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 > 无量寿经 > 细讲无量寿经_净空法师

第一七0集

  大乘无量寿经 (第一七0集) 2004/6/14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讲堂
  请掀开经本,科会第四十九面第三行,我们把经文念一遍:
  【其上辈者。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修诸功德。愿生彼国。】
  我们念这一段。这一段里面有三句,三句就是三个小段,昨天我们介绍了第一句,今天我们要介绍第二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发菩提心这一句,我想同学们都听得耳熟,佛门里头常常提到的,可是什麽叫菩提心,大概真正能够懂得的人就不多;菩提心怎麽发法,那懂得的人就更少了。在这个地方,上辈、中辈、下辈,三辈都说到要发菩提心,要一向专念阿弥陀佛。由此可知,发菩提心这一句我们不能不有相当的认知。黄念祖老居士在他注解里面讲,这部经的宗旨就是这一句,这宗旨就是修行的目标方向。由此可知,非常重要。
  印光大师他老人家一生自行化他,实在讲只有十六个字,他这十六个字真正做到了,成为一代祖师。这十六个字就是「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这八个字你要能够做到,就是经上所讲的善男子、善女人,可见得你就具备了佛弟子的条件;後面两句是「信愿持名,求生净土」。信愿持名这一句做到,你就决定得生净土。他老人家说得非常简单。信愿就是发菩提心,持名就是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他把这一句经文八个字浓缩成四个字「信愿持名」。说信愿持名,好像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分,我们都相信、都愿意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前面跟诸位说过,每个人的信心、愿心有浅深广狭不相同,所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才有四土三辈九品的差别。信愿要到什麽样的标准才能往生,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你要问什麽样的标准,那还要依《无量寿经》。《无量寿经》讲得详细,信愿是发菩提心。菩提心就是《观无量寿佛经》上讲的三心,《观经》上讲的「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说了三个。《大乘起信论》里面也讲了三个,《起信论》里面讲的是「直心,深心,大悲心」。我们把经论合起来看意思就更明显。论上讲的直心,经上讲的至诚心,由此可知,至诚心就是直心,直心就是至诚心。至诚是真诚到极处,叫至诚。依照这个标准,菩提心一发,那真的就恭喜你,为什麽?超凡入圣。真诚到极处,你是真心,你不是妄心。
  在《华严经》上我们看到,菩提心一发是什麽地位?发心住。你这个心发了,你真的住在菩提心上,圆教初住菩萨,别教初地菩萨,我们常讲法身大士。菩提心一发就是法身菩萨,不是凡人!不但你超越了六道,超越十法界,这叫标准的菩提心。由此可知,信愿是菩提心,信愿里面的层次就太多太多了。到这一个标准(这是菩提心的标准,经论上所讲的标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是凡圣同居土,也不是方便有余土,是实报土里面上辈往生。所以,前面跟诸位介绍过,隋唐以前的古大德都说上辈是四地以上的菩萨求往生的,也不是没有道理。为什麽?菩提心的标准,它那麽高!说我们凡夫只有下三品往生,也有道理,但是这个说法被善导大师否定了。
  善导大师是阿弥陀佛再来,勉励我们凡夫,我们凡夫要认真、要努力,那我们凡夫能不能在这一生菩提心达到经论上的标准?跟诸位说,肯定能做得到,问题都在自己肯不肯做。你自己真肯做,有个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把菩提心提升到这个水平,不是难事。在中国古大德里面,我们看《净土圣贤录》、看《往生传》,确确实实有人做到,这就是念佛里面讲的念到理一心不乱。经论里面举的比喻,那当然更多,像《观经》里面韦提希夫人,那是真正发无上菩提心,上辈上品往生。在中国居士里面,昨天跟诸位介绍刘遗民,这些人也是上品往生。为什麽别人能做到,我们做不到?没有别的,别人能放得下,我们做不到是放不下。你那些牵肠挂肚的事情不能够痛痛快快、乾乾净净的把它舍掉,这样才造成了障碍。
  既然知道菩提心的体是至诚,真诚到极处,这个心的作用,对自己就叫做深心。菩提心自受用,你用什麽心对自己,你用什麽心对别人,所以有体有用。用里面有自受用、有他受用,自受用是什麽心对自己,什麽心对别人。经论讲自受用,都是讲深心。深心,古人的注解叫好善好德,这个说法也没有错误,都说得正确,可是这一句话里头也有浅深不相同。真正的标准就是我跟诸位同学介绍的,《无量寿经》经题上讲的「清净平等觉」,这是佛跟我们讲的标准,清净平等觉是深心。
  回向发愿心就是大慈悲心,我们能将自己修学所有功德,自己不享受,给一切众生享受。我们真正修行,真正修行的人一定要知道,特别是在这个时代,真修行的人愈来愈少了,真正修行,诸佛护念,龙天善神保佑!世间人常讲灾难很多,世间灾难很多,真修行的人怕不怕?不怕,真修行的人应当哪个地方有灾难到哪里去,为什麽?你真正修行,你有佛护念,你有龙天善神保护,你到有灾难的地方,因为你在那个地方有佛保佑、有龙天善神拥护,那个地方灾难就减轻了。所以真修行在这个世间不是去避难,去赴难,哪边有难哪里去,这些都是真实不虚,我们不能够不晓得。
