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中医

<- 上一篇 下一篇 ->

硼砂

    为矿物硼砂 Borax 经精制而成的结晶。亦名蓬砂、鹏砂(《日华子本草》),月石(《三因方》)等。味甘、咸,性凉。入肺、胃经。功能:清热消痰、解毒防腐。主治: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目赤翳障、骨哽、噎膈、咳嗽痰稠。外用:研极细末撒或调敷。内服:入丸、散,1.5~3g。
    【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主要为四硼酸钠(Na2B4O7·10H2O)。
    药理作用:
    1. 抑菌作用 有报告指出,硼砂为一弱碱,其与硼酸一样有弱的抑菌作用。用平板法使培养基中含10%的硼砂,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炭疽杆菌、福氏痢疾杆菌、志贺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变形杆菌及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均有抑制作用;用纸片法证明,硼砂还能抑制白喉杆菌、牛型布氏杆菌、肺炎双球菌、脑膜炎球菌及溶血性链球菌等。
    2. 抗惊厥及抗癫痫作用 实验证明:硼砂给小鼠灌服130~260mg/kg有抗惊厥作用,该作用可随给药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强,最大抗惊厥作用产生于给药后1周左右。注射给药可加速其抗惊厥作用的产生。腹腔注射260mg/kg,可对抗电惊厥,其对抗率为100%。配合其他抗癫痫药物,硼砂能迅速控制癫痫大发作及癫痫持续状态。
    3. 其他作用 硼砂尚有防腐及保护皮肤黏膜的作用。临床可以用本品冲洗溃疡、脓肿,特别是黏膜发炎,如结膜炎、胃炎等,因其为碱性,可使黏膜去垢;口服用于尿道杀菌,特别是尿为酸性时,可使之成为碱性。
    【临床运用】
    临床报道:
    1. 治疗百日咳 硼砂末1.5g,溶于炙麻黄3g,胆星6g,炙百部15g,炙甘草3g的水煎剂中,每日1剂,分3次内服,治疗3~5岁(其他年龄可酌情增减剂量)
    百日咳患儿180例,痊愈 74例,基本痊愈83例,显效14例,无效9例。平均治愈时间为6天。〔辽宁中医杂志 1980;(12):42〕
    2. 治疗癫痫 硼砂0.25g,苯巴比妥0.01g,加适量赋形剂压片,每片重0.3g,每次2~3片,日服3次,治疗66例,显效34例,有效25例,无效7例。
    〔湖北中医杂志 1988;(2):29〕
    3. 治疗尿潴留 硼砂0.3g,装入胶囊,每次 0.6~1.2g,日服3次,治疗11例,多在2~3天生效。〔辽宁中医杂志 1980;(5):44〕
    4. 治疗急性腰扭伤a. 放硼砂于铁勺内置火上煅制,以炙枯为度,研为极细末备用。用时令患者仰卧,挑煅硼砂末少许,点于两眼内眦及“龈交”穴。静卧4~5分钟,即自行流出眼泪。然后让患者做弯腰、转身、蹲下等动作,以活动腰部。治疗100 余例,一般在用药后疼痛均有减轻,多数病例点1~3次痊愈。点药后,流泪多者,效果显著。此法对落枕亦有效,但对椎间盘脱出及腰椎损伤者无效。〔潍坊医药 1972;(2):32〕
    b. 药用硼砂粉,煅烧至干枯状,制成粒状颗粒备用。使用时将硼砂粒放入患者睛明穴内。若单侧腰扭伤,只须放入患侧睛明穴内;若双侧腰扭伤,则放入双侧睛明穴内。用药后让患者左右旋转腰部 10~15 度,10分钟见效。治疗68例,腰痛消失41 例,缓解24例,无效3例。最多治疗5次,最少治疗1次。
