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 > 佛经研究 > 法句经

<- 南传法句经新译_法增比丘法句经的要义_林崇安 ->

法句经譬喻的演变略探_林崇安

  佛学论文选集
  《法句经》及其譬喻的演变略探
  林崇安(2004)
  一、前言
  二、《法句经》的形成
  三、佛灭后的集成
  四、《法句经》的南传演变
  五、《法句经》的北传演变
  六、譬喻/因缘的演变
  七、结语
  一、前言
  《法句经》是释尊时期在印度各地流传的佛陀偈颂,对印度大众的教化起了很大的作用,支谦(西元225年顷)说:「其在天竺始进业者,不学《法句》,谓之越叙。此乃始进者之洪渐,深入者之奥藏也。可以启曚、辩惑,诱人自立,学之功微,而所苞者广。」今日斯里兰卡(锡兰)也要求出家众在受比丘戒前能够背诵《法句经》。为了使大众能正确地了解佛法,《法句经》便是一个重要的入门。释尊时期的教导归入十二分教:1契经(修多罗),2应颂,3记说,4讽诵(伽他),5自说(忧陀那),6因缘,7譬喻,8本事,9本生,10方广,11希法,12论议。《法句经》便是属于此中的「自说」(忧陀那)。佛灭六百年以后,为了将《法句经》偈颂的来龙去脉交待清楚,便将因缘、譬喻、本生、本事等相关资料编集进来,而有北传的《法句譬喻经》、《出曜经》和南传的《法句注》。今依据相关的经论,钩勒出释尊时期《法句经》的形成,以及在佛灭后法句譬喻/因缘的演变情形。
  二、《法句经》的形成
  释尊成佛后,先对五比丘传《转*轮经》,而后度化了六十贤部等人。这些证得阿罗汉圣位的弟子们也往印度各地弘法,为了便于传法,便开始编集佛陀的教法,将佛陀所教导的经典传诵出去。最初所传诵的第一类经典是偈颂型的自说和讽诵。另一类经典是散文型的契经,有时在契经的结尾配上应颂。《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药事》记载着,输波勒迦城的商主圆满(富楼那)与商人共入大海时,商人们常诵佛陀所说的偈、经:
  彼诸商人,昼夜常诵《嗢拖南颂》、《诸上座颂》、《世罗尼颂》、《牟尼之颂》、《众义》、《经》等,以妙音声,清朗而诵。圆满闻已,而问言曰:汝等善能歌咏。诸商答曰:商主!此非歌咏。圆满问曰:是何言辞?商人报曰:是佛所说。(T24, p11b)
  此处商人们日夜所常诵的《嗢拖南颂=忧陀那》就是偈颂型的「自说」。《诸上座颂》、《世罗尼颂》、《牟尼之颂》、《众义》则是偈颂型的「讽诵」。《别译杂阿含经》也记载着:
  尔时,尊者阿那律从佛游行,至彼摩竭提国鬼子母宫。时阿那律中夜早起,正身端坐,诵《法句偈》及《波罗延》、《大德之偈》,又复高声诵习其义及《修多罗》等。(T2, p480c)
  此处指出,释尊十大弟子之一的阿那律尊者,一早起来就诵《法句偈》等,《法句偈》是属于偈颂型的「自说」,所诵的《波罗延》、《大德之偈=诸上座颂》是属于偈颂型的「讽诵」。由上可知,释尊时期的佛弟子们,包括在家的商人以及出家众,早上以诵《自说=嗢拖南=忧陀那》等作功课,且以《法句偈》为先。所谓「自说」(忧陀那)是释尊生活中感兴的偈颂;法句偈是释尊传法时即兴的偈颂,归属「自说」这一分教。《大毗婆沙论》说:
  自说云何?谓诸经中,因忧喜事世尊自说。因喜事者,如佛一时见野象王,便自颂曰:「象王居旷野,放畅心无忧,智士处闲林,逍遥志恬寂。」因忧事者,如佛一时见老夫妻,便自颂曰:「少不修梵行,丧失圣财宝,今如二老鹤,共守一枯池。」(T27, p660a)
  这些「自说」很早就已传出,《杂阿含经》记载着释尊说《优陀那偈》之事:
  一时,佛住毗舍离耆婆拘摩罗药师庵罗园。尔时,世尊说一切《优陀那偈》已,告尊者阿难:眼无常、苦、变易、异分法。(T2,p52b)