  三心,我们一定要细说。诚,真诚到极处。什麽叫诚?我们每个人都以为我们自己的心很诚,这是我们自己的标准。圣人的标准怎麽说?清朝末年,曾国藩先生他在读书笔记里面将这个诚做了一个解释,我们现在人讲给这个字下一个定义。他说得很好,跟我们佛法里头很相应,他说「一念不生是谓诚」。这个标准高,一念不生。我还觉得我的心很诚了,你说你有没有念头?你还生了念头,生念头就不诚。
  我们用佛法的标准讲,讲最低的标准,最低的标准是对於世出世间一切法不再执着,这就很了不起。不再执着世出世间一切法,所谓是顺境逆境、善缘恶缘都不放在心上,都不执着了,能够做到随缘。这个人是阿罗汉,不是凡夫!阿罗汉就超越六道轮回。我们今天还是会有执着,有执着,特别是执着这个身,执着这个身是我;执着自己的见解,我们讲成见,我要怎样怎样,我想怎样怎样,我以为怎样怎样,这是执着。你有这些执着,你就出不了六道轮回。所以我们常讲轮回心,常常反省我们自己是不是还用轮回心。用轮回心学佛也是轮回业,学佛有没有好处?有一点好处,在六道里面得一点善报、福报,得一点福报,不能出六道轮回,这要知道,不能往生。这很重要、很重要。
  往生最低的限度,要把对一切人事物的执着放下,这是最低的,你才能往生!这要是放不下,不能往生。这个放下往生,你在下面二土,功夫差一点的在凡圣同居土,功夫高一点的在方便有余土,这你能往生。你要是这一点做不到,你没有菩提心,信愿都没有,这是我们同学不能不知道的。善导大师讲念佛人万修万人去,可是近代李炳南老居士,我是跟他十年,他常常跟我们讲,现在念佛人,一万个念佛,只有两三个往生,不是万修万人去。为什麽原因?古人修学这个法门,他真的有信有愿,他放得下。我们现在这些人不是不能往生,是你自己放不下,你样样都要计较,样样都要执着,那有什麽法子?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不能不警觉的。
  功夫,信愿在哪里锻链?在日常生活当中,特别是在处事待人接物,学着不执着,学着随缘。只要这个事或者是人没有重大的妨害,特别是妨害社会、妨害大众,都可以马虎过去,何必那麽认真?不要坚固执着自己的成见,要学着什麽都好,恒顺众生,随喜功德,要学这个。这是信愿、菩提心低的,这不是很高的。比这个高一层的,就是不但没有执着,分别也没有了。分别比执着微细,对於世出世法,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分别的念头都没有了,清净!比阿罗汉清净多了。这样的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生凡圣同居土,肯定是生方便有余土,那品位就高得多了。
  所以我们锻链,先锻链不执着,这个最严重。执着在佛法里面就叫做见思烦恼,不执着,见思烦恼破了;分别是尘沙烦恼,不分别,尘沙烦恼断了;最後还有无明烦恼,这东西难断,无明烦恼是起心动念,这个难。前面两种我们还有办法,这一种是一点办法都没有,这要相当深的功夫,我们讲禅定,相当深的禅定,能够六根在六尘境界里头不起心不动念,那就是破无明烦恼。破无明烦恼的功夫,大乘经里面讲功夫有四十一个等级,就是四十一品无明,你能够伏一品,往生西方极乐就生实报庄严土,那个高!就是我们平常回向偈里面讲的「花开见佛」。花开见佛是实报庄严土,就是法身菩萨境界。所以你如何训练六根在六尘上不起心不动念,最好的,这就是至诚心的上等功夫。上等功夫里面还有四十一个等级,你只要是最低一个等级,你就能够取得实报庄严土,这我们不能不知道。
  九品往生,古大德讲得很清楚,三辈每一辈里面都有九品,上辈有九品,中辈也有九品,下辈也有九品。本经里面说得简略,只讲三辈,每一辈里面讲三等,上中下三等。我们知道每一等里面都有九品。所以九品里面,上品上生,你是哪一等的上品上生?这要搞清楚,下下辈里头也有上品上生,下下辈跟上上辈差距太大太大了。这个关系,蕅益大师讲得好,总在功夫之浅深。所谓功夫,没有别的,放得下。我们练功夫不是在别的地方练,就是在环境上,特别是人事环境上练功夫,如果我们练到了不执着;换句话说,相当自在了,你就很快乐了。为什麽?不会被外面环境影响。
  由此可知,外面物质环境、人事环境影响你什麽?影响你执着,影响你分别。我现在不分别、不执着,那就不受影响了。不受影响,外面环境是清净的,自己的心是清净的,自己的心是平等的。清净平等生智慧,智慧就是觉,你才真正能在境界里头觉而不迷,你对於一切人事物,对於过去现在未来、此界他方,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一种殊胜的功德利益,我们为什麽不学?真能学得到,不是学不到的。
  我们不应当再去攀缘这世间名闻利养、五欲六尘。你要把这些东西放在心上,这就坏了。这些东西,古大德跟我们说了很多,这个东西叫轮回心,这些东西放在心上就是轮回业,轮回心造轮回业,你怎麽能出得了六道轮回?所以必须要舍,舍得乾乾净净。善导大师在《观经》注解里面,给我们开示菩提心,「至诚心,真实心也;深心,深信心也」。他还有解释:决定深信自己是罪恶生死凡夫,无量劫来在六道里面轮回流转,出不去。这是头一个要信,深信,信自己确确实实没有能力超越六道;不但没有能力超越六道,六道里头分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说老老实实的话,我们超越不了欲界,你要有这个信心。第二你要决定深信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我们依教奉行,决定往生。他在讲深心里面的深信心,这两条重要,非常非常重要。第三回向发愿心,从真实深信心中,将自己所修一切善根福德统统回向。
