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 > 佛说盂兰盆经 > 盂兰盆经与佛教孝慈之道_释昌莲

<- 第七章·第一节第七章·第三节 ->

第七章·第二节

  第七章·流通分
  第二节·如来赞许
  佛言:“大善快问!我正欲说,汝今复问。
  解字
  [大善]古印度于开会议决之际,表示赞成时的日常用语;又释尊或其它诸佛于赞同其弟子之意见时,亦发此语,如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六下):“佛言:‘善哉!阿难,所问甚快!’”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太好了、好极了”等。
  [快问]快,喜也,在这里作形容,是“问”字的状语,含有“使吾意快”的意思,即你的提问正符合我的意思。
  [我]代指化主——释迦牟尼佛。
  [正欲说]这里,“正”、“欲”二字作“说”字的状语,用来表示说的状态。“正”,副词,正好,恰好的意思;“欲”,想的意思,表示意图。“说”,这里用的是本义,相当于“解释”、“陈述”。《荀子?正名》有云:“说不喻,然后辨。”但历来高僧的解释是“说,悦所怀也。”
  [汝]古汉语常用的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
  [复]在这里作副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又,再”。
  说文
  佛陀说:“太好了,你的提问正符合我的意思,真是快慰我心啊!我正要说的,你现在又问了。
  会意
  这段话是如来赞许当机的嘉奖语,即是对当机的勇敢与机智的十分肯定,当机的活泼发问,不但揭穿了如来的本怀,也渲染了法会的气氛。这充分说明了当机与如来是同一鼻孔出气,二人的一唱一和表现得十分默切,心心相印之旨于此大显。如来正欲吐露的心声,不料被当机一语问中,问在答处,答在问处,句句指归孝顺之道,言言皆诠慈悲之宗。可见,当机有代如来分座说法的本领,故作此会之请法代表人,良有所以也。并且,这句话中暗藏机锋,如来满口即剑,触之则丧生失命;当机浑身是法,效之则成佛作祖。
  鉴赏
  赏析此段如来印证当机发问之言,可以想见当时如来是何等的欣慰畅快也。
  “大善”一词,说明当机的发问上契佛旨;“快问”一词,说明当机的申请下合群机。如来说法贵在观机逗教,而当机的启请正好契理契机,这正符合佛的本怀,故先以“大善快问”之语赞叹许可之,后以“我正欲说,汝今法问”之句解释之。先标赞,后释说。
  若细细品味,其“问在答处,答在问处”的真旨尽在不言中。可见,当机之与如来心心相印也,宗密赞言“机感相投,谴通密应”。
  这段对话,含有默照、弹斥的意思,并且富有禅意。
  引证
  为了说明“问在答处,答在问处”的深刻道理,以便更好地体会如来的嘉奖赞许当机的用意,故今引“南泉斩猫,兆州脱履”一案如下:
  南泉一日东西两堂争猫儿,南泉见,遂提起云:“道得即不斩。”
  众无对,泉斩猫儿为两段。
  因赵州白天外出故,晚上南泉复举前话,问赵州,州便脱草鞋,于头上戴出。南泉云:
  “子若在,恰救得猫儿。”
  此中,南泉与赵州的出言土语,惟独他们师徒二人了了分明、心心相印,营外人则一概不知。同样,本经中当机目连之所以如吃申请发问,因为最为了知如来之心怀,所以,如来赞叹说“我正欲说,汝今复问”也。当然,这样的对话目的在于启发与会者、及以未来者。
  料简
  问:如来如是赞许当机的目的何在?
  答:佛陀欲说此经的本意有三:一、欲说孝道最大故;二、欲拔苦事重故;三、欲显盂兰盆法胜故。正因当机的这一发问,道出了如来的度生本怀,世尊见众生胜缘机熟可教化故,便极力赞许当机而宣说法门深意。
  点评
  这段文说明了当机体悟到了如来未开口处的真实意旨,所以能得到如来的如此高度赞许。如来之所以自己不先宣说,直待当机申请发问后而说,其目的是要令行人自己悟解其深意,这就好比参禅须自悟一般重要。如来的赞许之词,是机锋、是转语,希望与会同人能在佛陀的赞许言语下转迷成悟,领悟到孝顺之道即是如来之三德秘藏,行孝顺之事乃人人本分事,可谓“孝名为戒,亦名制止”也。

<- 第七章·第一节第七章·第三节 ->

佛经,佛说盂兰盆经,盂兰盆经与佛教孝慈之道_释昌莲