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 > 大藏经 > 经疏部 > 说无垢称经疏(12卷)

<- 说无垢称经赞 第八卷说无垢称经赞 第十一卷 ->

说无垢称经赞 第九卷

  说无垢称经赞 第九卷
  大慈恩寺沙门基撰
  经又妙吉(至)非真非有
  赞曰。自下第二大段。调伏二乘心明大悲以破无。二乘唯自利。法执系缚。今说大悲妙慧方便解故。名调伏二乘心明大悲以破无。以着空者无大悲故。文段有三。初明大悲观自他疾。次所以者何下。释其所由。后菩萨如是下。结成离系。初中文二。初观疾相。后起大悲。此初也。自他疾。非真实。非定有。因缘假合。所共成故
  经。如是观时(至)发起大悲
  赞曰。此起大悲也。不应如凡夫有爱者以起悲。不如二乘起二见以起悲。或准下文。不应起爱味着诸定起见执爱无方便慧而起于悲。或不应见执彼实爱染名利等而起于悲。唯并为断一切有情客尘烦恼。起大悲也。前所不应。后所应也
  经。所以者何(至)而有疲厌
  赞曰。下释所。由此释所不应。若同凡夫二乘。起于爱见。执着味染。处在生死。即有疲厌。烦恼未亡。物我未遣。故有疲劳。而生厌倦
  经。若为断除(至)无有疲厌
  赞曰。此释所应。烦恼若亡。物我复遣。摄他同己。故于生死而无疲厌。故般若云。如是灭度无量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此是常心摄他同己。无爱见缠心。故能常度而无倦也
  经。菩萨如是(至)缠绕其心
  赞曰。自下第三结成离系。有三。初结成离系。次引教证成。后广明缚解。初有四缚。初三自利。后一利他。此初缚也。乘前起下。故言如是。无疲厌故。便无爱见缠绕其心。此更互也。前言无爱见即无疲厌。此言无疲厌便无爱见。二互为因故
  经。以无爱见(至)即得解脱
  赞曰。此有二缚。以爱见灭。不为系缚。系缚无故。即得涅槃大解脱也
  经。以于生死(至)证得解脱
  赞曰。此缚利他。自既解脱。便有智力。为说妙法。令他离系。又证解脱
  经。世尊依此(至)斯有是处
  赞曰。此引教证成。初引。后结。若自有缚。不解他缚。凡夫二乘也。自能解故。能解他缚。如来等也。此说究竟利益一切故
  经。是故菩萨(至)离诸系缚
  赞曰。此结也
  经。又妙吉祥(至)菩萨解脱
  赞曰。下广明缚解有二。初问。后答。此双问也
  经。若诸菩萨(至)菩萨解脱
  赞曰。下答有二对。初明着禅名缚。不着禅则解。后明无巧有智名缚。有巧有智名解。此初对也。着四静虑八解脱八等持九等至名缚。味定不增修余慧品。摄有生故。若智善巧。不舍静虑诸等。持等而随所应摄益三有等生。而生三有。无所贪味。名为解脱
  经。若无方便(至)是名解脱
  赞曰。下明无巧有智名缚。有巧有智名解。有三。初标。次释。后解妙慧善巧差别。此初标也。此意说言。无善巧方便。但善摄妙慧名缚。二乘等是无智用故。有善巧方便并善摄妙慧名解。有善方便。慧之用故
  经。云何菩萨(至)名为系缚
  赞曰。下释有二对。初对住二乘无学菩萨。后对住二乘有学菩萨。初皆明缚。后皆明解。一一初皆问。次能答。后皆结。此问缚也。旧文二对。名字不同。义亦全别。应细勘之
  经。谓诸菩萨(至)成熟有情
  赞曰。答也。若诸菩萨。同二乘等。以三等持。而自调伏。有善妙慧也。由修空故。不以相好内饰其身。由修无相。不严佛土。由修无愿。不利有情。名无方便。或随所应。不要次配。旧云。以爱见心庄严佛土等。应云无正慧心严佛等。故名为缚
  经。此诸菩萨(至)则为系缚
  赞曰。结也
  经。云何菩萨(至)名为解脱
  赞曰。问解也
  经。谓诸菩萨(至)修习作证
  赞曰。下释有二。初释有妙慧。后释有方便。此释有妙慧也。有相者。无愿所观依他起性。无相者。无相所观圆成实性。空于此二。观我我所。都不可得。断染依他。修净依他。名修习于圆成作证也
  经。复以相好(至)名为解脱
  赞曰。此释有方便并结也。旧文翻前无观察义。准前应知
  经。云何菩萨(至)名为系缚
  赞曰。下第二对问缚也
  经。谓诸菩萨(至)深生执着
  赞曰。释也。见谓五见。烦恼谓贪嗔痴八缠三缚等。并如前说。此上现行。随眠谓种子。由安住此。修善本时。不回向菩提。而生执着。有诸烦恼。无方便也。又有释言。此谓双无。慧及方便二俱无故。旧无回向。前释为正
  经。此诸菩萨(至)名为系缚
  赞曰。结也
  经。云何菩萨(至)名为解脱
  赞曰。此问解也
  经。谓诸菩萨(至)不生执着
  赞曰。释也。远见故。修善回向。不生执着。二种是
  经。此诸菩萨(至)名为解脱
  赞曰。结也
  经。又妙吉祥(至)是名为慧
  赞曰。下解妙慧善巧善巧差别。总有二。初皆解慧。后解方便。此解慧也。能观诸法。身及疾二皆无等。是名慧。慧能观故