  回向有三处:回向菩提,我们所修一切功德,我们求的是求菩提,菩提就是智慧、就是觉悟,我不求别的。不求人天福报,我只求真实智慧、真实的觉悟,这是回向菩提。回向众生,我有智慧,我有福报,都给众生去享受,自己绝对不留恋这些享受。天上人间的福报,我们都能放下、都能够舍弃。第三个回向实际,实际就是真如本性,禅宗里面所讲的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我们学佛不求别的,求明心见性,就是回向实际。所以这里头绝对没有一丝毫自私自利,没有一丝毫名闻利养,没有一丝毫人天福报的受用,这样才乾净。
  所以回向就是布施、就是舍。功德要修积,断恶修善,积功累德。但是你修因,当然有果报,果报现前不能享受,一享受就迷惑,非常可怕。人在这个境界里头,他为什麽会迷?他会迷的真正原因就是没有智慧,不知道宇宙人生真相,佛经里面常讲的诸法实相,他不知道一切法的真相,迷恋在这个法相上。真正觉悟的人,为什麽对於这一切法相他不放在心上?他知道《金刚经》上所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还有什麽留恋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佛只要这两句提示就行了。
  《大般若经》,我给它做了一个总结,也跟诸位做过多次报告,六百卷《大般若》说了什麽?我最後做的总结,它所说的就是「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真的,一点都不假,这些事就在我们眼前,时时刻刻我们能够实验出来。现在科学家讲实验,通过实验这才是真的。我们无论是站着、坐着,你想想看把眼睛一闭,什麽都没有了,还有什麽?睡着了不等於死了一样吗?真的每天都死一次,到第二天又复生,基督教上讲复生。复生不希奇,我们每天都干这个事情,都死一次,第二天就复生。哪一天死了之後不复生?实际上是我们肉眼看不到,他到另外不同维次空间里面复生了,他还是复生。
  所以你要知道,每个人灵性不灭,生灭是身体!身体有生灭,一切万物有生灭,凡所有相它统统都有生灭。有生灭都是假的,都不是真的,刹那生灭,现在科学都证实了。凡是生灭无常的,你要去留恋它、去分别它,你对它起心动念就迷了、就错误了。所以这个东西需不需要?需要,有用处,我们可以受用,决不可留恋。就像我们每天看电视,电视画面上你可以欣赏,你决定不能据有,把它拿来,我来占有,不可能。所以一切万事万物,遍法界虚空界所有一切境界,就像电视萤幕上,你可以欣赏,你可以受用,你不能占有。
  你不能控制、不能占有、不能支配,你生这种心,这个心是妄心,这个心是决定错误。你能不能控制它?不能。能不能占有它?不能。能不能支配它?不能。有的时候,眼前好像他明明是被人控制,那是什麽?你不控制他,他也被别人控制,业障!他造什麽业他要受什麽报,所以佛法里头常讲「万法皆空,因果不空」。其实因果也是了不可得,为什麽说因果不空?因变成果,因空了,果又变成因,果空了,因果都空,为什麽说因果不空?因果有三个现象不空,转变,因转变成果,果又转变成因,转变的相不空,相续不空,循环不空。所以它有这三种现象,实际上这相刹那生灭,也就是宇宙间这些现象,为什麽?你就晓得因果这三种现象。这三种现象把我们迷住,我们以为这个东西都是真的不是假的,其实没有一法不是刹那生灭。
  近代科学对佛法有很多帮助,在从前你必须要有相当深的定功契入,你才能明了,现在科学能够帮上一部分的忙。科学家证明,譬如讲空间,我们哪一个人不以为空间是真的?谁去怀疑空间是假的?只有佛经上讲没有空间,一真法界没有空间、没有时间。空间是什麽?是讲距离、远近,一真法界没有远近;没有时间是没有先後,没有昨天,没有明天。这很奇怪,不可思议!佛在经上讲的,现在科学家证明了,科学家是用数学推断出来的,他说时间跟空间在某种条件之下等於零,就是失掉了。失掉之後,距离没有了。你想我们新加坡到美国很远,如果空间没有,你只想美国,美国就在面前,就在这里,你一步都不要动,它就在面前。这很奇怪,是神通!时间没有了,你可以回到过去,你可以进入到将来,过去、将来都没有了。
  科学家知道要在某一种条件,到底是什麽条件他不知道。这个条件可以说是一万多年前人类就知道了,不是不知道。哪些人知道?那些宗教家知道。婆罗门教,在这个世界上历史最久的,就是我们现在新加坡的兴都教,兴都教的前身叫婆罗门教。他们那些修行人修禅定,禅定突破了时空的界限,这是科学家讲的某一种条件,条件是禅定,他在甚深禅定里面突破了时间跟空间。所以六道轮回不是推想的,是在禅定当中看到的。禅定里面的现量境界,他不是用猜的,把六道说出来,那就算是亲眼看见;看见轮回,看见因果,善因善果,恶因恶报,因缘果报丝毫不爽,是在禅定里面看见的。虽然知道宇宙,我们现在人讲宇宙奥秘,他了解宇宙的奥秘,可是不能解决,不知道这种现象怎麽来的、为什麽会有这个现象,就是我们中国人所讲:他知其当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一直到释迦牟尼佛出现在这个世间,才给他们解释这桩事情是怎麽来的,为什麽会有这个事情,这个答案才有了。所以佛经上有这个答案,讲得很详细、很透彻。发现,是婆罗门教发现的;解释,解释得最圆满的是在佛经。
  佛告诉我们,这些现象是幻相,梦幻泡影,不是真相。幻相的来由是什麽?从心想生。你看佛讲宇宙的现象,唯心所现。唯心所现我们就称为真相,一真法界,真相。这里面没有时间、没有空间,像极乐世界,像华藏世界,诸佛这些刹土,诸佛的实报庄严土。每一尊佛都有实报庄严土,这是唯心所现,没有变化;但是十法界,十法界是唯识所变。这佛说出来的,佛要不说出来,没有人能理解,科学家也没有办法,也研究不到。现在科学算是非常高明,跟佛法比也是沾上边而已,真正里面的境界他一无所知。虽然现在这些科学家发现到最小的物质,但是我们佛经里面讲最小物质里头还有世界,这科学家没有办法知道。
