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中医

<- 上一篇 下一篇 ->

天麻

    为兰科植物天麻 Gastrodia elata Bl. 的根茎。亦名鬼督邮(《本经》)、赤箭(《本经》)、明天麻(《临证指南医案》)。味甘,性平。入肝经。功能:平肝息风止痉。主治:眩晕眼黑、头风头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语言蹇涩、小儿惊痫动风。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
    【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块茎含香荚兰醇(Vanillyl alcohol)、香荚兰醛(Vanilline),亦含维生素A类物质。尚分离出天麻素(即天麻甙,Gastrodin)、对羟基苯甲醇(p-Hydroxybenzyl alcoh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胡萝卜甙(Daucosterol)、柠檬酸(Citric acid)、柠檬酸单甲酯(Citricacid mono-methylester)、棕榈酸(Palmitic acid)、蔗糖(Sucrose)、对羟基苯甲醛(p-Hydroxyben zaldehyde)、琥珀酸(Succinic acid)。
    天麻中还含有抗真菌蛋白及微量元素,其中以铁的含量最高,氟、锰、锌、碘次之。
    药理作用:
    1.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天麻有明显的镇静作用。人工培育和野生天麻1~5g/kg、天麻甙50mg/kg、天麻甙元100mg/kg、香荚兰醇、香荚兰素200mg/kg给小鼠腹腔注射能显著抑制其自发活动。天麻甙对猴、鸽亦有镇静作用,猴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20分钟即出现安静、无紧张样,持续2小时左右。人工培养和野生天麻能对抗咖啡因所致中枢兴奋和延长戊巴比妥钠的睡眠时间。天麻注射液5~10g/kg 与戊巴比妥纳、水合氯醛和硫喷妥钠均有协同作用。天麻水剂及蜜环菌发酵液与戊巴比妥钠均有明显协同作用,能提高戊四氮在小鼠的半数惊厥量,并能使小鼠自主活动降低。但亦有报告认为,天麻注射液,去天麻甙部分能降低小鼠的自发活动,并有协同戊巴比妥钠的作用,但天麻素的作用不明显,不是天麻的有效成分。天麻的镇静作用可能与其降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有关。
    动物实验表明:人工培养天麻和野生天麻 5g/kg 均有明显的镇痛作用,野生天麻的作用较强,但二者均小于吗啡10mg/kg 的止痛效果。小鼠皮下注射天麻制剂5g/kg 能明显对抗腹腔注射醋酸引起的扭体反应。用热板法也证明其有提高痛阈作用。但亦有与此不同的报告,认为香荚兰醇或香荚兰素300mg/kg、天麻注射液10~20g/kg 以及天麻浸膏 2~5g/kg并不能提高小鼠痛阈。
    研究报告指出,天麻有明显的抗惊厥作用,但其作用的部位不在脊髓,小鼠腹腔注射天麻水剂5g/kg、香荚兰醇或香荚兰素300mg/kg 等均能延长戊四氮阵挛性惊厥的潜伏期,明显提高戊四氮的半数惊厥量,但对士的宁惊厥作用不显著。天麻注射液10~20g/kg 腹腔注射能显著提高戊四氮的半数惊厥率,剂量加大到30g/kg可使小鼠对惊厥阈电压的耐受量显著增加,但对阈上刺激引起的电休克无效。家兔静脉注射天麻水煎剂1g/kg或香荚兰醛 40mg/kg,均可提高电击痉挛的阈值,有效地制止癫痫样发作,控制脑电图中痫样放电的发展。香荚兰醛的作用比天麻水煎剂显著,而且副作用小,但均不及苯妥英钠。对豚鼠的实验性癫痫,每天皮下注射天麻50%乙醇浸出物0.25~1g/kg,治疗3~6天,癫痫即可停止发作,停药近10天,作用消失;每天注射香荚兰醛0.1~0.2g/kg,治疗5~6天即可有效,停药5~7天,作用消失。同时还可防止剪羊毛刺激引起的癫痫反复发作所致的休克死亡。天麻对实验性癫痫的效果较苯妥英钠稍缓,但在停药后的有效持续时间较长。人工培育和野生天麻均能降低戊四氮所引起的动物惊厥率和死亡率,缩短阵挛时间。人工培育天麻抗惊厥效应比野生者强,多次长时间给药比单次用药效果要好。