  经。虽身有疾(至)名方便
  赞曰。此解方便。虽疾不厌。常耐化生。慧之用也
  经。又观身心(至)是名为慧
  赞曰。第二解惠。身心者。五蕴和合假生疾者。依此众苦逼迫之用。此二无始展转相依。后生前灭。曾无暂问。非曾不生今始新生。非旧不灭今时始灭。又若言新有。即是旧来病。若言是旧疾。念念新所生。知身及疾念念有生灭。是故说言非新非故
  经。不求身心(至)是名方便
  赞曰。此解方便。二乘知身及疾生灭。求毕竟灭。永入涅槃。名无方便。菩萨不然。不求永灭。故有方便慧皆二乘有。异生所无。方便二乘无。皆唯菩萨有
  经。又妙吉祥(至)不调伏心
  赞曰。自下第三。双调二心。明菩萨行。彰不住道。以双破也。大文有三。初总标。次略释。后广说。此标也
  经。所以者何(至)菩萨所行
  赞曰。此略释也。烦恼生死。名不调心。出世自利。名调伏心
  经。若于是处(至)菩萨所行
  赞曰。下广说有三十七句。菩萨所行。分之为二。初三十四句。不同凡夫二乘所行。名菩萨所行。后有三句。得胜不舍劣。名菩萨所行。初中分七。初一句总。次有四句。次第不同凡夫二乘。次有四句。二二不同二乘凡夫。次有四句。次第不同二乘凡夫。次有七句。唯不同二乘。次有二句。唯不同凡夫。次有十二句。唯不同二乘。此总也。处谓处所。所修行处。或是道理处所。余又可知。旧有三十一句。二十八句不同凡夫二乘。后有三句。得胜不舍劣。初中有二。初十句。杂不同凡夫二乘。后有十八句。唯不同二乘。初中分四。初有三句。杂不同凡夫二乘。次二句。次第不同凡夫二乘。次有三句。初二不同二乘。后一不同凡夫。后有二句。次第不同二乘凡夫
  经。若处观察(至)菩萨所行
  赞曰。下四句次第不同凡夫二乘。此二句也。凡观生死。为所行境。便起烦恼。菩萨观生死。而无烦恼。二乘观涅槃。便毕竟灭。菩萨观涅槃。不毕竟灭
  经。若处示现(至)菩萨所行
  赞曰。此中二句。凡现四魔。乃成魔事。菩萨现四魔。乃越魔事。二乘求果智。非时证圣智。菩萨求种智。而不非时证圣智。菩萨证智。外应群机。而能济拔名不非时。二乘证智。外不利生。名曰非时。不应时故。非道理也
  经。若求四谛(至)菩萨所行
  赞曰。下四句。二二不同二乘凡夫。于中分二。初二句不同二乘。后二句不同凡夫。此初二句也。四谛者前方便。观内证者正根本观。非时证四谛。二乘所行。不非时证四谛。菩萨所行。自利不利他。名非时。自利亦利他。名为时。若正内证。便舍生死。二乘所行。虽正因证。摄受生死。名菩萨行
  经。若行一切(至)菩萨所行
  赞曰。此后二句。不同凡夫。凡夫有缘起。便生见趣。菩萨现缘起。而远见趣。现缘起者。现生死也。凡夫起有情及法相杂。有烦恼随眠。菩萨现二相杂。而无烦恼随眠
  经。若正观察(至)菩萨所行
  赞曰。下有四句。次第不同二乘凡夫。此初二句。二乘证无生故。堕声闻正性。菩萨证无生。不堕声闻正性。正性者人无我理。证智证此人无我理。名堕正性。凡夫摄受有情行处。有惑随眠。菩萨摄受有情行处。而无烦恼种
  经。若正欣乐(至)菩萨所行
  赞曰。后二句也。二乘乐远离。求身心灭入于涅槃。菩萨乐远离。不求身心尽永入涅槃。凡夫观三界而迷乱真如。菩萨观三界不迷乱真如。法界者真如也
  经。若乐观察(至)菩萨所行
  赞曰。下有七句。唯不同二乘。于中分二。初三等持行。后四余杂行。此初也。二乘观岂性。更无依求。菩萨观空性。仍求功德。二乘观无相。不外化众生。菩萨观无相。能外化众生。二乘观无愿。而灭有趣。菩萨观无愿。示现有趣。有谓三有。趣谓五趣。旧云无作者愿也
  经。若乐游履(至)菩萨所行
  赞曰。下四杂修。此初二也。无作者。无所起作。空性灭理。解观我无。故成差别。替者瘀也。二乘游空。不起众行。菩萨起空。起善根无废。二乘游六度。便欣涅槃。菩萨游六度。不欣涅槃。住无住故。有情心行妙智之彼岸。是涅槃故。旧云知心心数法。意显彼所求彼岸。知而不求
  经。若乐观察(至)菩萨所行
  赞曰。二乘修无量。求生梵世。因有漏故。此果必生初禅中故。菩萨修无量。求大菩提。因无漏故。二乘游六通。证漏尽之涅槃。菩萨游六通。不证涅槃。住无住故
  经。若乐建立菩萨所行
  赞曰。此有二句。唯不同凡夫。凡夫建立诸法。攀缘邪道。邪解分别诸法也。菩萨建立诸法。不缘邪道。正理解了。释诸法故。凡夫起六念。随生诸漏。爱慢等生故。菩萨起六念不生诸漏。灭诸漏故
  经。若乐观察(至)菩萨所行
  赞曰。下十二句。唯不同二乘。有三。初二句。不同离染受生。次七句。不同修菩提分法。后三句。不同证无为有为。此初二句。二乘观无漏。希求离染。菩萨观无漏。不希离染留惑。至惑尽证佛一切智故。二乘得有漏定。随定力而受生。菩萨得有漏定。不随定力而受生
  经。若乐游履(至)菩萨所行