  可是现在科学有个很了不起的发现,就是发现世界从哪里来的,他们有一个讲法,世界是从大爆炸来的。因为现在在天文望远镜里面观察太空,太空不断在膨胀,这种现象几乎所有的科学家都肯定、都同意这个说法,因为没有第二个办法说得比这个更圆满。所以这个大爆炸的理念,一般科学家都接受。可是科学家也很聪明,大爆炸,到底什麽东西爆炸?所以就找那个爆炸的东西,这个爆炸东西也很难为他,他们也是从数学里头推算出来的,数学是科学之母!他说有一个原点,这个点爆炸出来。原点有多大?美国太空总署发表的论文,他说我们的头发,一根头发,把头发切断。假如我们头发这麽粗,头发很细,这麽粗,把这切断,切断这里有个平面,这个平面的直径,从这一头到这一头,直径,排宇宙的原点(那个会爆炸、形成宇宙的原点)可以排多少个?他说可以排一百万亿亿亿,这个原点大概我们现在最好的显微镜也看不到,这是他们从数学上推论出来的。
  这麽小的一个原点,是不是我们佛经上讲的微尘?佛经上讲最小的物质是微尘,微尘里头有世界,你就想想这个味道。它爆炸就成大世界,世界没缩小,微尘没放大,微尘里头有世界。这个讲法,跟佛经上就相应了。这个点一爆炸出来是一刹那,时间非常非常短暂,现在我们常讲亿万分之一秒。现象是幻相,是相续相,一个一个爆炸,相续相,使你没有办法看出实相。真实相你看不到,就像我们看电影,你看电影银幕上的动作,你不知道放映机里面底片一张一张快速在移动。我们这个宇宙就是爆炸的原点不断在移动,这没有人晓得。你真正了解这个事实真相,你就会对於一切现象你能放下了,原来是这麽回事情;你就真的接受《般若经》所说的「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你在这一切法里头,你还会有执着吗?你还会有分别吗?你还会起心动念吗?自然就没有了。
  所以要知道我们的真心,真心本来是定的,《楞严经》上讲首楞严大定。首楞严大定是自性本定,一切众生个个具足,现在有没有失掉?没有失掉。你的自性本定,现在这个不定是意识,就是我们讲的八识五十一心所它在那里妄动。它在那里妄动,与本性有没有关系?没有关系,那是妄的,所以他讲是妄动。你要知道妄的意思,妄动就是假的不是真的,你只要不理它就没事,你理它那你麻烦就来了,你不理它什麽事都没,你才能真正保持住你的清净平等觉。只要不理会,不放在心上,就是我们讲不分别不执着、不起心不动念,你的自性本定就现前了。
  自性本定是真实智慧,真实智慧又不是从外头来的,是自性本来具有的,所以自性本来具有智慧、有德能、有相好。我们今天讲的这三样东西,智慧摆在第一;德能就是能力,多才多艺,无所不能,什麽你都会;相好就是今天讲的福报。无量无边的福报,每个人统统具足,圆圆满满,什麽也不缺。可是现在你不认真正的自己,你搞一个假象来当作自己,这个形相是假象,你把这个东西当作自己,搞错了,这东西不是自己!
  所以宗门里面说得好:「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那个大地无寸土,实际上就是惠能大师在《坛经》上讲的「本来无一物」。就这个意思。本来无一物,这个意思很深,并不是说你入了这个境界,山河大地统统都没有了,不是的,你要这样想法,你完全错了。这个境界还存在,存在,与我不相干,我觉悟了。就像看电影,电影的银幕,你知道事实真相,银幕上本来无一物,它正在放映的时候还是本来无一物。银幕上从来没有沾染,你迷了,不知道了,你认为是银幕上统统都变成跟那个影像合而为一了。错了,银幕是银幕,影像是影像,彼此不相干。我们看电视也是这样的。所以我过去讲经也说过几次,会看电影的、会看电视的,开悟!你不要看它,你就看那里面,你往甚深佛法里面去体会。你看电视,电视里面的东西不管它怎麽演,那是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真的东西是萤光幕,绝对没有丝毫沾染,那才叫会看。
  会看的人看电影、看电视会开悟!不会看的,起心动念、分别执着,它叫你笑你就笑,它叫你哭你就哭,你说你可怜不可怜?你完全跟着他走。会看的人,看了如如不动,知道那里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丝毫没有执着、没有分别。它里面样样东西,你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是智慧;你心里没有起分别妄想执着,那就是定,禅定;你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甚深禅定。在哪里修?看电视去!所以会用功的,哪个地方不能用功?就怕你不会用。到十字街头,你到马路上站一站,看看,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那就与看电视一样,那些动的是妄动,你很清楚、很明白,你自己心里头没有分别、没有执着,没有起心没有动念,在那里修禅定!所以禅定不是盘腿面壁,盘腿面壁那个禅定没用处,那是修禅定的初级功夫。高级的禅定,《华严经》上讲的高级禅定,你看佛经上讲鬻香长者修禅定,他在哪里修?在市廛。古时候叫市廛,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MALL、百货公司。最热闹的地方,商场最热闹的地方,长者在那里修禅定,他在那里逛来逛去修禅定,善财童子去参访他。所以你要懂得「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
