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 > 佛经研究 > 阿含经 >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_宗瀅师

<- 第三十四集第三十六集 ->

第三十五集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35集
  这一集关于业的学习,佛陀在杂含334经中开示了我们是怎样造业的。当听到一曲优雅清曲,以不正思惟的因缘,我就迅速落入无明的模式,不知声音的真相,以无明的因缘,对此乐声心生欲求,这叫“爱”,喜欢的就要占有,以爱为因缘,就去造作,非把它据为己有,还要经常欣赏,反复熏习。由于积累了诸多不清净的造作,以业为因缘,再听到与此相类的妙音,我就被牢牢系缚住了。
  这一经中,佛陀清楚分析了我们是怎样于根尘触对的过程中,被牢牢系缚、陷入苦迫的。我们的苦是有因有缘的,造业无边也是在这里的。所以,我们的轮回不是上帝的惩罚,不是命运的安排,在因惑感业的循环相续中,由于不正思惟,而流向了无明的模式,当下即沦陷于随业流转的生死大海中。所以,不是祈祷不要造业,不是苦行消灭旧业,也不是带业求生它方,佛力加倍,坐待业尽,自行圆满。只是在根尘相触的当下,以正见启用明的思惟模式,以与明相应的因缘,截断了爱取有的轮回,当下即解脱自在。这也正是师父不断为我们建立缘起正见,悄悄为我们更换思惟模式的意义所在。
  杂含990经中,鹿住优婆夷,因其父梵行清净,不着香花,叔父不修梵行,然其知足,二人命终,佛陀授记都生兜率陀天,同证斯陀含果。她因疑惑,请教阿难尊者。在佛陀对阿难尊者的开示中,让我们了解到,犯戒虽忏悔清净,若于心解脱慧解脱不如实知,当知此人是退分;犯戒忏悔清净,若于心解脱慧解脱如实知,则是进分。所以,修行不是持戒就一切成就的,也不是看一个人的外表就可去轻易判断的,内在的因缘才是重要的,佛法是智慧之学,以缘起正见,智慧照破烦恼的真相,贪嗔痴止息才是最终目的。但也不是否定持戒的功能,而是重于法住智的建立,于心解脱慧解脱都了解清楚明白。通过这经学习,让我们更明白,修行不是只注重外表严谨,更不是机械固守戒条,更要在内在净化上下手,不以持不持戒条轻易评价出家人,不以外貌表相草率、轻慢对人,更应注意起心动念是否与缘起正见相应,身语造作是否如理如法。如师父说:看的当下有烦恼吗?所以,回到当下即离炽然,回到当下即持戒。离开当下没有生命可言,离却当下也没有修行可修。时时回到自身观照才是用功之处。

<- 第三十四集第三十六集 ->

佛经,佛经研究,阿含经,杂阿含经选集讲记_宗瀅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