    〔辽宁中医杂志 1990;18(1):42〕
    5. 治疗黄水疮 枯矾9g,化水外洗,除去脓痂,撒冰硼散于患处,治疗12例,治愈率为100%。平均治疗时间为2天。〔新医药学杂志 1976;(11):514〕
    6. 治疗皮肤汗斑 黄瓜捣烂取汁适量,徐徐投入硼砂末至饱和,制成硼砂黄瓜饱和液,均匀涂于患处,每日1次,治疗18例,痊愈17例,无效1例。
    〔河南中医 1985;(4):30〕
    7. 治疗乳头皲裂 硼砂2份研成细末,加3份蜂蜜调匀,放入干净锅内蒸15~20分钟,治疗哺乳期妇女乳头皲裂,收到良好效果。〔新中医 1985;17(8):33〕
    8. 治疗霉菌性阴道炎 把97%的硼砂与3%的冰片混合后,加入占总药量50%~60%的冷霜调匀,涂于阴道四周及外阴部,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治疗82例,治愈69例,治愈率为84%。其中经1疗程治愈者50例,经2疗程治愈者16例,经3疗程治愈者3例。〔新医药学杂志 1971;(增刊):39〕
    9. 治疗梅核气 硼砂面15g,外敷在浸泡后煮熟的大豆表面,每次嚼烂熟豆4~5个,徐徐咽下,每日3次,5~7天为1个疗程。治疗11例,经1疗程均愈。
    〔辽宁中医杂志 1982;6(5):2〕
    10. 治疗化脓性中耳炎 先用双氧水清洗耳内脓液及分泌物,擦干后取少许冰硼散吹入耳内,每日1次或隔日1次,治疗70余例,有效率在90%以上。
    〔山东中医杂志 1982;(2):80〕
    11. 治疗复发性口疮 硼砂适量,溶于冷开水中,配成 2%~3%溶液,用此溶液饭后漱口或刷牙,每天至少2次,坚持长期使用,最好不间断。治疗85例,其中3天内疼痛消失,溃疡愈合者33例,4~5天获愈者42例,同时兼用中西药内服治疗者10 例,全部获近期治愈。愈后坚持使用此法,口疮不复发者78例,其中3~5年未见复发者55例。坚持使用,仍然复发者7例。〔广西中医药 1991;14(1):13〕
    12. 治疗溃疡性牙龈炎 煅月石7.5g,青黛9g,元明粉7.5g,制石膏9g,冰片6g,黄柏9g。共研细末,装瓶备用。用时先用生理盐水清洁口腔,再将上药撒于患处,每次约0.5~1g,每日3~4次,连用2~3天。治疗143例,结果痊愈112例,好转7例,无效24 例,总有效率为83.2%。〔新医药学 1973;(9):28〕
    13. 治疗氟骨症 每人每日口服硼砂 4.5g,分 3次服。连服3个月。治疗地方性氟骨症31例,结果临床治愈5例,显效12例,有效13例,无效1例。〔河北中医 1990;12(5):8〕
    方剂选用:
    1. 治疗气闭痰结火结,喉胀不通:蓬砂一钱。放口中噙化。(《方脉正宗》)
    2. 治疗咽喉肿痛及走马喉痹:蓬砂、马牙硝各一分,丹砂半分,斑蝥二枚(去头、翅、足,炒)。上四味,共研为末,以生姜自然汁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腊茶为衣。每服二丸,腊茶下。(《圣济总录》蓬砂丸)
    3. 治疗缠喉风,风热喉痹:蓬砂(生研)、白矾(生研)各一钱,西牛黄、人爪甲(焙脆,研)各一分。为极细末,以烂白霜梅肉三钱,研糊分作四丸,噙化,取涌顽痰。(《张氏医通》硼砂丹)
    4. 治疗咽喉口齿新久肿痛及久嗽痰火咽哑作痛:玄明粉、硼砂各五钱,朱砂六分,冰片五分。共研极细末,吹搽患上,甚者日搽五、六次。(《外科正宗》冰硼散)