  你懂得这些,那我们这个菩提心在哪里练?就在日常生活、在工作、在处事待人接物、在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这你真正用功!不是叫你离开这个境界。你还有离有即,你还是落在妄想分别执着里头,没有离即!不离不即,离即不二,离即同时,这才是真正契入境界。然後你才晓得,这佛法带给我们的是无比的活泼生动,它不是死呆板的,真正的幸福美满。这里头生智慧,生福德,不生烦恼,不生邪念,菩提心就现前了。真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统统现前,现前没有先後。所以这些道理,你要不是常常读经,要不深解义趣,你怎麽会懂?你怎麽懂得修行?这修行不是一桩容易事情。几时你能够做到理事无碍,你就得小自在,要到事事无碍,你就得大自在了。
  理事无碍,在一般讲声闻缘觉、十法界里面的菩萨得到了;事事无碍是一真法界,华严、净土,西方极乐世界、华藏世界事事无碍。这是我们应当要学的。学,最初就是在练心,古来大德,无论是宗门教下、显教密教,祖师大德教我们修行都是讲从根本修,上乘功夫的人都从根本修。根本是什麽?根本就是起心动念,你从这个地方修。一切时一切处,他根本没有任何约束,行住坐卧都是道场。你每天所接触到的,六根接触的境界,眼见色、耳闻声,都是你做功夫的地方。现在我们总算是得了一点消息,首先修什麽?首先修不执着,真实功夫,在不执着里面要断恶修善。为什麽?修福。
  不执着是修慧,是修定,是修慧;断恶修善、积功累德是修福,福慧双修。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境缘当中,都是我们修行用功的地方。然後一向专念,求生净土,这就是真正在修净土。我这一生只有一个方向,只有一个目标,这一个方向是西方极乐世界;一个目标,我要见阿弥陀佛。除这个之外,根本不要放在心上。这样修行还是着相,着相是什麽?凡圣同居土。我们要从这儿开始。凡圣同居土都不能往生,你怎麽能往生方便有余土?你怎麽能往生实报庄严土?不可能!一个阶段一个阶段提升,凡圣同居土我拿到了,稳稳当当拿到了;再努力,再努力个两三年,我升级了,升到方便有余土;拿到方便有余土,再用功,再努力,再过若干年之後,我就可以取得实报庄严土。所以实报庄严土上辈上品往生,凡夫有分!问题就是你要会修。
  这个修行要从根本修,要从简到繁,从浅到深,慢慢来。一步达到顶,这是人做不到的,那不是凡夫可以做到的。所谓是一步登天,顿悟顿超,那都是再来人,像六祖惠能这些人不是凡夫。我们祖师大德当中,诸位晓得很多都是古佛再来的、菩萨再来的,都是过去生中多生多劫修行人再来的。这一定要懂得。这些再来人他很慈悲,也示现一步一步提升,给我们做榜样。我们看清楚、看明白了,会学。所以真诚比什麽都重要。
  我特别讲这三种烦恼,就是见思、尘沙、无明,《华严经》上讲的执着、分别、妄想。妄想就是起心动念,《华严经》上讲的,我们比较容易懂。所以你会了,从今而後,你就学,学不执着,不执着什麽?不管人家怎样都好,你做对的,好,你做得不对也好,没有一样不好。但这里头要注意的是他没有重大的错误,小错没有关系,不要斤斤计较。重大的伤害,那要跟他纠正,要防止,小事就不要管了。
  所以你看从前从政的这些人物很高明。政府官员,古时候政府的官员,做官的他戴的帽子都有冕旒。官做得愈大,帽子上垂的那个帘子就愈多,官愈大愈多,官愈小愈稀。你看普通的大夫,大夫大概像我们现在县政府里面的科长,他管一部分,他的冕旒只有五条,很稀疏。比他高一级,七条;再高一级的,九条;皇帝有十二条,就像窗帘一样。这是什麽用意?不要看得太清楚,你的事情才能办得好,你样样事情都看得很清楚,你底下人不能办事、不敢办事!所以你看看它的用意多好。愈是在地位愈高的,前面就愈多,就叫你不要看太清楚。皇帝的冕旒上还有两个棉花球塞耳朵,不要听得太清楚,不要看得太清楚,你这政治就办得很好。你要样样都搞清楚明了,没有人敢办事,谁敢跟你办事?到那个时候就变成真的孤家寡人了,你很可怜,会累死你。所以领导人是有权,他下面办事的人有能,能干,发挥他的能干,让他去办,让他提供意见。那个意见可行,没有什麽伤害,你就尽管去做,他才能做得好,他才能发挥他的长才,不要限制他。
  现在你看这些制度都没有了,看看古时候制度是非常非常有味道,他的帽子、衣服都是表法的,都是教你时时刻刻警惕自己应该怎样做法。你看主管官员,他的帽子前面是平顶的,平的,那代表平等,你要用平等心,那帽子上是平的。但是臣子,办事臣子那个帽子就不是平等,有高下的。从前,你们看唱戏的戴的帽子,好像两层台阶一样,前面低,後面高,那个帽子叫进贤冠。戴这个帽子就想到,希望後来的人比我要高明,我是前面这一代,後来居上,常常要知道提拔後人,希望後来的人都能够高过我自己,超过我自己;常常提醒你,不是自己高高在上,把人家都压下去,那就糟了,那这个国家决定会走上灭亡的道路。所以某一种身分的人他穿的衣服、戴的帽子都不一样,这里头都是学问,在我们佛法里面讲是表法。古人懂得表法,用这些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警惕自己,不能做错事,不能伤害别人,不能伤害社会,不能伤害大众,念念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服务。真正是这样的。
  说了这麽多,都是讲至诚。至诚,我们有个概念了。至诚心起作用,在十几年前,我在美国写了这二十个字,这是从《无量寿经》,讲《无量寿经》经题上得的启示,清净平等正觉,深心。深心不好讲!这就是深心,这是自受用。清净就决定不染污,时时刻刻保持自己的清净心,不要被染污了。什麽叫染污?你对於一切事物分别执着就是染污,起心动念也是染污,起心动念染得轻,分别执着染得重。分别执着里面,如果起了贪瞋痴慢,那就叫严重染污。你要是懂得这些道理,了解这里面的业因果报,你自然就会修了。
