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中医

<- 上一篇 下一篇 ->

山慈菇

    为兰科植物杜鹃兰Cremastra variabilis(Bl.)Nakai、独蒜兰(冰球子)Pleione bulbocodioides (Franch.) Rolfe 等的假球茎。亦名金灯(《本草拾遗》)、山茨菰(《百一选方》)、山茨菇(《滇南本草》)等。味甘、微辛,性寒。入肝、脾经。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化痰。主治:痈疽疔肿、瘰疬、喉痹肿痛;蛇、虫、狂犬伤。内服:煎汤,3~6g;磨汁或入丸、散。外用:磨汁或研末调敷。
    【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杜鹃兰根茎含黏液及葡配甘露聚糖(Glucomannan)。光慈菇含秋水仙碱等多种生物碱及淀粉,亦含心脏毒素土里品(Tulipin)。
    药理作用:
    1. 抗痛风作用 光慈菇鳞茎中含秋水仙碱,其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特别的效果,每在用药的几小时内关节的红肿热痛即行消失,但不能防止复发。对一般疼痛、炎症及慢性痛风均无效,亦不影响尿酸的排泄。
    2. 抗肿瘤作用 给小鼠皮下注射秋水仙碱 2mg/kg,能抑制细胞的有丝分裂,使之停止于中期,类似于放射线照射的效果,分裂较快的胚胎及肿瘤细胞对之最为敏感。但用于治疗肿瘤毒性太大。光慈菇1.5g/ml 时,对急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和急性粒细胞型白血病患者的白细胞脱氢酶均有抑制作用。对前一种白血病的白细胞呼吸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临床运用】
    临床报道:
    1. 治疗肝硬化 复方山慈菇片,每片含山慈菇粉0.1g,地鳖虫0.1g,穿山甲0.1g,蝼蛄0.6g。每次5片,日服3次,3个月为1疗程。治疗10例,对改善临床症状和恢复肝功能有一定效果,尤其对降低血清γ-球蛋白,提高白蛋白效果显著。〔江苏中医杂志 1980;(3):33〕
    2. 治疗痛风 山慈菇提取物秋水仙碱,发作时口服1mg,以后每2小时口服0.5mg,直至症状控制,24小时内总剂量不超过6mg。可作为治疗痛风的首选药物。〔天津医药通讯 1971;(10):36〕
    3. 治疗脓性指头炎 鲜山慈菇25g,洗净捣烂后用米醋3ml 调匀外敷,每日换药1次。治疗7例,均在3~4天内痊愈。〔中医杂志 1990;3(4):30〕
    方剂选用:
    1. 治疗痈疽恶疮,汤、火、蛇、虫、犬、兽所伤,时行瘟疫,山岚瘴气,喉闭喉风,久病劳瘵;解菌蕈菰子、砒石毒药,死牛、马、河豚鱼毒:文蛤(捶破,洗,焙,末)三两,山慈菇(去皮净,末)二两,麝香(另研)三分,千金子(去壳,研,去油取霜)一两,红牙大戟(去芦,焙干,末)一两半。用糯米煮浓饮为丸,分为四十粒。每服一粒,用井花水或薄荷汤磨服,利一、二次,用粥止之。(《外科精要》玉枢丹)
    2. 治疗痈疽疔肿、恶疮及黄疸:慈菇(连根)、苍耳子等份。捣烂,以好酒一盅,滤汁温服。或干之为末,每酒服三钱。(《乾坤生意》)
    配伍效用:
    山慈菇配伍三棱 山慈菇解毒散结;三棱破血祛淤。二者相伍,有解毒破血散结祛淤之功效,用于治疗热毒血淤所致的癥瘕。
    【注意事项】
