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中医

<- 上一篇 下一篇 ->

白花蛇舌草

    为茜草科植物白花蛇舌草 Oldenlandia diffusa (Willd.) Roxb. 的带根全草。味苦、甘,性寒。入心、肝、脾三经。功能:清热、利湿、解毒、消痈。主治:肺热喘咳、扁桃体炎、咽喉炎、阑尾炎、痢疾、黄疸、盆腔炎、附件炎、痈肿疔疮、毒蛇咬伤。内服:煎汤,30~60g;或捣汁。外用:捣敷。
    【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全草中分出卅一烷、豆甾醇、熊果酸、齐墩果酸、β-谷甾醇、β-谷甾醇-D-葡萄糖、对香豆酸等。
    药理作用:
    1. 抗菌、抗炎作用 白花蛇舌草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痢疾杆菌有微弱抑制作用。其煎液能刺激正常和人工阑尾炎兔网状内皮系统增生,并增强其白细胞在体内外的吞噬活力,从而发挥抗炎作用。
    2. 抗肿瘤作用 白花蛇舌草(相当于生药 6g/ml )在体外对急性淋巴细胞型、粒细胞型、单核细胞型以及慢性粒细胞型肿瘤细胞有较强抑制作用(美蓝试管法);用瓦氏呼吸器测定,对前二者的抑制作用也较强。0.5~1g生药/ml 在体外对吉田肉瘤和艾氏腹水癌有抑制作用(美蓝试管法)。但用本品浸膏治疗小鼠 S180 和艾氏腹水癌以及大鼠吉田肉瘤,皆无明显抗癌作用。
    【临床运用】
    临床报道:
    1. 治疗胆道疾患 白花蛇舌草、茵陈、金钱草各30g,水煎服,日1剂。治疗胆石症等胆道疾患共10例,其中9例腹痛、黄疸、发热等症状平均2.2天获得缓解;3例胆总管造瘘术后的患者,服药后胆汁量成倍增加,胆汁沉渣排出很多,黄疸指数逐渐下降。〔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第 1 版,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755〕
    2. 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 白花蛇舌草、夏枯草各312.5g,甘草156.25g,洗净水煎二次。第一次加药量6倍的水,煮沸1.5小时,第二次加药量5倍的水,煮沸1小时。合并两次滤液浓缩后,加入已溶解过滤的单糖浆、尼泊金乙酯,煮沸10分钟,溶解后过滤装瓶。每日口服 2次,每次25ml,28天为1疗程。共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72例,其对消化道症状的消除、肝脾回缩、黄疸的消退以及肝功的恢复,均优于西药对照组。有效率为100%,平均住院天数为25.3天。
    ﹝中草药通讯 1978;9(7):28~29﹞3. 治疗阑尾炎 鲜白花蛇舌草30g(干品 15g),水煎服,每日2次。小儿酌减。症状较重者可增至60~90g。个别腹胀严重者加用水针或新针治疗,中毒症状较重者兼用补液并禁食。治疗19例均愈,其中急性阑尾炎12例和阑尾脓肿3例,服药 8~9天,平均于1.9天和3.3天退热,3.2天和 6 天症状体征消失。1例治愈4个月后复发,仍以同样方法治愈。〔新医学 1971;(6):51〕
    4. 治疗毒蛇咬伤 白花蛇舌草15g,白酒 250g。煮沸3~5分钟,去渣,以 2/3口服(1日分 2~3次服完),1/3外敷伤口。敷药时先吸出伤口毒血,清洗消毒后用消毒棉垫覆盖包扎,然后用药酒浇湿敷料(以保持湿润为度)。若不能饮酒者,可用清水煎煮,沸后再加入适量白酒。但以白酒煮为佳。对水肿顽固不退,病情严重及伤口感染者,适当加用其他中草药及抗生素;对于轻型或中型病例,单用本法治疗即可。观察19例,一般用药3~6剂即愈。〔广东医学 1965;(4):14〕
    方剂选用:
    1. 治疗痢疾、尿道炎:白花蛇舌草一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2. 治疗毒蛇咬伤:鲜白花蛇舌草一至二两。捣烂绞汁或水煎服,渣敷伤口。(《福建中草药》)
    【注意事项】
    宜忌:孕妇慎用。阴疽及脾胃虚寒者忌用。
    毒副作用:小鼠腹腔注射白花蛇舌草浸膏的半数致死量为 104g(生药)/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