  释尊时期所编集的《法句偈》,在释尊入灭时之内容为何?由今日南北传所保存的《法句偈》之原始共通部分,可以推知其内容从〈双要品〉到〈婆罗门品〉,共计二十六品,在释尊晚期已传诵于印度各地(其情形犹如汉地唐诗三百首之普受社会大众欢迎),《法句经=法句偈》中一些有名的偈颂,例如,〈双要品〉的「心为法本偈」:
  心为法本,心尊心使,中心念恶,即言即行,
  罪苦自追,车轹于辙。
  心为法本,心尊心使,中心念善,即言即行,
  福乐自追,如影随形。(T4, p562a)
  〈述佛品〉的「诸恶莫作偈」:
  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T4, p567b)
  小结:《法句偈》26品本=初期集本【A】,是释尊在世时即开始编集,在释尊入灭时已初步成型。
  三、佛灭后的集成
  佛灭当年的第一结集,先结集经藏,后结集律藏。结集经藏时,会中五百阿罗汉致力于编集四阿含,对于小品的《法句偈》、《大德之偈=诸上座颂》等,则不归入此次的会内结集,因为这些偈颂早已传诵印度各地,众所周知。此时印度各地所传诵的《法句偈》26品,约有四百多偈。
  佛灭百年时的第二结集,先结集律藏,后结集经藏。结集经藏时,一方面将四阿含略加调整,一方面将第一结集未编入的自说、讽诵、本事等短篇的偈、经,编成《杂藏》,称之为《小部》,如此共成五部或五阿含。此次所集的《杂藏=小部》的内容含有:
  (1)将讽诵中的《尸路偈》、《牟尼偈》、《众义品》、《波罗延那》,编成《小部?经集》。将讽诵中的《诸上座所说偈》,编入《小部?诸上座所说偈》;将《比丘尼所说偈》,编入《小部?比丘尼所说偈》。
  (2)将自说中的《忧陀那》,编入《小部?忧陀那》。将自说中的《法句偈》,编入《小部?法句经》。
  (3)将本事中的《增一式如是语=本事经》,编成《小部?如是语》。
  所以,《法句偈》是在第二结集时,才正式纳入会内结集。第二结集后,参与者下传后,形成上座系。未参与第二结集者(说有系、大众系、犊子系)则大致维持原状。到了阿育王第三结集时期(约佛灭二三四年),上座系将《小部》更增补成十四分:1《法句经》、2《譬喻》、3《忧陀那》、4《如是语》、5《经集》(内含《尸路偈》、《牟尼偈》、《众义品》、《波罗延那》等)、6《天宫事》、7《饿鬼事》、8《诸上座所说偈》、9《比丘尼所说偈》、10《本生》、11《义释》、12《无碍解道》、13《佛种性经》,14《行藏》。今日南传的《小部》,在《法句经》之前,增加一《小诵经》,故成十五分。此处的《法句经》是26品本=初期集本【A】,这26品是:
  A1双要品、A2放逸品、A3心意品、A4华香品、A5愚闇品、A6明哲品、A7罗汉品、A8述千品、A9恶行品、A10刀仗品、A11老耄品、A12爱身品、A13世俗品、A14述佛品、A15安宁品、A16好喜品、A17忿怒品、A18尘垢品、A19奉持品、A20道行品、A21广衍品、A22地狱品、A23象品、A24爱欲品、A25沙门品、A26梵志品。
  小结:第三结集(西元前251年顷)时,在印度的《法句偈》,内容仍未变,从〈双要品〉到〈婆罗门品〉,维持《法句偈》26品本=初期集本【A】。
  佛灭后《法句经》一直在印度本土传诵着,到了西元50年顷,说有系的法救尊者,在印度北部另外编集出新的《法句经》,从〈无常品〉到〈梵志品〉,共计三十三品。《大毘婆沙论》说:
  佛去世后,大德法救展转随闻,随顺纂集,制立品名:谓集无常颂立为〈无常品〉,乃至梵志颂立为〈梵志品〉。(T27,p1b)
  法救所编集的是《法句偈》33品本=中期集本【B】,但是法救所编集的偈颂已扩及「讽诵」,而不只是早期所说的感兴型的「自说」。中期集本【B】的33品是:
  B1有为品、B2爱欲品、B3贪品(A24爱欲品)、B4放逸品(A2放逸品)、B5爱乐品(A16好喜品)、B6持戒品、B7善行品、B8语言品、B9业品、B10正信品、B11沙门品(A22地狱品)、B12正道品(A20道行品)、B13利养品、B14怨家品、B15忆念品、B16清净品、B17水喻品、B18华喻品(A4华香品)、B19马喻品(A23象品)、B20瞋恚品(A17忿怒品)、B21如来品、B22多闻品、B23己身品(A12爱身品)、B24广说品(A8述千品)、B25善友品、B26圆寂品、B27观察品(A14述佛品)、B28罪障品(A9恶行品、A10刀仗品)、B29相应品(A1双要品、A7罗汉品)、B30乐品(A15安宁品)、B31护心品(A3心意品)、B32苾刍品(A19奉持品、A25沙门品)、B33梵志品(A26梵志品)。
  将初期集本【A】与中期集本【B】比对各偈的内容后,在这33品本内,许多品与初期26品本相关,例如,B3贪品(A24爱欲品),表示B3贪品与A24爱欲品相关。今已示出明显相关的有A1-4、A7-10、A12、A14-17、A19-20、A22-26等,而旧有的A5愚闇品、A6明哲品、A11老耄品、A13世俗品、A18尘垢品、A21广衍品等则拆散到其他诸品内。在这33品本内,另外由法救编入新偈的是B1、B6、B8、B10、B15、B26等品,此中B8的新偈主要是摘自《经集》。
  小结:西元50年顷,在印度的《法句经》有26品本=初期集本【A】;又有法救所编集的《法句偈》33品本=中期集本【B】。
  西元200年顷,在印度另外出现混合型的《法句经》,从〈无常品〉到〈梵志品〉,共计三十九品。但仍标示为法救所编,此《法句偈》39品本=后期集本【C】,主要是将初期集本26品【A】,补入其他13品而成,其偈颂也扩及「讽诵」。后期集本【C】的39品是:
  C1无常品(B1)、C2教学品、C3多闻品、C4笃信品(B10)、C5戒慎品(B6)、C6惟念品(B15)、C7慈仁品、C8言语品(B8)、C9双要品(A1)、C10放逸品(A2)、C11心意品(A3)、C12华香品(A4)、C13愚闇品(A5)、C14明哲品(A6)、C15罗汉品(A7)、C16述千品(A8)、C17恶行品(A9)、C18刀仗品(A10)、C19老耄品(A11)、C20爱身品(A12)、C21世俗品(A13)、C22述佛品(A14)、C23安宁品(A15)、C24好喜品(A16)、C25忿怒品(A17)、C26尘垢品(A18)、C27奉持品(A19)、C28道行品(A20)、C29广衍品(A21)、C30地狱品(A22)、C31象品(A23)、C32爱欲品(A24)、C33利养品(B13)、C34沙门品(A25)、C35梵志品(A26)、C36泥洹品(B26)、C37生死品、C38道利品、C39吉祥品。
  此处,C1无常品(B1),表示C1无常品与中期集本的B1(有为品)相关,余仿此。此39品中,与初期集本【A】直接相关的是C9-32、C34-35等二十六品;与中期集本【B】相关的是C1、C4-6、C8、C33、C36等七品;另外增编的是属于讽诵的C2、C3、C7、C37-39等六品,此中C39的新偈主要是摘自《经集》。总之,《法句经》后期39品本【C】,是属于混合型,由三部分组成。
  小结:西元200年顷,在印度北部的《法句经》,有26品本=初期集本【A】;有法救所编集的《法句偈》33品本=中期集本【B】。又有标示为法救所编的《法句偈》39品本=后期集本【C】。
  四、《法句经》的南传演变
  阿育王第三结集后,于西元前250年由摩哂陀等人将五部或五阿含往南传到锡兰等国,因而归属在《小部》中的《法句偈》也就传到这些国家了。西元前80年顷,于锡兰将佛经记录成文字。现存南传《法句经》,是上座铜牒部巴利文的传本,从〈双要品〉到〈婆罗门品〉,共计二十六品,四百二十三颂,编于南传大藏经《小部》之第二单元。
