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中医

<- 上一篇 下一篇 ->

黄芩

    为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 的根。味苦,性寒。入心、肺、胆、大肠经。功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主治:
    壮热烦渴、肺热咳嗽、湿热泻痢、黄疸、热淋、吐衄、崩漏、目赤肿痛、胎动不安、痈肿疔疮。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或研末撒。
    【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含黄酮类,其中以黄芩甙元(Bai- calein)、黄芩甙(Baicalin)为主要有效成分。并含汉黄芩素(Wogonin)、汉黄芩甙(Wogonoside)、和黄芩新素(Neobaicalein)等。
    亦含挥发性成分。挥发油中含有多种萜类、酸、酮、酚、内酯、醛、醚等。其中以苯乙酮(Aceto- phenone)、1-苯基-1,3-丁二酮(1-Phenyl-1, 3-butanedion)、棕榈酸(Palmitic acid)、油酸(Oleic acid)等含量较高。
    尚含14种氨基酸,其中脯氨酸(Proline)含量最高,约占80%以及苯甲酸、黄芩酶、β-谷甾醇(β-Sito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葡萄糖(Glucose)、蔗糖(Sucrose)、淀粉等。
    药理作用:
    1.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黄芩有较广的抗菌谱。 煎剂在试管内对痢疾杆菌、白喉杆菌、绿脓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感菌、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脑膜炎球菌、霍乱弧菌等均有一定程度的抗菌作用。醇提物对脑膜炎球菌及绿脓杆菌亦有效。曾有报道,黄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及霍乱弧菌的抑制作用较其他多种中草药为强。煎剂作喉头喷雾,对脑膜炎带菌者亦有效。煎剂对小白鼠实验性结核病有效,但对豚鼠则无效。煎剂与浸膏,对堇色毛癣菌、犬小芽孢菌、奥杜盎小芽胞癣菌等 10 多种皮肤真菌有抗菌效力。体外实验表明:黄芩煎剂与醇提取物能抑制钩端螺旋体,高浓度时有杀灭效果。煎剂与浸剂在试管内对流感病毒 PR8 株与亚洲甲型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并能减轻小鼠感染病毒后的肺部损伤和延长存活时间。
    有人认为:汉黄芩甙元在试管内对霍乱弧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抗菌作用,对伤寒杆菌和痢疾杆菌无效。抑菌试验结果表明:黄芩素有显著的抗菌作用,而汉黄芩素则抗菌效果不明显。体内试验证明,较高浓度的黄芩甙元能抑制阿米巴原虫的生长。炮制方法不同,黄芩的抗菌作用亦不同:生黄芩、冷浸黄芩对白喉杆菌、绿脓杆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等的抑制作用较煮、蒸的黄芩的作用弱;生黄芩、冷浸黄芩、烫黄芩中和白喉毒素的效价,亦比经过蒸、煮的黄芩为低。其原因可能与蒸、煮使酶遭到破坏有关。
    2. 解热作用 多数实验证明:黄芩有解热作用,其有效成分为黄芩甙元,作用稍强于安替匹林。对于伤寒混合菌苗引起的发热兔,口服黄芩煎剂(2g/kg )或注射 6%黄芩浸剂(4~6ml),有解热作用。对用酵母人工发热兔灌服煎剂、静脉或腹腔注射黄芩甙亦有解热效果。
