因而殒命者多矣。余之药力,得自麻邑程君,专以固脾泻毒为主,服之不但无弊,而脾健神清,发味均所不禁,刻期而愈,屡试屡验,诚妙方也。嗟嗟!每见青年有志之士,偶坠迷津,小则有妨健康,大则动关生命。得此亦苦海之舟航云,若东西各国,有医疗警察,防患未然,病院延医,医于既发,此病所以日见减少也。
    杨梅主治方
    土茯苓(二斤) 金银花(八两) 生苡仁(四两) 白藓皮(三两) 天花粉(二两) 当归尾(二两) 荆芥穗(五钱) 青连翘(一两) 白猪苓(二两) 建泽泻(二两) 陈槐角(四两) 车前子(二两) 焦山栀(四钱) 牛蒡子(五钱) 生甘草(四两) 净蝉衣(三钱) 威灵仙(二钱)宣木瓜(二两) 木防己(一两) 皂角子(十粒)
    以上各味,俱倾入锅内,用柴火煮三次,每次将渣滓用布沥干,后渣滓不用,将三次所煮之汁,共贮锅内,再用火熬,先武后文,以冰糖收成膏,置当风处,以米筛覆之。当茶日服数碗,下黑粪时,其毒始出,重者剂半而愈,轻者一剂可愈。其渣滓亦可煎水洗浴。惟禁面食与茶,以解茯苓故也,并不用敷药。若天时地气人事之不同,方中亦可酌量加减,是则医者,因时制宜,惟不可用参、茸、术、 、辛、附等药,使毒内锢,而不得出耳。近人有专用槐花数升煎汁,服之而愈者,亦去湿热除毒戾之一法也。
    附 喉蛾捷诀
    喉蛾一症,患者亦甚危险。每见发起时,咽痛流涎,内外红肿,重者喉关紧闭,呼吸难通,轻者亦疼痛不堪,不能饮食。救急惟用砭刺之法,即细料瓷器打碎,择有尖锋者,将筷子劈成四破,夹磁针于中,留锋尖于外,针后夹筷子处,用青线扎紧,以防针脱。令患者张口明亮处,再用筷子一只,伸入口内,将舌尖往下纳住,好视喉内:红肿者,实症也;白色者,虚症及白喉也。白色不可开针,红肿者为喉蛾,须用砭刺。然其间有紫筋者,血脉之实也,其上不可用针。其余红肿之处,用磁针轻轻刺破皮面二三点,以见血为度,再取温水嗽口,俟痰血吐出,再入吹喉散咽住,令勿吞下,后服祛痰化瘀之药,其愈甚速。惟药忌苦寒辛燥之品,及寒冷生滞之食物,犯之则缠绵难愈,尤忌发味火酒之类,患者不可不注意也。若少阴虚火上延,喉亦微痛,但不红肿,仲景有桔梗汤,临睡时服之甚验。至白喉一症,不但不可开针,尤忌辛燥发表之药,犯之危险难治,别有《白喉忌表抉微》一书,言之甚悉。
    吹喉散
    麝香(三厘) 冰片(五厘) 硼砂(飞) 青黛 荆芥炭 熟地炭(各一钱)
    共研细末,用喉枪送入喉内。如无喉枪,用小竹管吹入亦可。惟孕妇忌用。
    又方
    上青黛 制甘石 川贝母 直僵蚕 净乳香 净没药 飞月石(各一钱) 梅冰片(三厘)青鱼胆(一枚阴干)
    上共研细末,封固备用。
    喉蛾主治方
    当归尾 山豆根 白茯苓(各二钱) 粉甘草(五分) 牛蒡子 白桔梗 川贝母 陈广皮 鲜生地 生蒲黄 茜草 苏薄荷(各一钱)
    化痰逐瘀汤
    当归尾 浙茯苓 桃仁泥(各二钱半) 西赤芍 生枳壳 法半夏 陈广皮(各一钱)台乌药(三钱) 白桔梗 生甘草(各钱半)
    真谷酒一杯冲入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