  见色闻声,我们初学的人功夫在哪里?不起贪瞋痴。真的有分别有执着,分别执着不好断,不是那麽容易的事情。首先让分别执着不要太严重,没有贪瞋痴,首先要做这一步;我还有染,但是染得不严重。功夫的成就也在这个地方去考验,譬如顺境,顺境容易起贪爱的心,逆境容易生瞋恚心。我们如何把贪爱跟瞋恚降低,能够一年比一年轻,一年比一年淡,我们的功夫就在进步,这就是好境界。如果我们天天在念佛诵经,在做所有功课,我们六根接触外面境界,顺境我们的贪爱没有减少,逆境我们的瞋恚没有减少,你的功夫一点都没有!不是说你每天读多少部经,磕多少个头,念多少声佛号,都不算。祖师大德讲得很清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品位高下在功夫的浅深,不是说你念佛多少,不是说你磕头多少,你做多少好事,不是。是你的功夫浅深。
  功夫浅深是什麽?功夫浅,就是说你的烦恼天天轻,一年比一年轻,一日比一日轻,这是功夫;顺境不再有贪爱了,逆境不再有瞋恚了,所以每天都是在考验自己。就像学生念书一样,老师天天考试,你要天天通过,不能天天缴白卷。譬如吃东西,好吃的你是不是会贪图多吃几口?你还会有这种念头,这个念头就不行,没通过、不及格!如何在每天饮食当中,慢慢都让它很平常,好吃的也只吃这一点,不好吃的还是吃这一点,要从这里下下功夫。功夫深的,能够把所有一切味,五味,五味能够转变成一味。那是功夫高。
  一味是法味,一味叫平等味。平等味里头有没有酸甜苦辣咸?有,为什麽叫平等?你对酸甜苦辣咸都没有爱好,都没有偏爱,样样都好,没有一样不好。甜有甜的好处,辣有辣的好处,酸有酸的好处,都平等了,那就叫一味。不是一味里头酸甜苦辣咸没有了,不是的;不是把五味调和,真正搞成一味,那你就错了,那就不对了。就是你用平等心来对五味,心平等了,外面境界才平等,是这麽个道理。那是一切法没有一法不平等,眼见色,色平等;耳闻声,声平等;舌尝味,味平等。这是我们修平等。
  平等没有高下,清净没有染污,一尘不染!确实没有高下。这要是展开来,我们今天讲对一切人,这一切人,男女老少,这里头还有所谓是善人恶人,都平等。再一展开,六道,饿鬼、畜生、地狱、诸天也平等。所以你要晓得,佛经上常讲「生佛平等」,人家境界高!菩萨觉悟了,觉悟什麽?觉悟佛跟一切众生平等,佛跟畜生平等,佛跟地狱平等,没有一样不平等。为什麽?所有一切物质,物质的本体是法性,物质叫法相,法相从哪里来?法性变的。法性平等,所有现相哪有不平等的道理,是从理上讲的。所以不平等是我们的妄想分别执着,就不平等,这个东西起来之後就不平等。离妄想分别执着就平等了,所以离妄想分别执着是佛。刚刚离的时候是成佛。宗门里面讲得很好,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见性就是所有一切相上你见到性了,原来都是法性;除了法性之外,无有一物可得。法性是不生不灭的,法性是不来不去的、是不垢不净的、不一不异的。《中观论》上讲八个不,都是形容法性,法性所现的相亦复如是。所以这时才真正契入清净平等的标准。这个标准是佛的标准,所以他得这个标准,这叫成佛。
  这宗门里面讲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这个佛,天台大师讲叫分证即佛,他讲六即佛,分证即佛。分证即佛是真的不是假的。六道十法界里面,我们知道十法界里头有佛法界,那个佛法界里面的佛比不上分证佛,十法界里面的佛叫相似即佛,相似,不是真的。天台大师讲得好,天台智者是释迦牟尼佛再来的,讲得好!相似,不是真的,他有比喻。这个相似,《楞严经》上说「捏目所见」。你们懂不懂这个意思?看天上的月亮,月亮比作真佛,我们把眼睛用手指按一下,会在天上看到两个月亮,一个月亮就变成两个月亮。这两个月亮里头有一个真月,一个是相似的月,所以十法界里面的佛就像捏目所见的,相似,不是真的。
  明心见性见的是真的。真的为什麽他有四十一个阶级?所以古德用月亮比喻比得很好,譬如初一见不到月亮,月光完全被地球遮盖住,但是到初二、初三就有个月牙,那个月牙虽然很细很细,那麽一点点光,它是真月不是假月,它不是捏目所见,它是真月。就像圆教初住,明心见性,破一品无明,见一分真性,他是真的不是假的。十五圆满的那是究竟佛果。从月牙一直到十四,就像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统统是真的,他不是假的,这个比喻好!
  六道里面修行,天台大师也讲,他说这个连相似还不如,叫观行即佛。观行即佛比喻什麽?比喻我们晚上在池塘里面看到水里面的月,月亮光照在水里,水里头有月,水里头有月是观行即佛。我们凡夫先开头,要开头叫观行即,观行是你功夫得力了。有观行即这个功夫你就肯定往生极乐世界,生极乐世界,生凡圣同居土;相似位的,那就生方便有余土;要是分证位的,生实报庄严土。这叫功夫浅深。
  功夫浅深在哪里?在日常生活穿衣吃饭、工作应酬,在这里头练功夫。所以你要是会练,哪不是道场?处处都是道场。哪里不是善知识?个个都是善知识。这个人是善知识,赞叹我几句,我很客气应酬,并不真的生欢喜心。一赞叹就欢喜,得意洋洋,那就不及格了。遇到那个善知识,狠狠的把我臭骂一顿,我也很欢喜接受,若无其事,心里头是一点痕迹都没有。这是天天善知识来教我,天天善知识来锻链我,把我链成。我要在生活当中、人事环境当中,把这些贪瞋痴慢、是非人我磨得乾乾净净,我就成功了。我怎麽成功?这些善知识帮我的忙,没有一个不是善知识,没有一个不是有恩於我的。他赞叹我,有恩於我,他毁谤我、骂我也是有恩於我,为什麽?我在这里锻链,我要没有这个境界,我到哪里去链?