    以后有人用伤寒混合菌苗发热兔重复实验,大剂量黄芩水煎剂(比上述报道静脉注射黄芩浸剂之量大4~30倍)口服或肌肉注射均未能证实有解热作用,如静脉注射则有轻微解热作用,此情况与静脉注射生理盐水一样,这种观点认为黄芩没有解热作用。黄芩提取物对正常家兔无降温作用。
    鉴于上述报道结果不一致,因此黄芩是否有解热性质,有待进一步研究。
    3. 抗变态反应和抗炎作用 黄芩甙、黄芩甙元对豚鼠离体气管过敏性收缩及整体动物过敏性气喘,均有缓解作用,并与麻黄碱表现协同。甙元的磷酸钠盐较硫酸钠盐作用强。黄芩甙元能抑制离体气管及回肠对抗原所产生的过敏性收缩反应(Schultz-Dale 反应),黄芩甙元的抑制作用较强。每天口服黄芩甙 50mg/kg,连续一周,对蛋清致敏豚鼠再次吸入抗原引起的变态反应有保护作用,可使其惊厥前时间明显延长。对豚鼠被动性皮肤过敏反应以及豚鼠和小鼠的被动性全身性变态反应,黄芩甙及黄芩甙元均有抑制作用,甙元较甙作用强。黄芩抗变态反应的机制是:由于伤害了肥大细胞的酶激活系统(SHˉ酶),抑制了过敏性介体的释放,因而不产生过敏反应。离体豚鼠肠实验表明:黄芩甙元有一定的抗组胺与抗乙酰胆碱作用。这两种成分不影响抗原抗体的结合,但能显著减少致敏豚鼠肺切片与抗原反应时化学介质的释放量。黄芩能抑制抗原与 IgE 结合,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而成为较好的临床抗变态反应剂。
    黄芩甙有类似维生素 P 的作用,能抑制黄疸时毛细血管壁的渗透性增高。黄芩甙和黄芩甙元对低气压引起的小白鼠实验性肺出血有防治作用。
    4. 保肝、利胆、解痉作用 实验证明:黄芩甙有保肝作用,对四氯化碳引起的小鼠肝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黄芩甙在体内可水解析出甙元黄芩素和葡萄糖醛酸,而后者是已知的解毒、保肝药物。黄芩素也有较弱的解毒作用。
    黄芩甙、黄芩素及黄芩乙醇浸膏均有利胆作用,能使实验动物胆汁排泄量增加,尤以黄芩素最为明显。而汉黄芩素则无利胆作用。黄芩甙静注使结扎总输胆管的家兔在1~6小时内胆红素(较对照组)增高,但24~48小时后则使之降低。
    黄芩酊剂、煎剂对在位狗肠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煎剂对离体兔小肠运动有抑制作用。黄芩甙和黄芩素有抗乙酰胆碱作用。酊剂可拮抗毛果芸香碱引起的肠管运动增强现象,切断迷走神经后并不影响其作用,说明平滑肌本身可能也有直接松弛作用。用小白鼠小肠段进行解痉的效价测定,汉黄芩素只有弱的解痉作用,黄芩甙元则无解痉效力。
    5. 对血脂及血糖的作用 黄芩及三黄制剂(黄连:黄芩:大黄为 1:1:1)对正常家兔血清中总胆甾醇/总磷脂之比值无影响,但能降低喂饲胆甾醇 7 周后家兔的此种比值,亦能降低切除甲状腺家兔的血清中总胆甾醇/总磷脂之比。黄芩的黄酮类成分对乙醇诱导的高脂血症大鼠,有显著的降血脂作用。黄芩甙元和黄芩甙能显著降低大鼠肝组织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浓度。实验表明:黄芩对大鼠脂肪组织的脂解有抑制作用,其黄酮类成分对肾上腺素能的α-受体,β-受体和多巴胺受体都有效应,汉黄芩甙元和黄芩甙元显著抑制肾上腺素的脂解作用,汉黄芩甙元、黄芩甙元和黄芩甙显著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脂解作用,黄芩甙显著抑制多巴胺的脂解作用。
    黄芩能抑制从葡萄糖合成脂肪。能使血糖轻度上升。