  到了西元430年顷,觉音论师到锡兰着出《法句注》26品,注中共有305篇法句偈颂的譬喻/因缘。
  小结:西元430年顷,南传的《法句经》有26品本=初期集本【A】;及26品本的譬喻/因缘=《法句注》。
  五、《法句经》的北传演变
  (1)西元224年顷,支谦先得维祇难带来的五百偈初本(T4, p566c),共26品498偈,为《法句经》初期集本【A】。于225年顷,维祇难、竺将炎等人译出此初本。
  (2)后来,竺将炎又带来13品,补成39品 752偈(偈数算法不同,或算作757偈、758偈、759偈),此即《法句偈》39品本=后期集本【C】。于225年顷,维祇难、竺将炎等人译出,从〈无常品〉到〈吉祥品〉共计三十九品,为《法句经》混合本。
  (3)于290-306年,法炬、法立共同译出《法句譬喻经=法句本末经=法喻经》,从〈无常品〉到〈吉祥品〉,共计三十九品,为《法句经》混合本,有法句偈颂之譬喻/因缘75篇。
  (4)于383年,竺佛念译出法救编的《出曜经=法句录》,内含约825-862偈,从〈无常品〉到〈梵志品〉,共计三十三品,此即《法句偈》33品本=中期集本【B】。并有法句偈颂之譬喻/因缘,以及对偈颂略作注释。
  (5)于990-1000年,天息灾译出法救编的《法集要颂=诸佛法颂偈》,约928偈,从〈有为品〉到〈梵志品〉共计三十三品,此即《法句偈》33品本=中期集本【B】。
  小结:西元383年,在汉地已有:
  【A】《法句经》26品本=初期集本;及其譬喻/因缘:含在《法句譬喻经》内。
  【B】《法句偈》33品本=《法句经》中期集本,是法救所编集;及其譬喻/因缘=《出曜经》。
  【C】《法句偈》39品本=《法句经》后期集本,但仍标示为法救所编集;及其譬喻/因缘=《法句譬喻经》。
  至于北传到藏地的《法句经》:西元750年顷,译出《法句偈》33品本=中期集本【B】,是法救所编集,以及译出《法句偈》的譬喻/因缘=法句释(般若铠着)。
  六、譬喻/因缘的演变
  佛灭四五百年以后,对于十二分教中的「应颂」、「讽诵」和「自说」间的差异不再明确,对于「譬喻」、「因缘」、「本事」和「本生」间的区分也变得模糊,依《大毗婆沙论》(T27,p660a)的解说:「因缘」是诸经以及制立学处的因缘。譬喻(阿波陀那)是释尊所说的长篇譬喻,如《长寿王本起经》。本生是指佛陀过去生中的熊、鹿等诸本生,和与提婆达多相关的《本生事》等。「本事」则是有关过去的大王、诸佛这些前际所见闻之事。由于「譬喻」、「因缘」、「本事」和「本生」间的区分变得模糊,所以,佛灭四五百年以后,对《法句经=法句偈》的譬喻/因缘的看法就不一致,加上编选者的取舍有所不同,因而呈现不小的差异性。今以〈双要品〉的「心为法本」的两个偈颂为例来作说明,共有四种说法:
  (1)北传《法句譬喻经》39品本的说法(290-306年译):
  一时三月,佛告阿难:「敕诸比丘,明日彼王请,皆当作变化,令彼国王人民欢喜。」各作神足往到彼国,皆次就座,如法俨然,下食毕讫,澡手为王说法。
  王曰:「吾本微人,素无快德,何缘获斯?」
  佛告王曰:昔彼(波斯匿)大王,饭佛于四衢道,王心念言:「佛如国王,弟子犹臣下。」王种斯核,今自获果。后一人云:「佛者若牛,弟子犹车。」彼人自种车轹之核,今在太山地狱为火车所轹,自获其果,然非王勇健所能致矣。为善福随,为恶祸追,此为自作,非天龙鬼神所不能与此,于是世尊即说偈言:
  (a)心为法本,心尊心使,中心念恶,即言即行,
  罪苦自追,车轹于辙。
  (b)心为法本,心尊心使,中心念善,即言即行,
  福乐自追,如影随形。
