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 > 法华经 > 法华经大意_净空法师

<- 第六十五集

第六十六集

  妙法莲华经大意 第六十六集 1981/7台湾圆觉寺档名:08-02-66
  掀开讲义第二十面最后这个一段。前面说到普贤菩萨发愿守护持经之人,菩萨这样发愿,所以才蒙世尊赞叹。这个赞叹是:
  【赞其成就不可思议功德。】
  这句话我们也不能够轻易的把它看过,这句话非常的重要。我们学佛的人,哪个人不想『成就不可思议功德』?你们想想看,不可思议的功德是怎么修的?你要在此地领悟到你就会修。你看看普贤菩萨这么修的,我们依这个方法来修就是「成就不可思议功德」。那就是什么?就是要守护持经之人要护持他,要流通大法续佛慧命,这就「成就不可思议功德」。如果我们是把这句经文念过去,念过去你得不到受用,你所看到这是普贤菩萨的事情;你要把这个意思会过来的时候,这是普贤菩萨教我们的。所以教学除了言教之外再有身教,身教就是他做出来的给我们做模范。我们对於一切修学大乘佛法的人,我们有没有发这个心去护持他?如果我们没有发心去护持别人,我们如何能够得到佛菩萨护持我们?这个有因果报应的。我们不想保护别人,想别人保护我们,这因果不相应。我们要求佛菩萨保护我们,我们要尽一切力量,去保护这些学习佛法的人,这因与果才会相应。护持一个人,总是要想尽方法叫他成就,他的成就是一切众生都得利益。所以不是他一个人的成就,是无量无边的众生都得到利益,这个功德是不可思议的。所以这个社会间有许多人发心,自己有了力量发心来培养人才。一般培养人才都是培养世间的人才,科技人才,他能够造福於社会。这个造福是一时的,是一个地区的,纵然有很大的影响,往往也只能够影响个几十年,甚至於影响到我们全世界这是最大的。如果在大乘佛法里面能培养一个法师,他的影响力空间来说是尽虚空遍法界,时间上来讲是超越三际,这个功德不可思议。绝不是世间的人才能够比得了的;换句话说,我们是帮助一个人、护持一个人叫这个人成佛,叫这个人成菩萨,这是大功德事。这样的人你看看底下讲:
  【从久远来。发阿耨菩提之意。乃能作此大功德事。】
  可见得能够修这种大功德的人,不简单,他有大福报,他有大智慧,所以他的见地愈圆,他才能够做出『大功德事』。那个眼光短小,斤斤两两计较这人没福,他怎么修福修的福也很有限,只修那么一点点。为什么说只修那么一点点?他没有『阿耨菩提之意』。「阿耨菩提」是什么?就是无上觉,阿耨翻成中国意思是无上,菩提是觉悟;换句话说,他没有最高的智慧,没有无上的觉悟。他这个心是迷惑颠倒,所以他做事情,他就做不了这样的大功德事。人家的智慧觉悟是『从久远来』,养成的,所以他有这么深远的眼光。这些文字我们不能够把它含糊笼统就那么看过去!由此可知,就从福报上来说,福报的大小,与你的智慧也是成正比例,你智慧愈高你修的福也愈大。为什么?没有智慧你没有认识,就是我们一般佛法里讲福田。好比农夫种植一样,有智慧的农夫他有经验,他一看这个土壤他就晓得这个土肥不肥,他就晓得这个地应该种什么东西,种哪一种东西这个利润很大,收获会多,他一看就晓得。像我们这个外行人,到那个地方我们看不出来,我们不能够辨别这个地应该种什么,那个地应该种什么不知道。从这个浅显的道理,就能够明了世间一切事理。