    6. 降压、利尿、镇静作用 黄芩酊剂、浸剂、煎剂、醇或水提取物、黄芩甙对麻醉犬、猫、兔静脉注射、肌肉注射或灌胃,均能引起降压作用。浸剂、酊剂分别口服,能使正常及慢性肾性高血压犬或神经性高血压犬的血压降低。黄芩的降压原理:①一般认为是直接扩张血管,如用黄芩酊灌流离体兔耳血管、离体兔后肢血管、肾血管均见扩张;②也可能作用于血管感受器,反射地引起降压,如用黄芩酊灌流保留神经的离体兔耳,当灌流量增加时,全身血压也同时略有下降。
    水提取物、醇提取物、黄芩甙、黄芩甙元及汉黄芩甙元静脉注射可使麻醉兔尿量增多。黄芩煎剂及浸剂对猫和犬均有明显的利尿作用。给犬静脉注射黄芩甙 10~20mg/kg,可见明显的利尿作用。在急性利尿实验中,黄芩甙元作用最强,汉黄芩素次之,黄芩甙较差。正常家兔口服黄芩醇提取物或正常小鼠腹腔注射黄芩甙与黄芩甙元均有利尿作用。
    临床和动物实验证明:黄芩有镇静作用,其镇静作用可能与加强皮层抑制过程有关。黄芩甙能抑制小白鼠的自发活动,作用强度与剂量有关,黄芩煎剂可使小鼠阳性条件反射的形成减慢,建立条件反射所需强化次数增加。这种镇静作用可能是高血压患者服用黄芩制剂后自觉症状显著好转的原因之一。
    7. 其他作用 黄芩根茎的酊剂静脉注射,对士的宁中毒的蛙、猫、狗,可消除强直性痉挛的症状,并使动物免于死亡。黄芩甙、葡萄糖醛酸可降低小鼠士的宁中毒死亡率,前者 10mg 就能提高其半数致死量约 2.5 倍。从测定四氯化碳中毒小鼠的肝糖元含量,以葡萄糖醛酸组含量较高,黄芩甙次之,黄芩甙元最低。
    豚鼠离体主动脉、肺动脉,气管及右心房上的实验证实:黄芩甙可竞争性拮抗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收缩主动脉和肺动脉的作用;拮抗异丙基肾上腺素舒张气管、增加右心房自发频率的作用。
    黄芩有抗氧化作用,能显著抑制过氧化脂质的形成,其主要成分是黄芩甙、黄芩甙元、汉黄芩甙元-7-糖甙、黄芩新素。黄芩对酶促和非酶促两个途径生成过氧化脂质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是一种很有前途的临床抗氧化剂。
    黄芩能调节cAMP水平,尤其是特异地升高肺和支气管的cAMP水平。黄芩对前列腺素的代谢有较广泛的影响,黄芩水提取物对前列腺素生物合成有抑制作用。
    【临床运用】
    临床报道:
    1. 治疗慢性气管炎 取黄芩500g,甘草250g,加水煎煮2次,得煎液1 500ml;另取生石灰500g,加冷开水5 000ml,搅拌浸泡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 4000ml。将煎液缓缓加入石灰水中,边加边搅拌,至pH 呈7~8为止。每次20~25ml,日服3次。治疗35例,临床治愈2例,显效16例。对单纯型疗效较好。
    〔甘肃卫生通讯 1972;(3):34〕
    2. 治疗高血压病 将黄芩制成20%的酊剂,每次5~10ml,日服3次。治疗51例,服药前血压均在180/100mmHg(23.94/13.3kPa)以上,服药1~12月后血压下降20/10mmHg(2.66/1.33kPa)以上者占70%以上。一般临床症状也随之消失或减轻。据观察,本药虽经较长时间服用,仍能发挥继续降压作用。无明显副作用。〔上海中医药杂志 1956;(1):22〕
    3. 治疗肾炎、肾盂肾炎 用黄芩提取物制成5%黄芩素注射液,每次肌注100~200mg(儿童减半),每日2次。共治20例,治疗期间除配合卧床休息、低盐饮食外,均未兼用其他药物。结果急性肾炎11例,治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复查尿液两次以上均正常)6例,好转(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复查尿液仅有少量红、白细胞)5例;肾盂肾炎9例,治愈、好转(标准同上)各4例,1例用药10天无变化。疗程最长17.5天,最短7天,平均12.5天。治愈病例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平均为9天,尿检恢复正常时间平均为15.6天。黄芩治疗肾病所以奏效,可能与其具有抗菌、降血压、利水等作用有关。〔山东医学 1972;(7):16〕