    5. 治疗口臭、口干、口舌疮:硼砂二两,片脑、麝香各一钱,马牙硝(风化)四两,寒水石(煅)十两。上为细末,用甘草膏和丸,如麻子大,不拘时含一丸咽津。(《奇效良方》硼砂丸)
    6. 治疗鹅口疮:硼砂二钱,雄黄三钱,甘草一钱,冰片二分五厘。上为细末,蜜水调涂或干掺。(《疡医大全》四宝丹)
    配伍效用:
    硼砂配伍贝母、瓜蒌 硼砂清肺化痰;贝母清热润肺化痰;瓜蒌清热化痰、宽胸利气。三者合用,有清热化痰、行气宽胸、止咳平喘之功效,用于治疗痰热阻肺所致之喘咳气急、痰黄黏稠、咯吐不爽、胸膈满闷等症。
    硼砂配伍冰片、玄明粉、朱砂 硼砂清热解毒消肿;冰片清凉散热、消肿止痛;玄明粉清热散结、解毒祛腐;朱砂清热解毒、镇心安神。诸药相伍,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效,共研细末,外用患处,可治疗胃火上炎之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咽喉肿痛等症。
    硼砂配伍炉甘石、冰片、玄明粉 硼砂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炉甘石明目祛翳;冰片清凉散热、消肿止痛;玄明粉清热泻火、消肿散结。四药合用,有清热解毒、祛翳明目之功效,制成点眼剂,用于治疗肝火上攻之目赤肿痛或生翳膜等症。
    硼砂配伍雄黄、冰片、甘草 硼砂咸寒清热解毒凉血;雄黄辛温解毒消肿;冰片辛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四药合用,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肺胃积热、火毒上攻之鹅口疮,症见口腔黏膜白屑堆积较多、周围红肿热痛、咽喉不利等。
    【注意事项】
    宜忌:多作外用,内服宜慎。
    “阴虚津燥,髓竭营枯,而成肺痿热胀,痹闷不通诸候,法当禁用。”(《本草汇言》)
    毒副作用:硼砂服用过量可引起急性中毒,小量长期服用亦可引起蓄积中毒。其中毒的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继而出现便血、冷汗、呼吸急促、体温低、肢体麻木、脱水,最后可致循环衰竭、血压下降、休克,甚至死亡。
    临床应用本品,曾有用 4%硼砂乙醇滴耳引起荨麻疹1例的报告。亦有较长时间用硼砂外敷治疗尿布湿疹及鹅口疮、误服硼砂合剂致中毒及死亡的报告。
    中毒救治:主要根据症状表现给予对症处理:酌情给予5~10%葡萄糖液静脉滴入;每天静脉输入5%碳酸氢钠300~400ml,以防止酸中毒;有血便者,可给予仙鹤草素等静脉滴注或肌肉注射;出现循环衰竭者可给予抗休克疗法,所输液体中可加入多巴胺等药,必要时可给予输血或输血浆。
    【医家论药】
    “硼砂,色白而体轻,能解上焦胸膈肺分之痰热。辛能散,苦能泄,咸能软,故主消痰,止嗽,喉痹及破癥结也。”“其性柔五金,去垢腻,克削为用,消散为能,宜攻有余,难施不足,此暂用之药,非久服之剂。”(《本草经疏》)
    “硼砂,味甘微咸而气凉,色白而质轻,故能去胸膈上焦之热。《素问》云,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以甘缓之是也。其性能柔五金而去垢腻,故治噎膈积聚,骨哽结核。恶肉阴用之者,取其柔物也;治痰热,眼目障翳用之者,取其去垢也。”(《本草纲目》)
    “硼砂,化结痰,通喉闭,去目中翳障之药也。此剂淡渗清化,如诸病属气闭而呼吸不利,痰结火结者,用此立清。”(《本草汇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