  我们世间人要种福到哪去种去?经上常给我们说「佛门当中好修福」,这句话大家懂得。可是佛门里头究竟怎么个修福不晓得,就好像什么?我们要种植到哪植?地上可以种植,大家都晓得地上可以种东西,究竟哪块地应该种什么东西不晓得。佛门里头修福,佛门广大,在佛门里以什么修最大的福?给诸位说,佛门里面修最大的福是培养人才,这是佛门里最大的福。你在佛门里头为佛门培养一个法师,培养一个祖师,那的确像梁武帝盖四百八十座寺院的功德,都比不上,没法子比。要培养什么样的法师?要培养一个真正开悟修行证果的法师。这就是什么?帮助一个人成佛,在我们净土里面讲,就是这个人在自己的成就,已经证得一心不乱,弘法利生,你能够成就这样一个人,无量无边的功德,这是佛门里头第一等的功德,最大的福报。这最大的福报,要有最大智慧的人他才会做,他晓得,这个做并不据为己有。我们在近代所看到的,就是在我们现前所看到的沈家桢,我们不能不佩服他,沈家桢要求李老师办个佛学院,培养八个学生。他拿了三百万无条件的,三百万就做为办学的经费,培养八个人,台中莲社拿了一百万一共四百万,培养八个人。这在福报里面说,这是第一等的福报,别人不会做,沈家桢会做,为什么?沈家桢通达佛法,他晓得这个功德不可思议。
  培养的人才是不是他要用?没有,八个人都不是他要用,是为一切众生培养人才,不是为我培养人才。这是我们在近代所见到的第一个人,这是一等功德。我们这个地方图书馆建立也有这个机缘,可惜怎么样?没有福报。我们图书馆建立,很想能够招几个学生,几个研究生在这个地方来培养人才。大家晓得,我们这边,就是图书馆里头没有多余的房间,没有宿舍,那个时候我们这边,隔壁的房子还没有卖掉,他要一百二十万大概有四十坪。见如法师就商量天乙法师,天乙法师同意,天乙法师想把它买下来借给图书馆用。我那时候跟天乙法师讲我们不要你东西,你买下来借给我用,我办三年学你借给我三年,我办四年你就借给我四年。我学生毕业不办了,我房子还给你,你修无量功德,你修第一等功德。我这个做法叫修功德的人,比沈家桢还要放心,沈家祯这三百万拿不回去。我这个,你在此地一百二十万买这个房子,今天如果我们不办了,房子收回来价值也高了,至少你可以保值,钱没有损失,还赚,功德又多了,这种便宜事情到哪去找去,这个事情到哪去找去!真正有智慧的人,他晓得我能够帮助大家做。
  很可惜天乙法师那时候病了,一病就不起,连大楼一次都没来过,她就想身体好一点,她到这来看一看,哪里晓得她死了。这是什么?没福报,没福,天乙法师没有这个福报;换句话说,众生也没有这个福报。众生如果真有这个福报的话,佛菩萨对天乙法师会延年益寿,确实延年益寿。问题就是什么?她要真发心,她发这个心也不见得坚定,她也没见过,顺口答应并不很坚定。如果她要真正坚定的话延年益寿,为什么?这个身体等於说是为佛菩萨工作,你自己的寿命已经到了,已经结束,没有了,向后这个身体还留在世间是为佛菩萨工作。换句话说,佛教需要你,虽然你寿命到了,你还是不能走。这个不一定说是死了以后,再倒驾慈航再来,不是的,不是如此,就佛教需要你,像现在李老师这个情形。我给诸位说,我自己的感应也是如此,这就是说住世是愿力住世,自己业力已经报尽,已经到了头,现在这是愿力住世。毕竟天乙法师她还是不通佛法,她在佛门是个办事的人,她自己有五个庙,五个庙的住持。所以她的死是累死,五个庙规模都相当大,你说是一个月五个庙都要去走一趟,北部的在台北市,南部的在高雄,嘉义、彰化各地方都有,所以每个月都要这样子轮流跑一趟,人累死了,所以这个庙不能多,一个就够了,多就把人累死。多的时候你到处跑,每个地方都要去应付信徒,去处理这些事情,哪有时间修行、哪有时间读经?我们一般人讲,某人福报大,有那么多地方害死人!