    但亦有报告指出,天麻煎剂9g/kg 给小鼠腹腔注射,对士的宁和戊四氮引起的惊厥和死亡并无对抗作用,其原因可能是剂型不同。天麻流浸膏对小鼠肌肉注射破伤风外毒素引起的惊厥与死亡,无防治作用。
    2.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天麻液对在位豚鼠心脏有减慢心率的作用,但不影响心脏收缩幅度。不同的给药途径均可使麻醉大鼠的心率减慢,但以静脉注射比较明显。天麻注射液可使家兔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增加,总外周阻力降低,心肌耗氧量下降。天麻甙及天麻甙元亦可略微减慢心率,2小时后即可恢复。天麻对脑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能使变平或倒置的T波、下降的S-T段及心律不齐得到明显的改变。合成天麻素可能具有促进心肌细胞能量代谢,特别是在缺氧情况下获得能量的作用。实验表明:合成天麻素可使体外培养乳鼠心肌细胞搏动频率加快,收缩力加强,节律规则,不同剂量组无明显差异;对心肌细胞形态无影响,但能使细胞内糖原、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核酸、琥珀酸脱氢酶和乳酸脱氢酶显著增加。合成天麻素对心肌细胞中毒性损伤有保护作用,该作用可能与天麻素促进心肌细胞能量代谢,增强了抗损伤作用有关。
    天麻能增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改善心肌循环,增加心肌供氧,对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天麻注射液可使小鼠心肌营养血流量增加73.3%,对氯化钾及5-羟色胺引起的主动脉条收缩有明显的抑制效应。天麻液(1:2000)可使冠脉流量先减少后增加,最高达181%。天麻注射液1~2g/kg 或密环丝菌体 1g/kg 给麻醉犬静脉注射,均能明显降低冠状血管阻力,增加血流量。丝菌体尚能降低脑血管阻力,增加脑血流量。将天麻或丝菌体注射剂直接注入冠状动脉或颈动脉时,作用更为显著。天麻液给小鼠和兔腹腔、静脉或颈动脉注射均可不同程度地增加其脑血流量,降低脑血管阻力。天麻液尚能对抗肾上腺素引起的血管收缩反应,且扩张血管作用不受苯海拉明影响,但可部分被阿托品所对抗。乙酰天麻素对血管平滑肌有解痉作用,能对抗5-羟色胺的致痉作用。与罂粟碱相比,乙酰天麻素拮抗5-羟色胺的致痉作用的强度仅为前者的六分之一。实验证明:乙酰天麻素浓度在30μg/ml 时,对加入高钾后引起的动脉条收缩有明显的解痉作用,其强度与罂粟碱相似。此外,乙酰天麻素对去甲肾上腺素所致的家兔主动脉条收缩可产生松弛作用,但作用较弱。
    研究表明:天麻有降压作用。天麻注射液给大鼠和家兔静脉注射有迅速的降压作用,最大降低73%,持续1~1.5小时以上。腹腔注射或十二指肠给药对大鼠降压持续时间更长,可达3小时以上。天麻甙及天麻甙元用于猫后1~2小时内有轻度降压作用。
    3. 抗炎作用 天麻注射液亦能抑制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部肿胀及通透性增加,并能抑制5-羟色胺所引起的大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对小鼠琼脂性足肿胀、大鼠角叉菜胶性及5-羟色胺性足肿胀有抑制作用。
