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中医

<- 上一篇 下一篇 ->

侧柏叶

    为柏科植物侧柏 Biota orientalis (L.) Endl. 的嫩枝和叶。亦名柏叶(《金匮要略》)。味苦、涩,性寒。入心、肝、大肠经。功能:凉血、止血、祛风湿、散肿毒。主治:吐血、衄血、尿血、血痢、肠风、崩漏、风湿痹痛、细菌性痢疾、高血压、咳嗽、丹毒、痄腮、烫伤。内服:煎汤,6~12g;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捣敷或研末调敷。
    【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含挥发油,其中有侧柏烯(Thujene)、侧柏酮(Thujone)、小茴香酮(Fenchone)、α-蒎烯(α-Pinene)、β-蒎烯(β-Pinene)、月桂烯(Myrcene)、石竹烯(Caryophy- llene)等。黄酮类中有香橙素(Aromadendrin)、槲皮素(Quercetin)、杨梅树皮素(Myricetin)、扁柏双黄酮(Hinokiflavone)、穗花杉黄酮(Amentoflavone)等。尚含鞣质、树脂、维生素 C 等。
    药理作用:
    1. 镇咳、祛痰作用 侧柏叶提取物对小鼠有镇咳和祛痰作用,其祛痰的有效成分为醇性皂甙,其镇咳的有效成分为一种酚性甙。对豚鼠的致喘无明显保护作用,但能舒张豚鼠离体气管平滑肌,并可部分阻断乙酰胆碱的作用,不能解除乙酰胆碱的致痉作用。叶中所含之黄酮 250mg/kg 腹腔注射有明显镇咳作用,200mg/kg腹腔注射及1000mg/kg口服有明显祛痰作用。
    2. 镇静作用 提取物有中枢镇静作用,可协同戊巴比妥钠的麻醉作用,明显减少动物的自主活动。
    3. 解痉作用 侧柏叶提取物可舒张离体肠平滑肌,亦能明显解除组胺与乙酰胆碱所引起的肠痉挛,提前给药可阻断二者的致痉作用。
    4.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醇浸剂(1:180000)在试管内对结核杆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较水煎剂强1800倍,同异烟肼有协同作用。对肺炎球菌、卡他球菌有抑制作用。侧柏叶、小叶冬青复方对肺炎双球菌、流感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杆菌及甲型链球菌亦有抑制作用。侧柏叶煎剂(1:40)对京科68-1型病毒也有抑制作用。
    5. 其他作用 侧柏叶提取物还可扩张兔耳血管,对麻醉猫有降低血压的作用。
    【临床运用】
    临床报道:
    1. 治疗腮腺炎 鲜侧柏叶200~300g,洗净捣烂,去掉木质纤维,加入鸡蛋清适量和匀,摊在布上,敷患处,每日换药7~9次。治疗50例,用药1~3天,痊愈48例,另2例因合并感染配合抗菌素治疗。〔河北中医 1985;(4):31〕
    2. 治疗百日咳 鲜侧柏叶20~100g,加水 200~400ml,煎成90~300ml ,每次15~150ml,日服6次,7天为1疗程。治疗92例,临床治愈80例,好转10例,无效2例。〔上海中医药杂志 1959;(3):40〕
    3. 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侧柏果壳加水适量,煎煮2次,除去药渣,将药液配制成 1:1 的浓度,每次3ml,日服2次,连服15天为1疗程。治疗277例,用药1个疗程后,有效率为80.9%。〔新医药杂志 1974;(2):23〕
    4. 治疗溃疡并发出血 侧柏叶15g,加水 300ml,煎成150ml,为1次量,日服3次。治疗50 例,平均止血时间为3.5天。〔中华内科杂志 1960;8(3):249〕