    4. 预防猩红热 黄芩9g,水煎分2~3次内服,每日1剂。连服3天。在猩红热流行期间用此方药观察1577例,预防效果较好。〔中草药通讯 1972;(3):35〕
    5. 治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用20%黄芩煎剂喉头喷雾,每次2ml(含生药 0.4g)。观察209例,全部有效。〔中医杂志 1960;(6):20〕
    6. 治疗急性菌痢 黄芩、诃子等量,以明矾沉淀法提制成粉。每次2g,日服4次,小儿酌减。对症治疗:失水者补液,高热者配合解热剂。治疗100例,平均2.5天症状消失,3.3天大便镜检正常,4.3天大便培养转阴,5.3天临床治愈。〔新医学 1972;(8):31〕
    7. 治疗钩端螺旋体病 取黄芩、银花、连翘等量,分别制成黄芩素及银花、连翘浸膏,混合制成片剂,每片重0.5g,相当于生药3.7g。每次10~15片,6小时服1次,小儿酌减。治疗65例,其中一个地区收治59例,治愈58例;另一地区收治6例,失败4例,疗效差异甚大,原因有待研究。有效病例服药后,开始降温时间平均为7.5小时,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平均为1.8天,临床症状和体征大多在2~5天内减轻或消失。以对中、轻度病人疗效较好,退热较快;对重度晚期病人退热较慢,疗效较差。服药期间未见严重毒性反应,仅少数病例有轻度恶心、呕吐及腹泻现象,停药后即可消失。〔中草药研究资料1971;(6):22〕
    8. 治疗局部急性炎症 黄芩、黄连、黄柏各 10g,水煎取汁,敷料浸药汁外敷,每次1小时,日 3~4次。治疗手术切口周围炎72例,有效率94%;静脉炎24例,有效率91.6%;乳腺炎28例,有效率64%;其他炎症88例,有效率93%。〔湖北中医杂志 1985;(1):36〕
    9. 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 用50%黄芩煎液,1岁以下每天6ml,1岁以上8~10ml,5岁以上酌加,皆分3次服。用此法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51例,急性支气管炎11例,急性扁桃体炎1例,治疗后体温降至正常,症状消失者51例,无效12例。体温多在3天内恢复正常,症状消失多为4天。〔江西医药1961;(11):16〕
    10. 治疗小儿菌痢 黄芩、黄连、黄柏等量研末。1岁以内每次用1g,2~3岁用2g,4岁以上用3g。用生理盐水30~40ml 调制后保留灌肠,每日1次,病情严重者每日2次。治疗期间节制饮食。治疗140例,治愈112例(2~68天),无效28例。〔浙江中医杂志 1989;24(3):114〕
    11. 治疗麦粒肿 忍冬花20g,黄芩20g(对肾炎及肾功能不全者忍冬花用量不宜过大,慢性胃炎患者慎用黄芩)。水煎分2次内服,每日1剂。治疗 150例,一般服1~2剂即愈,少数服药3剂痊愈。〔山东医药 1989;29(11 ):22〕
    方剂选用:
    1. 治疗少阳头痛及太阳头痛,不拘偏正:片黄芩,酒浸透,晒干为末。每服一钱,茶、酒任下。(《兰室秘藏》小清空膏)
    2. 治疗眉眶痛,属风热与痰:黄芩(酒浸,炒)、白芷。上为末,茶清调二钱。(《丹溪心法》)
    3. 治疗吐血衄血,或发或止,皆心脏积热所致:黄芩一两(去心中黑腐),捣细罗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不计时候,和滓温服。
    (《太平圣惠方》黄芩散)
