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 > 佛经研究 > 阿含经 >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_宗瀅师

<- 第四十七集第四十九集 ->

第四十八集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48集
  今天学习三大理性的统一。三法印不仅是事物的真相、普遍的理性,也可依此修行离执证真、亲见法的本来而达解脱。但因我们不能了悟法的本然,或偏于事相,或偏于理性。有认为诸行无常是讲生灭变异的有为法的真相,涅槃寂静是不生不灭的无为法的真实,把生灭与不生灭隔裂开,或认为事相背后有一个形而上的理性,于生灭之外求见不生不灭的自性,这些都不能正确理解三法印,忽略了法的完整性和统一性。三法印是综贯统一的,那怎样统一生灭的有为法和不生不灭的无为法呢?
  导师说,用诸法无我来贯通:诸法都是因缘条件的组合,没有独立不变的主体。首先,对有情来说,有情仅是蕴处界的假合,没有我们妄执的永恒的我,无明与爱染缘起了有情生生不已的轮回大苦,有情生死相续流演着诸行无常的大法,而体证了无常、无我的生命实相即可达涅槃寂静。所以,诸法无我贯通了两端。
  其次,推及一切法,众缘和合,所以能生;因缘消散就灭去。一切法都是缘起的,没有真实性,多种条件组合,刹那变异但必归于灭。缘起法的归于灭说它是空,这不是因缘离散才是灭。之所以是空,当诸法生起、存在时,因了无自性可得,所以如幻如化、空、寂灭,没有自性就是空,没有实体性即寂灭。所以,从无我而深入本空、本寂灭、本不生不灭,即在这缘起的生灭无常中看出。生灭无常即是空无我,空无我即是不生不灭的,不生不灭即是生灭无常的。这样,缘起法的本性空——无我,就贯彻了三印了。
  师父讲到,我们都随着生灭起伏,了解寂灭就能不随境转。见到一朵花,我们直觉实体的花在那里,它调谢了,就认为什么都没有了。圣弟子见法的生起,知道有生起的因缘,生起的一法只是因缘聚合显现的幻相,就不是什么都没有,虽没有一个实在的主体生起,但不否认因果事相;见法的灭去,只是因缘的散去,不认为有一个实在的东西消失,就不生实有见。总之,以缘起的思惟就不会落入实有实无的边见,这也是凡夫与圣者思惟模式的差别所在。同样,有情流转的世间也是无明缘行乃至纯大苦聚集的因果相生,虽没有一个实在的主体在生死但也不是什么都没有,所以不生实无见;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纯大苦聚灭,也只是因缘的消散而生死自然不再相续,并不是有一个实在的主体不在了,所以不生实有见。在此故彼的因果法则下,只是条件具足就显现,因缘消散果相就不起的法尔如是的因果必然。
  这一集中,师父也给我们做了很重要的开示。师父说:观察身边哪一法不从缘起?法法能永恒不变吗?对自己来说,似乎没有做过这样的观察,更没有这样的思惟。师父提醒我们:体会贪嗔痴烦恼的缘起性,用心发现哪怕再细的习性也是缘起的。面对粗的习性,它来势汹汹,势不可挡,我还来不及觉知就已经爆发出去了,细的习性就更不能发现了,平时自己都只是随着惯性旋转的。师父告诉我们,懂得了缘起,就会使用正确的态度去面对,以随顺因缘的方法去处理。这一点对自己来说,是很重要的。面对一些事情,往往是很情绪化地报怨、责怪,不思考它的起因,或觉得与自己无关的,就置之不理,消极回避、漠然视之,更不会去思考它是有条件的。能体会到生灭非实,就能放下强烈的贪嗔痴,对于自己来说,培养缘起的思惟、观察生而即灭对自己转变思惟模式、调伏强大的执取是很有帮助的。总之,学习三法印,也要回到生活,反观对照,否则,理论和实际脱节,也是不能融贯的。师父的这些教导自己是应当记住的。

<- 第四十七集第四十九集 ->

佛经,佛经研究,阿含经,杂阿含经选集讲记_宗瀅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