  所以有人说修行要到深山里面去,我们年轻的时候也不懂事,也认为要到深山里住茅蓬、去闭关。那个时候有个缘分,有个同修他们在山上有一栋别墅,是二次大战躲避轰炸,它後头还有个防空洞。现在太平无事了,那个房子没人住,他叫我去住,建得很不错。我到台中去跟李老师讲,我有个缘分去住茅蓬、去闭关。老师把我臭骂一顿:你不懂得修行,修行就要在人事环境里头去锻链,这才是真的。他说你闭关,你住茅蓬,你住个十年、二十年、三十年,觉得自己很不错了,一下山,城里头一跑,心又动了,完了。他说自古以来太多太多了。真正成功的人是红尘里头磨链出来的,所以我们才懂这个道理,以後再不敢有这个念头。
  老师也很慈悲,告诉我,古人住山、闭关、住茅蓬是什麽因缘?是自己已经成就了。这个成就是明心见性,我们讲三个成就是上等成就,成就了。这个时候就应当弘法利生,教化众生,可是没有人请他,没有人请你不能去,你不能说自己自我介绍,这不可以,那对道不尊重,尊师重道。怎样让别人晓得我成就了?就跟大家宣布我现在闭关了,我现在住茅蓬了。一说这个大家就晓得你成就了,你不必参学了。你没有成就你要到处寻师访道,你要去学习。你这一住山、一闭关,就等於说我向天下宣布,我已经成就了,我不用参学,你们要参学到我这儿来,就有这个味道在此地。所以他做出这个举动就是希望有人到山上来请他,请他下山,请他出关,讲经说法教化众生,是这麽个意思。没有成就的人,你要是关起来,等於说你就不再学了,那你愚痴一辈子,你怎麽会有成就?我们才真正懂得这个道理。
  这是清净平等,我还讲了一个正觉。在这边写了个正觉。正觉就是时时刻刻要保持觉而不迷,三皈依里头第一条,这一条就把三皈依统统具足了。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所以经题上这三句,实际上就是三宝。清净就是净而不染,平等就是正而不邪,正才平等,平等就是正。觉而不迷是佛宝,正而不邪是法宝,净而不染是僧宝,这自性三宝。每个人都具足自性三宝,所以不能够迷惑,现代这个世间迷惑颠倒太普遍了,正是世尊在《楞严经》上所说的,讲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恒河沙。
  前几天,有一个同修送了一大包东西给我,我回去打开来一看,里面有一本很厚的书,贵州了尘法师的事迹。这个法师以前我不知道,我把他的书这两天我都在看,我非常受感动。他是清朝末年的人,民国三年圆寂的,圆寂到今年刚刚好九十年。那真正是个开悟的大善知识,在我们现在这一代找这样的人已经找不到了,儒佛道都贯通!这本书是在中国大陆印的,我翻开来看,很惊讶,它全是繁体字,中国大陆现在印的书都是简体字,它全是繁体字。这个老法师在世,真是着作等身,做了许许多多好事情。特别是在那个时代迷惑的人很多,信仰邪教的人很多,他去给他们开导,跟他们辩论,最後让这些人统统觉悟,改邪归正,都皈依到佛门。很不是一桩容易事情。
  现在世界上的宗教,新兴的宗教不知道有多少,就是《楞严经》上所说的。我们在此地不能不佩服佛的智慧,佛的先见之明。所以世尊在入灭之前,教给我们四依法。你要真正懂得四依法,你就不会上当,不会被迷惑。四依法里头头一条「依法不依人」。如果你遇到这些教门,特别是冒充佛教的,或者冒充道教的、冒充儒教的,你的经典依据你拿来我们看看,你有没有真正经典作依据?没有经典作依据,假的不是真的。所以有很多人问我:falun功是不是佛教。我说falun功我对它不太清楚,但是肯定它不是佛教,为什麽?它所依的不是佛经。佛教许可有宗派,你建立新的宗派也可以,但是一定要根据经典,你的经典《大藏经》上没有,那假造、伪造的经典,这个不可以。所以依法不依人,这是佛教导我们的;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智不依识。这四句太好了。你真正懂得这四句,依教奉行,你就不会被这些邪师所迷,你就不会走入歧途。
  我们今天所依靠的这个经本是会集本,居然有很多人来排斥,说会集本不可以依靠,应该依靠翻译的本子;《大藏经》上《无量寿经》的译本有五种,不可以依靠会集本,会集是有问题的。这样的说法,我们就有怀疑了。我们现在道场的早晚课的课诵本是会集的,那不是佛说的,那都是祖师大德从这里摘这一句,那个地方摘一句,拼拼凑凑合起来做这个课诵本。这个课诵本不可以读,课诵本就没有了。还有现在佛门里面许许多多经忏佛事都是会集本,《梁皇宝忏》是会集的,水陆法会本子是会集的,《慈悲三昧宝忏》也是会集的,全是会集的。那好了,这出家人寺庙里以後统统不要做经忏了,是好事情。早晚课诵本都不要了,都是会集本。那些祖师大德们做这个事情全都做错了吗?这讲不通的!有些人听到他们这些话,觉得是有些道理,就跟他走了,会集本不敢念了,这愚痴!这真正叫断人慧命。
