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中医

<- 上一篇 下一篇 ->

密佗僧

    《本草纲目》为粗制氧化铅。产于广东、湖南、湖北、福建等地。用长铁棍在溶化的铅液中旋转几次,部分溶铅黏附在铁棍上,然后取出浸入冷水中,溶铅冷却后变成氧化铅固体,即为密佗僧;以往取自方铅矿提炼银、铅时沉积于炉底的副产品。亦名蜜佗僧(《雷公炮炙论》)、炉底(《本草纲目》)等。味咸、辛,性平。有毒。入肝、脾经。功能:消肿杀虫、收敛防腐、坠痰镇惊。主治:痔疮、肿毒、溃疡、湿疹、狐臭、创伤、久痢、惊痫。外用:研末撒或调涂。内服:研末,0.3~1g;或入丸散。
    【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主要含氧化铅。亦含砂石、金属铅及二氧化铅等少量夹杂物。
    药理作用:
    1. 抗真菌作用 密佗僧水浸剂(1:3)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铁锈色小芽孢癣菌、星形奴卡菌等多种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2%的密佗僧膏在试管内对共心性毛癣菌、堇色毛癣菌、红色毛癣菌及铁锈色小芽孢癣菌有抑制作用;4%的密佗僧膏对絮状表皮癣菌、石膏样毛癣菌、足跖毛癣菌、趾间毛癣菌、许兰黄癣菌及其蒙古变种等亦均呈抑制作用。
    2. 其他作用 外用能收缩黏膜溃疡处血管,使分泌物减少,并有减轻炎症、保护溃疡面的作用。
    【临床运用】
    临床报道:
    1. 治疗疟疾 密佗僧、龟板各2.1g,红糖15g,将药研末,红糖另化糖水,于疟疾发作前2小时1次服完。治疗100余例,效果良好。〔贵州中草药验方选.第1 版.贵州人民出版社,1974:12〕
    2. 治疗失语 密佗僧2g,研极细末,茶水顿服。治疗因车祸惊恐引起的失语1例,1剂即愈。随访3年,未复发。〔北京中医学院学报 1984;(6):
    22〕
    3. 治疗白癜风a. 密佗僧10g,白附子、白芷各6g,雄黄3.5g。共研细末。用切成平面的黄瓜尾蘸药粉用力擦患处。治疗34例,用药5~6次而愈者13例,8~10次而愈者16例,好转5例。〔山东中医杂志 1985;(1):14〕
    b. 密佗僧60g,硫黄30g,轻粉5g,枯矾10g,共研细末,调入地塞米松霜即成。外搽患处,每日3~5 次。治疗22例,其中治愈16例,好转4例,总有效率为90.9%。〔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1987;(1):53〕
    c. 密佗僧、硫磺、枯矾、雄黄、蛇床子各6g,梅片3g。共研细末,用凡士林调成软膏外擦患处,日1次。治疗30例,痊愈24例,好转5例,无效1例。
    〔云南中医杂志 1987;(5):10〕
    4. 治疗神经性皮炎 密佗僧18g,土槿皮、蛇床子、百部根各30g,五倍子25g,轻粉6g。共研细末备用。先洗净患处,再用醋调药粉呈糊状,敷贴患处。上盖一层油纸,每日换药1次。病程较短,病情较轻者,可用纱布保药糊擦患处,日擦数次。治疗16例,均有效。随访1~3年无复发。〔中华皮肤科杂志 1965;(6)374〕
    5. 治疗湿疹 密佗僧10g,黄柏5g,冰片0.5g。共研细末,以香油调匀。用竹板涂药于病损处,每日午前换药一次。治疗50例,临床痊愈48例,显效2例。追踪3~6个月,未见复发。〔中华皮肤科杂志 1966;(1):44〕
    6. 治疗狐臭 密佗僧1份(研粉),生大蒜3份(去皮),共捣如泥。每取5g,平摊于清洁纱布敷料上,贴于腋下,用胶布固定,每日1次,7日为1疗程,一般2~4周获效。治疗11例,结果痊愈7例,好转3例,无效1例(病程18年)。另用于治疗足心出汗后所致臭味(足心局部敷用 1 周),亦获良效。
    〔浙江中医杂志 1966;9(4):29〕
    7. 治疗复发性口疮 密佗僧3g,研极细末,醋调漱口。另用密佗僧10g,白芷6g,共研极细末,蛋黄油调搽,见效迅速。〔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1988;(1):46〕
    方剂选用:
    1. 治疗赤白痢,所下不多,遍数不减:密佗僧三两,烧令黄色,细研如粉。每服一钱,以醋茶调下,日三服。(《太平圣惠方》)
    2. 治疗脚丫湿烂:密佗僧一两,轻粉一钱,熟石膏二钱,枯矾二钱。为末,湿则干敷,干则桐油调搽。(《洞天奥旨》佗僧散)
    3. 治疗口舌生疮:蒲黄、黄药子各半两,密佗僧、黄柏、甘草各一两。上为细末,干贴口疮上。(《普济方》佗僧散)
    【注意事项】
    宜忌:体虚者忌服。
    “大都可外敷,不可内服。”(《本草经疏》)
    毒副作用:本品内服剂量过大或小剂量长期服用均可导致中毒。急性中毒的临床表现以消化道症状为主:口内有金属味、流涎、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亦可出现贫血、黄疸、头痛、谵妄、肢体麻木、瘫痪等症状;甚者可出现心、肾功能衰竭。慢性中毒则多表现为:面色土黄或灰白、齿有铅线、腹部经常绞痛、头晕、失眠、食欲减退、四肢乏力、肌肉关节疼痛;甚者可出现垂腕、瘫痪、谵妄、惊厥、昏迷。
    临床曾有内服本品治疗疟疾,1日内服用15g而致急性铅中毒的报告。临床症见脐周绞痛,伴呕心、呕吐; 龈缘铅线(+),脐周触痛明显等。亦有连服密佗僧计9g产生毒性反应的报告。
    中毒救治:参见“铅丹”。
    【医家论药】
    “密佗僧,感铅银之气,其性重坠下沉,直走下焦。故能坠痰止吐,消积,定惊痫,治疟痢,止消渴,疗疮肿。”(《本草纲目》)
    “密佗僧感银铜之气而结,故其味咸辛气平,有小毒。久痢、五痔,大肠湿热积滞也,辛主散结滞,咸主润下除热,大肠清宁,则久痢五痔自瘳矣。”(《本草经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