  第二等福报就是弘法。所以你们诸位要晓得,我们自己今天弘法利生,修的是第二等福报;第一等的是培养人才,就是普贤菩萨的护法。这二等讲经,你自己讲经福报当然是殊胜;自己不能讲,就是请法师讲经,这功德殊胜。特别是在我们台湾这个地区,现在大专学生学佛的风气很盛,有力量来举办大专讲座,这给诸位说这是修第二等的福报,虽然不能够修第一等,这是第二等。第一等要机缘,这个机缘不可多得,为什么?有真正去学的人!否则你一切设备也有老师,一切都不缺乏,但是没有学生来你有什么用处?真正肯学的学生这也是可遇不可求。所以第一等福不容易,那是可遇不可求的。第二等福容易了,每年寒暑假都可以举办,如果你自己有钱,你可以借个地方,借个寺院、借个道场,我们自己拿出一笔经费来,礼请法师,请几位法师排定课程,我们来办讲座,时间不长七天到十天,一个星期到十天的时间。这要是修一次福,那要照从前的比例来讲,你大概将来要享一百世的福报,最低限度,你享一百世的福报。几个人晓得这个事情?我跟诸位讲的是真正的福田,这是佛门里头最大的福田,自己有力量自己做,没有力量随喜功德。这样修福不但你后世的福报殊胜,现前就得福、就得感应。所以这些经的句子,我们要在这里头体会到甚深的义趣,我们才会得受用。底下这讲普贤菩萨发的愿:
  【汝以神力守护是经。我亦以神力守护持普贤名者。】
  你看佛也欢喜,所以说是诸佛菩萨之所护念,这一点都不假。下面说:
  【普贤即是自己思惟之念也。能信自心思惟之念。是普贤行。】
  这个几句特别重要,什么是『普贤行』?这个几句话把「普贤行」的要领给你提出来,普贤行就是自己的正思惟,能信自心正思惟这就是普贤行。能够相信自己有能力受持大经,有能力弘扬大经,有能力培养人才,教化众生,这就是普贤行,所以对於自己要有充分的信心。你自己有信心:
  【即得如来神力所加。】
  佛就保佑你,佛的力量就加得上。佛力对於我们,今天说加不上,加不上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我们自己对自己没有信心,有什么办法?什么力量对你都没用处,为什么?你自己不相信自己。譬如现在我们讲世间的竞选,竞选选举诸位要晓得,投票的时候,你自己一定要投自己一票,相信我自己才能当选。大家统统都投你的票,你自己投一个不信任票,我不相信我自己,那还是枉然。你自己不相信自己,全国的人都拥护你,你自己不相信你自己还是枉然,还是没用处。所以头一个就是要相信自己,一切众生都不相信你,自己相信自己成就了,你自己还一样成佛作祖。所以自信心比什么都重要,一个人一生成败的关键,就在你的信心上。
  【如是信解了知。即念非念。是为持经。】
  这个『持经』,这个地方也是一句给你说明白什么叫「持经」。像前面所说的,第一个信心建立,对自己有决定的信心。像我们今天受持净土法门,我们对自己取理一心不乱有决定的信心,我们今天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上品上生,生实报庄严土有决定的信心,这个人他怎么不去!他当然办得到,为什么?因为他有信心。他的信心怎么建立?他充分的理解,对於这个一切事理他『解了』,「解」是理解,「了」是明了,『知』就是以智慧智照,这是他成就的因素。『即念非念』,念而无念,这才叫做受持,这叫持经!