  赞曰。下七句。不同修菩提分法。此初三句也。二乘修念住。求身受心法远离。菩萨修念住。不求四远离。远离者断烦恼。二乘起正断。勤断二恶。勤修二善。故见善不善。菩萨无分别起四正断。不见善不善。二乘起四神足。不能任运变现自在。菩萨起神足。能任运变现。加行大故
  经。若乐游履(至)菩萨所行
  赞曰。此中二句。二乘游五根。自既得已。亦起分别有情诸根胜劣之妙智境。菩萨游五根。无分别故。不起分别有情诸根之妙智境。虽有根上下力。而无分别故。由此旧云。而分别众生诸根利钝。二乘起五力。不求十力。菩萨起五力。而求十力
  经。若乐安立(至)菩萨所行
  赞曰。此中二句。二乘七觉皆圆满已。由有分别。后求佛法差别妙智妙用境界。菩萨七觉既圆满已。由无分别。更不求佛差别妙智妙用所行。智果满故。旧云。而分别佛之妙智。文乃相乖。不同二乘。理可成矣。二乘八道圆。厌背邪道。菩萨八道满。不厌邪道。常教化故。旧云。而乐行无量佛道。求于果满。二乘不求作佛。故不乐行
  经。若求止观(至)菩萨所行
  赞曰。下三句。不同证无为有为。初二不同无为。后一不同有为。二乘求止观二因。堕毕竟灭。菩萨起止观。不堕毕竟灭。常化众生故。资粮者因也。二乘观无生灭理。不能相好严身成满佛事。菩萨内观无生灭理。仍相好严身。成诸佛事。此二证无为不同。下明有为事业不同。二乘起威仪弃舍一切佛法缘虑之心。起世事已。不能更观出世理事。菩萨起二乘之威仪事。亦能内缘一切佛法理事等。加行大故
  经。若随诸法(至)菩萨所行
  赞曰。上三十四句。不同凡夫二乘所行。下之三句。得胜不舍劣。名菩萨所行。一入定现威仪。二证理现众相。三得果现修因。此中二句。究竟清净本性常寂真如也。妙定者能观定也。虽得真如。能缘胜定。随定所行。不舍有情所乐威仪。或即不起灭定而现威仪。第一句也。一切佛土。其性空寂。无成无坏。如于空者法性土也。虽观殊胜一切法性无相空土。非不种种庄严佛土。利乐有情。修劣报化土。第二句也
  经。若乐示现(至)菩萨所行
  赞曰。此有一句。虽求殊胜八相现化。未为佛事。不舍修劣诸菩萨行。此中且说在果二相。后之三句。显能为胜不舍劣故
  经。说是一切(至)发心趣向
  赞曰。品第五段。结成利益。虽因次说菩萨所行天子发心。然是一品。终是利益。是以属品为第五段。不属近文
  不思议品
  方便品下。合有五品。明利他行。初之四品。隐迹利他。未现大神通。随类济物。故名隐迹利他。密权也。此之一品。现大神通。明显迹利他。显权也。神通妙用上位能知。故非下心之所思虑。亦非下言之所议度。今此广明。名不思议品。此以无漏慧根为性。不思议体即神通故。其通之境妙用亦难测亦名不思议
  经。时舍利子(至)当于何坐
  赞曰。就此品中。大文有四。初鹙子心念。二无垢诃说。三显不思议。问妙吉祥十方坐是。四时众获益。八千菩萨得解脱是。此初文也。心念床座。希自坐之。旧文有三。无时众益
  经。时无垢称(至)求床坐耶
  赞曰。下第二无垢诃说。于中有四。一问鹙子。二鹙子反答。三无垢广说。四时众获益。此初问也。由昔心念。我等今者。为闻法故。二应相率。随从诣彼。既不求座。故作此征
  经。舍利子言(至)非求床坐
  赞曰。二鹙子反答
  经。无垢称言(至)何况床坐
  赞曰。三无垢广说。有三。初总明求法。次别明求法。后结成求法。是故舍利子若欲求法下是。此初文也。夫求法者。于五明处。求佛正法。应住猛利爱重求闻。设为听闻一句善法。路由铁地。尚欢喜入。何况欲闻多善言义。虽爱自身及诸资什。比爱正法。非为譬喻。无足无倦。深信柔和。心直见直。爱德爱法。往法师所。无诘难心。唯作慧眼妙宝智明胜果无罪悦意之想。深生敬重。无高慢心。不作坏戎毕族丑陋拙文鄙句异意之想。唯为求善。非显己德。不为名利而求正法。应时殷重恭敬听闻。勿起损害顺求过心。唯为求解。专情属耳。扫涤摄持。如是名为求于正法。所以雪山半偈舍命非难。香城满教卖身为易。皆以正法可重不领身命。何况床座
  经。又舍利子(至)无色界
  赞曰。下别明求法。总有十段。所求谓作证法。所不求者。虽可求知。不求证获。故名不求。此即第一不求虚幻法。蕴界处三。及三界法。皆虚幻故
  经。又舍利子(至)非谓求法
  赞曰。此第二不求二乘法。二乘执有三宝及四谛故。此不求别相三宝执。非不求三宝。不求知苦断集证灭修道差别分别戏论。非不求证。非安立谛之真理也
  经。又舍利子(至)非求远离
  赞曰。此第三不求有漏法。有二。此不求起遣诸有漏法。法名寂静。真如也。及近寂静。余无漏法也。名行有漏生灭。非谓求无漏法及求真如远离法也
  经。诸求法者(至)非谓求法
  赞曰。不求有漏中。此不求烦恼随增法。法无贪染。真如也。离诸贪染。余无漏也。皆不可贪染故
  经。又舍利子(至)非谓求法