    4. 耐缺氧作用 天麻在组织耗氧量增加或缺氧耐受力降低的情况下,能提高机体对缺氧的耐受力。天麻注射液能增加常压缺氧小鼠的耐受能力,明显延长死亡时间。对耐受低压(负压300mmHg)缺氧能力也显著增强。此外,尚能显著延长预先注射异丙肾上腺素(20mg/kg)及异丙肾上腺素加天麻注射液置低压氧仓中小鼠的存活时间。
    5. 其他作用 天麻注射液对小鼠非特异性免疫或特异性免疫中的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均有增强作用。多次用药,还能显著增加脾脏重量。天麻素 25mg可提高小鼠迟发性变态反应,高于或低于25mg 均无显著差异。
    人工培养与野生天麻均有显著升高小鼠皮肤温度的作用。家兔腹腔注射天麻煎剂5g/kg有减慢呼吸的作用。天麻甙可增加家兔在位小肠平滑肌的张力和收缩。香荚兰醇有促进胆汁分泌作用。
    【临床运用】
    临床报道:
    1. 治疗眩晕 天麻18g,姜半夏9g,白术、陈皮各12g,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治疗40例,治愈26例,显效13例,无效1例。〔四川中医 1988;6(5):32〕
    2. 治疗头痛 天麻80g,党参40g,三七30g,玉凡七30g,研末,每次2g,每日3次,或取其原方1/4量水煎服,每2日1剂,分2次服,也可随证加味。治疗顽固性头痛111例,显效61例,有效38例,无效12例。〔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1981;7(2):74〕
    3. 治疗耳源性眩晕症 泽泻40g,天麻15g,丹参、磁石、白术、代赭石各30g,日1剂。可随证加减。治疗期间,低盐饮食,禁油腻、辛辣刺激物。治疗100例,痊愈93例,有效7例。〔新中医 1991;23(3):31〕
    4. 治疗面神经麻痹 白附子、胆南星、羌活、防风、天麻、白芷各15g,气虚加黄芪50g,风痰阻络重者加全蝎、僵蚕各15g,水煎服。治疗43例,结果:痊愈17例,显效22例,无效4例。〔陕西中医 1991;12(10):464〕
    5. 治疗口眼#斜 法夏、白术、天麻、茯苓、化橘红、羌活、白芥子、红花、全蝎、蜈蚣各50g,甘草25g。上药烘干共研粉,每次10g,每日2次,热酒冲服,20天为1疗程。治疗17例,总有效率94%。〔北京中医 1991;(6):31〕
    方剂选用:
    1. 治疗偏正头痛,首风攻注,眼目肿疼昏暗,头目旋运,起坐不能:天麻一两半,附子(炮制,去皮、脐)一两,半夏(汤洗七遍,去滑)一两,荆芥穗半两,木香半两,桂(去粗皮)一分,芎藭半两。上七味,捣罗为末,入乳香匀和,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丸,渐加至十丸,茶清下,日三。(《圣济总录》天麻丸)
    2. 治疗中风手足不遂,筋骨疼痛,行步艰难,腰膝沉重:天麻二两,地榆一两,没药三分(研),玄参、乌头(炮制,去皮、脐)各一两,麝香一分(研)。上六味,除麝香、没药细研外,同捣罗为末,与研药拌匀,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温酒下,空心晚食前服。(《圣济总录》天麻丸)
    3. 治疗风湿脚气,筋骨疼痛,皮肤不仁:天麻(生用)五两,麻黄(去根、节)十两,草乌头(炮,去皮)、藿香叶、半夏(炮黄色)、白面(炒)
    各五两。上六味,捣罗为细末,滴水丸如鸡头大,丹砂为衣。每服一丸,茶酒嚼下,日三服,不拘时。(《圣济总录》天麻丸)
    4. 治疗妇人风痹,手足不遂:天麻(切)、牛膝、附子、杜仲各二两。上药细锉,以生绢袋盛,用好酒一斗五升,浸经七日,每服温饮下一小盏。
    (《十便良方》天麻酒)
    5. 治疗小儿风痰搐搦,急慢惊风,风痫:天麻四两(酒洗,炒),胆星三两,僵蚕二两(俱炒),天竺黄一两,明雄黄五钱。俱研细,总和匀,半夏曲二两,为末,打糊丸如弹子大。用薄荷、生姜泡浓汤,调化一丸,或二、三丸。(《本草汇言》)
    配伍效用:
    天麻配伍半夏、白术 天麻息肝风、平肝阳而止头眩;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二者合用,为治疗风痰眩晕头痛之要药。白术健脾燥湿,与天麻、半夏配伍,共奏祛湿化痰、息风止眩之功效,用于治疗风痰上扰之眩晕头痛、胸闷呕恶、舌苔白腻、脉弦滑者。
    天麻配伍羚羊角 天麻息风止痉、平肝潜阳;羚羊角清泄肝热、息风止痉。二者共用,其清肝泄热、息风止痉之功效更著,用于治疗肝经热盛动风之痉厥抽搐等症。
    天麻配伍人参、白术 天麻息风止痉;人参、白术补气健脾。三者伍用,有健脾息风之功效,用于治疗脾虚之慢惊风。
    【注意事项】
    宜忌:“使御风草根,勿使天麻,二件若同用,即令人有肠结之患。”(《雷公炮炙论》)
    毒副作用:天麻及密环菌水剂给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分别为36±1.7g/kg及35±0.8g/kg。天麻浸膏给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51.4~61.4g/kg。香荚兰醇与香荚兰素给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分别为 891.3±31.7mg/kg 和 946.0±18.5mg/kg。
    家兔每天注射天麻稀醇浸剂0.25~1g/kg,可见软弱少动,食欲大减,体重下降,甚至死亡。如腹腔注射煎剂12g/kg,30分钟后动物疲困、反应迟钝继而出现共济失调、拒食。5小时后心率可增加至每分钟500次以上,12只兔多数在用药后48小时内死亡。天麻注射液静脉注射1g/kg,动物表现匐伏不动和拒食,心电图和脑电图均无异常。香荚兰醛副作用较小,静脉注射40mg/kg或口服1g/kg,动物的一般状态和心电图、脑电图均无特殊变化。
    【医家论药】
    “天麻,乃肝经气分之药。《素问》云,诸风掉眩,皆属于木。故天麻入厥阴之经而治诸病。按罗天益云:眼黑头旋,风虚内作,非天麻不能治。天麻乃定风草,故为治风之神药。今有久服天麻药,遍身发出红丹者,是其祛风之验也。”(《本草纲目》)
    “天麻,气性和缓,《经》曰,肝苦急,以甘缓之。用此以缓肝气。盖肝属木,胆属风,若肝虚不足,致肝急坚劲,不能养胆,则胆腑风动,如天风之鼓荡为风木之气,故曰诸风掉眩,皆属肝木,由肝胆性气之风,非外感天气之风也。是以肝病则筋急,用此甘和缓其坚劲,乃补肝养胆,为定风神药。若中风、风痫、惊风、头风、眩晕,皆肝胆风证,悉以此治。若肝劲急甚,同黄连清其气。又取其体重降下,味薄通利,能利腰膝,条达血脉,诸风热滞于关节者,此能疏畅。凡血虚病中之神药也。”(《药品化义》)
    “天麻,主头风,头痛,头晕虚旋,癫痫强痉,四肢挛急,语言不顺,一切中风,风痰。”(《本草汇言》)
    “天麻,能止昏眩,疗风去湿,治筋骨拘挛瘫痪,通血脉,开窍,余皆不足尽信。然外邪甚盛,壅塞经络血脉之间,舍天麻又何以引经,使气血攻补之味,直入于受病之中乎?总之,天麻最能祛外束之邪,逐内避之痰,而气血两虚之人,断不可轻用之耳。”(《本草新编》)
    附注:
    1.天麻必须通过与密环菌共生才能生长发育。近来发现人工培养的密环菌菌丝体作用与天麻相似,故有用以代替天麻应用者。
    2。天麻,其原植物之茎,色黄赤,呈圆柱形而直立,极似箭杆,故有赤箭之名。因其有熄风之功,故又有定风草之称。其中四川荣经、云南昭通所产者质优,为道地药材,统称川天麻。冬季采集者,内部结实体重,质量较优,称为冬天麻;春季采集者,皮细纹皱,较冬天麻美观,江浙一带多视为佳品,喜用春天麻之名。其实,无论冬采、春采,均以体实泽亮半透明者为佳,故亦有明天麻一名。
    天麻为临床平肝息风之要药,用治风寒湿痹、肢体麻木、手足不遂等确有良效。生用时略显温燥,用其驱风胜湿、温经除痹为宜。天麻经炒制后入药称炒天麻,其温燥之性略缓,用于血虚肝旺所致的眩晕较为适宜,可配伍钩藤、当归、枸杞、白芍等品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