  【如是持经。即从佛口亲闻。善解实相。则不漏落六尘。即供养佛。如是供养。深契佛心。故为佛赞叹摩顶衣覆也。】
  这个几句话下面再给你做详细的解释,什么叫『善解实相』?「善」是善巧,非常之巧妙,理解凡所有相皆是实相。这个时候连六尘都没有了,怎么还会『漏落六尘』!像这些道理,佛在《楞严》、《圆觉》上讲得非常详细,所以这个读诵大乘非常的重要。我们佛门里头还有个用功的人,现在在美国,过去在我们台湾福严精舍,有个法师,我是听别人说,我跟他只见过两次面。别人告诉我,他用功用到什么程度?上洗手间跑步,为什么?怕耽误了看经的时间。你们就可想而知,一分一秒都爱惜,都不敢浪费,用功到这样的程度。常住的事情他也照做,他不是说常住事情不做,做事情都很敏捷,干净俐落动作很快,为什么?他要把多余的时间拿去看经。这样的人很少看到,所以他有成就。一个成就的人,都是自己发愤努力,谁教他的,谁督促他?没有人督促,他不敢懈怠,他觉得光阴可贵,经论太多一生都念不完,总想多念几部。我们不落在六尘里面这就叫供养,这是真正的供养,可见得供养佛,最殊胜的供养就是清净心。心染污就落在六尘里面,五欲六尘一丝毫都不沾染,这叫真供养,『深契佛心』。下面这句很重要,就是怎么叫「解实相」,这一直到末后句句都要紧。你看看:
  【解实相者。知世如幻。故不贪世乐。】
  晓得世间什么都是幻化的,《金刚经》里面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你常常这样的观想你就开智慧,为什么?对於这个世间之乐决定没有贪爱之心,你贪心断了,贪心断你的烦恼根就拔掉,烦恼的根又不是一条,也有许多条,这对世间之乐这条拔掉,你看除了这个还有名。
  【善了文言如化。故不好外道经书。】
  这是读书人的习气,喜欢这些世间的文学,喜欢世间这些艺术,这也是一种贪爱,这个根也拔掉。这个地方诸位要记住,拔掉你的贪爱,不是说你不懂。你说这个东西不要了,好了,世间这些书我都不要学,不要学怎么样?你愚痴,你没有智慧。佛法是世出世间学问一切通达,通达而不爱好,这是佛菩萨;你不能说不懂、不通达那个不行。所以说样样都学,是样样都不贪,就是我样样都懂,为什么要懂?第一个是自己不迷,破尘沙惑,破自己尘沙惑。第二个是方便度生,众生有各式各样不同的嗜好,你那些嗜好我都晓得,我在接引你的时候要投其所好,你喜欢什么我也会,这关系就拉上才有缘,你才能够度他。如果他会的我不会;换句话说,我就没有法子度他,他会的你也得要会。所以说世间文学要学、要懂,不能够贪著,贪著就是错误了。所以这里讲『不好』,不喜好。
  【亦不喜近其人。】
  那些对於世间法染著之人,我们也不必去亲近他,为什么?亲近他就染他的习气。譬如世间这些文学家,你常常跟他接近,你也做起文章起来了;画画的画家你也跟他,你手也痒起来,也常常去画画。把你自己在佛法修学上耽误,所以对於这些人不亲近。他来问佛法,我们接引他;他来问别的,我们不亲近他。不是不懂,你那一行我都懂,你骗不了我,这样才能够度化他!