    宜忌:正虚体弱患者慎服。
    毒副作用:
    1.秋水仙碱的半数致死量为:给小鼠腹腔注射2.6~2.8mg/kg,静脉注射2.7~3.03mg/kg。
    2.秋水仙酰胺的半数致死量为:给小鼠腹腔注射61.77mg/kg,静脉注射30.59mg/kg。
    大量口服光慈菇或使用秋水仙碱及其衍生物可致中毒。秋水仙碱毒性很大,但毒性发作较慢,往往在用药3~6个小时后才发生。常见中毒症状有:口及咽喉烧灼疼痛、吞咽困难,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大便呈血水状、里急后重、腹绞痛,腓肠肌抽痛、面臂肌群抽搐,体温升高、心悸、呼吸困难、瞳孔散大、昏迷、发绀、膀胱痉挛。继续应用可能产生粒细胞缺乏症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严重后果。亦可引起肾损害和静脉炎。病发后所见症状与急性砷中毒相同。
    中毒救治:对于光慈菇及秋水仙碱中毒尚无特殊解毒药物,急救时只能对症处理。
    1. 用0.2~0.5%胆矾溶液200ml内服,然后用手指刺激咽喉黏膜引起呕吐;亦可用5%碳酸氢钠溶液或1~2%鞣酸溶液洗胃,服用活性炭末。但不可用高锰酸钾溶液洗胃。
    2. 剧烈腹痛可给予蛋清水、稀藕粉、牛奶等以保护黏膜。
    3. 补液、纠正脱水,防治休克。
    4. 必要时应用呼吸、循环、中枢兴奋剂,如尼可刹米、山梗菜碱等。呼吸麻痹时可吸氧、气管插管及用简易呼吸器。
    5. 后期以促细胞生长药物为主,肌肉注射维生素B12,或口服铁剂、维生素等。
    6. 中草药治疗:当归9g,大黄(后下)、明矾各30g,甘草15g,水煎即服。或用天名精60g,大黄(后下)18g,元明粉(冲)30g。水煎即服。
    【医家论药】
    “山慈菇,能散坚消结,化痰解毒,其力颇峻,故诸家以为有小毒,并不以为内服之药。至王璆《百一选方》,乃有太乙紫金丹,亦名玉枢丹,即今通行之紫金锭也,外证可敷,内证可服,其效最捷。则以合大戟、千金子霜、麝香,皆通利迅疾之品,所以行驶极速,取效眉睫。而病重者连服之,则必利下,是以攻逐恶物为专职,药力之猛烈可知。此皆用以荡涤肠胃,驱除积垢,以减邪毒凭陵之势,亦非能通行百脉,消除皮里膜外之坚积也。且气味俱淡,以质为用,所以古来未入煎剂,近人有用入煎方,以为消积攻坚之法,如瘰疬痞积之类皆喜用之,而不能取效者,则以此物止能直下,而不能旁行,其力虽峻,而无宣络通经之性,何能行于肢体脉络。肠胃之病,如食积气滞,胸脘不舒,服玉枢丹少许,则顷刻即效。”(《本草正义》)
    “山慈菇,玉枢丹中为君,可治怪病。大约怪病多起于痰,山慈菇正消痰之药,治痰而怪病自除也。或疑山慈菇非消痰之药,乃散毒之药也。不知毒之未成者为痰,而痰之已结者为毒,是痰与毒,正未可二视也。”(《本草新编》)附注:
    1.百合科多年生纤弱草本植物老鸦瓣 Tulipa edulis Bak.的鳞茎,亦作山慈菇用。又名光慈菇。味甘,性寒,有毒。功能散结、化淤。主治咽喉肿痛、瘰疬、痈疽、疮肿、产后淤滞。
    2.光慈菇中所含秋水仙碱及其衍生物秋水仙酰胺有抗肿瘤作用,主要用来治疗恶性肿瘤,尤其对乳腺癌的效果较好。应用时须连续用药,不可间断。秋水仙碱在体内经氧化生成有毒的氧化二秋水仙碱,对人体有一定的毒性,大剂量可引起死亡,且无特效解毒药物,故临床应用时应严格掌握剂量。秋水仙酰胺的毒性较缺水仙碱小,且无明显的肾脏损害作用,因此在临床上较秋水仙碱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