  赞曰。此第四不求所知法。此有二释。一不求妄心所取境界。因缘真如非妄境故。若心分别。计为境界。非谓求法。数者计也。二不求有相差别境界。真如正法。无差别故。数者分别
  经。又舍利子(至)非谓求法
  赞曰。此第五不求摄弃法。取谓摄取。舍谓弃舍。诸分别心谓法可取舍。因缘真如无取舍故。或法有生灭可有取舍。真无生灭。何有取舍
  经。又舍利子(至)非谓求法
  赞曰。此第六不求爱着法。能摄藏则爱。所摄藏者。此爱所缘。既不求贪爱。故法不可摄藏。非爱境故
  经。又舍利子(至)非谓求法
  赞曰。此第七不求有相法。真如正智。皆是无相。若随法相而识远者。是求法相。非求正法
  经。又舍利子(至)非谓求法
  赞曰。此第八不求世俗法。诸求法者。不共一切世俗住法。真如法中。无所住故
  经。又舍利子(至)非谓求法
  赞曰。此第九不求四境法。对法论云。眼所受是见义。耳所受是闻义。自然思构应知如是如是是觉义。自内所受是知义。虽大乘中根识心所和合名见等。然根五义强故得名。瑜伽论云。见知现量摄。闻谓量言量。觉是比量。故知眼名见。耳鼻舌身并同时意名知。意缘教名闻。独意思构名觉。对法以耳为门而意缘教。故耳所受是闻。其实闻者意缘教也。此四皆依有漏差别心而建立之。故说真如非见闻等
  经。又舍利子(至)非谓求法
  赞曰。此第十不求恶业烦恼所为法诸无漏法。非是恶业烦恼所为。故名无为。本求此故。或唯真如。名为无为。法根本故
  经。是故舍利子(至)应无所求
  赞曰。此结成求法。诸求法者。不求一切诸非法法。于非法法。应无所求。于是法中。无求而求。是为求法
  经。说是法时(至)得眼净
  赞曰。此第四段。时众获益。得预流果
  经。时无垢称(至)大师子座
  赞曰。自下第三显不思议。有二。初现不思议事。后说不思议事。有解脱名不可思议下是。现不思议事中。有四。初问座方三吉祥示处。三正明设座。四鹙子赞扬。文可知也。此间座方。问曰。何故初责求法非座。后问座方。方将设置。答。理应求真非俗。所以初诃。礼讫顺机。所以今设
  经。妙吉祥言(至)安隐住持
  赞曰。吉祥示处有二。初示。后赞。示中有九。一示处所。东方。二示道远。三十六[言*竟]伽沙佛国。三示佛国。山幢。四示佛。山灯王。五示安乐。现在住持。六示佛量。八十四亿踰[仁-二+善]那。七示座量。六十八亿踰[仁-二+善]那。八示菩萨量。四十二亿踰赞那。九示座量。三十四亿踰[仁-二+善]那。此文有五。别[仁-二+善]配可知
  经。其佛身长(至)踰缮那量
  赞曰。此文有四
  经。居士当知(至)具诸功德
  赞曰。此赞座胜。示之令取此。或示化相主。或示他寂土。所以身座量皆大矣
  经。时无垢称(至)自在神通
  赞曰。自下第三正明设座。大文有三。初明起通。次明座至。后劝就座。此初文也。八地以上。恒在定中。顺俗起通摄念入定
  经。即时东方(至)无垢称室
  赞曰。下明座至有三。初明座至。次明奇特。后明含容。此初文也。应时众数。有三十二亿。显座非实。神力所致。乘空而来
  经。此谁菩萨(至)既所未闻
  赞曰。此时奇特。闻能闻远。昔所未闻。见见近。昔所未见。能见近远之间。俱未有也。故为奇特
  经。其室欲然(至)不相妨碍
  赞曰。下明含容有二。初明室变容座。后明世界不迮。此初文也。室广为大。净而非秽。诸狮子座。悉能含容。令小为大。十八变中舒也。或小能纳大名广。非变为大也
  经。广严大城(至)前后无异
  颂曰。此明世界不迮。瞻部界小。座量极大。二共一处。不相妨碍。小界不为大座所临便为迫迮。故悉如本。初后无二。十八变中。众像入身之所摄也。问。何故方丈变之令广。世界极小不变令大。答。方丈别室。众集变之。世界遍处。故不须变。计室论座。大于世界。神力任情。有变不变
  经。时无垢称(至)就师子坐
  赞曰。自下第三正劝就座。有二。初劝吉祥就座。后劝余人就座。此初文也。吉祥神力。不待他令。礼宾之法。劝须就座。所以劝也
  经。与诸菩萨(至)称师子座
  赞曰。下劝余人就座。有二。初劝。后坐。此劝也。道力不高。劝现神力。恐不相称。故令变身
  经。其得神通(至)端严而坐
  赞曰。下明就座有二。初明菩萨就座。后明声闻就座。初中复二。初明自能。后显他力。此初文也。身座相称。故名端严
  经。其新学菩萨(至)师子之座
  赞曰。下显他方有三。初不能。次说利。后方得。此不能也。住地前故
  经。时无垢称(至)得五神通
  赞曰。此说利故。得世五通
  经。即以神力(至)端严而坐
  赞曰。此方得也
  经。其中复有(至)师子之座
  赞曰。下明声闻就座。有五。初不能。二征诘。三答屈。四说利。五方得。此初不能。二乘神力。虽至大千。他力所持。而不能座。或不现神通。任身欲坐。坐既高广。是以不能
  经。时无垢称(至)不升此座