  为什麽古来祖师大德要用这个会集本?无非是教你把五种原译本统统都读到,就这麽个意思。你要不用会集本,你念《无量寿经》念五种本子,五种本子太麻烦、太罗嗦了。这里面有相同的,有不相同的,所以古来祖师大德为了便利我们学习,把相同的部分都舍掉,不同的部分统统会集在一起。所以这一个本子,五种原译本你全部都读到了,集大成的工作,好事情!所以说的话似是而非,我们要懂得。我们不跟他辩论,辩论毫无意义,你修你的,我修我的,各人修各人的。我对你很尊敬,你对我批评,我知道我们会生西方极乐世界,你去不了,因为什麽?没有到西方极乐世界还吵架的,哪有这种道理?到西方极乐世界,还为会集本吵一架吗?不可能有这个事情。所以我们自己信心愿心绝不动摇,老老实实依教奉行,决定有成就。
  经上讲的一向专念,这一向专念就是持名念佛。你看看佛真的对我们业障深重的凡夫无比的慈悲,教我们信愿持名。真信切愿,实在说这是我们真正可以做得到的。我们在《往生传》里面、在《净土圣贤录》里面看到很多。如果细细留意,就在我们这一生当中,我们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念佛往生的人,我们的记忆很清楚、很明了,至少也有二、三十个人。这些人里面几乎有一半文化水平很低,甚至於有没有念过书的,不认识字的,但是他念佛往生,他能站着走的,他不生病,他预知时至,他也没有听过经,也没有读过经,就是知道一句阿弥陀佛,他为什麽能往生?他有信,他有愿。印祖讲信愿持名,求生净土,他真做到了。
  我们学净土的同学对这桩事情很难理解,因为经上讲的「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他没发菩提心,他只有一向专念,他怎麽成功?蕅益大师在《弥陀经要解》里面把这个事情说出来了,大师在《要解》里头说:具足信愿即是无上菩提心,我们才晓得,原来真信切愿就是无上菩提心。他虽然没有念过经,没有听过经,什麽都不懂,他有真信,他有切愿。所谓真信是决定不动摇,决定不改变,我们常讲死心塌地,所以他能成就。我们今天要讲信愿,跟他比,不如他,为什麽?我们的信心会动摇,听别人说这个好,马上过去了,听那个好,又过去了。我们这是露水道心,水上的浮萍,随着水漂,没根,所以不能成就。人家的信心信得深,愿切,信愿都不会受任何环境动摇,他一向专念,成功了,给我们做了证明,使我们晓得这个法门不难。我们每个人只要你的信心、愿心不会被任何境缘动摇,你就决定成功。
  你知道的经多,更好,为什麽?它能帮助你提升品位,这是肯定的。你不知道也能往生,往生到极乐世界再学还是来得及,不迟!可是这一生当中,为什麽劝你要多多听经?多听经是帮助你信愿坚固,就这麽个道理。如果你真的信愿不动摇了,经听不听不要紧,你信愿还会动摇,那你非听不可,为什麽?你了解得愈透彻,你的信心愈坚定。人家怎麽样说法,你一听就知道那是邪知邪见,那是邪说,那不是正论。所以道理在此地。
  经典没有别的,帮助我们破迷起信,这是无比殊胜的德用,经典对我们的利益在此地,我们不能不知道。所以我们看到这麽多往生的人,看到这些现象,我们的心踏实了。特别是居士林,前年陈光别老居士往生,老林长,他的往生是他的冤亲债主告诉我们的,是希有因缘!他的冤亲债主在念佛堂里面,附在杜美璇居士的身上(杜居士今天不知道有没有来),她来看我,特别把这个事情告诉我。陈光别的冤亲债主很多,不是少数,统统附在她身上,到居士林来说明老居士往生,他们很欢喜,不找麻烦,不障碍他,看了很欢喜。到居士林来干什麽?求皈依,求听经。所以我们给他举行皈依,特别他要求听《地藏经》,那时候我们二楼、一楼用电视二十四小时不中断放《地藏经》供养他们。他们听经闻法念佛,以後离开居士林都往生了。这是我们亲眼看到的,这一点都不假。
  老居士的缘,实在讲是生病,生病是好事!他要不生病,他一天到晚忙着事业,没有时间看经,也没有时间听经。生病了,所有工作放下了,躺在床上。找到李会长,让李会长把我们这边讲经的录相带送到家里去,他每天看八个小时;不是听讲经就是念阿弥陀佛,两年成功。两年他就告诉李居士他要往生。李居士当时跟他讲:你不能走,因为居士林的人事不稳定,你要走了之後,这个地方人事摆不平,这个道场运作就有困难。他听了之後,也有道理,所以就不走了,又拖了两年。两年之後,他们的董事会重新选举,他退下来,把林长正式交给李居士,他就走了。这就说明生死自在,他两年前可以走,他又可以待两年,这是示现给我们看。
  他的完全能放得下,是靠听经。两年的时间听了几部经,一天听八个小时,他真的明白了,真的一切放下了。所以我们晓得初学信心不坚固,愿心不恳切,听经闻法非常重要。听不要听杂了,这一点很重要。所以祖师大德常常教我们,「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这很有道理。所以你听经,选个两三种就可以了,反覆的听,你才会有受用。不要听乱了,不要听杂了,乱修杂修浪费时间,充其量你得一点佛学常识,就是说你的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得不到。你得不到这个东西,那你就是白修了。我们修行功夫成就,就是你心地是不是一年比一年真诚,一年比一年清净,一年比一年平等,一年比一年觉悟。慈悲,明天我们再讲,今天时间到了。


佛经,无量寿经,细讲无量寿经_净空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