    5. 治疗斑秃 鲜侧柏叶25~35g,切碎,浸泡于60%~75%的酒精100ml 中,7天后过滤备用。用棉签蘸药液涂擦毛发脱落部位,每日3~4次。治疗160例,显效33例,有效91例,总有效率为77.5%。〔中华医学杂志 1973;53(8):459〕
    6. 治疗脂溢性脱发 鲜侧柏叶40g,何首乌 10g,白鲜皮10g,骨碎补10g。将上药置入95%的乙醇200ml内,浸泡7天后过滤备用。用药液涂擦患处,每日3次。可配合中药内服。治疗38例,总有效率为63%。〔大众医学 1981;(7):33〕
    7. 治疗痔疮出血 炒侧柏叶30g,黑荆芥15g,大黄炭20g,共为细末,加温开水200ml 搅匀灌肠,每日1次。治疗8例,效果满意。〔中国肛肠病杂志1985;5(4):5〕
    方剂选用:
    1. 治疗吐血不止:柏叶、干姜各三两,艾三把。上三味,以水五升,取马通汁一升,合煮,取一升,分温再服。(《金匮要略》柏叶汤)
    2. 治疗忧恚呕血,烦满少气,胸中疼痛:柏叶捣罗为散,不计时候,以粥饮调下二钱。(《太平圣惠方》)
    3. 治疗肠风、脏毒,酒痢,下血不止:嫩柏叶(九蒸九晒)二两,陈槐花一两(炒半黑色)。上为末,炼蜜丸,梧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空心温酒下。(《普济方》侧柏散)
    4. 治疗历节风痛,痛如虎咬,走注周身,不能转动,动即痛极,昼夜不宁:侧柏叶五钱,木通、当归、红花、羌活、防风各二钱。水煎服。(《本草切要》)
    5. 治疗风痹历节作痛:侧柏叶煮汁,同曲米酿酒饮。(《本草纲目》)
    6. 治疗大人及小儿汤火伤:侧柏叶,入臼中湿捣令极烂如泥,冷水调作膏,涂敷于伤处,用帛子系定,三、二日疮当敛,仍灭瘢。(《本草图经》)
    7. 治疗妇人月水久不断:芍药、柏叶(炙)各一两。上二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酒各半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圣济总录》芍药汤)
    8. 治疗鼻衄出血数升,不知人事:石榴花、柏叶等分。为末,吹鼻中。(《普济方》)
    配伍效用:
    侧柏叶配伍生地 侧柏叶苦涩微寒,收敛凉血止血;生地甘苦而寒,清热养阴凉血。二者合用,共奏清热养阴、凉血止血之功效,用于治疗血热妄行之咯血、衄血、吐血、尿血、崩漏等证。
    【注意事项】
    宜忌:“与酒相宜。”(《药性论》)
    “多食亦能倒胃。”(《本草述》)
    毒副作用:本品毒性较小。小鼠口服60g/kg,观察72小时,未见死亡,腹腔注射水煎剂半数致死量为15.2g/kg,水煎剂醇沉淀后的制剂半数致死量为30.5g/kg。
    【医家论药】
    “侧柏叶,味苦而微温,义应并于微寒,故得主诸血崩中赤白。若夫轻身益气,令人耐寒暑,则略同于柏实之性矣。惟生肌祛湿痹,乃其独擅之长也。”(《本草经疏》)
    “侧柏叶,止流血,去风湿之药也。凡吐血、衄血、崩血、便血,血热流溢于经络者,捣汁服之立止;凡历节风痱周身走注,痛极不能转动者,煮汁饮之即定。惟热伤血分与风湿伤筋脉者,两病专司其用。但性味苦寒多燥,如血病系热极妄行者可用,如阴虚肺燥,因咳动血者勿用也。如痹病系风湿闭滞者可用,如肝肾两亏,血枯髓败者勿用也。”(《本草汇言》)
    “侧柏叶,味苦滋阴,带涩敛血,专清上部逆血。又得阴气最厚,如遗精、白浊、尿管涩痛属阴脱者,同牛膝治之甚效。”(《药品化义》)
    “柏叶,性寒而燥,大能伐胃,虽有止衄之功,而无阳生之力,故亡血虚家不宜擅服。然配合之力,功过悬殊,如《金匮》柏叶汤,同姜、艾止吐血不止,当无此虑矣。若《济急方》同黄连治小便血﹔《圣济总录同芍药治月水不断,纵借酒之辛温,以行苦寒之势,但酒力易过,苦寒长留,每致减食作泻,淤积不散,是岂柏叶之过欤?”(《本经逢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