  赞曰。此征诘也。声闻极多。难以对悟。鹙子上首。所以偏告。欲令彼知声闻道故
  经。舍利子言(至)五不能升
  赞曰。三答屈也。座越已分。故不能升
  经。无垢称言(至)方可得座
  赞曰。四说利也。座出灯王。故令礼敬。要加神力。方能升故。显归敬者愿必满故。显佛加持辨善事故。然前菩萨说令得通。方升宝座。机位堪故。今诸声闻礼佛而坐。非得通者。根未堪故
  经。时大声闻(至)端严而坐
  赞曰。五方得也。身坐相称。名端严坐。谢座归凭。显非胜道。令发心故。成唯识云。若定等力所变。身器界地自他则不决定。由此准知。座量及身他神力引。识随大小。变之无爽
  经。舍利子言(至)不相妨碍
  赞曰。现不思议事中。自下第四。鹙子赞扬。有二。初赞室能含容后赞世界如故。此初文也。问。前变广博。室已非小。今言小室。何为相违。答。有二解。一室不变大。以小容大。名为广博。室不大故。今名为小。二室变大。略有三解。神力变大。故前言广。声闻不测。犹见小室。又昔谈今末。故云广博。今言昔本。所以言小。又理实变大。前言广博。睹相见小。今言小室。亦不相违
  经。广严大城(至)前后无异
  赞曰。此赞世界如故。其所见故。依初解广。界大室小。依后解广。室大界小。故言不迮
  经。无垢称言(至)可思议
  赞曰。自下第二。说不思议。因前赞扬。广谈希有。大文有三初说不思议。次迦叶欢眼。后重成解脱。初文有三。初总标。次广说。唯舍利子下结。此初文也。八地已上。名为不退。有神通名解脱。证真解脱方能起故。亦解脱定障。名故名解脱。神用难测。名不思议
  经。若住如是(至)形量不减
  赞曰。下广说中。合有六翻。一一翻中。初皆有标。后多有结。此中六者。一大小相容。二宽狭相纳。三往来自在。四延促任情。五运转随心。六同类往趣。初五转境。后一变身。初翻之中。文有其五。一标能变者。二正明神变。三无缘不知。四根熟能委。五结成深妙。此初有二。标能变者解脱菩萨。二正明神变。山芥相容。问。山大不减。芥子不增。大小既殊。如何相纳。答。空理义云。世俗虚假。胜义本空迷空假以碍心。大小由隔。悟幻化而通意。何不相容。况乎大小悬差。由迷执有。达空胜义。何碍不通。应理义云。略有八释。一执有所执。大小悬殊。知所执空。何小何大。二不达依他。谓真大小。体之虚伪。何理不通。三事成大小。或不能容。理并圆成。何不相纳。四执法有用。大小乃乖。知法因缘。同虚岂隔。五迷心执境。实境难容。识境皆心。何碍不得。六法真有相。大小不容。无相为真。何大何小。七未契真如。愚心香隔。知真达伪。智洞能通。八下位庸心。不能通会。上人威力。何事不能。此乃不思议力。非余之所测也。合前十释。下皆准知。然则随其所可方可为之。不可以不思议便乖正理此言应允。智者当思
  经。虽现如是(至)何往何入
  赞曰。三无缘不知
  经。唯令所余(至)入乎芥子
  赞曰。四根熟能委。睹神通力调伏之者。应睹神通入道之类。根熟者也
  经。如是安住(至)独觉所测
  赞曰。结成深妙。入者证也。此乃菩萨巧智所证。故非二乘凡夫境界。举胜二乘。明凡不测
  经。又舍利子(至)形量不减
  赞曰。二宽狭相纳。文有其五。此有初二。标能变者。正明神变也
  经。虽现如是(至)忧怖恼害
  赞曰。三无缘不知。有二。初明灵不测何往何人已前文也。后情识无惊。亦不令彼已下文是也
  经。唯令所余(至)独觉所测
  赞曰。此有后二。根熟能委。结成深妙
  经。又舍利子(至)无所增减
  赞曰。第三往来自在。文亦有五。此有初二。标能变者。正明神变。陶家轮者。陶师之家打凡轮也。置手掌中。而自旋转。掷置还取
  经。虽现如是(至)亦无恼害
  赞曰。三无缘不知。运动既大。仍不令其生往来想。及无恼害
  经。唯令所余(至)独觉取测
  赞曰。此有后二。根熟能委。结成深妙
  经。又舍利子(至)而令调伏
  赞曰。第四延促任情。文亦有五。此第二正明神变中有二。初明所为。后明神变。有见生死多时相续方能调伏。为延短为长。有见生死少时相续方能调伏。为促长为短。此明所为。彰下神变
  经。能以神通(至)而令调伏
  赞曰。三正明神通也
  经。虽现如是(至)觉知延促
  赞曰。此有二句。一无缘不知。时分延促以上文是。二根熟方委。唯令所余以下文是
  经。如是安住(至)独觉所测
  赞曰。结成深妙
  经。又舍利子(至)示诸有情
  赞曰。第五运转随心。文亦有五。初标能变者。二正明神变中有七。一集诸佛土。二遍到十方。三出妙供具。四普现色像。五能吸风轮。六内火置腹。七掷诸世界。此中有一。集诸佛土也
  经。又以神力(至)而不移转
  赞曰。二遍到十方。此有二释。一云意势通者。非以身去。以意势力。变作有情。到十方界。示诸佛土。非但能变身无不去。其诸有情。住一佛国。曾不移转。二云意势通者。运身所作。随心势力。既极速疾。一刹那时。遍十方故。不同小乘身无不往。虽将有情至十方界。亦诸报土。别别佛土。自住法性。或住报化。一佛土中。而不移动