  【悟身如影。】
  我们这个身是假的,不是真的,这在唯识里头讲得非常的明了。
  【故不狎恶人及诸女色。】
  为什么?晓得身是影像不是真的。一切『恶人及诸女色』,是世间人之所爱,为什么他所爱?因为他把这当作真实的,不晓得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不晓得一切境界相是虚妄之相。所以在这里面迷惑颠倒,起贪瞋痴慢,这就是增长邪知邪见,结果三途恶道搞这些。虽然三途恶道也是假的,也是虚妄的,可是这个虚妄境界他要受,他出不了这个境界。学佛的人,首先要觉悟这个事实真相。
  【得正知见。】
  『正知见』就是见到实相,实相是什么?实相是一切相都是幻化之相,一切众生无不是在那里迷惑颠倒,造作一切罪业。你要看看这个世间人干什么?世间人就是起惑、造业、受报,就干这个。除这个之外他还干什么?觉悟的人超越了,不觉悟的人就干这一套,所作所为都是生死业、轮回业,他做的是这个。真正觉悟的人,他所造作跟这是相反的,超越轮回,他在一切法里头他不迷惑、不颠倒、不造罪业,所以他不受生死轮回。佛法只是觉悟之法而已,世间一切法都是迷法,佛法所讲的觉迷两个字,觉了才是佛,迷了是凡夫;觉了是「正知见」,迷了都是邪知见。我们要想求正知见到哪里求?求觉,求觉第一关就要破我执、要破法执。所以你看看一切大乘经教入门的,唯识《百法明门》是入门的,唯识的《百法》宗旨是什么?破我执、破法执这是大乘入门。大乘入门只有一句话,一个条件,「一切法无我」,你能够证实了一切法无我,你就入大乘之门。你要没有悟一切法无我;换句话说,你在大乘门外你没入门。你有我执、你有法执,你只要有这两种执著决定生死轮回,再给诸位说,谁都救不了。你要说是能有人救你,诸佛菩萨大慈大悲,而且他慈悲是平等,没有偏爱的,不会对某个人好、对某个人差点,没有,佛菩萨这个慈悲心决定清净、平等。他为什么不救我?不是不救,是我们自己不肯被他救就这个意思。
  佛菩萨给我们说出,宇宙人生的真相,我们不信。他给我们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百法里头一分析,果然都不是真实的,我们还把它当作真实的,我们还是放不下,那就是说我们不愿意被他救。你虽然好心来救我,我不领你的情,我不愿意被救,我甘心愿意在生死轮回,受三途苦报,那有什么法子?那无可奈何!所以我们怎么能怪佛菩萨不慈悲?要怪佛菩萨不慈悲,这是罪上加罪,人家大慈大悲你冤枉好人,冤枉好人就是罪上又加罪!所以佛在经上给我们说,我执没有破,你的知见都是邪知邪见。所以佛讲的证得阿罗汉以后,才可以相信你自己意思;没证阿罗汉以前,不可以相信自己的意思,为什么?自己是邪知邪见。今天能够接受这一句话的人就不多,总以为自己的知见是正的,自己看法是正确,自己想法是正确。有几个人能够相信、承认说我的知见不正,我的见解错误,你听到有几个人这个说法?为什么佛把这个标准定在阿罗汉?因为阿罗汉我执破了。所以阿罗汉的程度才叫个正觉;换句话说,从这个时候起才能称之为正知见。这个地方讲「得正知见」,我执破了,在我们念佛人的境界里面,是得事一心不乱,这个时候才是正知见。可见得功夫成片只是相似的正知见,不是真正的正知见,是相似的正知见,这些标准要晓得。我们自己是在哪个标准上,自己也要清楚、也要明了。到正知见我执破了之后:
  【故心意质直。有福德力。故不为三毒等所恼。】
  我执破,知见正,这个时候你有福了。从什么地方看?你心里头贪瞋痴没有了,烦恼断尽了,贪瞋痴慢疑、恶见统统断尽,没有了。统统断尽了这个心才『质直』,就是菩提心里面讲的直心、平等心现前。你们在经上常常看到直心是道场,这个时候才有直心。烦恼障断尽,我执破了,这个时候直心现前,平等心现前了。
  【心无外慕。故少欲知足。】
  对於外面境界再不羡慕,再不攀缘,什么境界里面他都知足,就是平常我给诸位说的「於人无争,於世无求」,知足了,无争无求,在这个境界里面别人不能跟你争。因为你有争,别人才能够跟你争;你没有争了,别人跟你没法子争,什么人跟你都没法子争。
  【能修如是普贤之行。不久当诣道场。成就菩提。】