    4. 治疗淋症,亦主下血:黄芩四两,细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三服。(《千金翼方》)
    5. 治疗崩中下血:黄芩,为细末。每服一钱,烧秤锤淬酒调下。(《本事方》)
    6. 安胎:白术、黄芩、炒曲。上为末,粥丸,服。(《丹溪心法》)
    7. 治疗小儿心热惊啼:黄芩(去黑心)、人参各一分。捣罗为散。每服一字匕,竹叶汤调下,不拘时候服。(《圣济总录》黄芩散)
    配伍效用:
    黄芩配伍白芍、木香 黄芩清热燥湿;白芍缓急止痛;木香行气止痛。三者相伍,有清热燥湿、敛阴和营、行气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湿热所致发热、腹痛、泻下、里急后重等症。
    黄芩配伍白术 黄芩苦寒,清热泻火以安胎;白术甘温,补中益气、健脾燥湿以安胎。二者配伍,清补结合,有清热燥湿、健脾安胎之功效,用于治疗湿热内蕴伴脾虚引起之妊娠恶阻、胎动不安以及习惯性流产等。
    黄芩配伍贝母 二者皆为苦寒之品。黄芩清热燥湿泻火,擅清肺火;贝母开郁散结、泄热润肺,善润肺燥。二者伍用,共奏清热润肺、化痰止咳之功效,用于治疗痰火郁肺之咳痰黄稠、咯吐脓血者。
    黄芩配伍滑石、白蔻仁 黄芩清热燥湿;滑石清热利湿;白蔻仁行气化湿。三者伍用,有清热燥湿、行气化湿、利湿之功效,用于治疗湿温所致的发热、胸闷、口渴不欲饮之症。
    黄芩配伍黄连 二者皆为苦寒清热之品。但黄芩擅清肺热与大肠之火;黄连则长于清心胃实热、除湿散郁。二者伍用,其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更著,用于治疗上、中焦邪热炽盛所致之高热头痛、目赤肿痛、牙龈肿胀、口舌生疮、痈肿疔毒以及湿热蕴结肠道之发热口渴、泄泻下痢、肛门灼热等症。
    黄芩炭配伍生地、白茅根 黄芩炭清热止血;生地、白茅根清热凉血。三者伍用,有清热凉血止血之功效,用于治疗热邪炽盛、迫血妄行之各种出血症状。
    黄芩配伍知母 黄芩清热泻火解毒;知母清热除烦滋阴。二者伍用,有清热泻火、解毒生津之功效,用于治疗肺热所出现的高热烦躁、咽喉疼痛、口渴、咳吐黄痰以及肺热下移大肠之大便秘结等症。
    【注意事项】
    宜忌:清热多用生黄芩,安胎多用炒制品;清上焦热可用酒黄芩;止血则多用黄芩炭。本品苦寒伤中,故脾胃虚寒、少食、便溏者忌用。
    “脾肺虚热者忌之。凡中寒作泄,中寒腹痛,肝肾虚而少腹痛,血虚腹痛,脾虚泄泻,肾虚溏泻,脾虚水肿,血枯经闭,气虚小水不利,肺受寒邪咳喘及血虚胎不安,阴虚淋露,法并禁用。”(《本草经疏》)
    毒副作用:小鼠腹腔注射黄芩甙的半数致死量为3.018g/kg。小鼠皮下注射的致死量为:醇提物6g/kg、黄芩甙6g/kg、汉黄芩素4g/kg。
    黄芩制剂口服毒性很小,静脉注射毒性稍大。兔口服煎剂 10g/kg,醇提取液静脉注射 2g/kg,仅呈活动减弱,无一例死亡。静脉注射黄芩浸剂2g/kg,亦可使兔产生镇静和催眠作用,但 8~12 小时后死亡;如静脉注射 1g/kg,则只有镇静作用,不致死亡。黄芩浸剂4g/kg 给狗灌胃8周,亦未见任何毒性反应。兔静脉注射黄芩甙15mg/kg 出现不安和呼吸急促,1小时后有显著镇静催眠作用,所试4只兔皆于48小时内死亡。黄芩提取物肌肉及静脉注射,可使正常家兔白细胞总数短时间内显著降低。
    临床应用本品,黄芩粗制剂口服、黄芩甙或黄芩注射给药,除个别病人有胃部不适和腹泻外,余无明显不良反应。黄芩银花注射液眼内注射,局部有胀痛感,可加适量普鲁卡因缓解之。
    【医家论药】
    “黄芩,其性清肃,所以除邪;味苦所以燥湿;阴寒所以胜热,故主诸热。诸热者,邪热与湿热也,黄疸、肠澼、泄痢,皆湿热胜之病也,折其本,则诸病自瘳矣。苦寒能除湿热,所以小肠利而水自逐,源清则流洁也。血闭者,实热在血分,即热入血室,令人经闭不通,湿热解,则荣气清而自行也。恶疮疽蚀者,血热则留结,而为痈肿溃烂也;火疡者,火气伤血也,凉血除热,则自愈也。”(《本草经疏》)