  经。又以神力(至)星辰色像
  赞曰。此中有二。第三出妙供具。第四普现色像
  经。又以神力(至)都无损害
  赞曰。此中有二。第五能吸风轮。第六内火置腹
  经。又以神力(至)都无所损
  赞曰。第七掷诸世界也。身往下方取一世界。掷置上方过无数界。虽置余方。世界无损。如以针锋举小枣叶。不以为难
  经。虽现如提(至)便见是事
  赞曰。运转随心中。第三无缘不知。第四根熟方委
  经。如是安住(至)独觉所测
  赞曰。五结成深妙
  经。又舍利子(至)种种色像
  赞曰。第六同类往趣。文唯有二。初标能变者。后正明明神变。神变中有二。一变身。二变语变身有二。初变自。后变他。此标能变及变自也。或圣或凡。或师或弟。如文自显。更不重详
  经。或以神力(至)种种色像
  赞曰。此变化身
  经。或以神力(至)第一微妙
  赞曰。下明变语。举变化语。例变自语决定能。于中有二。初变法无碍声。后变词无碍声。末后一翻。或以神力以下文是。初中有三。初转作佛声。以为根本。次能说法等从佛声出。后结成利益。此初文也。能转三品诸有情声。并作佛声。皆最第一
  经。从此佛声(至)吉祠差别
  赞曰。以下第二能悦法等从佛声出。有三。初能说法。二显三乘。三出音韵。此初文也
  经。乃至一切(至)皆于中出
  赞曰。此显三乘说法声也
  经。乃至十方(至)佛声中出
  赞曰。此出音韵。诸佛声韵。皆能出也
  经。普令一切(至)悉皆调伏
  赞曰。结成利益。随根叶异。无不调伏
  经。或以神力(至)名得利益
  赞曰。此变词无碍声。皆令获盖
  经。唯舍利子(至)终不可尽
  赞曰。说不思议中。自下第三结成前说。有二。初结自智辩颇穷。后说他解脱难尽。此初文也
  经。如我智慧(至)以无量故
  赞曰。此说他解脱难尽
  经。尔时尊者(至)叹未曾有
  赞曰。说不思议中。自下第二迦叶叹恨。有二。初明叹恨。后明利益。初中复二。初叹。后恨。此赞叹也
  经。便语尊者(至)亦不能了
  赞曰。下自恨有六。一恨己不知。二明智能悟。三嗟无发趣。四怨己悲号。五庆他道胜。六显能破恶。此恨己不知。文中有二。初喻。后合
  经。谁有智者(至)正等觉心
  赞曰。二明智能悟。所以发心
  经。我等今者(至)复何所作
  赞曰。三嗟无发趣。虽有大乘之因。乃为声闻极果所损。已断烦恼。如燋败种。无复能为。未发心前。自深谦败。非法华会不记作佛
  经。我等一切(至)大十世界
  赞曰。四怨已悲号
  经。一切菩萨(至)信解势力
  赞曰。五庆他道胜。能生能长坚固信解之势力故
  经。若有菩萨(至)无所能为
  赞曰。六显能破恶。魔不能为
  经。当于尊者(至)正等觉心
  赞曰。第二结成利益
  经。时无垢称(至)解脱菩萨
  赞曰。说不思议中。自下第三重成解脱。有二。初明魔王多是解脱。后明大乞者亦多解脱。初中有二。初明魔王多是解脱。后释所由。此初也
  经。方便善巧(至)诸有情故
  赞曰。此释所由。以方便度。多作魔王。利众生故
  经。大迦叶波(至)解脱菩萨
  赞曰。下明大乞者亦多解脱。有二。初显。后结。中有三。初明所作。次释所由。后喻明显。此初复二。初明所乞。后明乞者。所乞有二。一内财。二外财。外财有七。一亲属。二世土地。三贵位。四饮食。五严身。六四事。七资产
  经。以巧方便(至)意乐坚固
  赞曰。下释所由。初标。后显。此标也。欲令菩萨意乐坚固。故为大乞。而试验之
  经。所以者何(至)为此乞求
  赞曰。此显前义。其大乞者。是勇猛菩萨。为利前众生。行斯难事。非余下劣能为大乞。志下劣故
  经。大迦叶彼(至)为此乞求
  赞曰。下喻明显。有二譬喻。初明力大能逼。后明力敌能逼。此初文也。诸七地前。为大乞者。犹如萤火。位居小故。不能逼迫大施菩萨。犹如日轮。威势大故。八地以上。解脱菩萨。方能大乞而行逼迫威力大故。亦方大施。非前位能
  经。大迦叶波(至)共相逼迫
  赞曰。此明力敌能逼。文意可知
  经。是名安住(至)解脱境界
  赞曰。第二结也
  经。说此法时(至)解脱境界
  赞曰。品第四段。结成利益。解脱境界谓八地以上。今此能入。并证不退
  观有情品
  方便。声闻。菩萨。问疾。不思议五品。明能利行。今此一品。明其所利。恐言所利有实众生。今破彼执。显皆非实。唯有假情。以为所利。故此一品。名所化处。观谓观察。有情即是所化生境。智慧简择。所化众生。虽有可化。仍非实有。名观有情。此品广明。名观有情品。虽此品中更明胜行。所化为主。名观有情。或由观彼。而起胜行。合名观有情品
  经。时妙吉祥(至)观诸有情