  (2)北传《出曜经》33品本的说法(383年译):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自今以后,先说劝食偈,然后乃食。舍卫城里有二乞儿,至众僧中乞食,正值圣众未说劝食之偈,其中有一乞儿,嫉妒心盛,便发恶心:「设我后得自在为国王者,当以车轮,轹断尔许道人头。」说偈之后,乞儿乞食得赀无央数,出在路侧,饱满睡眠。数百群车,路由其中,轹断其头,死入地狱,受苦无量。
  彼第二乞儿,内心自念:「设我后得富贵为王者,尽当供养尔许圣众,使不渴乏。」时彼乞儿乞充本意,寻出卧在树下睡眠,神识淡静,无有乱想。尔时彼国丧失国主,更无复嗣继王者种,…见一树下有人眠睡,日光以转,树影不移,荫覆人身,如盖在上。使者见之即往观视,人中奇异何复是过?此人正应绍继王位。即唤使觉,扶舆辇载,前后围绕,将诣王宫。人称万岁,国界清泰。尔时世尊观此二义已,即说斯偈:
  (a)心为法本,心尊心使,中心念恶,即言即行,
  罪苦自追,车轹于辙。
  (b)心为法本,心尊心使,中心念善,即言即行,
  福庆自随,如影随形。
  (3)北传《增壹阿含经》的说法(384-397年译)(T2, p827b):
  佛告(波斯匿)王曰:「意根最为重,余二者轻。」尔时,世尊便说斯偈:
  (a)心为法本,心尊心使,心之念恶,卽行卽施,
  于彼受苦,轮轹于辙。
  (b)心为法本,心尊心使,中心念善,卽行卽为,
  受其善报,如影随形。
  (4)南传《法句注》26品本的说法(觉音430年顷着):
  释尊对一位瞎眼的上座踩死昆虫之事件,指出由于是无心之过,所以不算犯戒。并解释其瞎眼的果报,是由于其前世为医时,刻意使一女人瞎眼的缘故,所以释尊说偈:
  (a)诸法意先导,意主意造作。若以染污意,或语或行业,
  是则苦随彼,如轮随兽足。
  有一位婆罗门临终时,看到释尊,他对佛生起敬信心而死,结果投生为忉利天人,所以释尊对这一事件说偈:
  (b)诸法意先导,意主意造作。若以清净意,或语或行业,
  是则乐随彼,如影不离形。
  由上面所举出的「心为法本」二颂的譬喻/因缘,可以看出四种说法有显著的不同:(1)《出曜经》和(2)《法句譬喻经》是从起因略有不同的一个事件中,依二人的不同心态与遭遇来解说二颂。(3)北传《增壹阿含经》是从一个事件,直接作为开示后的结颂,(4)南传《法句注》是以二个无关的事件中,依二人的不同遭遇来解说二颂,且于第一人提及前世的本事。从这一个例子,即可看出《法句经》的譬喻/因缘,是后人由经律中采取相关的资料编配而成,由于编辑者的取舍不同,所以呈现出不小的差异。
  七、结语
  由上所述,可以看出《法句经》的流传和演变的情形,今依年代先后归结出传到印土以外的《法句经》及其譬喻/因缘,作为本文的总结:
  (1)南传《法句经》26品本:共423偈,西元前250年传到锡兰,有几种汉译本。
  (2)北传《法句经》26品本:共490偈,是西元225年顷,维祇难、竺将炎等人所译初本。
  (3)北传《法句经》39品本:共758偈,是西元225年顷,维祇难、竺将炎等人所译的混合本。
  (4)北传《法句譬喻经》39品本:是西元290-306年法炬、法立共同译出的混合本,内含法句偈的「75篇」譬喻/因缘。
  (5)北传《出曜经》33品本:偈为法救(西元50年顷)编,383年竺佛念译出,有法句偈的譬喻/因缘,并对偈颂略作注释。
  (6)南传《法句注》26品本:430年顷觉音所注释,共有法句偈的  「305篇」譬喻/因缘。
  (7)藏传《法句经》33品本及《法句释》33品本:750年顷译成藏文,其注释含有法句偈的譬喻/因缘。
  (8)北传《法集要颂》33品本:约928偈,法救所编,990-1000年天息灾译出。
  (增自:《法句经》的形成及其演变略探,刊于《法光杂志》174,2004)

<- 南传法句经新译_法增比丘法句经的要义_林崇安 ->

佛经,佛经研究,法句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