  具足这个条件、这样的资格,他才能够修普贤行。普贤行在此地只是讲了个纲领,普贤行的修法是在《华严经》第五十三参,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修的就是普贤行。由此可知,五十三参所修的是什么东西?就是自己「正知见,能信自心思惟之念,信解了知,即念非念」,五十三参就是修这个。你要问问普贤行怎么修?普贤行是什么样子?你就去念《四十华严》。什么时候开始修普贤行?你看看在此地讲,那就是证得事一心以后修普贤行,修普贤行入理一心。所以这『不久当诣道场』,这个「当诣道场」就是成佛,诣道场就是佛在菩提树下示现成佛,这就是不久你也就成佛,成就菩提了。
  【复明。】
  经上又说明。
  【持经者现世得福。】
  未来证果,现在『得福』。
  【轻毁者现世获罪。】
  对於轻慢持经之人,这就讲真正修行人、真正持经人,你要是轻慢他、毁谤他你现在世就『获罪』,就会招来许多的灾难、不如意。这是对於一个真正持经之人,真正依如理如法修行之人。所以你要是护持他,就像前面讲你是得第一等的福报,你帮助他、成就他,这是帮助一个人成佛,诸佛菩萨之所护念。这都是讲的,如理如法修行弘化之人,是说的这个。
  【教诫谆谆。使人自择。】
  佛一切『教诫』,可以说是尽心尽力的来教化我们,至於我们自己要晓得选择,要明了真妄、是非、善恶,我们自己选择自己的前途,选择自己的道路。
  【所以为劝发也。】
  这是普贤菩萨『劝发』的大意,经到这个地方是讲圆满。经最后是「劝发」,我在此地这部经讲圆满了,我也有几句话要劝勉同修,特别是出家的同学,今天这个社会是个知识竞争的社会,我们一定要把它认识清楚。今天这个社会里头生存,不仅要靠你的能力,还要靠你的智慧,你要是没有智慧、技能,你必定被这个社会所淘汰,没有办法的。为什么?今天这个社会实在讲日新月异,如果我们学佛的人也要是墨守成规,你在这个社会上也不能够生存。但是我要提醒一句,这个样技能上的竞争是物质文明,物质文明愈发达,人类的精神生活愈空虚,这是一定道理的。佛法今天所做的,就是人类的精神生活,所以我们走这条路是正确的。无论东西方,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他都需要,他都需要精神生活。但是,由於东西方的语言不相同,语文不相同,如果你要不能通达彼方的语文,你到那里去,你虽然有很好的佛法,你也没办法传给他,所以语文就变成了弘法利生的工具。我有佛法,我没有工具那还是枉然。譬如美国那边人闹饥荒没得吃,我这边大米很多,我没有船没办法运去,那还不是空的,那有什么用处?必须要有输送的工具,这个输送的工具就是语文。所以诸位,我们这一代也快到尽头,将来底下一代是你们的事情,你们这一代就要把这个东西运送到国外去了。换句话说,你们如果要是不下决心去学语文,你将来是没法子的,那是没路可走。而且在佛法里头必须要精通一门。
  再者就是现在一般的社会,拼命趋向於科技的发展,对於文言文学习的时间愈来愈少,所以我勉励出家人特别著重在文言文上,将来大有用处。为什么?这学的人少了,懂得文言文的人也就少了,懂得文言文的人,将来在社会上会占很重要的地位。为什么?佛的经典,《大藏经》文言文写的。我们中国几千年所留下的典章文物,全是文言文写,十三经、诸子、《四库全书》统统是文言文。你能够懂得文言文,纵然你自己没有智慧,你就从事於翻译的工作,世界上人都需要你。你把文言文翻成白话文,从白话文又翻成外国文,你就做这个工作你也有饭吃,你也饿不死,你在这个社会上能生存。你有智慧、你有修持、你有发明,那你能成为一代祖师,你能够修第一等的功德。不能的话,能够修福德,就是文言文通达,我能够把文言文翻成白话文,白话文翻成外国文,这是福德,你能够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有生存之道。如果这两者都没有,那以后这生存就很困难,在这个社会上立足不容易,这是我在此地做最后的劝发。好,我们今天功德圆满。

<- 第六十五集

佛经,法华经,法华经大意_净空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