  赞曰。就此品中。大文有二。初吉祥问答。明菩萨行。后天女对扬。破声闻执。吉祥问答明菩萨行中。初观所化。后明利行。初中复二。初问。后答。此问也
  经。无垢称言(至)一切有情
  赞曰。下答有二。空理义云。初观俗谛假有有情。犹如幻事。似而非真。后观真谛本空有情。此初文也。应理义云。初观依他假有有情。后观所执本空有情。此初文也。依他起性。犹如幻事。似非真故
  经。文妙吉祥(至)观第六蕴
  赞曰。空理义云。下观真谛本空有情。应理义云。下观所执本空有情。文分有二。初广说喻。以显非有。后结前义。释空所由。初中四十三句。旧有二十九句。此有初十。如有智人。通下诸句喻。诸菩萨下。遂难释。余易可知。观水聚沫所有前际。前际本无。先来空故
  经。观第七根(至)贪嗔痴毒
  赞曰。此中有十。梵云萨埵。此云有情。即六根是。旧文由此说如第七情。今言根也。无色界中。有定境色。无业果色。此中说无业果色也。萨迦耶见。通俱生分别。预流已上。无分别者。非无俱生。楞伽经云。佛告大慧。身见有二种。谓俱生妄相。妄相者即分别萨迦耶见故。观一来果第三有者。一来果人。复有二生。往天未人。唯二生故。此依小生。非大生义。不还果者。不生欲界。故无胎藏
  经。观得忍菩萨(至)不生烦恼
  赞曰。此有后十。八地已上。名为得忍。忍相续故。故无悭等。七地犹起。为利益故。或初地上。得性戒或。创得忍故。无悭吝等。四禅已上。无入出息。况灭定乎。半择迦者。此云绝势。即黄门类。此有五种。生便。除去。嫉妒。半月。灌洒之类。八地已上。一切烦恼。种虽未断。无漏相续。缘阙不生。名为毕竟不生烦恼
  经。观梦寤已(至)后有相续
  赞曰。此余三也。梦时所见。尚未知无。故举悟时。观彼梦境。无学分段后有成无。非无变易
  经。如是菩萨(至)无有情故
  赞曰。结成前义。释空所由。空理义云。胜义谛中。诸法本空。无有情故。应理义云。遍计所执。诸法本空。无有情故
  经。妙吉祥言(至)修于大慈
  赞曰。下明利行。有二。初明利他行。后明自利行。初中有四。明无量故。一一皆有初问后答。此初问也
  经。无垢称言(至)究竟安乐
  赞曰。答初有三。初总标。次广说。后结成。此初文也。慈有三种。如前已说。为有情者。缘有情起。名有情缘慈。说如斯法者。缘法起故。名法缘慈。与究竟乐者。缘如起故。名无缘慈
  经。如是菩萨(至)离内外故
  赞曰。下广说慈。合有三十八句。分之为二。初三十句。别修无缘法缘有情三慈。胜劣证得为次第故。后有八句。别修有情法缘无缘三慈。观行初后之次第故。初中有三。初九句。修无缘慈。缘真如故。次有十一句。修法缘慈。缘法起故。后有十句。修有情缘慈。缘有情故。法缘慈有二。一缘有情都无实体。唯有五蕴法。而与之乐。名为法缘。二缘一切教理行果所有妙法。名法缘慈。此但说后。不说前法。此中皆取增上所缘。如修正法以施众生。先缘法故。名法缘慈。如缘有情而修正法。先缘有情故。名有情缘慈。此二或俱名法有情缘。二皆有故。真俗双观。三慈并有。理亦何爽。旧有二十九句。初二十四句。别解无缘法缘有情缘三。后有五句。别解有情法缘无缘。初中有九句。明无缘。次有九句。明法缘。次有六句。明有情缘。此牒初五。无缘之慈。离能所取。故修寂灭。离烦恼烧。故修无熟。三世理齐。故修如实。无等起因。故修不违。有因平等之所生起。并有为故。有顺有违。真如无因。无所违迷。故修不违。真无内外。故修无二
  经。修无坏慈(至)等虚空故
  赞曰。此无缘慈后四句也。真毕竟住。故修无坏。无坏时故。旧云。毕竟尽故。毕竟尽诸烦恼。故体不坏。能缘意乐。犹如金刚。故所观如坚固难破。所修之慈。名坚固慈。真性本净。故修清净。真等虚空。故修平等
  经。修阿罗汉慈(至)无休息故
  赞曰。下十一句。修法缘慈。有三。初三三乘。次二法轨。后六果位。此三句三乘慈。阿罗汉慈者。略有三义。一害烦恼贼。二无分段生。三应受妙供养。此取初义。独证菩提。故不待师。亦不待资。不能利他资弟子也。菩萨二行利众生故。缘二乘行。而起于慈
  经。修如来慈(至)诸有情故
  赞曰。此二法报二身慈也。真如乃为法身如来理法故。报身名佛果位故。二别也
  经。修自然慈(至)爱憎断故
  赞曰。下六果位慈。此初三句也。在果任运平等觉法。故修自然。正觉与真如平等一味。故修菩提。贪嗔永灭。故修无漏
  经。修大悲慈(至)观性空故
  赞曰。此后三句。显发大乘。故修大悲。利众生故。观都无我。故修无诤。若见有我。起惑净故。观法性空。故修无厌。法性若有。便有厌故
  经。修法施慈(至)令无损故
  赞曰。下有十句。修有情缘。即十度也。此初三句。卷谓卷缩。如人与物。初时开手。后时卷着。坚法亦然。初与后休。余文可解
  经。修精进慈(至)现知法故
  赞曰。此有三句。不耽禅味。名无爱味。恒成种智。名现知法。皆为有情故。名有情缘慈