    “黄芩,治肺中湿热,疗上热目中肿赤,淤血壅盛,必用之药。泄肺中火邪上逆于膈上,补膀胱之寒水不足,乃滋其化源。《主治秘诀》云,其用有九:泻肺经热,一也;夏月须用,二也;上焦及皮肤风热,三也;去诸热,四也;妇人产后,养阴退阳,五也;利胸中气,六也;消膈上痰,七也;除上焦热及脾湿,八也;安胎,九也。单制,双制,不制,分上中下也。酒炒上行,主上部积血,非此不能除,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正谓此也。”(《医学启源》)
    “黄芩中枯者名枯芩,条细者名条芩,一品宜分两用。盖枯芩体轻主浮,专泻肺胃上焦之火,主治胸中逆气,膈上热痰,咳嗽喘急,目赤齿痛,吐衄失血,发斑发黄,痘疹疮毒,以其大能凉膈也。其条芩体重主降,专泻大肠下焦之火,主治大便闭结,小便淋浊,小腹急胀,肠红痢疾,血热崩中,胎漏下血,挟热腹痛,谵语狂言,以其能清大肠也。”(《药品化义》)
    “清肌退热,柴胡最佳,然无黄芩不能凉肌达表。上焦之火,山栀可降,然舍黄芩不能上清头目。……所以方脉科以之清肌退热,疮疡科以之解毒生肌,光明科以之散热明目,妇女科以之安胎理经,此盖诸科半表半里之首剂也。”(《本草汇言》)
    “昔人以柴胡去热不及黄芩,盖柴胡专主少阳往来寒热,少阳为枢,非柴胡不能宣通中外;黄芩专主阳明蒸热,阳明居中,非黄芩不能开泄蕴著,一主风木客邪,一主湿土蕴著,讵可混论。芩虽苦寒,毕竟治标之药,惟躯壳热者宜之,若阴虚伏热,虚阳发露,可轻试乎?其条实者兼行冲脉,治血热妄行,古方有一味子芩丸,治女人血热,经水暴下不止者,最效。”(《本经逢原》)
    “柴胡退热不及黄芩,柴胡苦以发之,散火之标,黄芩寒以胜热,折火之本。”(《本草害利》)
    “黄芩,得厚朴、黄连止腹痛;得五味子、牡蒙、牡蛎令人有子;得黄芪、白蔹、赤小豆疗鼠瘘。”(《药对》)
    “黄芩得酒上行,得猪胆汁除肝胆热,得柴胡退寒热,得芍药治下痢,得桑白皮泻肺火,得白术安胎。”(《本草纲目》)
    “黄芩味苦性寒。枯而大者轻飘上升以清肺,肺清则痰自理矣;实而细者沉重下降以利便,便利则肠澼自去。酒炒则肝热可除,而肝胆火熄;生用则实热堪投,而腹痛斯愈。”(《本草求真》)
    “黄芩,主治诸经实热。中枯而飘者,泻肺火,清痰利气;细实而坚者,泻大肠火,养阴退阳。又枯者除寒湿,去热于肌表;坚者滋化源,退热于膀胱。见柴胡则寒,为少阳之妙剂;君白术则和,乃安胎之圣药。若以猪胆炒之,又能泻肝胆之火也;如以麦冬汁浸之,又能润肺家之燥也。酒炒则清头目,盐制则利肾邪。大都治热宜寒,泄实宜苦。黄芩气味寒苦,必真有黄芩症,而后可用。”(《药鉴》)
    附注:黄芩亦称淡黄芩,简称淡芩。习惯将中心空而发黑、外表呈黄棕色、颇似腐木的老根称为枯黄芩或枯芩,亦称片黄芩或片芩;将中实色青、外呈黄色的细条嫩根称为子黄芩或子芩,亦称条黄芩或条芩,嫩黄芩或嫩芩。一般入药以子芩、嫩芩为佳。黄芩生用清热泻火之力较强。历代医家认为,枯芩因中空体轻性浮,入手太阴经,功偏于清泻肺火,解肌表之热,如九味羌活汤即可选用本品配伍;子芩则内实坚重性沉,入手阳明经,功偏于泻大肠下焦之火,常用于热痢泄泻,如《伤寒论》黄芩汤则宜选子芩配伍。
    炒黄芩系黄芩片用文火炒至表面微焦为度入药者。黄芩炒后擅入血分,常用于下焦有热、胎动不安等证;又可减其寒性,以免苦寒伐胃,素体脾虚胃弱者,也可酌情用之。酒炒黄芩系黄芩片喷淋黄酒拌匀,用文火微炒晾干入药者,简称酒芩。酒能助药力上行,黄芩酒制后清除上焦湿热之力增强,如《丹溪心法》用酒炒黄芩配伍白芷,清茶调服,以疗风热有痰之眉眶作痛。黄芩炭是黄芩片用武火炒至表面焦褐色、边缘带黑色存性为度入药者,亦称焦黄芩。既可清热,又可止血,临床常用于热迫血溢之咳血、便血、崩漏下血及胎动漏血等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