  经。修方便慈(至)法性相故
  赞曰。下有四句。申善巧故。无有一事而不利乐。故名诸问。普能示现。修方便慈。由十大愿所引发故。修妙愿慈以济众生。并利乐事。故修大力。了知法性以悟众生。故修智度。若那云智。智波罗蜜也
  经。修神通慈(至)诸有情故
  赞曰。下有八句。别修有情法缘无缘三慈。初二有情。次五法缘。后一无缘。此有情缘也。不坏一切法性真加法相因故。故修神通。虽现神通种种变现不坏性相
  经。修无著慈(至)离瑕秽故
  赞曰。此五句法缘也。心无障碍。及无所染。故修无著。意乐净故。名不矫诈。加行净故。不为谄曲。事事不虚。故修无诳。情无瑕秽。故修深心。瑕者玉病。虽外相善。内心有垢。名为瑕秽
  经。修安乐慈(至)安乐事故
  赞曰。此一无缘安。乐事本唯真如故。旧本后五句明有情法缘无缘中。一句有情。三句法缘。一句无缘
  经。唯妙吉祥(至)修于大慈
  赞曰。结也
  经。妙吉祥言(至)修于大慈
  赞曰。此第二门
  经。无垢称言(至)修于大悲
  赞曰。此第二答。施己无悭。能拔于彼现当众若。故名大悲。行弘广故。不以不悭。名为大悲。但与乐故
  经。妙吉祥言(至)修于大善
  赞曰。此第三问
  经。曰无垢称言(至)修于大喜
  赞曰。此第三答。作利无悔。善生喜故。不唯助喜名之为喜
  经。妙吉祥言(至)修于大舍
  赞曰。此第四问
  经。无垢称言(至)修于大舍
  赞曰。此第四答。此中行舍亦兼平等。不希报故。不唯以劝舍恶为舍
  经。妙吉祥言(至)当何所依
  赞曰。下明自利行。有十二问答。展转相生。此初问也。地前菩萨。入于生死。教化众生。若有怖畏。当何所依。地上不怖生死苦故
  经。无垢称言(至)诸佛大我
  赞曰。此答也。诸佛大我。大涅槃也。四德之我。名为大我。无住之住。名正依住
  经。又问菩萨(至)解脱中住
  赞曰。第二问答。即此真如。离烦恼时。假名解脱。解脱体即择灭无为
  经。又问欲令(至)除其烦恼
  赞曰。第三问答。要除系缚。身解脱故
  经。又问欲除(至)观察作意
  赞曰。第四问答。理谓二谛真如道理。顺此之作意。名如理作意。体即思慧
  经。又问欲修(至)不生不灭
  赞曰。第五问答
  经。又问何法(至)善法不灭
  赞曰。第六问答。恶断善修。名不生灭。由思惟故。起此正修
  经。又问善(至)以身为本
  赞曰。第七问答。以有身故善不善生。此依起故。非因感本
  经。又问身(至)欲贪为本
  赞曰。第八问答。此举润生近物之因。及欲界爱。故偏答欲贪实由痴等
  经。又问欲贪(至)分别为本
  赞曰。第九问答。由能执心虚妄分别欲贪生故
  经。又问虚妄(至)倒想为本
  赞曰。第十问答。倒想者境。由有倒境妄心生故。由此论云。乱相及乱体。应许为色识及与非色识。若无余亦无。旧云倒想。依取像倒。分别心生
  经。又问倒想(至)无住为本
  赞曰。第十一问答。无住即真如。由迷真如。倒境生故
  经。妙吉祥言(至)一切诸法
  赞曰。第十二问答。真如无本。非他生故。亦无取住。更无依故。由此本故立诸法。染性迷生。净性悟起。故唯识说为迷悟依。名立一切。非能生也。空理义云。无住即是真空性故。亦为迷悟二法根本。又因缘性空。从空性生一切诸法。故言无住立一切法。应理义云。若外道云能生一切。我之真如。非能生故。但为法依。故言无住立一切法。不言生也。经中所言心作一切。因缘之心。非法性心。故不相违。法性非能起。云何说能作
  经。时无垢称(至)大声闻众
  赞曰。下品第二。天女对扬破声闻执。有三。初天女散华。次鹙子问答。后无垢赞叹。初中有三。初欢喜散华。次着与不着。后问答破执。此初文也。本住者。显其非与吉祥俱来。天女者。位居八地。示为女身。故故品末云。已能游戏神通智慧。得无生忍。于无上觉。永不退转。乘本愿力。随欲成就一切有情。故知非是凡神鬼也。然以女多慈爱愍念心深。得利幽宫。权方济益。况复欲化声闻令离染着。示以散华之事。助扬无垢之能。故为女身。非为男相。既为化相。非定何天。据胜端严。多是他化。昔时净名空室。所以潜形。今者利益便宜。其身乃现。渠散华者。华多香绮。愚俗染情。欲明声闻有着。菩萨离之。故散之也。又华掩臭恶。馨香逢芳。现有敷荣之能。远有结实之德。故唯散华。不散余也
  文化丁卯五月十五萓此卷挍合毕此卷尤写误多矣难挍订者或存本书又虽有改之者非自敢决定而就中三四之两纸间能所释错杂难[齿*告]列齿来责不顾咿嗤而为补助童蒙以私意经释顺次转回之后哲勿必为轨范而已
  隆恭不惑干九支
  说无垢称经本

<- 说无垢称经赞 第八卷说无垢称经赞 第十一卷 ->

佛经,大藏经,经疏部,说无垢称经疏(12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